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说西夷那边民风开放,素无男女之别,如今看来果真不假,这岳姑娘只怕是饱受荼毒,心都大得没边了
想到这,流胤又朝楼上看了一眼,两人正在商量吃什么。
“这段时间也学了不少词了,今天的菜你来点。”
楚襄把菜单往岳凌兮那边一推,她双手并用地接下,才大致扫了一遍就开始发懵——这佛跳墙、蜜三刀、阳春白雪都是什么玩意?
她面不改色地把菜单往回推:“还是您来点吧。”
“教了你这么久,总该让我看看效果如何。”楚襄纹丝不动,神色颇为闲散,一点儿压力都没给她,“你点什么,我吃什么。”
他都这样说了,她还能怎样?
岳凌兮缓了缓,一口气在菜单上连点三下,然后果断把东西交还给小二,小二的表情顿时变得有些嫌弃,却也没说什么,撇撇嘴就走了,岳凌兮瞧得清楚,扭过头又来问楚襄:“我是不是点得太少了?”
“你觉得呢?”楚襄淡然相视,心中虽有答案,却把问题又扔了回去。
“我觉得够了。”岳凌兮无意识地抚摸着桌面上古老的纹路,喃喃道,“以前过年的时候我家都只上三个菜,我娘会炒一盆自家种的小菜,再把晒干的小鱼和干豆角一块蒸了,放些辣子和麻油,出锅的时候可香了,妹妹最喜欢吃,每次都抢着往碗里拨,爹就在一旁笑看着她,不时夹几片卤好的猪肺下酒。”
楚襄听着神色未变,扣在扶手上的五指却缓缓收紧。
当年岳群川被抄家之时搜出来的钱财何止成千上万?一脉相连的旁系却清贫如洗,若不是被这个案子牵扯出来,恐怕早就沉寂在遥远的江州了。
他真是该死。
楚襄脑子里想着陈年旧案,嘴里说的话却是浑然无关:“那你喜欢吃什么?”
“我也喜欢吃小鱼干,不过娘说妹妹正在长身体,我就都让给她了。”
岳凌兮兀自沉浸在回忆里,楚襄却没有再接话,因为他明白,即便她再贪恋那份美好,她也不可能再尝到母亲做的菜,她的妹妹也不可能再长大。
一切都回不去了。
漫长的沉默中,小二将菜端到了两人面前。
“二位客官,请慢用。”
岳凌兮在碗碟与桌台的碰撞声中回了神,一眼扫过去却蓦地僵在了当场,她都点了些什么东西?一碗阳春面,一盅蘑菇汤,还有半碟蜜汁麻花,全是素的,连肉沫都没有!
偏偏对面的楚襄已经开始动筷子了,先试了面条,然后拨出一小碗给她,还道:“这个味道挺清淡,你也试一试。”
她吃了一口,只觉寡淡无味,不知他这种吃惯了辛辣口味的人是如何忍受的。
“您别吃了。”岳凌兮将碗夺过来,神态颇窘,“阳春白雪不是一首高雅的乐曲么?怎么成了面条加豆腐”
“楚国的食肆近几年来都热衷于把菜名取得文雅,阳春白雪已经算是浅显的了,等到了王都还有更匪夷所思的。”楚襄见她抱着碗不放,薄唇微微勾起,转手又夹了一筷子麻花给她,“这个点得不错,是这里的特色小食。”
岳凌兮本来已经对自己点的菜不抱任何希望了,经他一说,便揣着试试看的心态尝了一口,谁知那麻花喷香酥脆,上面裹着的饴糖亦是甜而不腻,在舌尖层层化开,犹如饮蜜。
确实不错。
即便对甜的东西没什么抵抗力,岳凌兮却十分有节制,只吃了一块就不再动筷,反而好奇地看向楚襄:“您似乎对这里很熟悉。”
“少时经常随舅父到边关历练,曾经在这住过小半个月。”楚襄淡淡道。
怪不得他没有半点儿皇亲贵族的骄纵之气,吃起这些平民食物也甘之如饴,原来是自小就离家历练的缘故。
岳凌兮如此想着,又替自己和楚襄分别盛了一碗汤,然后垂下头默默地啜饮着。
饭后,整个客栈变得空旷起来,他们一行人赶了半天的路,都准备休去息一下好养足精神,楚襄也不例外,岂料刚进房间就发现岳凌兮要出门,他脚步一顿,下意识伸手拦住了她。
“做什么去?”
