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荣华路-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夫人活了一把年纪,也是看透了。

    便是庄县伯府看不透,付氏一族的宗亲长老能看透啊。

    那些宗亲长老,都是多有提点的。

    如今的付氏一族,那就是跟王室缠绕在了一起。可以说,王室大兴,付氏一族就是富贵绵绵了。

    “叔母,我也是高兴了,妹妹进回了娘家。”

    付明月这时候,说此话时,是真高兴的。对于婆母的小姑子,能嫁回娘家,亲上加亲,付明月自然是欢喜的。

    付氏一族真正冒出头的人,其实并不多。更多的,只是在底层里,沾了付明月这位王后的光彩。

    到底对于付明月而言,这也是支持她的力量。

    她出身于付氏,曾经的州胡国的公主殿下。可以说,这一股力量,哪怕多经风雨,再是催残的小了,那底也是一股力量。

    对于付明月而言,她是需要的。

    “王后娘娘,您放心。付氏一族上上下下对于静国公主殿下的下嫁,那真是非常重视的。我付氏一族上下,绝对不会让殿下受半点儿的委屈。”

    老夫人表了态度。

    “有叔母此话,本宫自然是万分放心的。”付明月当然懂,付氏一族来向她表态,其实也是说明了,付氏一族的支持。

    更多的不光是对静国公主的看重,亦是对她的信重。

    “娘娘,有一些话,在这等喜庆之时,本不当讲的”老夫人的态度有些为难之色。付明月一瞧了,便是明白了。

    于是。

    付明月就是挥挥手,让侍候的宫人退了下去。

    “叔母,此时无外人,您便是明讲了话儿。无妨的,本宫懂得,您是为了本宫好意。”付明月这态度摆明了。

    老夫人才是叹一声,说道:“进宫前,宗亲长老们让老身带了一些药料进宫。还有几张方子,全是族里上下,费了心思寻来的生子妙方”

    话到这儿,老夫人是真尴尬的。

    老夫人就怕话哪儿说得不够好,是戳到了王后的肺管子。

    那样的话,不就是得罪了王后吗?

    可事情吧,不做又不行。

    原由更简单了,对于付氏一族来讲,王后娘娘的位置至关重要啊。要知道,若王后娘娘诞下了王嗣,那可是下一任的君王继承人。

    对于付氏一族而言,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吗?

    奈何多少年了,付氏一族盼了,盼了,就是没等来了好消息。

    特别是去年,隐有消息传开了。王后小产了一回。那事情自然是宫中封了口,可有些事情太大了,哪能真在高层的圈子里,真个的禁言?

    那毕竟关乎了王室的继承人啊。

    也是因为那等事情,让付氏一族的宗亲长老在日日夜夜里,真是恨不能把那害了王后小产的小人,是大卸八块了。

    要知道,王后怀上的子嗣,那可是付氏一族上下多少人的希望啊?

    “”

    付明月沉默了。

    还别说,老夫人这话,说到了付明月的伤心处。

    跟夫君成婚多少年了,付明月哪能不想了怀上王嗣?

    特别是去年的小产,更是付明月心上的一道伤口。那是浓浓一笔,要知道,那是谁害了她小产?

    是她的嫡亲表哥。

    付明月哪怕在后来,已经知道了表哥金善德的下场,还有母亲的母族的绝嗣一事。

    最终,付明月都没什么表示。乃至于后来,朝堂上的清洗风暴,付明月更是置身事外。没人求情吗?

    有的。

    有多少人,托了门路,想求了她这个当事人。

    许是在许多人的心里,帝王一怒,更是为了王后小产掉的王嗣吧?

    可付明月顶住了那些求情里,还有许多故人的影子。那又如何呢?那时候的付明月正是伤心时,她没了她的孩子。

    一个当母亲的,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失去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孩子。

    谁懂她的痛,谁懂她的伤?

    唯她的夫君,他们一样都是伤心人。

    特别是夫君为了大局,还要忍耐了一些人的行为。

    “叔母,那些药材,本宫收下了。”

    “至于生子的妙方?若有得了,叔母给的,本宫自当留下。只是,这进口的东西,肯定得仔细的查了。所以,太医院那边也得过目一二。”

    这是谨慎,更是为了付氏一族的好。付明月的举动,也是不想给付氏一族寻了麻烦。毕竟,入口之物,若有个万一

    付氏一族不是自寻了苦头吗?

    “懂,懂,懂。”

    老夫人连连点头。对于付王后的话,那肯定是连连赞了好。

    气氛到这儿,也是流畅了起来。

    “娘娘你体恤人,老身这心头也是松了一口气。到底不负了宗亲长老们的托负。”老夫人真是松了一口气。

    瞧着付王后的态度,老夫人觉得肯定没得罪了王后娘娘。

    唉呀,这是未来的嫡亲啊,可不能开罪的。

    “是我让宗亲长老们担忧了。”

    付明月笑了笑,说道:“其实,外面的一些流言,本宫亦是听了一些的。”

    “多少人,怕是觉得本宫霸占了大王”

    付明月这话一出来,老夫人笑了几声,说道:“不过一些吃不到葡萄,说了葡萄酸的小人。多少人家,那就是嫉妒了娘娘的独宠六宫。”

    “也是大王待本宫好”

    付明月话到这儿时,面色是非常温柔的。谈起了夫君刘长石,付明月的心都是软了许多。

    “叔母,告诉了宗亲长老,本宫万事心中有数。”

    “只盼着族里的长辈们,能约束了族中之人。本宫不多求什么为国尽忠的话,只求着有上进心的也罢,混了日子的也罢,不要丢了付氏一族的颜面即可了。”

    付明月让老夫人带这话。

    未必不是敲打了付氏一族的宗亲长老。这些老家伙,想插手了王室的子嗣一事,手太长了。

    可到底打着长辈的名议,付明月受下了。

    可那些族中的子侄罪,就得规距了。

    若有人真是犯了事儿?

