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他需要威力更强、更可靠的装备,他是去虐人的,不是去送死。必须要第一保证行动人员的安全。
最主要的是防御装备,外骨骼、超级防弹衣?结合起来在地面战争中,优势尽显,但对该任务还是差点。
安扬跟沟通:“我需要升级外骨骼,可以牺牲机动性它在近距离作战、爆炸中拥有更强的防御能力。”
回答:“现有的外骨骼和防弹衣结合,就不能满足你的要求了。你需要升级它,成为外骨骼铠甲。”
“铠甲?”
“显示在屏幕上。”说。
目前使用的轻型外骨骼,包含电池总重才四十公斤,是没有护甲的,行动时一般有选择的搭配不同级别的防弹衣。
而屏幕上这套外骨骼,科幻的气息更加浓厚了,它从头到尾都被厚重的金属护甲保护,每一处地方都加大、加厚。
看起来就像拆弹防爆服,但它还要更加坚固,几乎将整个脑袋埋在护甲里,就像一个泰坦巨人。
数据显示,这一套重型铠甲,根据使用的固态材料不同,它的重量可能会在350…600千克左右;根据使用电池反应堆的不同,续航也在十个小时到半年不等。
防护能力方面,更是惊人。
根据现有技术和材料,为它外层护甲的是新型固态材料,轻盈但是格外坚固,钛合金轻盈而坚固?在它面前不值一提!
新材料将用在胸口等主要位置,作为铠甲外层。它的防护级别当今第一的,能够抵御重机枪的射击。
它里面还有减震凝胶层和液态金属,只要不是连续对着同一位置射击的子弹,几乎就无法穿透;而且减震层还可以吸收爆炸的伤害,比现有防爆服,防护性能强了数倍不止。
安扬欣赏着:“穿上它,只有炮弹才能起到威胁吧?”
刷新数据:“目标区域大部分是轻武器,拥有少量的重机枪、手榴弹和枪榴弹,威胁程度很小。”
安扬满意:“好家伙!就选它了!”
……
这套重型外骨骼铠甲,需要更新很多技术。
新型固态材料安扬曾经在美国测试过,制造成本很高但效果显著,而成本在特种作战面前,可以忽略。
内层的减震凝胶层,它属于二级文明里的高级技术,目前的技术手段只能烧钱去制备,价格远超黄金,但钱不是问题。
与凝胶互相结合的是它内部的一种新型液态活性金属,这是一种不定形、不定积和可增加强度的金属,能增强力量、抵御攻击。
自然的,装甲的动力系统、电池系统也相应升级,预计全装甲重量400千克,当前的外骨骼系统不再合适。
承重起码在600千克以上,电池的续航能力不要求太高,12…15个小时就行,反正突袭作战,顶多需要三四个小时。
在自家基地俱全的军工体系下,开始运转。
从设计、制造到测试,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这期间安扬几乎就是家里…基地的生活方式,很忙碌。
忙碌之中的调剂是,哈丝娜也参与到工作中,凭着她增强人的智慧,比安扬的其他手下都要聪明,也提高了不少效率。
终于在今天,重型外骨骼测试展开。
先是穿戴测试,在工作人员和机器工具的帮助下,才能够穿上它,外骨骼包含电池总重450千克。
安扬因为增强人的缘故,体重接近100千克,穿上去后重量就达到了550千克,再加上重火力装备、足够量的弹药,作战全重超过600。
走起路来都感觉地面有回声,厚重的装甲也削弱了机动性,穿上它是无法利索蹲下来的,光靠肉眼视觉的话,只有一条缝。
穿了它也别想再上车了,庞大的重量必须要特殊的车辆,同时它的显眼体积,也容易成为火炮、火箭弹的目标。
但与此相对比的是,它对轻武器可靠的防御能力、它所拥有的强大火力,最大可以携带上百千克弹药。
安扬还专门为它改进了12。7毫米三管机枪,单兵手持式,射速高低可调,子弹能够对付装甲车辆。
以往的影视作品里,没少YY单兵手持六管加特林,但实际上除了好看外,意义不大,道理跟用沙漠之鹰打实战一样,甚至还不如。
但现在,他这个体重超过半吨,庞大力量能够直接掀翻悍马车的外骨骼怪物,使用转管机枪,太特么爽!
它由原先的六管改造成了三管,射速最高能达到1800发/分,后背设置有弹药箱挂点,负重多达上百千克。
突袭敌基地的时候,目标的防御火力肯定不弱,突击队就非常需要有压制的火力,除了火箭弹,便是它。
安扬提着三管枪,对着面前的靶子,一边射击一边走,头盔界面显示着子弹轨迹、目标、弹道修正等数据。
后坐力不弱的机枪,他单手提着却纹丝不动,扫射的铺天盖地火力,几秒钟就全部打碎了人型靶子。
“呜呼!”
安扬欢呼几声,这感觉过瘾!
身旁忽然响起火箭弹发射的声音,安扬稍微转头,头盔屏幕上显示画面:穿上铠甲的哈丝娜,正扛着M202四联装发射器,对准目标射击。
接连打出四枚火箭弹,五十米外的目标不断爆炸,击飞的尘土,石子朝四周乱飞,场面激烈。
“感觉怎么样?”安扬跟她通话。
“非常强大!”哈丝娜的声音也很惊讶,虽然铠甲重量大,但却不失为出色的人形装甲+火力平台。
PS:90月票的加更。票。。(。)
1
第144章 目的地:东京()
火力、机动性都测试完毕后,还剩下一个防护能力。
这将是对铠甲的重点考验,安扬不是去送死,他必须要保证装备足够应付敌人的火力,才会去冒险。
所以将假人装入铠甲中,选择不同的距离、武器对它进行攻击,以考验在枪林弹雨的实际作战中,防护的强弱。
用7。62毫米突击步枪对它射击这种测试,也只能算开胃菜,挠痒痒而已。如果这都能击穿,他不用混了。
直接用重机枪上,安扬使用美军的M2机枪,三十米外瞄准铠甲,开火!
