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王独爱,医后古颜月-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良久,才有一老臣颤颤魏魏道:“我们做臣子的,只知忠君爱国,若有危及大汉江山之事,必定如实禀报。倘若说了真话实话就要满门抄斩,这忠言逆耳,谁还敢觐谏?”

    隔着珠帘,西太后的声音寒如冰刀般传来道:“这不是忠言逆耳的谏言,而是心怀鬼胎的污蔑。苏尚书,哀家所言,你可听清楚了?”

    苏文泰一直就跪伏着,他不敢抬起头来,浑身抖擞如筛叶般,但却仍然坚持道:“微臣只知一心报效我大汉,视死捍卫的是我大汉的江山。倘若因此之故,皇上要微臣死,微臣不敢不死,死而无怨。倘若皇后当真是太后的亲生女儿,那就和皇上是兄妹。这血脉相同,万万不可做夫妻,祸及大汉的子嗣后裔。”

    “好了!退朝!”皇上心烦肚燥,厉声喝住了苏文泰继续说下去。

    “退朝——”太监高叫。这是第一次,皇上提前退了早朝。

    朱元勋记得三天前的晚上,在椒房宫里过夜时,皇后拿了一面镜子来,和他贴着脸相照,一直在问他:“我们长得象吗?我们象不象兄妹?”

    那时,他只当皇后在玩耍什么,也不介意,还说,叫一声勋勋哥哥来听听。难道他和月儿当真是兄妹吗?此刻一想,不禁在猜测,难道是皇后事先听到了什么话吗?

    提早宣布下朝之后,皇上回到了未央宫。他听说皇后不在宫里,又带着她的人到郊外监管铸炮去了。

    皇上坐在乾清殿里宣了张太医过来,问了有关于验血的事情:“张太医,你给朕说说,这验血的事情,有根据吗?”

    张太医跪伏于地,回禀道:“回禀皇上,这确实是有根据的。如果西太后和皇后当真是母女,他们的血就会相溶;如果不是,那就绝对不会溶在一起。”

    “嗯,知道了,你退下吧。”朱元勋端起一杯茶,喝了一口道,“小德子,这茶怎么如此难喝?”

    “皇上,这是上好的铁观音。”小德子谨慎地回答。茶没问题,有问题的是皇上。

    张太医退下后,朱元勋撑着两指,面如寒霜,不知在想些什么。就在这时,小春子进来道,皇贵妃求见。

    皇贵妃?不就是大公主吗?那她会不会也和他是兄妹?朱元勋抬眸,眼底冷冽的寒光划过,一丝厌恶令他眉头紧蹙。

    但他却说道:“宣她进来。”那块石头,必定是有人在搞鬼。如此针对西宫的事情,肯定就是东宫做的吧?但是,东宫敢掀起这么大的风浪,难道当真有真凭实据吗?

    “是。”小春子出去宣朱元婵。

    朱元婵进来,手上端着一盅汤水。进来后,她就跪在了朱元勋的面前,双手将汤水举过头顶道:“臣妾给皇上送了一盅汤过来,是益元养心的虫草鸡汤。”

    朱元勋“嗯”了一声,随手接过汤水,睨了一眼汤水中的虫草,将之交给身边的小德子道:“小德子,这汤,朕赏你了吧。朕刚喝了几杯茶,不想喝汤。”

    “皇上,这是臣妾专门炖给皇上喝的。”朱元婵心下可惜,不过,也就蚊子般说了一句罢了。

    小德子呆了半天,才伸手接过,大声道:“谢皇上恩典。”他口里说着谢皇上恩典,心里却毛毛的,手也抖抖的,捧过汤后,一直不敢喝。

    因为小德子在宫中可不是菜鸟,假假地,也生活了几年。所以,他知道,凡是贵妃送给皇上喝的汤水里,必加了一些壮阳的大补品。他一个小太监,要是误喝了这种汤,那可是苦不堪言啊。

    皇上这哪是赏他?这分明就是害他嘛!可皇上的赏赐,他哪敢推掉?所以,接过了汤就一直在发呆。

    朱元勋道:“怎么啦?朕赏了你,你就喝啊!”

