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荣华路-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诞下一位小王子”

    这话一出,在场的五位嫔的神色,真是人人精彩。

    那嬷嬷又道:“只是,荣嫔娘娘不巧的遇上了产后血崩,如今还请太上王后发话,让医女产房内救治了荣嫔娘娘。”

    “准了。”

    荣娘不担搁,简单就说了两字。

    旁边候着的医女自然出列,给荣娘福礼后,就是往产房内行去。

    荣娘这时候也是有些累了。她倒是在猜想了,这一回,荣嫔这个后宫女眷的产后血崩,究竟是意外呢?还是人为呢?

    这些让荣娘想来,还都有可能啊。

    小王子

    荣娘想到,她又多了一个孙儿。

    等荣娘收拾好了情绪,入了产房内时。产房内早是收拾妥当了。唯那躺在了榻上的荣嫔是面色苍白,一看就是不对劲头。

    事实就是荣娘刚进去时,荣嫔已经半晕迷了。

    待荣嫔进来后,这个后宫的女眷想强打起了精神,似乎想祈求了什么?

    最终,还是没能开口,荣嫔就是闭上了眼睛。她的脸上,似乎是全然的不甘心。荣娘瞧着,也是一片的唏嘘。

    “荣嫔娘娘去逝了。”

    “呜呜”

    荣嫔的宫人自然是哭泣。便是那刚刚出生的小婴儿似乎也有些感应一般,这时候也是大哭了起来。

    荣娘可是知道的,刚出生的孩子娇贵着。哪能真让孩子哭久了?

    这伤着嗓子可是麻烦。

    最终,这一场的事情,荣娘没隐瞒什么?荣娘差人给长子伯玉送去了信儿。至于荣嫔的死因?是意外,是人为?

    荣娘觉得还是让长子伯玉去查明白的好。

    当晚。

    荣娘在准备歇息时,让夫君刘之烨问话了。

    “今天诞下的孙儿,那孩子可是俊俏着?”刘之烨这一问,荣娘自然是点头,笑说道:“伯玉容貌好,那孩子的生母一个嫔位的主子,也是小部落的掌上明珠容貌不缺的。”

    “我瞧着长大了,又是活泼的性子。”荣娘说了这话扣,又似乎反映过来了。荣娘对夫君刘之烨说道:“三郎,你突然问这事情,可是有什么打算?”

    刘之烨同样没隐瞒,说道:“母后想养了荣嫔生的这一个孩子。”

    “什么?”

    荣娘是振惊了。

    “这有困难。”

    荣娘直接的说道:“三郎,你是懂伯玉的性子。当初,我和你为何养了爱宗和宗赐?那是因为他们失母。”

    “三郎,那是伯玉的一片慈父心。至于说,荣嫔所出的庶出王子,肯定不能搁了太王太后的名下抚养。”

    荣娘非常肯定的说道:“哪怕现在看来是好事,将来后患无穷。”

    在这等时代,讲一个明不正,言不信。

    目前的王室王子就那么两位。荣娘养了刘宗赐,这太王太后显然也想过一把瘾。可惜的是,荣娘不同意。

    哪怕表面不反对了,心中荣娘还是不同意的。

    当然,荣娘把这事情推荐到了长子伯玉的头上,完全是荣娘更清楚了。她的夫君刘之烨不是愚孝之人。

    想一想,多想一想的夫君会明白了她的道理。

    果然不出所料,刘之烨听懂了妻子荣娘的话中之意,所以,他沉默了。

    到是君王刘长石从母后派来传话的小太监那儿,听说了荣嫔生了一位小王子的事情后。他的心中是特别平静的。

    哪怕荣嫔是产后血崩,刘长石的心境依然平和,没什么破坏。

    对于六个嫔,刘长石发现,他没有了当年,他在妻子付明月的身上体会到的那种感觉。

    旁的女孩哪怕比付王后美呢?

