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读遍佛经,不能了断贪嗔痴;法力精深,放不下种种执念。”
“偏偏自以为神通广大,法力精深,到处降妖除魔,犯下种种恶业而不自知,以至于差点沦为打着替天行道的名号肆意妄为的恶人········”
法海坦陈自己过往过失,毫不避讳。
“而今一朝醒悟,发觉往日面目可憎。昔日自以为了断贪嗔痴念,谁知未尽其功。降妖除魔,多有罪不至死者。破戒多次,偏偏自诩正义。”
纪雪落听得越发迷糊,这小丫头只听得周迅给她讲过点修道的入门基础,未曾说过佛教道理。
周迅微微一笑,就顺着法海的话说下去,顺便也给雪落增长点见识。
“法海你这话有失偏颇了。”
“往日的你,倒也是个真和尚,做的事情,大多也不算错。”
“谁都有贪嗔痴以及各种欲念,真能了断这些,在你佛门就是一位罗汉果位。你还不到那个层次,不过是修行未曾圆满,没什么好说的。我倒是觉得你对自己未免太过苛责些。”
“降妖除魔,这种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你的事迹我也听闻过不少,偶尔有几个错收的,那也不打紧,事后好好弥补不就是了,反正你又不常开杀戒。”
“我还是那句话,你对自己未免太过严苛,谁能保证不犯错呢······”
周迅伸出大手,把边上的雪落伸过来的小脑袋按回去,转身瞪了她一眼,警告她,小丫头立刻乖乖地坐好,聚精会神地听着。
周迅回头,宽慰着法海。
“你见着妖魔滥杀无辜,上前收服,活人性命,便是积攒福德,以后必定得享福报。”
“当然,所造恶业,也会有业报。”
“今日见你开悟,未尝不是往日积累的福德所致。”
“你们佛教最精通报应,当能清楚这个。”
法海双手合十,闭目念了句佛号。
“周施主,我确实有二十五万福德在身。”
“福德有漏,每一次贪嗔痴念动念间,每次破戒杀生时,抑或是恶语伤人等等这种恶念恶性,都是一点点漏去福德······你再算算自己漏掉了多少福报,大约就能算出你造了多少业障了。”
周迅有意给纪雪落讲解福德和功德之间的区别,就故意问法海。
“法海你能说说福德和功德的区别吗?何为功德,何为福德?”
法海心思通透,此时正是慧力大涨之际,一下子就窥破了周迅的意思,自然乐得解说。
“福德仍在我佛教所区分的六道之中,而功德根源不在其中,功德超出六道轮回。”
“福德有漏,功德无漏。”
“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此业报有六个去处,被称为六道。六道是佛根据业报身所受福报大小划分的。分别为:天道、人道、畜生道、阿修罗道、饿鬼道、地狱道。造恶业者自然归入三恶道,而福德则算在三善道,以福德深厚多寡以此为天道、人道、修罗道。福德仍在这六道轮回之中。修福德者得福报,就是所谓善有善报。”
“然而福德终有耗尽的一天,再大的福德也是如此,所以有漏。享福享尽,便是福德漏尽之时,再多的宝物也会离你而去,是以贫僧平日不太关注福德。”
“功德和福德看起来相似,然而本质不同。”
“但凡为了积累善功好方便飞升,或是出于其他目的特意前去行善,事后计算着善功数目,抑或是事后念念不忘沾沾自喜,恨不能全天下的人都知晓的,这种就是福德。比如许多修成天仙,而外功未曾圆满,不得不驻留人世的,他们一心修得的所谓外功就是此类福德。因为福分不足,即使道行足够也不能飞升,这时就得修福德以积攒福分。”
这话很好理解,就是那些专门为了做善事而去行善的,都是修的福德。
“功德则大不相同。行善之前,不曾有行善之目的,一切全凭自然而然,之后也不自居有功,也不挂念于心,更不以为自己在行善。这种功德,是无漏的,它更能体现一个人真正的道德修养,也因此不能以数目来计算。”
“功德无数目,只论高低,属于无漏之德行。”
周迅赞同着。
“功德这东西,只有自己知道,外人是瞧不出来的。所以咱们仙人飞升也只看内功外功,没有谁看功德高低的。”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那功德,倒是和神人的境界类似了,功成而不自居,正是无为之道德······果然当初老君出函谷关,教导了释迦尊者的传闻,不是空穴来风啊!”
“若不然,你佛门所说功德,怎么和老君的无为之道德这么像呢?”
这话就不好接了,牵扯到道统之争论,即便是法海也不好回答是否,只好避而不谈。
此事是一桩公案,当初西方教改名佛教,要广传佛法,教人解脱诸多苦难,与道门冲突,因此道门中人编纂了老君出关度化释迦尊者的事迹。
为了传法中原,佛门也舌灿莲花,大肆编造许多神话,要压过本土道门。
为此两家辩法数次,道门输多胜少,不得不拉上儒教,形成三家分立之局面。
“周施主,这种话,在我面前说说就好,可不能当着其他僧人的面说。”
“哈哈,法海你果然是真和尚,不说了不说了。”
第七十三章道统()
“雪落啊,我从前好像没跟你说过我这一脉道统?”
