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荣华路-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上,我知,我知您对我的一片情深。”赵皇后笑的温婉动人,她又道:“只是各宫的妹妹们,与圣上、与我皆是一家人。大家相处融洽,才是家和万事兴。”

    “刘婕妤妹妹前个儿,还是专门为我腹中的皇嗣做了虎头鞋,圣上您瞧瞧,一针一线的全是刘婕妤妹妹的美意。”

    赵皇后示意宫人,递来了刘婕妤呈上来的虎头鞋。

    那是给出生不久的小婴儿的用品。小巧的鞋子面,那虎头绣的是虎虎生风。瞧着,真是的精致小玩意儿。

    “到是好针线。”兴宁帝也顺着赵皇后的话,夸奖了两句。

    “那圣上不妨去刘婕妤妹妹那儿坐坐?”赵皇后笑得意味深长,还是继续说道:“我可听说了,刘婕妤妹妹不善了女红,更是善了品萧。”

    “红袖添香这等乐趣,我怀了皇嗣,不方便与圣上一起点评。刘婕妤妹妹最是善解人意的,一定乐意做了圣上的解语花”赵皇后的大度,兴宁帝自然受用了。

    于是。

    在赵皇后的撮合下,兴宁帝起驾去了刘婕妤的寝宫。

    在兴宁帝离开后。

    赵皇后的陪嫁嬷嬷是小心的提议,道:“娘娘,您这时候抬举了刘婕妤,会不会太早了一些?”至于赵皇后为何要抬举了刘婕妤?

    陪嫁嬷嬷自然清楚着。

    不外乎就是刘婕妤去年小产了。太医院那边的脉案有记载。

    这位刘婕妤往后是子嗣艰难了。

    对于皇宫后苑的嫔妃而言,圣宠重要,子嗣更重要。

    对于赵皇后而言,若是刘婕妤做了宠妃的位置,自然是好处多多。这最主要的一条,便是刘婕妤不会有了子嗣,挡了赵皇后腹中孩子的路啊。

    “一枝独占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赵春花轻轻的吐了话,她说道:“嬷嬷,本宫还要物色了人选,一个刘婕妤尚不够。”

    “说心里话,本宫还是乐于提拔了刘婕妤这等人儿。”

    “够聪明,也知本份。最主要的还是不挡了本宫皇儿的道。”话到这儿时,赵皇后轻轻抚上了她自己的小腹。赵皇后的目光中,全是温柔。

    兴宁七年。

    如此过去了。

    在赵皇后的帮衬下,刘遂歌这位正三品的婕妤,在皇宫后苑中迅速的崛起。

    兴宁八年,春。

    刘遂歌晋位,从正三品的婕妤升为正二品的德妃。

    同时,皇宫后苑中,有两位怀孕的正四品美人,以及一位怀孕的正五品才人,皆是小产了。一时间,兴宁帝大怒。

    皇宫严查。

    最后,一位正二品的婕妤被贬为庶人,贬去了冷宫。

    此等事情,才算是沉寂下来。

    接着,刘德妃的得宠,一时间也是满建业城里传得风声沸扬。

    贵人们的事情,自然是官宦人家更关注。就算如此,建业城的外城区,荣娘、刘之烨是做了挑担子的豆腐小买卖。

    这消息还是有些灵通。

    入夏后。

    一日的夕食后。

    晚间。

    皆在院中纳凉时。

    荣娘提了一句,道:“三郎,你可听说了刘德妃?”

    “圣上如今最宠爱的宠妃吗?”刘之烨回问了一话道。

    “对,就是这位贵人。”荣娘承认,说的就是这位皇宫后苑里的贵人。如今的天子跟前的红人儿。

    “姐姐想问什么?”刘之烨奇怪。赵春花这时候把目光转是转到了女儿荣娘的身上,似乎听一听这里面的门道。

    “我听说,那位刘德妃的出身,便是淮南路的刘氏一族。”荣娘确定她没打听错,这位刘德妃的出身就是如此。

    至于闺名?

