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荣华路-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日里的爱好,也就是听听戏,听听曲。

    又或者在花园子里,当一当园丁,消耗了时间。

    这等悠闲的养老就是奉国老夫人的真实写照。至于聚会?

    奉国老夫人更多的是凑了太王太后的牌搭子,当了一个合格的听众,多多的听一听外命妇们的渠道消息。

    “春香听祖母你的。”

    韩春香的态度肯定好的。奉国老夫人满意,也不多花费了事儿。就是笑道:“那用朝食吧。朝食后,你们两个得进宫,给你们父王、母后请安、斟茶、磕头。”

    对于老祖宗的话。

    两个晚辈自然是应了。

    朝食,韩春香是进了晚辈的责任,给祖母赵春花侍奉了朝食。

    这一饭,奉国老夫人用得很开心。

    当然,没忘记叮嘱了孙儿媳妇也是自己好好的用一用朝食。至于进宫请安,肯定也不能担搁了时辰的。

    等着坐着马车,往王宫里去时。

    韩春香还问了昨晚有一夜恩的夫君,她问道:“我可是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吗?”

    “不需要。”

    萧仲玉笑道:“父王、母后都满意你这个儿媳妇。祖母认可了你,母后那儿更没问题的。”

    萧仲玉这般讲了。

    韩春香那是心头松了一口气。

    等进了宫门。

    接说新媳妇吧,韩春香尚无正式的品阶。她的外命妇身份,还需要了君王的旨意。这会儿的韩春香就是应该走着到太上的寝宫。可在宫门处,早早有马车备上了。

    等候的小宫人也是机灵的。

    那是见着了奉国公爵夫妇,就是讲明了,这是太上王后的旨意。

    为何?

    那也是荣娘心疼了儿媳妇。

    做为过来人,这新媳妇的头一天还是挺难过的。洞房花烛夜,一夜的劳累后,还得早起了。想来,这侍奉了祖母用朝食。

    又要赶来了王宫中。

    到底荣娘不是恶婆婆,这是懂得了相互体谅的。

    于是,这一场的婆媳会面。韩春香还是体会到了,夫君萧仲玉所说的一些话中之意。

    在太上的寝宫。

    韩春香见到了长辈,见到了平辈,见到小辈。都是王室中人,这会儿,正殿里倒是人挺多的。

    新婚的夫妇一出现,可是场中的焦点。

    这斟茶,磕头,本是应中之意。这给公爹、婆母敬茶后,才算是正式的入了婆家的门。在这个朝代就是这样的。

    女子有时候,其实,也挺弱势地位的。

    茶喝了,荣娘夫妻都是给了红包。在场的,平辈的,小辈的,自然也是与这一对新婚夫妻见了礼。

    平辈里,多有贺喜。

    小辈里,亦如此。

    韩春香自然就是送上了,她早早备好的礼物。都是亲手做的,全然一片心意。对此,荣娘非常满意。

    于是,当天的午膳,自然是荣娘留了新婚夫妇,一起在宫里用。

    这算是一家人聚了一堆。

    当然,在午膳后。

    荣娘也是交待了一些话,无外乎就是让这一对小夫妻在明日,记得去了蓬莱行宫请安。萧仲玉、韩春香自然是恭敬的应了诺。

    等着这一对的新婚夫妻离宫时。又是带上了一堆的礼物,才是离开了王宫。

    马车里。

    韩春香是累得慌。

    萧仲玉算得体贴,让她靠在了他的身上歇息。

    两人独处,又是新婚宴尔,倒真是有些温情脉脉的。

    这等美好的时光,在萧仲玉成婚后,就是慢慢的平静渡过。

    至于秋末。

    将将入冬时。

    汉京城内,传来了前线大捷的消息。

    南韩国疆域内的大小势力,向东屠国的君王臣服了。

    当然,哪所是暂时的,只是各大势力臣服了。距离了东屠国真正的统治了南韩国曾经的疆域,还有一些距离。这需要了时间。

    可这等消息,还是大大的刺激了众人。

    不管是朝臣,还是百姓,那都是于有荣焉的。

    整个王室内部,也是欢声笑语的。

    宁国公主王遂娘借着这等机会,给太王太后讲了一事儿。在蓬莱行宫里,太王太后从女儿嘴里,听说外孙订婚了,来年就大婚。

    “这是好事儿。”

    太王太后表示这是大好事。

    孙子、外孙的婚事着落了,这不就是等着孙儿辈们的出生,瞧着子孙繁茂嘛。

    “母后,您说的是,于知源而言,这可是喜事儿。”王遂娘话到这儿,又笑道:“知源那孩子学文学武,可惜,就是武功低了些。”

    这才是王遂娘的心病。

    东屠国是军功封爵。

    这儿子知源在武功上没什么出彩的。如何能立了军功?

    没军功,若只是走上了官场,便是再大的官位?又如何能提升了爵位?

    这亲娘就是不一样,总是样样想给儿子最好的。宁国公主王遂娘自然是如此的。太王太后听后,笑道:“这事情不急,倒时候与你弟妹提一提。”

    太王太后当然懂得,她在长孙伯玉的跟前,那体面肯定比不了儿媳小萧氏。

    这等自家人的事情,太王太后不想落了女儿的心愿。她又不想跟长孙伯玉继续添了矛盾,所以,这事情太王太后准备让儿媳小萧氏出面。

    这母子之间在太王太后看来,总是有些缓和余地的。

    “女儿谢母后。”

    “女儿替知源谢了母后您的宽厚。”王遂娘对于太王太后是真孝顺的。除了常常来蓬莱行宫,多多陪伴外。

    当然更乐意多带些外命妇,来给太王太后说说汉京城的新鲜事儿。

    这就是怕了太王太后闲得慌。

    至于哪些外命妇更适应来拜见了太王太后?宁国公主还是紧随了朝流,紧跟着君王的意图的。

    这不,君王待见了军功爵,这宁国公主就是紧随了尾翼。

    当然,便是文臣中,宁国公主也是编织了许多的人脉。到底她的儿子善于文彩方面,宁国公主这叫有备无患嘛。

    初冬时。

    东屠国的大军已经搬师回朝。

    君王归来,带着大胜。哪怕这胜利的背后,是无数的战争与杀戮,那又如何呢?