“对啊,哥哥你没说过。”
雪落做出一副好奇宝宝的模样,挺着胸脯,正襟危坐。
趁着今日谈兴不错,周迅又对雪落普及常识。
“此世仙人道统大约有三处根源,一处来自上古神人下凡所传,包括五方上帝都有道统传承,轩辕黄帝便是得九天玄女之法,得以长生;其二,便是先秦时期,许多方士研习长生导引之术,外丹法门便是那是兴盛,而今许多海外散仙就是先秦方士之道统;其三,就是老君出世,道门以此兴起。”
“古仙修行之理念,与而今大有不同,去处也不同。轩辕之时,仙人多飞升五方上帝各自所造仙界,而非如今的紫霄仙域。”
“我这一脉道法论及根源,还在老君之前,可以算是糅合先秦方士与上古水仙,又吸纳一部分老君之学说,经数十位先辈修缮,到我这一辈补全。不过论及理念,还是更贴近上古水仙,以后飞升,可以选择去往五方上帝所在或者紫霄仙域。”
“以后别人问起,你大可自称古水仙道统,面上也光彩些。”
这话当然是托词,然而经周迅过手一次,假的也做成了真的,就是拿给法海看,也没什么破绽。
那边法海其实很在认真听着。
他与周迅相交三年,其实不曾问过周迅的师门传承。
平时见过周迅出手几次,也只觉得周迅一身道法不似当今,颇类古仙,今日一听,倒是映证了法海往日想法。
周迅又想起一事,问法海。
“我这次来半步多,是为了等一位同道,他是一位带发修行的在家居士,颇精通佛法,法海你来时可是见着了?”
法海笑着回答:
“可是那边开法会的菩萨吗?自是见着了,贫僧还听他讲了会儿经。”
“凡夫发菩提心,行菩萨道,都能称为贤位菩萨,不管修为高低与否。以你之间,这位古月菩萨,距离证入初地菩萨果,还有多远?”
这种事情,还得内行人来看。
法海果真想了好一会儿,才微微皱着眉头。
“不好说啊!”
“初地菩萨已经属于圣位菩萨,是佛的初级阶段,在无佛世界有资格显示称佛,其实和佛属于同一境界,只是阶段不同。佛就是圆满的菩萨叫法。”
“这位古月居士,论佛法其实差得还有一截,论法力神通等闲初地菩萨也不见得高过他。要是看菩提心,发愿普度众生,他做的还不够,远远不够……其实距离证果差距还不小。”
“……但是自从禅宗出现之后,最重顿悟开示,一朝成佛也是有的——其实禅宗那些顿悟成佛的,大多都是证得了初地,二地菩萨,当然这也能算成佛。”
法海总结道。
“所以,很不好说,这位居士没下一刻就顿悟,一下子证入初地,二地,都可能。”
周迅还要再说什么,就笑着改口:
“真是不经说,这才提到他,就过来了。果然灵感广大,古月大菩萨来啦!”
竹杖麻鞋的古月闭着眼睛,正从门外走进来,不客气地就坐在一边。
“不是我灵感广大,而是我和你约定的时刻到了。咱们也该去找我家那孩子了,你们公府还不知怎么苛待她呢!”
“可怜我那琉璃孩儿,平生未曾吃过多少苦头……”
古月似乎心情不错,竟然开起玩笑来。
“哈,我可是一直在等你,没故意耽搁时辰。那小姑娘在阴司待着也没什么不好,正好磨磨性子,免得日后给你闯祸。不是我说啊,你也该管教她了!”
古月摊着手,无可奈何地说:
“可不是,琉璃最是性子傲,谁说话都不听,我也是有心借贵地给她留个教训,也好免得日后真的招惹下大敌送了性命。”
说话间,周迅已经拉着雪落的小手。
“走啦,咱们上路吧,这次带你下阴司,到公府转转。”
“法海你慢用,咱们还有事情,下次再聊。”
法海对着三人点头示意。
出了半步多,周迅放出一艘巴掌大的小船,通体由艾草编成,小巧玲珑,有帘有窗,隐约可见船舱里小桌小案,并有木床等家具。
“咱们就乘着这船去,省力些。”
说着,将船往上一抛,那草船模子就迅速变大,化作一艘可以载人的船,飘在空中,离地三丈高。
周迅拽着雪落,和古月一起上船。
等三人都进了船舱,周迅念动咒语,这船嗖地就飞起来,向着一处遁去,速度较之之前白素贞驾云何止快了十倍。
中途又加速几次,渐渐行远,雪落扒着窗户往下看,只瞧见一片荒原,广大空寂,远处天光也渐渐黯淡,这是渐渐脱离灵界,更加远离阳世,已经是进入了冥土世界的范围了。
冥土世界非常广大,而且空旷寂寥,光论面积是阳世的数千倍,只是大多是荒山恶水,少有人影。
“冥土原来是这种样子,好生无趣啊!”
原来没来过之前,雪落还抱有期待,现在看了这千篇一律的景象,顿时大感无趣。
“这里是冥土的边缘,却是是荒凉了些,再过片刻,就有些好看的。”
周迅专心操纵着法船,这时的船速已经达到一种极其可怕的地步,整条船上的禁制全部打开,在空中与冥土的高空煞气激荡着,外面一圈圈雷火不断生出。
自下方来看,这条小船就是一道拖着尾巴的流星,在空中一闪而过。
周迅的话没有错,又行驶了好一阵子之后,渐渐的,就见到了不一样的景致。
天空之中,开始出现点点流萤,好似一盏盏孔明灯,灯芯之中,燃烧着的,都是幽幽的冷艳,放着白光。
雪落好奇地伸手去抓,但怎么也抓不着,被禁制挡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