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断案之河清海晏-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情眼圈红了,她走过去,抱住了小乔:“是,长寿无忧的应该是你……我想知道……我想救你……”

    小乔似乎有些惊讶,但沈情真的把他当情感寄托,他也不能残忍回绝她,于是小乔轻轻拍着她,笑道:“嗯,我跟你都无忧。”

    沈情没有让他困扰,她很快放开了小乔,擦了泪花,说道:“今日圣娘娘节。”

    “好快。”小乔圆溜溜的眼睛里写满了惊讶,“竟然病了那么久,可怕,以后再也不碰酒了。沈情你吃过香糕吗?”

    沈情摇头:“没有。”

    “今天做给你。”小乔说,“圣娘娘节,晚上的月最亮了,月下吃瓜果香糕,别有一番滋味。”

    晚上,明月挂枝头,小乔早早地就用荷叶包了香糕,这会儿放凉后,浇上枣汁,推给了沈情。

    他仔细地擦拭着手,对

    沈情说:“你表情很奇怪。”

    沈情咬了一口香糕,假装被吃的堵了嘴,没应。

    “今天要燃火了。”小乔又道,“听说是从云州开始,沿鸭川的村落燃起冲天篝火,一直到京城昭阳宫的圣娘娘像前。”

    沈情对这个被先帝‘发扬光大’的神女教新规知之甚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燃火?”

    崖州的神女教从来不这样,在她家乡,自从发了洪水后,神女教的境遇跌入谷底,被崖州人厌恶,又因崖州的神女教与先帝新后所信的神女教教规不同,因而,尽管崖州离神女教发源地云州最近,但崖州人却没几个信的。

    沈情问,小乔就乖乖答了:“给神女引路啊。圣娘娘节这天,是神女下凡普度众生,寻找宿体的时候,她当年走的,就是从圣地到昭阳京的路,沿着此路燃火就是为了照亮这条路。”

    “哦。”沈情神情颇为冷漠,甚至还有些不屑。

    “这么说,沿途各州,都要为她引路?”沈情说,“她每年这时候下凡一次吗?”

    可笑。

    小乔惊奇道:“咦?你不知道吗?”

    “嗯?”

    “神女就是圣太后。”小乔说,“十二年前的今天,她下凡人间,后与先帝结缘,沿着鸭川一路被百姓抛花撒福入主昭阳宫,七月初九,立了皇后。”

    小乔说完,自己愣了一下,总觉得七月初九这个日子很熟悉,可他却忘了为何会有熟悉感。

    想不起的,就不再想。

    小乔接着道:“以后每年的今天,她走过的路,落脚住过的地方,都会燃起篝火。听闻这个时候向圣太后祈福,她都能听到。”

    “先帝……”沈情却是感慨皇帝凉薄,“先帝竟然是这样无情无义之人。我以前读过一本记载先帝与孝贤皇后日常起居的《比翼录》,随手翻一页,里面书下的都是夫妻真情,就是寻常夫妻都难能如此亲密,更何况帝王家?着实羡煞旁人。只是讽刺的是,当时读《比翼录》时,新后风光无限,先帝把他的真情,又给了这位新后,而书里的孝贤皇后,早已化作青烟,死了,血凉了,就被曾经最亲密的人忘了,连皇子也……旧爱终是比不过新欢。”

    “原来你是这么想的。”小乔好奇道。

    “不这么想,还能如何?”沈情说,“什么三痴,帝王痴情,我看全是假的。曾经与妻子的山盟海誓,转头就能给新人。”

    子时,院外的打更人大喊:“燕川燃篝火了,亮了,大家不想睡的,就出来看祭火哟!”

    临昭这个留不住人的地方,也谈不上信仰何人何神,充其量,大家就是站在岸边看个节日的热闹,连向神女祈福的都没有。

    小乔叫了沈情来,挪了桌子,两个人站在桌在上,紧紧挨着,趴在墙头,一边吃香糕,一边远眺。

    小乔说:“凉州也燃了火。”

    “嗯?凉州?凉州不是离得远吗?”