    人类的历史,何尝不是战争史?

    在历史之上,人类自相的杀戮,总是数不胜数的。便是文明的进步,何尝不是战争带来的?

    说起来,有时候,事实就是残酷的。

    当然,于胜利者而言,不是残酷,而且光明的未来。于失败者而言,才是残酷的。因为,胜利就是一切。

    胜利能掩盖了许多。

    失败则会曝露了太多。

    好的,坏好。只要赢了,那就是没人指责。否则,谁对谁错?

    全靠输赢来决断了。

    宣文十年。

    冬。

    君王归来后,是大赏群臣。

    应该受封的军功爵们,那更是喜气洋洋的。

    至于南韩国曾经的疆域?

    那已经是东屠国新的领土,自然还需要了官员去治理。所以,这一个冬季,东屠国的朝堂依然是忙碌的。

    临近了年节时,东屠国朝堂上下,还是一派的欣欣向荣。

    刘长石在这个冬季,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朝堂上下的重臣们,纷纷上了奏章,请君王来年选秀,以充实了后宫。

    对于这等问题?

    刘长石想了想,他按下了折子,没拒绝,没反对。

    在心中刘长石考量了一些。他更是在看了,他离开后,王宫的一些情报简况。

    王宫里,自然有君王的暗中势力。整个王宫,整个汉京城,整个天下,都是有君王的眼睛在盯着。

    “付氏”

    刘长石自然看得出来,汇聚在太子身边的人,有太多的付氏一族的力量。

    这让君王并不满意。

    在这些忠于付氏一族的人的环绕下,长大的太子究竟是王室的太子?还是付氏一族的太子?

    当然,付氏一族对于太子的忠心,君王又是需要的。到底有一个母族可依靠,于太子而言也是一股需要的政治势力。

    可这中间的度,却是需要君王来衡量了。

第199章() 
宣文十年;冬。

    建业城;皇宫。

    大晋朝的天子司马元曜在御书房内;听到了近侍的禀报后;他的脸上满是担心的神色。这时候;天子起身说道:“朕去皇后那里。”

    话落;天子就是着急之色的提步而走;离开了御书房。

    近侍来通禀的消息,是谢皇后在御花园里遇上了意外,摔倒到了地面。

    冬季;建业城亦有雪。可这宫里哪会缺了侍候的宫人,那等雪自然被清扫了。哪料想,便是这般样;谢皇后还是跌倒了。

    天子司马元曜到了皇后的寝宫时;太后谢蕴已经在里面坐着了。

    太医在回话。

    谢皇后躺在了榻上,脸色有些苍白。

    这时候;天子来了;宫人们全是给天子行礼。这会儿;天子自然没在意;只是摆手一下。宫人们谢了恩方起身。

    天子司马元曜到了太后面前;行了晚辈礼,道:“儿子见过母后。”

    “皇帝来了。”

    太后谢蕴说了一句;尔后,望着谢皇后又道:“这一回皇后太不小心了。瞧瞧;也是祖宗保佑呀。若不然”

    谢皇后听到这话后;低了头。

    天子司马元曜这时候也是关心的说道:“表妹,可还有哪里不舒服?”

    “表哥,我已经没事儿。”

    谢皇后抬头回了此话后,又是补充了一句,道:“只是刚才受了惊,还好没出事儿。姑母已经念叨过我了。我后面会更加仔细的。”

    谢皇后这般讲了。

    天子司马元曜点点头。

    “表妹,你当听母后的,往后越加的注意。”司马元曜面上这般讲了。可他的心头却是一跳。

    不管心中如何想?

    天子司马元曜又是问了太医,皇后的情况如何?

    这往后可需要注意的哪些地方?

    太医在天子面前,自然是恭敬的回了话。不外乎,就是此回无大碍。多喝几幅的安神汤即可。只是,往后要多加注意了,不可再出现这等摔倒的情况。

    这眼瞧着,再有两个月谢皇后即到了产期。七个月的身孕肯定更需要了保护安全。

    这一趟,天子来了。

    天子来关心了皇后,方是离开。

    至于太后谢蕴则是留了下来,太后在天子离开后,就是吩咐了宫人全部退下。尔后,又是叮嘱了心腹嬷嬷亲近送了太医。

    待殿中再无其它的人后,太后望着谢皇后,说道:“你不够谨慎了。”

    谢皇后低了头。

    “你应该知道,你腹中的孩儿于你多重要?”

    太后谢蕴如是讲道。

    “可姑母您懂得,我并没有怀孕。”谢皇后说了此话道。

    这话一出口,谢皇后有些后悔了。太后谢蕴一听,伸手就是狠狠的一巴掌甩在了谢皇后的脸上。

    那“啪”的一声,五个指印在谢皇后的脸上留了下来。

    “谢氏有你这等逆女,真是不幸。”太后谢蕴有些恨铁不成钢。她说道:“刚才那一句话,我当你是哀家的亲侄女,这一回,哀家装作没听见。”

    “你也幸运是哥哥的唯一女儿。若不然,哀家绝对的不会让你坐了中宫娘娘的位置。你的身上,哪有一分谢氏嫡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