    在刘长石眼中,付王后就是比其它的女子更美。只能说,个花入个眼,这有没有眼缘,真要看缘分。

第208章() 
荣嫔的孩子;太王太后有心养了。

    君王刘长石自然没有回复;而是下了口喻。荣嫔过逝;二王子赐名刘宗恩;由惠嫔抚养。

    此事一出来;后宫便是一片沉默。

    惠嫔自然是被人羡慕的对象。这养了一个王子到底不同的;哪怕是养母呢。那养恩还比生恩大。在这个时代;就讲究了一个孝道。

    荣娘知道了长子伯玉的态度,她心中就是明了,长子伯玉亦然是希望后宫平安一些的。至少;太子宗赐的地位没被挑衅了。

    “你祖母那儿,母后去缓一缓。”

    荣娘在跟长子伯玉谈了心后,提了这等提议。

    刘长石听得母后如此讲;摇摇头;回道:“母后,儿子已经下了口喻;宫中皆是知晓了儿子的态度。祖母那儿;儿子亲自去请罪便是。”

    “只是儿子态度就是如此的明确;祖母那儿只能望她老人家多多的宽心。”刘长石不是没担当的。

    刘长石也不惧怕了;去面对了他的祖母太王太后。

    荣娘瞧出了长子伯玉的态度已经坚定;于是,她不再多讲了什么。

    至于太王太后那儿?

    在君王刘长石亲自去解释后;倒是表面乐呵呵的。至于心中?太王太后倒也是备懒了下来,似乎不再爱管了后宫的事情。连五位嫔的请安;太王太后也是推辞了;说是不奈了人的叨扰。

    这等改变?

    在荣娘眼中,倒是瞧出了一些太王太后的脾气来。

    不过,太王太后发了脾气也好,至少,撒些气,免得气坏了她老人家的身体来。

    九月六日,是二王子刘宗恩的出生之日。

    这一位小王子出生即丧母,所以,这荣嫔的后事还是要办的。宫中自然有规距,按着规距便是。

    君王刘长石赐下的恩旨,是追封了荣嫔为容妃。

    以妃位下葬,也算是提高了二王子刘宗恩的身份。

    至十月六日,刘宗恩的满月宴时。

    王宫里一片的热闹。也是这一日,静国公主刘玉娘没来参加。因为,刘玉娘在产期近了,这等热闹的事情为了安全,也便是跟宫里的荣娘请示了一二。

    荣娘自然有恩旨下去,她倒觉得女儿在公主府挺好的。还是她的孙儿辈重要,只要孩子平安的诞生,来不来参加了满月宴亦是无妨的。

    毕竟,满月宴后,还有周岁宴嘛。

    一个小孩子越长越大的,这庆祝的宴会岂会少了?

    就是满月宴热闹的结束时,荣娘觉得松了一口气。掌事嬷嬷就是接到了小宫人的禀话,尔后,到了荣娘的跟前耳语。

    “娘娘,宫外来报喜。静国公主殿下生了,刚刚诞下了一位小公子。”

    掌事嬷嬷的话,让荣娘满面喜色。荣娘连连说道:“好,好。”

    “此乃大喜,嬷嬷,按规距加三成的赏赐,赐到公主府去。”荣娘是真高兴,这可是她又添了外孙了。想一想,这一日里二孙儿宗恩的满月宴,又添一个小孙孙。

    这可不是双喜临门吗?

    当然,说了赏赐这一事,荣娘不会忘记了,还跟掌事嬷嬷叮嘱道:“洗三那一日,本宫要亲得了公主府,记得把贺喜的礼物提前备好了。照样是比着规距加三成。”

    “诺。”

    掌事嬷嬷对于太上王后的吩咐,自然是恭敬的应了。

    彼时。

    稍候等宫中的赏赐,一一到了公主府后。

    刚是生产后,累得歇了一回的静国公主刚刚醒来。一醒来,听到的就是宫里的成批赏赐。不管是太王太后,还是太上王、太上王后,又是君王的赏赐。

    这些全是亲人的祝福。

    至于爵爷府的三位弟妹,更是亲自捧了礼物,来了公主府贺喜。

    一时间,刘玉娘这个生产后的女人,那也是喜笑颜开。对于刘玉娘而言,她的心中特别的舒坦,因为,她有了子嗣。

    这个新生儿给刘玉娘带来的,除了生产时的痛楚外,更有小生命降生后的喜悦。这是生命的延续。

    至于驸马付奇勇?

