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鉴-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心里一一过了一遍,多是些败家子倒是不成气候,面上却似听非听的嗯了一声,又道:“你查的事有着落了吗?”

    魏启明为难道:“臣派人多次走访玉清山,也去了好几次朔州,都没收到沐姑娘的消息。”

    果然皇帝的脸色一沉,魏启明却壮着胆子劝道:“皇上,都一年了,只怕那沐姑娘有意躲着才找不着人。看着皇上整日为此等小事忧心,别说是贤妃娘娘了,就是臣看着也着急。”

    皇帝坐了下来,冷哼道:“这话是谁叫你说的,贤妃?”

    魏启明冷汗涔涔,暗道别是好心办了坏事,遂连跪下告罪,“没人让臣说,是臣担心主子受委屈,才说了心里话,还请皇上降罪。”

    这时候偏偏秀荷进来,端来贤妃熬得参汤,呈给皇帝道:“皇上,这是贤妃娘娘亲自送来的”

    秀荷话还没说完,皇帝便冷下脸,“拿下去。”

    秀荷与魏启明面面相觑,略有些为难,皇帝却沉着脸道:“日后别自作主张,朕的事,轮不到旁人道论!”

    二人哪敢再多嘴,唯唯诺诺应下,暗叹这小主子越发得心思深沉、喜怒无常。魏启明小心试探道:“那臣继续暗查沐姑娘的消息?”

    皇帝摩挲着手中的一方暖玉,沉吟道:“继续暗查。还有,放出消息,就说朕在四处寻一女子。”

    魏启明心里不解,也不敢多问。不多久,坊间便流传出锦衣卫四处巡查一女子的事,惹得人们议论纷纷,都暗自猜测皇帝要闹一出什么风流事。有些好事者,还编了一段传奇故事,绘声绘色地传唱着皇帝与那女子之间的故事。说皇帝寻的女子,原为候府千金,早年拜江湖人为师,武艺高强,行侠仗义,又喜行游天下。三年前,那神秘女子行至承州时,救下遭人谋刺的皇帝,皇帝自此一见钟情,放着后宫佳丽三千不顾,只宠幸她一人。奈何,那位神秘女子是江湖中人,自小散漫惯了,受不住宫里的拘束,便留书一封,翩然而去了,惹得皇帝茶不思饭不想,这才下诏天下搜寻。

    坊间各大酒楼的说书人皆神乎其神地描绘着那女子是如何姿容脱俗、行迹飘忽,宛若天仙,甚至有人干脆说此女子压根不是人,而是下凡的九天玄女来助皇帝平叛的。那些唱戏的也不甘落后,纷纷改编了剧本,题为章台会,以楚王代指皇帝,而那神女,自然就是九天玄女化身的神秘女子了。也有人纷纷猜测这女子到底是谁,有人说是江湖侠女,又人道是将门虎女,还有人传,此女为候府千金。

    正当流言四起之时,朝廷又下了调令,将平叛有功的朔州总兵沐晟调回京师,任右虎贲卫指挥使,授骠骑将军,上护军,兼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惹得朝臣纷纷猜测,皇帝此次调职,莫非与此女有关?又思及几年前宫内那桩公案的主人公,不正是定远侯之女。

    当然,流言只是流言。皇帝对皇后的敬重礼遇,朝里朝外都看在眼里,皇帝极少临幸宫中嫔妃,却时常与皇后出双入对。有些大臣想,如今若朕能有一人分些恩宠,使得六宫雨露均沾,倒也是好事一桩。

    今夜,皇帝照例去坤宁宫坐坐。其实,皇帝心里从来未曾对傅衣翎放下戒心,来坤宁宫也不过是喝喝茶,谈谈书画,偶尔说些无关紧要的闲事。做出一副夫妻情深的样子,一为掩人耳目,以免大臣们又唠叨她不亲近后宫,二来安英国公的心,也少许多麻烦。

    可能,这世上唯一能让皇帝放下戒心的只有沐霖了,只是,那人又在哪里呢?