“去城南的书铺买辞典。”
说来也不赶巧,这一路上经过的都是小镇子,买辞典的事就这么耽搁下来了,今天算是正儿八经地进了次城,她得趁此机会去书铺看一看,免得楚襄隔三差五地考校她,她再像今天那样闹笑话
楚襄只瞟她一眼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也不多说,只问道:“带银子了吗?我与你说的可还记得?”
岳凌兮甚是乖觉:“带了,我记得的,楚国一两银子兑七百七十钱,而非西夷的一千钱。”
楚襄满意地摆摆手:“去吧,早点回。”
“嗯。”岳凌兮轻轻点头,旋即转身出门。
正想着,床幔忽然轻轻晃动了一下,一双素白的柔荑从中分开,将其挽好在旁边,然后悄悄拎起床边的鞋子穿好,从头到尾没发出任何声响,唯恐惊动了他。
大半夜的,她想干什么?
楚襄没有出声,在黑暗中默默地观察着岳凌兮,只见她无声无息地绕过茶几,在烛台旁取来一张火折子放入袖中,旋即往门口走去,走到一半忽然又折了回来,像是摸到了袖子里的另一样东西,跟着掏出来轻轻地放在了桌子上。
第134章 元宵()
又是一年元宵节;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前几天。朝里朝外闹得沸沸扬扬;都快赶上敲锣打鼓开戏班子了,今天终于被团圆佳节的气氛掩盖了过去;也让大部分人能够静下心来泡一壶清茶,赏天上星月。
暮色。降临之时,宁王府的两位主子已经换好了衣裳准备出门。
跟往常一样;这种节日他们肯定是要回郡王府过的,偏偏楚钧非要带端木筝一起去;上次不愉快的会面还历历在目;实在让她没法定下心来。
“筝儿,好了吗?”
楚钧穿着一身常服从门外进来;看到端坐在铜镜前打淡扫蛾眉轻理云鬓的端木筝;冰眸顿时微微一亮;上前揽了她起身;又仔细地打量了一遍,红衣鲜艳似火;步摇斜弯如月,简单却不失妩媚,一颦一笑俱是撩人的风景。
这才是她本来的模样;不必因为任何人而掩藏。
楚钧轻吻着她细白的脖颈;道:“筝儿;你真美。”
端木筝俏脸微红;不自在地理了理裙摆;仍有些紧张:“我穿成这样合适吗?王妃会不会不喜欢姑娘家这么张扬?要不我还是去换一套吧”
说着她便要招来紫鸢为她更衣,谁知道被楚钧一下子拉回了怀中,然后紧紧箍住。
“为夫喜欢就行了。”
听到这话,端木筝颊边的两团红云越来越浓,烫得几乎烧起来,“今儿个是怎么了,这般油嘴滑舌”
楚钧俯身亲了她一口,未作多言,直接拉着她出了门。
马蹄纷沓,穿街过巷,途径无数雪柳星桥,火树银花,美得令人难以移开视线,因为西夷没有放花灯的习俗,端木筝一时看得入了迷,竟忘了先前攥拳捏汗的紧张,楚钧见状,冷峻的面容终于浮现一丝悦色。
“喜欢的话,回来的时候给你买一盏。”
端木筝毫不矫情地点了点头:“那我先自个儿挑一挑,看中喜欢的再同你说。”
“好。”楚钧欣然应允,却替她把斗篷束紧了些,免得吹风受了凉。
一路挑挑拣拣,几条街都过去了,端木筝却怎么也看不够,只因王都的能人巧匠最是繁多,扎出来的花灯也是百花齐放,什么样的都有,而且栩栩如生,那振翅冲天的火凤凰和横架在天边的鹊桥就像是真的一样,流光溢彩,美不胜收,看着看着就忘了身在何方,直到马车停下,硕大的镶金牌匾出现在眼底,她才蓦然醒神。
到郡王府了。
想她孤身仗剑走江湖之时从未怕过些什么,到了这却像个孩子一样畏畏缩缩,心生退意,端木筝自己都有些嘲笑自己,晃神之间,楚钧温热有力的手臂已经圈了上来。
“走吧。”
她点点头,准备硬着头皮上了。
郡王府的守卫自是认得楚钧的,远远地开了门然后弯下身体行礼,余光不经意瞟到他旁边那抹怒放似火的身影,动作不禁微微一滞。
王爷怎么把她也带来了?