    “虽然神女没有从凉州经过,凉州无燃火点,但凉州的官员,一向懂得如何讨好圣心,所以除了昭阳宫的祭台,十三州最高的祭台是在凉州。”

    沈情颇是不屑的哼了一声,又指着南边远处水与天连成一线的亮处,问道,“这边的火光,是哪里的?”

    “这个方向,应该是元村。”小乔笑了一下,说道,“神女入朔州后,经过元村,看到元村山上的景致十分漂亮,就在路边停留了一会儿,和先帝在元村口题了首诗才走。”

    “临山?”

    “嗯。”小乔说,“所以他们的祭台搭得越高越危险,若是一个不慎,燃了山,那就是大灾难了。”

    沈情想起白宗羽的话,道:“怪不得要请安国侯去元村监管节祭。”

    “往年是请京兆府或是礼部的人去。”小乔说道,“今年请了安国侯。”

    “元村,离临昭也不远嘛。”沈情道,“在这里都能瞧见火光。”

    小乔道:“……我正要与你说。”

    “嗯?”

    小乔把最后一口香糕咽了,才慢吞吞说:“往年,是看不见元村的火光的。”

    沈情:“……啊?”

    小乔面无表情道:“嗯。往年我在这里,只能看到燕川的祭火,元村离得远,从没见过元村的祭火。”

    沈情:“所以,我们现在看见的是……”

    “可能是大火吧。”小乔说,“看来要报官了。”

    “这火……”沈情也咽了最后一口香糕,“应该……不小吧。”

    小乔点头:“看来安国侯运气不好呢。”

    “元村归哪个县衙管?”

    “临昭。”小乔笑,“就是咱们这个县衙。”

    沈情:“……”

第36章 一首旧诗() 
元村的火烧了一夜。

    第二天清晨; 天阴沉沉的,过了没多久; 带着夏天气息的暴雨气势汹汹拍了下来; 临昭这边的官员个个怂,本就不敢去救火; 现在雨势猛烈; 狂风卷巨浪,更是连乘船出港都不敢了。

    好在元村那头的火光渐渐熄灭了。

    临昭县衙的官员等到午时,雨小了,才匆匆指了几个人坐船去探情况,一个多时辰后; 船慢悠悠回来; 船上多了几个人; 搀扶着一身黑灰; 疲倦不堪颓唐不已的安国侯白宗羽。

    站在岸上等候的官员看到白宗羽; 大大松了口气:“安国侯无恙就好!”

    白宗羽下船站定; 虚弱地咳嗽了几下; 慢声道:“夏大人,等雨停后,请送我回京城,让我向皇上太后请罪吧。”

    官员为他撑起伞,一行人先回了衙门。

    “风大浪大; 刚刚我们的船出不了港。”临昭的官员说; “不知元村情况可还好?”

    白宗羽摇了摇头道:“是我监管不力; 昨日欢庆过后,夜风起来,祭台没有固定好,被吹倒了……”

    “可是山被烧到了?”官员非常能自我安慰,说道,“安国侯也莫急,虽然祭火没能烧好,可依下官看,这山火并没有烧起来,又下了这么久的雨,该熄的也都熄了,这是意外,皇上和太后想来也不会怪罪安国侯您……”

    白宗羽摆了摆手,说道:“夏大人,你不知……昨夜祭火没向山那边倾倒,只是把村子……烧着了。”

    “啊?”

    满屋官员都是一惊。

    “火来得太快,昨夜元村的村民们……”白宗羽垂下头,低声道,“这是重罪。”

    官员心中冰凉:“安国侯何意?元村的村民们可都在?”

    白宗羽轻轻摇了摇头。

    “这……下官……”临昭县衙的官员已经不知问什么好了,安国侯的这个摇头……是元村村民都不在的意思吗?