假人身上的传感器,不断回馈数据。
分析这些数据,在12。7毫米子弹的连续射击下,没有子弹能够击穿外层装甲,撞击能量在遇到减震层后,就完全吸收。
再用反器材狙击枪也一样,一枪是无法击穿的,子弹无法突破新型固态材料装甲,而动能会被减震层吸收。
除非是对着同一个点,不断射击,并且速度要足够快,否则胶装的减震层,它会填补先前的位置。
安扬让四个人同时对一个点进行射击,四发子弹同一位置,且前后间隔不超过一秒钟,终于有弹头击穿装甲,打在假人身上。
只有这种情况才能威胁到使用者,但几乎不会有这种情形——挨了一枪后就赶紧躲起来了,谁会顶着火力上?
“准备更强大的火力。”安扬说。
声音落下,哈丝娜就肩扛AT4火箭筒,对准了三十米外的目标……安扬汗一个,霹雳娇娃的既视感。
“高爆弹,打赌它能扛住吗?”哈丝娜说。
“希望不大。”安扬摇头,AT4可是能够用于反坦克的,目前的装甲虽然强,但还没有达到不可击穿的程度。
“试试。”她嘴角勾起一个弧度,发射了火箭弹。
正中的爆炸,直接将外层的装甲撕开,内层凝胶也溅了出来,而在的观察位置,它计算到两层防护吸收了很大的爆炸能量。
根据这个能量,可以推测今后在遇到其它爆炸物时,它的防御极限。
虽然爆炸后装甲已经被撕开,假人受损,但的结论是:“40毫米枪榴弹、手榴弹或者非直接命中的火箭弹,都有生存能力。”
“相当于装甲车辆。”安扬满意这种效果。
接下来还对外骨骼进行了其它各种各样惨无人道的测试,爆炸、火烤、水淹都有,前后一共玩坏五套装甲。
就造价来说,一套装甲成本超过5000万美金。这成本还不包括安扬开的外挂,要知道它采用二级文明科技。
如果让其它国家来玩,别说五千万,十亿都搞不出来。
败家完毕后,重型铠甲的防御能力也让众人获得了直观的认识。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让行动人员熟悉使用,一共有五名队员,安扬、哈丝娜还有考威尔位列其中,另外还有两名反抗军的成员参与。
时间已经是五月份,行动在即。
……
同时,改善安扬今后出行的工具登场。
他前边花费七千多万美金订购的公务机,已经到货,崭新的湾流G650…ER,降落在了墨尔本的机场。
安扬一直渴望着能有一架私人飞机,出行任性。
现在这架飞机终于到来。管家开着劳斯莱斯带他去机场,通行证机场,径直来到租用的机库前。
白色涂装、蓝色边条点缀的飞机,比想象中的要庞大得多,它有达30米的长度,几乎与A320或者波音737长度相当。
踏上它放下来的舷梯,走进机舱内部,驾驶舱是全数字的,设备非常现代化、高科技使用。
驾驶舱往后则是厨房、卫生间和空乘休息室,它与后面的主客舱隔开,保证了VIP客户们的安静和**。
主客舱是公务机的精髓所在,它使用的手工缝制品或昂贵的皮制品,地毯是纯羊毛的,踩上去格外的舒服。
座椅是进口的牛皮,加上经验裁缝,花费工时一针一线的缝制起来,一点瑕疵都会被避开。
真皮座椅除了拥有出色的手。感外,它的降温能力出色,空调一吹便降下温度,人无论坐多久,都不会发烫。
按照区域来说,主客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是两边各两张对坐的头等舱座椅,打蜡的实木餐桌,高档气息尽显。
第二部分则是两两对坐的四张座椅,它旁边是一个迷你的吧台,舱壁上挂着42吋液晶屏,吧台里有冰箱、酒杯,可以搞个小派对。
第三部分位于最后面,它拥有一张三人座的沙发和对坐的座椅,沙发可以展开成为一张床,极大缓解长途旅行的疲惫。
相比起同长度的A320或波音737可容纳一百多人的空间,G650…ER只有稀少的14个座位,保障了宽敞和舒适。
同时客舱有1。95米的高度,以安扬的个子,可以昂首挺胸的走动。这是在其它中短程公务机中,所不具备的。
转了一圈下来,只一个词:满意。
这架奢华的湾流公务机,很快就迎来了它的首次载客航行,从墨尔本起飞,目的地是八千公里外的东京。
G650…ER作为洲际远程公务机,它拥有13890公里的最大航程,直飞东京毫无压力,安扬和哈丝娜可以一路享受。
品着香槟和甜点,十个小时很快度过。安扬感受到了公务机的首个好处,可自由活动,没有丝毫疲倦感。
下飞机,随行的管家已经联系好酒店派车,五名AS国际的黑衣保镖护送他们上车,离开机场前往酒店。
惯例是富豪的做派,直接包下酒店一整层的套房,保护**、保证清净,毕竟接下来的任务,就在这里开始。
任务开始前还有几天时间,选点、闲逛。
哈丝娜第一次到亚洲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