    其实,付明月是不会求情的。相反,她还会严格的要求了,按东屠国的律法行事。

    为何?

    不外乎以警示了后来人。

    以一些没本事的,拖后腿的付氏一族渣渣,来成全了付氏一族的清誉,这才是付王后眼中的好事。

    “娘娘可是听了什么话儿?”

    老夫人脸色一正,表情严肃了。

    能从付王后嘴里吐出这等话,肯定是出事儿了。

    老夫人不觉得,王后娘娘是讲了什么废话来。

    “本宫收到了消息,有不成气候的,打着本宫的名议做了一些不法的勾当。”付明月苦笑一声,挺无奈的样子。

    老夫人一听后,却是面色难看了。

    也许付王后还能苦笑了,老夫人却是心情糟糕透顶了。

    要知道,这是什么时候?

    这可是付氏一族要求王室再联姻的关头啊。

第156章() 
谁?

    究竟是谁弄了幺蛾子?

    那个人若是站出来;老夫人恨不能马上打死了对方。

    万一王室不满了付氏一族的名声?再是有人推风助澜;这给次子和静国公主殿下的婚事;弄起了波折的话

    光想想;老夫人都心里要冒火气了。

    “叔母不必要意。”

    “那些事情;本宫的态度已经向大王表明了。事情会按了东屠国的律法行事;不会有丝毫的法外容情。”

    “本宫提了这几句;就是想让叔母给宗亲长老带去了,本宫的态度。”付明月这般讲后。老夫人连连苦笑。

    “娘娘放心,您的话;老身一定带到了。”

    能如何?

    哪怕付王后不讲了情面,老夫人肯定还是站了付王后这一边。

    这世道人啊,就得现实了。

    “叔母;本宫亦是无奈的。”刚表明了态度;这时候,付明月肯定还是要软和了态度。毕竟;她亦是有她的难处。

    “娘娘;老身能明白。”

    老夫人表示了;她肯定站王后的立场。

    “叔母;人人都羡慕于本宫;可本宫心底却是觉得有愧于大王的。”付明月这时候说这话,是真心实话。

    嫁给了夫君刘长石之后;付明月觉得,她付出的太少了。

    在这一份感情;她得到了又太多了。

    许就是相爱了;许就是在意了,她才会觉得,她应该给她的夫君更多。

    子嗣,长辈那边的压力,特别是来自于太王太后这位王祖母的压力。付明月从来是受下了后,没告诉了旁人。

    毕竟,长辈给的压力,做为晚辈,只能受下了。

    说出来,对于晚辈的态度而言,会被非议了不孝的。

    “娘娘”

    老夫人自然看出来了,付明月这位王后娘娘风光的背后,那些不能与人言的某些苦楚。这世道人,谁也不是活在了真空里。

    人人都有自己的圈子,自然都有自己的难处。

    宣文四年,冬。

    静国公主刘玉娘的婚事,正式的礼定了。

    王室里,君王刘长石是下了赐婚的圣旨。男女双方的长辈,自然开始了六礼。

    按着流程。

    来年之秋,应该就是正式的嫁娶之时。

    这一桩婚事,在汉京城里,自然是被祝贺的。

    掩盖这婚事之下,王后娘娘的某几个远亲,被流放了那简直没影响了半点儿的浪花。毕竟,这事情有些不光彩的地方,官员们都会体查上意的。

    自然是事情按了律法行事,可影响却是大化小,小化了。

    宣文四年过去了。

    迎来了宣文五年的春天。

    春啊,一年之首,也是忙碌的季节。

    这等农耕的时代,对于农忙的春耕,那肯定是重中之重的。

    蓬莱行宫里。

    太王太后时时有女儿宁国公主的相陪,倒也是过起了养老的悠闲日子。只不过,更多的时候,太王太后乐意了,女儿宁国公主举行了小宴饮。

    那等时候,自然就是外命妇们参加了太王太后的小宴饮。这席面上,巴结了,奉承了的人,就是数不胜数。

    这等热闹,太王太后是喜爱的。

    谁让刘氏一族沉寂了太久,太王太后的娘家,旁支的王氏一族也是那般风流云散了。

    多少年的回忆了。

    如今繁华一片,让太王太后总能回忆往惜的某些荣光来。

    至于宁国公主王遂娘?

    这一位公主殿下更多的,还是结交了人脉关系。她希望了,将来儿子知源踏上了官场之路时,能有了更多的助力。

    没办法。

    在母后这儿没走通道路,弟弟那儿更是有些无情的拒绝。

    儿子知源的爵位,就是一个终身的名爵,这让王遂娘心头还是有些堵得慌。她自然盼着,给儿子更好的未来。

    这等慈母心,太王太后自然不会阻止了。

    说到底,这外孙、孙儿,都是太王太后的血脉后裔。

    这厢里。

    婆母太王太后那儿的热闹,荣娘不乐意凑了。或者说,这等宴饮多了,荣娘是不耐烦了。毕竟,被人拍马屁,次数多了,荣娘受不住。

    荣娘不是飘了的性子,她更习惯了,那等奢侈的场景。

    民脂民膏啊。

    到底是市井出身,荣娘过习惯了普通的日子。如今的富贵荣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