    “是!小德子喝!多谢皇上恩典!”小德子委委屈屈地面带着苦笑喝下了。

    果然,喝下之后不一会儿,他就觉得浑身热烘烘的,脸蛋儿通红了起来。

    但是,这种汤水并不是什么毒药,只是大补特补罢了,他也不敢吭声。说它是好东西也可以,但他一个太监喝了,那就只有自认倒霉罢了。

    皇上这才转向公主问道:“公主有事吗?起来说话吧。”

    皇上仍然称朱元婵为公主,朱元婵心里有数,没能让皇上喝那盅汤,但能见到皇上,也算已经兴奋不已了。

    更何况,此刻皇上还和颜悦色地问她有事吗?这也就说明,皇上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爱皇后古颜月。不然,他此刻不会坐得那么淡定又怡然自得。

    “谢皇上!”她站了起来,突然从宽袖中拿了一个折叠得极为精致的信笺出来交给朱元勋道,“这个是东宫太后让臣妾交给皇上的。东宫娘娘说,如果皇上想知道更多关于梅妃的事情,最好今晚就去找她。”

    朱元勋凤目幽深难懂,将信笺展开看了一遍。上面字不多,只有一行字写着:“养父母之仇,梅妃之死,是时侯报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朱元勋捏着信笺的手无意识地颤了一下。梅妃,即他的母妃方沁梅。当初他从周将军那里得知自己的身份时就知道了,自己的母妃叫方沁梅,怀上自己时,正得皇上宠爱。

    据说,自己的母妃怀孕七个月时,太医断定她肚子里怀的是龙种,是个男婴,先帝因此还赐了名叫朱元勋。但他尚未出生,母妃就在他七个月大时,离奇失踪了。

    养父母的死一直扑朔迷离,他追查到古氏夫妇的身上后,开始怀疑到西宫太后的身上,但却查无实据。

    此刻,东宫太后的意思是,他母妃方沁梅的死也和西宫有关?东宫要他去见她,难道她手上有证据吗?

    朱元勋抬头冷冷地看着朱元婵道:“好,今晚上朕就去见东宫太后。”

    朱元婵福了福,脸上绽开一个恰到好处的微笑道:“如此甚好。臣妾先告退,臣妾这就过去转告东宫娘娘。晚上,东宫娘娘和臣妾会在东苑的宝珍殿内设茶宴等侯皇上。”

    朱元婵退出时,眼底划过一丝得瑟的光芒。只要皇上去了东宫,那就表示,皇上确实想报他养父母和梅妃的大仇。换句话来说,就是东宫猜对了皇上的心事。

    朱元婵走后,朱元勋的目光落在小德子红通通的脸上。

    小德子问道:“皇上,您当真要去见东宫娘娘吗?”

    “嗯,怎么啦?”朱元勋冷睨着他问道,“汤水有问题?”皇上之所以让小德子喝,那是因为,他知道,朱元婵是不会在汤里下什么毒药的,顶多就加些……

    一看小德子的脸,他就知道,就是那么一回事儿了。这个朱元婵,多看她一眼,朱元勋都觉得厌恶,又怎么可能会喝她送来的东西?但她也还真是不达目标不死心啊。

    “没,没问题,就是太……好象是太……补了。”小德子摸了摸鼻子,感觉好象就要流鼻血的样子。

    “去向太医要一杯降火的茶喝下就没事了。”朱元勋说道。

    “是。皇上要去会东宫娘娘,千万小心,千万别喝她们的汤水,不然……”小德子说了这么一句,立即躬身退出了大殿。

    晚上,朱元勋如约到了东宫的东苑宝珍殿。

    东宫太后宫宝珍在东苑宝珍殿内设下茶点,让几个宫女嬷嬷们在殿外挑灯恭侯皇上的到来。朱元婵随伺在东宫之侧,对皇上朱元勋殷勤相迎。

    “臣妾叩见皇上!”朱元婵在门外迎接皇上,脸上笑嫣如花。

    朱元勋让她平身,直接内进面对东宫太后宫宝珍。

    殿内,灯映辉煌,东宫太后端坐在首席位置上等侯着朱元勋。听到朱元勋的声音后,她端庄的脸上露出了一抹某种阴谋已经得逞的笑容。朱元勋登基后,她就一直在等,等朱元勋踏进她的东宫。只要朱元勋能踏进东宫的殿门,她相信,那就是西宫的末日到了。