    圣驾到了坤宁宫,却见宫门紧闭,宫外跪了一地,只见那坤宁宫的管事丫头莲心,跪在銮驾前,传达着皇后的意思,“今日娘娘身子不适,只怕冲撞了皇上,皇后已让人通传了景仁宫,还请皇上移驾。”

    这么被人拒之门外的皇帝,竟是一丝也不恼,还暗自好笑,这个傅衣翎,只怕不是什么身体不适,而是不想见她吧。如此大方地将她推给贤妃,明日传出去,众人还赞她深明大义,贤良淑德。

    皇帝无奈,却故作深沉地道:“既然皇后不舒服,朕就不去烦扰了,你们仔细照料皇后。”

    坤宁宫的人皆伏地领旨,恭送皇帝。离坤宁宫,皇帝抬眼看了看,明月如钩,清风如许,便弃了銮驾,扔下一众侍从,独自漫步。走着走着,竟听得东边传来一阵琴音,如泣如诉,低沉哀婉,皇帝被感染了几分。往日不知情苦,虽国事担忧,也能应付,如今尝尽相思,纵使政务缠身,在那夜深人静之时,也会生几分孤独愁怨。

    皇帝寻声而去,却见水榭亭台上,坐着一抚琴女子,面貌虽不甚清晰,那侧影却清瘦消魂。皇帝生了几分怜惜,顿觉同病相怜,不知不觉,便走到了水榭之中。

    那女子似是听见动静,带着几分惊吓几分颤音地转身道:“你是何人?”

    待看清了一身便服的皇帝,吓得脸上一白,忙跪下行礼。皇帝走近了才知,这女子竟是贤妃,若平日她定会甩袖而去,今日却生了几分不忍。皇帝扶起她,说道:“这么晚了,怎么还不回去?”

    皇帝不过随口一问,贤妃却面色凄楚地道:“回又如何,不回又如何,都不过孑然一人,空对四壁。”

    闺怨之情,溢于言表。话一出口,贤妃自觉失言,连又跪下请罪,“臣妾失言,望皇上降罪。”

    皇帝并未扶起她,反问道:“你心里有怨?”

    贤妃更是吓得脸色苍白,“皇上国事繁忙,无暇顾及后宫,这也是常理之事,臣妾不敢有丝毫怨言。”

    是不敢有怨,而不是不怨。皇帝叹道:“起来吧。”

    贤妃却依旧跪在地上,心一横,大着胆子抬眼望着皇帝祈求道:“皇上乃一国之君,臣妾不敢奢求平常夫妻的相处之道,却不想,入宫三载,连见皇上一面都难”

    皇帝听罢,冷冷一笑,“夫妻?朕没有妻!你要是有怨,大可出宫去。”

    一向温婉知礼的贤妃,却不像平常那般唯唯诺诺,凄然道:“臣妾从未奢求成为皇上的妻。有时候,臣妾宁愿自己只是乾清宫的一个粗使丫头,好歹能见上皇上,而不是这个空有名号的贤妃。”

    皇帝一愣,未曾想她敢顶撞自己,再见她满脸泪痕,单薄的身影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皇帝并非铁石心肠,心里顿生了几分愧疚,可她容不得自己心软,遂沉下脸道:“你若不想当这个贤妃,朕明日就着人收回宝册!”

    语罢便不顾满脸震惊、伤心欲绝的贤妃,甩袖而去。贤妃呆呆地跪在地上,垂泪不已,又暗恼自个儿,三年都过去了,怎么就一下沉不住气了。

    作者有话要说:大概,这一部中的皇帝会比较渣,虽然不想她变渣,但是她的身份,让她怎么做都显得很渣

第64章 第三回 药王庙深藏功与名 云居寺再结情和义() 
上文提到皇后紧闭宫门,拒皇帝入内;皇帝以为她是故意做戏给旁人看;实则不尽然。傅衣翎趁着夜色出宫去了,又恐皇帝察觉;临走前,只好交待莲心如此行事,以掩人耳目。

    却道皇后出宫又去了何处?

