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长石到了正殿。
“母后。”
刘长石自然看到了,殿中的母后,以及三个弟弟。
“伯玉,娘去瞧瞧明月”
“至于你,你和你三个弟弟去长辈那儿,一起去请个安。出了这等事情,长辈们都是挂念你的。刚才让爹一一劝走了”
荣娘会如此办,只是想让儿子先到各处长辈那儿走一趟。
这般人走一走,清醒些。
想来事情应该如何办?
荣娘是不问的。作为君王的长子伯玉,肯定心中更清楚。荣娘是不多事儿的人,她更不会管了,她自己不懂的地方。
刺杀君王?
何等的大事。哪有荣娘一个太上王后插手的。
伯玉无事,在荣娘看来,那么幕后的黑手,肯定就要承受了她这个君王儿子的怒火与报复。
“儿子听母后的。”
果然,刘长石没拒绝了母后荣娘的意思。
待儿子伯玉领着三个弟弟,一起离开了正殿后。荣娘去了后殿。
在榻上。
付明月并没想睡着,她见着进了殿内的婆母,刚想起身时。荣娘上前,拒绝了。荣娘说道:“你这孩子,一家人不用多礼了。”
荣娘是实意的动作,不是什么虚扶一下之内的意思。
就荣娘以前常年劳作,又是天生的神力。她这安抚了,付明月还真是拒绝不了。
“母后”
付明月想说什么,却是话在喉头万千,一字多余的也讲不出来。
“我懂得,我懂得。”
荣娘握了儿媳妇付明月的手,荣娘说道:“我还要谢谢你,谢谢明月你保护了伯玉,保护了我的儿子”
“母后,我没保护好,我和夫君的孩子”付明月说这话时,心里是痛苦的。
“那是意外,那是谁也不想发生的意外。明月,那不怪你。”荣娘轻轻拍了拍儿媳妇的手背,她说道:“想来,伯玉也是这个意思。我懂伯玉,他是一个明事理的。”
“明月,你啊,还年青。好好养了身子骨。等你无恙后,你再和伯玉一起努力,再怀了我的孙孙便是。”
荣娘这时候,想给儿媳妇的是鼓励。
因为,荣娘感谢了儿媳妇,一门心思想救了她的儿子。
比起没出世的孙儿?
说实在话,荣娘更在了儿子。
一个未出世的孩子,荣娘哪有多少的感情?要说没有,那不可能。可要说深了,肯定比不了她的儿子伯玉的。
这是实情,荣娘瞒了了别人,也瞒不了自己。
“母后,谢谢您。”
付明月最后,谢谢了婆母。
对于婆母的善解人意,通情达理。付明月是真正的感激。
荣娘这时候,是笑了起来,她说道:“那你就好好歇息,好好休养。明月,记着我的话,人啊,一辈子长着,莫被眼前的一些事情绊了脚跟。”
“眼光不妨长远些。”
“孩子,记着娘的话,你和伯玉是夫妻,是要白头偕老的。一辈多长,你们将来好好努力,多生几个嫡孙孙。等过上好些年,再回头看现在,你就会明白了。”
“人啊,没有吃不了的苦”
荣娘觉得这是她的实话。
人啊,比自己想像的,更有忍耐力的。
这世道,没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福。
付明月从婆母这里,得到了很大的支持。当然,一直以来,婆母的支持,付明月也是瞧在眼中的。
所以,付明月心头真是松了一口气。
因为付明月很清楚,婆母出面了。那么,她小产的事情,就是过去了。
虽然,付明月心头还是隐隐作痛,她痛的是失去了一个她没来得及知道的孩子。可同样的,付明月也明白,就像是婆母讲的。
她应该宽了心,想了她和夫君的未来。
未来路漫长,她应该活得更好,跟夫君白头偕老。
第151章()
在长辈处请安了;离开了后;刘长石在三个弟弟面前还是没表露了他的真实想法。
刘长石只是交代了弟弟们;更应该学好了功课。
在这个时代里;还是讲究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同族同宗之间都能同荣同辱;更何况亲兄弟乎?
整个东屠国;王室的根基建立在什么地方?
建立在刘长石的威望与权柄之上的。
可能说,整个东屠国就是系在刘长石的身上。若这一次的刺杀成功,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那么;结果非常的简单,刘氏的统治会完蛋。因为,文臣武将里;山头太多了;没有一个真正的继承人。为了权柄,那些人会打起来。
在荣华富贵面前;血腥与杀戮;并不算什么。
刘长石正是青年之时;他的子嗣暂时没有;更是不可能奢望了子嗣长大了;来分担了王室的压力。
如今刘长石更盼望的还是他的三个弟弟能快些长大,能够给他这个兄长分担了更多。至少;王室的力量,应该增加了起来。
仲玉、叔玉、季玉三个弟弟;在兄长的面前;自然是没有一个是飞扬的性子。因为,三个弟弟都感觉的到,在兄长的身上,有一种真正的威势。
那是帝王的威势,让仲玉、叔玉、季玉这三个弟弟,是莫名的就成为了尽数儿的乖孩子。
“诺。”
三个弟弟恭敬应了诺。
听从了兄长的吩咐。
刘长石之后,自然是示意三个弟弟可以留了下来,陪父王刘之烨一起,是谈一谈,交流一翻。至于刘长石本人?