123章,验血风波() 
“恭迎皇上大驾光临!”穿着宝蓝色宫装的东宫太后宫宝珍缓缓地走到接近殿门的地方,挺直了背,袖手直视着皇上朱元勋。虽然她嘴上说着恭迎,但她是太后,自然无需行礼。

    “朕给太后叩请金安!”朱元勋和东宫太后第一次直面相对,而且是在东宫太后的地盘内。他一个人跨步进来,却淡定如山,浑身散发着王者的威然气势。

    “皇上来了就好,请安也就免了。”东宫太后说这话,那是因为,皇上朱元勋继位后,并没有按规矩给两宫太后请安。

    甚至一次都没有来过东宫太后殿。但朱元勋也没有给西宫太后请安去,同样没有去过西宫的太后殿。

    东宫太后请皇上坐下,自己也坐回原来的位置上,将所有的宫女,太监,嬷嬷都屏退了出去,就只留下朱元婵。

    事实上,今晚皇帝的到来绝对是一个秘密,是瞒着众人的耳目过来的,犹其是不会让西宫那边知道。

    朱元婵跪着给皇上捧茶:“臣妾请皇上喝茶。”皇上来了,也就意味着,她朱元婵赢了。所以,朱元婵的脸上笑容极完美。

    朱元勋并不看朱元婵,他冷冷地说道:“放着吧!朕不是来喝茶的,而是来听故事的。”

    东宫太后示意朱元婵坐一边去道:“如果哀家没猜错,皇上是想听听梅妃的故事吧?”

    朱元勋有些冷冽的眼神扫了东宫殿一眼,有些寒气逼人道:“既然东太后都猜透了朕的心事,那就开门见山,直切正题吧。朕的母妃之死,东太后知道多少?如果东太后要说,就说些有证有据的事情,朕不想浪费时间听一个编造的故事。”

    朱元勋走进东宫太后殿,不但不会喝朱元婵给他斟的茶,甚至连空气都提防着,怕一不小心就吸入了些什么有毒的香气。

    东西两宫对于他来说,都不得不防。前有朱元玥之死,死得不明不白,那便是前车之鉴。

    所以,朱元勋进来之前,外面自然也安排了侍卫。但是,他相信,东宫太后今晚请他来此绝不是为了害他,而是为了对付西宫娘娘宁慈珍罢了。

    就如东宫所说,他要是想报仇,也许真的是时侯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虽然朱元勋没有想到这个机会来得这么早,但机会来了就是来了,迟早都不是问题。

    倘若朱元勋想打破两宫太后把持朝政,垂帘听政的格局,那就迟早都得和其中一宫朕手。而此刻朱元勋选择走进了东宫的殿门,东宫自己喜不自胜了。

    联合东宫,那是既能除掉西宫,又能报仇,一举两得。

    东宫太后不但喜不自胜,而且胸有成竹。因为,她就是算定了,朱元勋会想先除掉强的西宫,留下弱的东宫已不足为惧。

    更何况前有父母之仇,后有兄妹**之嫌疑。

    她开始说些关于梅妃的事情,大抵是说,梅妃和她之间的姐妹之情:“皇上的母妃,也就是梅妃,是一个才貌双全的高傲女子。她当年以一曲《凤求凰》的绝美琴音获得圣心,从此得宠。”

    东宫说着,拿出一个卷轴交给朱元勋道:“梅妃在琴棋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琴为一绝,丹青亦为一绝。这幅《梅花赋》就是你母妃当年的画作,是她当年送给哀家的,哀家一直珍藏至今。”

    朱元勋展开画卷,一幅《梅花赋》展于面前,虽不能确定是不是自己母妃的真迹画作,但听说是自己母妃的东西,对于从未见过自己母亲的朱元勋来说,还是心情十分激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