    嗯,贵人的名字,小人物如荣娘肯定不知道的。

    毕竟,贵人的名字是避讳啊。哪能随便谈论呢。

    不过,既然是出身淮南路的刘氏一族,这还用多讲吗?那可是刘之烨这位曾经的刘府嫡系庶房,三少爷的本族啊。

    “荣娘,这是真的吗?”赵春花惊讶的问道。

    由不得赵春花不在意啊。

    若刘德妃真是出身于淮南路的刘氏一族,这般说来的话,这刘德妃就算是刘之烨的亲人呢。这可谓是刘之烨最好的大靠山。

第32章() 
“真的。”

    荣娘肯定的回道:“我还是专门多方打探过;确实如此。”

    荣娘表示;她不是信口开河;她真是确认过事实真相的。

    “三郎;你有什么打算?”赵春花收回了在女儿身上的目光;对刘之烨问道。

    普通百姓与士族豪门之间;那差距简直天壤之别。赵春花在王氏府第那么多年;又是在刘府也是当差多年的。

    赵春花不会以为,刘之烨恢复了他本来的身份后,还会居于赵家的。

    这云泥之别;哪是可轻易抹平的?

    当然,瞧着刘之烨再度回了那富贵圈子,赵春花还是为刘之烨高兴的。毕竟;刘之烨这位曾经的三少爷;幼时真是富贵窝窝里的长大的。

    “我不知道。”

    刘之烨回了实在话。

    他说道:“淮南路的刘氏一族枝繁叶茂,皇宫里的刘德妃究竟出身于哪一系?是嫡支旁支里的哪一位?我的堂姐;还是族姐?”

    “我皆是不知晓。”

    刘之烨苦笑一下;说道:“无凭无据的;我去攀了高枝?怕是没摸到门坎儿;就让仆人给打出来了。”

    刘之烨不当刘氏一族的三少爷;已经七年之久。

    七年的时光,他从一个六岁童子;已经长成为了一个十三岁的少年郎。模样变了,身量变了;曾经他的仆人一一不在了。

    往昔可追吗?

    刘之烨连证明他是淮南路刘氏一族三少爷的凭证;也是没有的。

    他拿什么证明了,他是他自己?

    人嘛,总得现实些。在市井打滚多少年了,刘之烨够实际了。特别是当年的那一场杀戮,刘之烨心有愄惧的。

    是谁?

    是什么人?

    要想屠戮了刘氏一族的人?

    凶手何在?

    刘之烨不认为,他现身了。就一定是一个光明未来啊。

    若真如此,那么,他死去的伯父一家子,肯定不会死得那般的冤枉了。

    “姑母,姐姐,我想着,还是等一等,等着我瞧明白了情况再提不迟。”刘之烨说了他的打算。

    赵春花点点头,回道:“这是你的人生大事,关乎了你的亲人,确实也不能草率行事。”

    “三郎,你是一个主意正的好少年,你考虑清楚就成了。”荣娘表示,刘之烨的人生,自然刘之烨他自己做了决断。

    旁人嘛,提了建议就好。其它的,无需要多事了。

    兴宁八年。

    秋。

    赵皇后诞下了兴宁帝的嫡长子。

    大晋朝堂上,自然是欢声宴宴。

    彼时。

    赵氏一族就是抬出来了风声,道是兴宁帝不光是大婚了,更是有了嫡嗣。帝王这等年纪,已然应该建立功业,是时候亲政了。

    这算是赵氏一族与兴宁帝试探的第一步。

    试探谁?