刘长石从父王刘之烨那儿离开了。
没有去旁的地方,刘长石去了他办公的书房。
在那儿,刘长石沉默了坐了书案之后,他只是在冷静的坐着。他唤了近侍,吩咐了一句,让传了暗卫司的首领前来。
作为了东屠国的暗中势力之首,暗卫司的力量可谓是非常的大。
一直以来,刘长石也重视了情报的工作。毕竟,信息的作用,刘长石绝对没有忽视的。
可这一回,刘长石对暗卫司失望了。
对君王的刺杀,暗卫司居然没发现?
东屠国每一年,投进了暗卫司的那些银钱,那大笔大笔的王室投资,都用要了那儿去?还是说,暗卫司的首领是一个酒囊饭袋?
这一切的一切,让刘长石的心中,下了一个决定。
本来在军机处外,有独立于文臣之外的陆军与海军衙门总部。当然,在军队里,也有打探消息的军卫司。
如今看来。
军卫司管了军队的情报那一块儿,刘长石觉得没问题。
可暗卫司?
刘长石琢磨了,应该改组了。
有时候,逸的生活,也是让人磨懒了工作的热情?
“大王。”
暗卫司的首领半跪下行礼,在这书房之内,这一位看着官阶未必是东屠国那一波重臣里,最高的一级。
可实权,却是实打实的最重那一搓人。
这会儿。
这会儿暗卫司的首领,已经是额头见了冷汗。
“寡人瞧来,暗卫司太让寡人失望了。”简单的一句话,刘长石说的平淡,可暗卫司的首领听着,更是冷汗从后背嗖嗖的直冒。
作为帝王的眼睛与手,若是失职了?
那下场肯定好不了。
平日里,这等暗卫司的工作,就是位卑而权重。当然,开罪人的地方,更是不了的。可有帝王的撑腰,哪怕是军机处里的多少翰林嫉妒羡慕,也只能忍了。
那些大学士,堂堂的文臣高官,对暗卫司也是知了一些的。能如何?
对于暗卫司那也得避让了。
如今呢?
闹出刺杀的乱子,还在王宫之中,暗卫司的首领都是觉得除了流年不利外。那就下面的人,绝对出了篓子。
这一回,若是大难不死,他回去后,绝对不会忘记了下面的崽子们。
“臣万死”
“请大王给臣一个机会,把幕后黑手揪出来,以让大王发落。”
“臣只求死一个明白的机会。”暗卫司的首领还是半跪了地上,说出了自我求情的话。刘长石心头在叹气。面上不显露了一分一毫。
可心中,刘长石明白着。
他不可能不给了机会的。
若说起来,面前的暗卫司首领也是老人了,是当初刘长石流落之时,在海贼里提拔起来的心腹。
这个如今官拜三品的暗卫司首领,名叫余大海。
这人除了是老人外,当然,有一些本事。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有一颗忠诚的心。至少,他一直以来,在做人做事上的态度,就是一个“忠”字。
忠于谁?
自然是忠于了东屠国的君王刘长石。
这手下的老人,有一颗忠心,再是如何?
肯定是要用的。
余大海除了是暗卫司的首领之外,这些年了,那也是积功当了一名侯爵。说起来,在东屠国这一波的重臣之中,也是显名赫赫。
可这些之外呢?
刘长石发现,余大海也许能当了一个忠字,却是能力有限的。
暗卫司到了分家的时候了。
“寡人给你一个机会,揪出了黑手。记住,你只有五天的时间”刘长石说了此话后,余大海自然是感恩戴德。
出了这么大的篓子,若是旁人?
那肯定是要被牵连了。可余大海到底还是得了君王的另眼相待。
“这事情查出来后,你不必再负责了国外的暗探,把那些人手交出去,交给禁卫军中的执事锦衣卫的校尉刘之义。”刘长石这一话出口后,本来谢恩的余大海是心头一苦。
锦衣卫是什么机构?
若是原来,余大海还有些猜测,那么现在全明白了。
这锦衣卫,怕就是分了暗卫司权利的机构了,绝对没商量。
至于锦衣卫的校尉刘之义?
这人的身份余大海更清楚了。刘这一位刘之义是太王上的族兄。当然,是出了五服之外的。跟王室的亲戚关系,离着太远了。
可好歹,那总跟王室沾亲带故,不是吗?
其实,真说起来了。刘氏一族没什么子嗣了。至于嫡支就是刘之烨这一支了。旁系里?
当初还有刘之春、刘之秋这两位刘之烨五服内的族兄。可惜
多少年过去了。
刘之春、刘之秋当初不甘心了寂寞,也是投军去了。多少年,早没个消息。大晋朝那些年的打仗里,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后来。
刘之烨这边是安顿好了,在汉京城里,也是荣华富贵了。
还是刘王氏提起了,这么一个晚辈。总归着,跟刘氏是一个祖宗的亲人。哪怕隔得远了,刘之烨也是跟儿子刘长石提了。
刘长石本着若这人得用,就是提拔了。
若不得用,给一个闲差便是。
建业城那边正是过得困苦的刘之义,便是得了族兄刘之烨的消息,来投奔了。
刘之义这个人办事是老老实实,当然,更是本本份份。可要说没什么优点?也不对。
刘之义的优点,就是上头交待的事情,他一定给办妥当了。他不会的,也会跟人请教了。总之,对于王室更是一颗的红心向太阳。
这也是为什么?
刘之义在汉京城啊,那是升官飞速。
这都是升上了禁卫军中的执事锦衣卫的校尉一职。这可是实权人物。
在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