    京城北边有座荒山;名为桐山;山上有座小庙,名为药王庙。这药王庙不是什么名刹;不知何年何月所建;也无得道高僧;香火不甚旺盛,只有几个无家可亏的老和尚住进去,这小庙就这么半死不活的勉强撑着。可一年前;庙里来了一位年轻大夫,名为常穆,自称从南京行游而来;见此地风景秀丽便住了下来,潜心在此钻研医术;平常也为百姓义诊。这常大夫虽说年轻;却医术高明,又极擅妇科,药王庙四里八乡的村民都纷纷来求医问诊;使得这药王庙一下子活了起来,香火不断。而傅衣翎半夜三更,去得正是药王庙。

    傅衣翎站院门外,瞥了一眼侍从,那侍卫立即会意,敲了敲大门。过了好一会儿,才听人道:“谁呀?”

    破败的大门吱吱呀呀地打开了,只见一个年过五旬的和尚提着油灯,睡眼惺忪地睁开眼,看着门外站着十几号人,吓得瞌睡全没了,结结巴巴地道:“你们做什么的?”

    傅衣翎尽量放柔了声音道:“师傅勿怪。一年前,家妹忽得了一场病,时常心悸不已,求遍天下名医也医治不得,听闻此处有位常大夫医术高明,便特来求见。”

    那老和尚见傅衣翎相貌不凡,举止有礼,又一听是求医的,便放下心来,高兴道:“来求医,那你可是来对地方了,常大夫可是华佗再世,没什么病治不好的。”

    说着便热情地迎人进来,傅衣翎进了院门去,却见庙内黑黢黢一片,唯有东边禅房里却还泛着微弱的灯光。借着这点光,打量院落,实在是寒碜,说是寺庙,却连个像样的大雄宝殿都没有,只在正房处设了佛堂,左右禅房只有数间草屋。

    老和尚走了几步,便停下步子道:“姑娘先在此稍等片刻,这常大夫只怕还在看书,我先去问问,待他应允了,您再进去不迟。”

    傅衣翎颔首道:“那就有劳师傅了。”

    老和尚提着灯,敲了敲东禅房的门,颇为随意地问道:“小常呀,有位姑娘大老远来找你看病,你看这会子你方不方便。”

    不过一会儿,就听里头传来声音,“请人进来吧。”

    傅衣翎一听那熟悉的声音,心里一跳,不待老和尚说什么,就连迈开步子,来到门前。而里头的门正打开,四目相对之时,震惊、欣喜,还有难言的怨恨。

    老和尚见常穆面色煞白,只抿着唇,看着傅衣翎不说话,过了好一会儿,才道:“姑娘请进吧。”

    傅衣翎压下内心翻涌的情绪,走了进去,只见那屋里陈设十分简陋,只有一张床,靠窗的地方放了一张方木桌,两把椅子,右边柜子上七七八八放了几本书,还有架子上的簸箕里晾了些药材。而眼前这人,更是瘦了不少,身上穿着一件宽大的青布衣,那样子好似风一吹就要倒了。傅衣翎五味陈杂,质问道:“你就这般躲着我?”

    常穆却无动于衷,“姑娘若是来说闲话,那就恕我不奉陪了。”

    傅衣翎忍着气,说道:“早闻常大夫医术高明,我今日是来看病的,难不成常大夫要见死不救。”

    常穆一听傅衣翎是来看病的,真以为她身子不适,便担忧起来。动手挪了一张凳子,摆在傅衣翎跟前,示意她坐下,“寒舍简陋,姑娘先将就着。”

    待傅衣翎坐下,常穆细心地掏出一方白净的娟帕放在桌上垫着,傅衣翎将手放在桌上,他这才坐下,为傅衣翎诊脉。

    常穆仔细探了脉,脉象虽说虚点,却无甚大碍,调养一下即可,算不得什么病。他还怕自己看错了,又仔细听了一阵,确诊无误之后,方道:“看脉象姑娘并无什么大病”

    傅衣翎却笃定道:“有,只怕还已经病入膏肓了,你仔细看。”

    常穆真怕自己判错了,又细细听了脉,还看了看傅衣翎的脸色,见她虽面有愁容、脸色苍白,不过有些气虚不足,却并不像有病的样子。他正要收回手,却被傅衣翎反手拉住,常穆不及惊慌,就听她道:“你还是没仔细看,我这病是病在心上,要用心看。”

    常穆惊慌不已,却强自镇定下来,勉强笑道:“要是心病,那我可就医不了了,姑娘还是另请高明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