    自然是试探了摄政王司马铭的心思。

    皇宫后苑中。

    兴宁帝在赵皇后那儿还是笑得和善,看着嫡长子时,更是慈爱满满。

    可离开了赵皇后的寝宫,到了刘德妃的寝宫时。

    兴宁帝已经是怒意含霜,面色阴沉。

    “”

    刘遂歌没有表露出了解语花的态度来,一直以来,她都是非常低调。哪怕是宠妃呢,在兴宁帝面前也罢,也赵皇后面前也罢,又或是在其它的嫔妃的面前,她一直是温柔示人。

    这会儿,刘遂歌弟自给帝王送了一盏茶。

    “唉”

    一声叹息。

    兴宁帝接过了茶盏,饮了饮,尔后,搁回了桌上。

    “圣上有烦心事情?”刘遂歌说了一句。见兴宁帝没回话,也没阻止的意思,便是又道:“妾无能,没法子为圣上解忧。”

    “不过,皇后娘娘是万般的聪慧人,一定可以想出了好法子,为圣上排忧解难的。”

    “帝后同心,满宫上下,人人都是羡慕呢。”

    刘遂歌慢慢的说着话,目光一直注意着兴宁帝的神态。

    “皇后自然是好的。”兴宁帝定下了调子,继续说道:“你等后宫的嫔妃,在皇后的管束下,行事也是好的。”

    在兴宁帝的眼中,皇宫后苑就是一片和平。

    对此嘛。

    刘遂歌是低了头,嘴里温柔应“是”。

    心头嘛,刘遂歌只有冷笑了。

    是啊,多么的一片和平啊。已经废了一位婕妤,加上她本人流产了四个皇嗣。唯有赵皇后带着陪嫁,嫁进了皇家。这才是平安的诞下了一位嫡出皇长子。

    这等皇宫后苑,真是有够和平的。

    “可朝堂之上,却是奸妄横行”说了这一句话时,兴宁帝的脸色,那黑的真是跟锅底一般样。

    其中的怒气与寒意,真是能冻得人感觉到了帝王心底的恨。

    “圣上乃天子,圣上如今是风华正茂,您早晚有一天能行明君之事,留芳万古的。”刘遂歌附合了话。嘴里却是一字不提了,那什么奸妄,那什么摄政王的。

    刘遂歌的心头却是琢磨起来。

    看来这些日子的风声,倒非空穴来风。

    天子、皇后的娘家赵氏一族,还有摄政王,这真是要斗上一回了。

    天子这当了七年多的空头帝王,一直没摸着无上的权柄。当一个盖章的橡皮印,想必帝王的心头闷了无数的怨恨。

    至于皇后的娘家赵氏一族?

    在皇长子未出生前,也许赵氏一族会忍让一翻。如今嘛?

    对于摄政王的存在,赵氏一族肯定要斗上一斗,毕竟,关乎了太子的储位啊。

    这个太子的储位,摄政王不会给的。毕竟,若是国立太子了,当今的天子还不亲政?那能说得过去吗?

    名正言顺。

    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琢磨起来,可又不简单。

    “是啊,早晚有一天”

    兴宁帝也是咬牙切齿的吐了这么一句,道:“朕亲政了,必然是行了明君之政。”

    当晚。

    关于兴宁帝的秘报,就是上了摄政王司马铭的案上。

    兴宁帝的不满,还有刘德妃的圆滑。

    在秘报之上,简短几字,摄政王司马铭还是品了出来。

    “看来,圣上心急了。”

    摄政王司马铭简单的说了一句。至于刘德妃?

    一个皇宫后苑的嫔妃,只要守了本份,摄政王司马铭还是不会为难的。毕竟,摄政王的眼中,尚有更多的要事去关注。

    至于兴宁帝?

    兴宁帝一直以来,被摄政王高高挂起。

    摄政王在意的,是那些暗中想投靠向了帝王的人。毕竟,在摄政王的眼中,那些想当了从龙功臣的虫子,更可恶啊。

    “王爷,您当有决断了。”

    幕僚劝了话。

    有些话,不用讲透,点到即止。

    幕僚的一些劝进之语。摄政王听了许多。他当然知道,他的属下与幕僚们,也是有从龙之功心态的。

    毕竟,摄政王出身皇家宗室。

    在天下人眼中,摄政王也是有帝王的继承权。

    要说当年,摄政王司马铭没能坐上帝位,未尝不是因为他没个继续人。如今世子司马仁摆那儿,还是一位儒雅君子,更是定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