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十年代开店日常-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洗完碗之后,林巧遇把柴放到灶里烧着,然后自己拿桶,丝瓜刷去将家里的石磨给洗干净。

    洗干净之后,林巧遇又将拿水桶舀了开水,将这一个石磨给冲一下。

    弄好之一切之后,她将泡的糯米拿过来,又另外拿了一个桶,还有用粗布做好的白『色』的布袋,将布袋套在石磨的出口,底下再放一个桶。

    而后,又拿了一个勺子,舀了半勺糯米和水放到石磨盖上的入口处,而后开始磨。

    上辈子,在那一家海鲜店里做了那么久,她能非常熟练地使用这一个石磨。

    正忙着,易春梅忽然过来,幽幽地说:“你去放米吧,我来磨。”

    说罢,不由分说地将东西给夺过来了。

    林巧遇震惊地问着:“妈,你怎么来了?”

    她从来没有想到,她妈竟然会过来帮忙。

    易春梅看也不看林巧遇,只是叹气说:“你既然选择这一条路,以后就不要后悔。好好的福不享,非要去摆摊。”

    “等以后你失败了,后悔都没有用。”

    终归是自己的女儿,所以,即便是生气,她还是舍不得女儿吃苦。

    “妈,”林巧遇感激地说着,“谢谢你,等我以后赚钱了,给你买一个金镯子戴。”

    全家都知道她要磨米浆做鸭母捻,但是除了她妈,没有一个人过来帮忙的。

    就连她弟弟,不用上课,不过来帮忙舀一下米就算了,连问一声都没有。

    “我不要金镯子带,你好好相亲就好了。”易春梅说道。

    真的,她女儿好好相亲,找一个好男人嫁了,有一个好归宿,这比给她买金手镯还要好多了。

    林巧遇:……

    她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再相亲了。

    林巧遇没有再说话,只是沉默地放米。

    半个多小时之后,林巧遇终于给米给磨好了。

    她将那米浆的袋子给扎紧,放到胶桶的横杆上,然后将又去准备馅料。

    一直忙活到晚上十点,林巧遇这才去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她又起来将芋泥弄好等,然后将所有的东西全都搬到三轮车上,然后踩到了市区。

    三轮车是她向二姐夫借的。

    当年,二姐夫买了三轮车,一边买豆腐,豆腐角,一边买豆腐花,后来觉得买豆腐花赚得少,又累,所以也就没有再卖了。

    这三轮自行车就闲置下来了。

    正好方便她。

    来到摆摊的地点之后,林巧遇向管理处交了管理费,然后升起煤,煮着糖水和甜汤。

    甜汤是用桂圆,红枣,银耳、红薯、红糖等一起煮的,煮好之后,舀上三颗鸭母捻放到甜汤上,就成了一碗地道的灵山鸭母捻。

    煮着这些东西之后,林巧遇开始包鸭母捻。

    昨天晚上,她已经将浆粉给倒出来『揉』压,让浆粉变得又柔又韧,现下,她取一些米浆,做成小酒杯般的耙皮,包上自己精制的馅料,捏成鸭母捻。为了区分每一料馅料的不同,包的时候,要在每一个馅料上做记号,比如有些形状略圆,有的略尖等。

    不同馅料做好的鸭母捻放一堆,有客人来的时候,直接就煮就好了。

    一边包着鸭母捻,一边在招呼着。

    虽然已经挂出鸭母捻这个照片,但是林巧遇还是觉得,还得大声招呼,要不然,别人不知道她这里卖的是鸭母捻,毕竟很多人都不看招牌的。

    过了一会儿,就有人过来了。

    林巧遇赶紧快速包完手中那一个鸭母捻,而后满脸笑容地问道:“您要什么馅的呢?”

    “一样要一个。”那个拎着公文包的中年男子扫了一眼招牌,看清楚那上面罗列的馅料,说着。

    “那您先到旁边的小桌子上坐着,等会就好。”林巧遇笑道。

    因为是小本生意,所以她只带了一张小的折叠桌子,放了四个折叠小板凳。

    不一会儿,等鸭母捻浮起来,林巧遇就将四个如同白『色』荔枝一般大小的鸭母捻捞起来,放到一边早就准备好的甜汤中,端过去给那个中年男子。

    因为摊子小,不好洗碗,所以林巧遇直接就在碗里套一个小的塑料袋。

    至于勺子,也弄了几十个,正放在开水锅里烧着消毒。

    到了下午,随着逛街的人增多,她的生意也逐渐回起来了。

    等后来,她的汤圆都卖完了,但是还是有人过来。

    林巧遇只得让他们明天再过来了。

第76章 买房() 
此为防盗章; 请勿购买。  “巧遇,深市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车上; 林娟说了一大通; 最后问着。

    这一个话将林巧遇从回忆中给拉了回来。

    “深市啊。”林巧遇停顿了一下; 而后说着; “那是一个只要足够努力; 一般能实现自己梦想的地方。”

    “之前她就是一个小渔村。因为跟港城距离很近,六七十年代的时候; 很多人从那里偷渡到港城。”

    “到了改革开放,深市快速地发展起来; 全国各地的人都过来这一边发展。”

    “这个小渔村发展的非常地快。”

    “只要我们付出足够的努力; 我们就能在这一片土地上实现我们的梦想。”

    林娟似懂非懂地点头; 说:“我没有什么梦想。我只想努力赚钱; 将女儿接过来这边; 然后送我女儿上学; 嫁人,生子就好了。”