    元村是个小村,虽然村民只有七十多个,可要真都被烧死了,安国侯这个侯可是就要被削了。

    而且,他们还都死在圣娘娘节这天,不吉。

    白宗羽似乎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低声说道:“或许,这就是神女显灵吧,你我虽不知这些村民的善恶,但天……或者说神女,应该是知道的。一个村的人,全被烧死,可能真的做了什么天理难容的大恶之事。”

    “下官……想问安国侯。”夏大人战战兢兢道,“安国侯昨夜,可在元村?”

    白宗羽面『色』平静语气平稳道:“没有在村中,我昨晚,歇在观景亭。我看着祭火台倒在了村中央,燃了房子,一个挨着一个,烧了起来,但我害怕烧身,因而没去救。”

    他如此坦然地实话实说,倒让夏大人无言以对。

    沈情来时,雨还在下。

    风浪太大,为了安全起见,夏大人招待白宗羽歇在了县衙,至于元村那边,白宗羽说,他带的府兵会帮忙抬尸善后。

    “雨停后,还要劳烦夏大人找些船把他们拉回来。”安国侯许是知道自己这个侯位不保了,语气比平时更加和善。

    沈情还不知道昨夜的火烧了一村的村民,她问白宗羽:“我见火光一晚上时间就看不到了,想来烧的应该不是山吧。”

    白宗羽原本颓坐在椅子上抱着茶杯出神,听她这么说,抬起头,眼中竟有几分笑意,只不过有些冷。

    他道:“没烧到山,可也不是什么幸事,祭火烧了村。”

    她太聪明,白宗羽想。

    倒也省事,和聪明人说话,不累。

    沈情抓住了重点:“村中可有伤亡?”

    “我没见,但看火情,想来府兵没有骗我。”白宗羽慢悠悠道,“无一幸免,全都葬身火海。”

    沈情皱眉:“……元村多少人啊?”

    “可能有六七十个吧。”白宗羽道,“不是什么大的村落,田也少,村里多是一些上了岁数的,我以为只要祭火台搭的离山远些,就会平安无事,故而也没上心。”

    六七十个……听起来确实不是大村庄,人口这么少,可换成伤亡人数,这就是个大数目了。

    沈情道:“怎么回事?祭火烧了村庄?”

    “嗯。”白宗羽像是陷入了回忆,半呆半茫然地回答,“我看着祭火台倒塌,点燃村庄的。欢庆刚过,酒被点燃了,很快整个村子就烧了起来。”

    “诶?”沈情愣了一下,“安国侯昨晚……在哪看见的?”

    “观景亭。”

    “那是哪?”

    白宗羽脾气很好,仔细和她说了:“元村地势低,临山却不

    临水,水在它的高处,不知这么说,沈大人可知道?”

    他手指蘸了茶水,在桌上大概画了图。

    “元村和临昭相似,临昭是水上孤镇,元村是地上的孤村,处在三山交汇,三面环地势险要的山,是无路的,只剩一条路连着川,还修在陡坡上,要想从村子里走出去,就要爬上陡坡,到川边来。”白宗羽笑了一下,“川旁边修了个亭子,叫观景亭,我昨晚,就歇在观景亭。”

    沈情回想着小乔昨夜的话,道:“我听说元村有祭火台,是因为圣太后当年随先帝回宫时,在元村歇脚。”

    “不是歇脚。”安国侯轻轻摇头,眼神复杂道,“元村只是个小村庄,离河岸远,圣太后和先帝只是看到了远处的三座山,触景生情,在岸边驻足停留,远眺俯瞰了那个村落,写了诗。”

    白宗羽声音低沉,缓缓念道:“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后来,临昭县衙接管元村后,在岸边修了观景亭,把这诗刻在了观景亭上。”

    “诗……就一句吗?”

    白宗羽点头:“只这一句。”

    沈情忽然道:“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这不是孝贤皇后曾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