    这一位庄县伯爵更是高兴,至少,在知道了他的嫡妻静国公主为他添了嫡长子后,这一位就是准备洗三时,要大摆宴席,请了众多的宾客来贺。

    庄县伯爵府内,众人皆高兴。

    便是静国公主的婆家大嫂,那也是欢欢喜喜来给小叔和妯娌静国公主道了喜。

    “瞧瞧,小侄儿长得真俊。”

    “”

    这付家嫂嫂的话中,全是捡了美话儿,夸了又夸。这让静国公主自然是开心的。在心中,静国公主心情格外的好。

    她醒来后,用了一些吃食。尔后,又是瞧着诸人的礼物,如今更是瞧着榻边的小儿。这可是亲生的孩子,刘玉娘也是知道的小婴儿刚出生也许还没长开,可能丑一点儿。

    可过些天,那绝对会越长越好看的。

    这不,静国公主就是心情莫名的好。

    听着嫂嫂的夸赞,她心中那也叫一个舒坦,跟吃了人参果一般样的。

    宣文十三年。

    这个秋天,于王室而言,就是如此的喜讯多多。

    翻过了一年,进了宣文十四年。

    春。

    三月初一日,荣娘过了四十六周岁的生辰。

    三月初三日,刘之烨过了四十一周岁的生辰。

    这一年的春末。

    东屠国的的君王刘长石北入中原,准备打开了进入中原的关隘。

    这一年的战争,除了是东屠国与大魏朝的战争外,自然也是有许多的旁观者。那些人在意的,是这战争所代表的意义。

    东屠国若是进了中原,那么,就代表着,中原的正统王朝又要添了新的社稷争夺者。

    正统,既是大义,亦是名份。

    这等大义,在百姓眼中也许不重要。谁当皇帝,不是要纳赋纳税呢。可在读书人,在士族的眼中,就非常重要的。

    东方的大陆,只有占据了中原的王朝,才是正统。才是堂堂正正的九州之地的社稷主人。才是天下读书人眼中的“天子”。

    君王刘长石的战争,关乎了太多的东西。

    那么,在几千里之外的大晋朝。

    建业城,皇宫。

    大晋朝的天子司马元曜自然知道了,东屠国北入中原,想当了中原的正统继承人。想夺了天下,来当一当天子。

    不管是大魏朝,还是东屠国,在天子司马元曜眼中,都是乱臣贼子。

    可偏偏大晋朝如今是苟安,奈何不了北边的那些战争。大晋朝只是依赖了大江的天险,来保了苟安于南方。

    “可恶。”

    司马元曜有一颗帝王心,他觉得,他只是继续了一个破落的皇朝。他这个傀儡天子当得没滋没味。

    这些年了。

    司马元曜的信心在降低,这些年了,争权夺利中。天子司马元曜还是揽到了一些的权利。那又如何呢?

    在朝堂上,天子司马元曜在辛辛苦苦的维持了一个三角形的权利结构。

    这个结构里,有天子,有摄政公,有谢国丈。这是一个三角的权利结构,看似乎稳定。实则一点也不稳定。

    因为,变数太多了。

    而权利又太诱人,谁都不想跟人分享的。

    只不过,大家都奈何不了对方。又或者说,若是变数太大的话,朝廷会相当于洗牌,那么,要出大乱子的。

    于是,勉力维护的,就是一个看似乎平衡,实则的烂摊子。

    “那个刘长石,应该叫刘伯玉的家伙实在太好运了”嘴上这般讲,司马元曜还是懂得,白手起家的刘伯玉是一个了不得的家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