情况出乎意料,反应也跟着慢了一拍,两名守卫向楚钧请了安,却不知该怎么称呼端木筝,一时有些呆怔。楚钧脸色一沉,眼看着就要发火,端木筝轻轻地扯了下他的衣角,满脸恳求之色,他这才勉强收起了脾气,领着她大步朝内而去。
行至院内,耳畔陡然传来一声怒喝:“给我站住!”
楚钧停步转身,淡淡道:“母妃。”
霍司玉沉着脸从廊下走过来,柔软的披帛轻曳在后,却掩不住周身凌厉的气势,仿佛已经不是平时那个端庄高傲、静如止水的郡王妃,而是手握长。枪力拔千钧的女将军,随意一瞥就能让人软了脚,打从心底地畏惧她。
“把他们带下去,每人杖责三十。”
一句话出口,门前的两个守卫都白了脸,却也不敢为自己求情,哆哆嗦嗦地就下去了。端木筝知道他们是因为没有拦住自己才遭此横祸,也知道霍司玉是故意要给她个下马威,本来还算镇定,可在听到后院传来的板子声之后不由得也僵住了。
怪的是楚钧从头到尾都很冷静。
“看来母妃并不欢迎儿臣回来。”
霍司玉冷哼道:“是什么原因你自己心里清楚,这几天在朝堂上闹得不够,还要回郡王府来闹?你别弄错了,我是你母妃,不是那些因为畏惧你的权势所以对你娶了个西夷女人不敢发声的人!你莫忘了现在还是开战之期,你又是三军主帅,一旦出了什么事陛下都保不了你!”
“母妃”楚嫣摇了摇她的手,试图阻止即将到来的争吵,可惜毫无作用。
“儿臣知道,您这一生是不曾被人左右过,无论是儿臣还是父王都改变不了您的想法。”楚钧抬眸直视着她,隐隐现出一丝坚持,“可您有没有想过,儿臣也不愿被人左右。”
“你不愿?”霍司玉冷冷一笑,目光如箭,笔直刺向他身边的端木筝,“你的魂儿都被她勾走了,为了她跟家里闹得四分五裂,还谈何不愿被人左右?”
“儿臣为她所做的一切皆属自愿。”楚钧定定地吐出四个字,“儿臣爱她。”
霍司玉胸口一阵翻搅,越发痛恨起端木筝的存在,“所以你就要为她跟这个家闹翻?哪怕再也无法进门?”
“是,您今日如果不让她进,儿臣便与她一同离开。”
如此坚毅且不留后路的语气着实惊出端木筝一身冷汗,眼看场面即将不受控制,她悄悄地捏了捏楚钧的手,低声道:“王爷,别”
“你今天走了就别再回来!”
一句说完,院内静默了片刻。
楚嫣知道大事不妙,刚准备脚底抹油溜去书房请楚峥河过来,楚钧却已经吐出了沉沉的几个字:“儿臣告退。”
说完,他拉着端木筝头也不回地朝大门走去,似乎已经下定决心不再回来,反是端木筝犹犹豫豫的,一步三回头,刻意拖慢了步伐,霍司玉见此情形顿时陷入了暴怒之中,忍不住扬声喊道:“即便我能让她进门,你又岂能容自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