    说到这里,林娟自嘲一笑; 说:“我不知道梦想是什么。我只想将女儿养大成人。这个地方能让我赚到钱就好了。”

    “如果可以,我其实也不怎么想离开灵山市来深市的。”

    林娟抹了抹眼角。

    林巧遇握住她的手。

    “在灵山市; 我们有熟人; 有朋友; 有亲人; 有什么样事的话; 可以有个人搭把手。但是在深市,我们什么也没有。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个勇气前行。”

    “只是,在小地方,离婚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我不想我女儿被人指指点点。”

    她被人指指点没有关系,但是她不想自己的女儿被人指指点点。

    这也是促使她跟着林巧遇出来的最大原因。

    若不然,她估计还会在灵山市里,毕竟,没有谁比自己亲自陪伴女儿更好。

    “我们能赚到钱的。”林巧遇握紧林娟的手,非常坚定地说,“在灵山市那个地方我们都能赚得到钱,在深市这个地方我们更加能赚得到钱。”

    “这个你不用担心。”

    只要东西好吃,不愁没有人过来吃。

    林娟点头。

    她是亲眼看到林巧遇做的东西有多么地好吃,所以才会这般义无反顾地跟着林巧遇过来。

    她相信林巧遇。

    灵山市离深市并不是很远,到傍晚的时候,他们的车子已经进关了。

    到了关口的时候 ,车子停下来。

    “怎么了?”林娟不解地问着。

    “停下来检查。不用担心,我们两个有通行证。”林巧遇解释道。

    有通行证,这个倒不怕。

    当然,有深市的身份证更好,这样无论到哪里都不用怕。

    不过,等她赚到钱了,再去弄一个深市的户口,到时办什么都方便。

    林娟点头,心里却是有些紧张。

    她去别的城市都不需要通行证,来这个城市却是要通行证。

    果然,那些人检查到她们两个有通行证,便没有说什么。车上大部分人都有这个证,只有两个要没有。

    那些人便把这两人给带走了。

    “这些人要将这两个人带到哪里去?”车上,林娟小声地问着林巧遇,脸上闪过一抹害怕的神『色』。

    她见过凶神恶煞的人,但是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凶狠的人。

    那两个人中,有一个是个女孩的,估计都还没有成年,就因为没有通行证,那些人也不顾及人家是一个女孩子,直接就将那个女孩拉扯下车。

    那凶狠的模样,好像那一个女孩杀了他们祖宗十八代一样。

    “去收容所。”林巧遇目光复杂地小声地说,“他们就待在那里,要么就等家人拿钱过来赎回,要么就得自己以劳贷工,赚够钱就去回老家。”

    在粥店的时候,她听到过有人因为这一个通行证在荔枝园和采石场里遭了很多罪。

    那收容所说得好听,但是实际上却像监狱一样。

    所以,一想到要过来深市发展,她立马就去办理了通行证。

    “所以,这个通行证你要保管好,不要弄丢了。在办到深市的户口,得到深市的身份证之前,这个通行证是很重要的。”

    “没有了通行证,得花钱不说,还是遭罪。”

    上辈子,半夜的时候 ,那些巡逻队的人上街上去找查这个通行证,她那个粥店老板的侄子过来这一边玩,没有通行证,然后在外头的街道那一排绿化树下躲了一个晚上。

    林娟点头,抓紧了自己手上那一个装着通行证的包包。

    想不到这一个证件那么地重要。

    怪不得巧遇非要叮嘱她等梁国垌将这证件办好才同意签字离婚。

    又过了半个小时左右,林巧遇和林娟下了车。

    望眼看过去全是高楼,街上也人来人往,小车也非常地多,刚才在车上看的不是很清晰,现在身临其境地看到,林娟只觉得自己眼睛不够用了。

    “这深市的人,可真有钱。”半响,林娟这才感慨地说着。

    他们灵山市,街道上小车都没有多少,这深市,却是一辆接一辆。

    可真有钱呢。

    林巧遇赞同地点头,说:“这边有钱人挺多的。”

    “我们的生意肯定会非常好卖。”林娟忽然转了一个话题,说道。

    有钱人多,说明消费能力高!

    林巧遇笑着点头,说:“那是肯定的。要不然,我们千辛万苦过来这一边做什么?肯定是因为能赚得到钱才会过来这一边的。”

    林娟定定地看了一眼林巧遇,而后感慨地说着:“巧遇,你真是变了很多。”

    跟她记忆中的林巧遇完全不一样,不仅懂得很多的东西,还非常,这个词她形容不出来,反正她身上就有一股让人信服的力气。

    林巧遇心里一惊,而后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说:“那是自然。你都那么久没有见到我了。”

    这也是她决定从灵山市来深市的原因。

    她重活了一辈子,不仅行为举止和语言都跟之前的不同,就连思想也不一样。

    前段时间为了怕人认出来,她极力掩饰,怕自己再待久了,肯定会让她家人发觉。

    到时,她怎么解释?

    林娟没有细想,只是点了点头,又问着:“我们现在去哪里?”

    要是有一个亲戚就好了,那样就可以去投奔亲戚了。

    在这种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投奔亲戚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去东区。”林巧遇想也不想地说道,“我们先去东区的宾馆住一两天,然后再找房,找到房子之后就开始做买卖。”

    深市的消费水平高,他们不早点开始摆摊的话,之前存下来的钱根本就不够用。

    林娟点头。

    两人坐公交车去找了一个宾馆住了。

    第二天一大早,林巧遇又马不停蹄地带着林娟找房子。

    因为从八十年代开始,就非常多的人过来深市这一边打工,所以这一边的城中村,农民房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