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白甲苍髯烟雨里-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爱这孤寂荒凉之景,只觉寒风侵人生冷。他轻蹙眉头,拢紧貂领,折身便走。

    谁知刚一抬步,忽然听到回廊深处传来隐约的人声。

    祁寒脚步一顿,循着声音绕将过去。

    “转蓬离本根,

    飘摇随长风。

    何意回飚举,

    吹我入云中……”

    稚嫩的童声琅然而颂,祁寒讶异地望向前方那个青衣锦服的小童,见他凭立栏边,竟对着一池枯凋的残荷,出口成章。

    这首诗……

    祁寒是读过的。

    “植、植儿?”他试着喊了一声。

    那孩子应声转身,一脸震惊地望着他,黑漆溜圆的一双大眼里满是喜悦!

    “大哥?!”

    下一秒,那孩子便飞奔起来,浑然不顾礼法,炮弹一般砸进了祁寒怀里,直将他撞得一个趔趄。那张圆润的小脸儿霎时埋入祁寒腰间,边蹭边带着哭腔道,“大哥大哥大哥……”

    祁寒被他搅得手足无措,有点承受不住这孩子的热情,只得抱着他,将他拉到阑干前坐下。

    原来才高八斗的曹子建,幼时竟然这般柔软憨萌……傻得可爱。

    “大哥你终于回来了……”曹植紧抱着他的腰不肯撒手,委屈地抽噎着闷声道,“上回出征我要同去,父亲责我年纪太小,不准我去……丕哥哥果真把大哥给弄丢了,他们还说……还说你死在了淯河……”

    他年纪幼小,奶声奶气地抱怨,那声音软糯潮湿得像年糕一样。祁寒听他说得情真意切,那点小洁癖竟也没发作,任曹植将鼻涕眼水全蹭在自己的裘袍上,心头莫名觉得温软。

    他伸手拍抚曹植的脊背,轻哄他道:“植儿莫哭。我这不是回来了么?”

    “恩!大哥以后也莫要走了!留在许都陪伴植儿!”曹植从他怀里抬头,黑眼明亮生光,憨甜一笑,竟让祁寒也跟着笑了起来。他心情微畅,伸手揉捏了一下他软嫩的小脸。

    祁寒听出曹植小小年纪便有异禀天资,文采极高,便故意拿些问题考校他,曹植软软依在他怀里,有问必答,遇到不懂的,立刻向大哥讨教,一脸的乖顺可爱。祁寒被他影响,心情逐渐转好,也跟着那咯咯的笑声勾起了唇角。

    二人言谈正欢,忽听身后一声清叱:“……你就知道一天到晚缠着大哥!”

    祁寒讶然回头,却见是个十岁出头的锦服少年,眉锋锐利,小脸涨得通红,正怒目瞪视过来。身后还跟了一大帮孩子,个个都是锦帽貂裘,气宇不凡,应该是京中官员的子嗣,都以那少年马首是瞻。

    适才那一声喝斥,声音虽嫩,却已隐隐透出了威严的味道,倒让祁寒想起了发怒的曹操……

    “丕儿见过大哥。”

    那少年步上前来,敷敷衍衍朝祁寒行了一礼。眼神与他对视的瞬间,立即闪躲开去。但下一秒,立刻又目露怒焰,紧盯着他怀里的曹植不放。

    曹植吓得一瘪嘴,大眼泪汪汪的,看着又要哭了。

    祁寒正要说话,曹丕突然冲了过来,一把将曹植拉开,鼻子几乎贴上曹植的小脸,怒冲冲吼道:“我不是教过你许多次,无论何时,切不可失了礼数!你倒好,还在此胡乱抱人!”

    话落将曹植扯到身后,护犊子一般的姿势,把祁寒看过来的视线全挡住了。

    曹植苦着小脸,从曹丕身后探出头来,偷偷朝祁寒眨眼,曹丕板着脸微微侧目,那曹植登时如小乌龟一般缩了回去。祁寒看得哑然失笑,无奈再也瞧不见他,只得将视线放在紧皱眉头的曹丕身上。

    小小年纪,已是气势凌人。瞧瞧那一脸的冷漠酷戾,当真是生人莫近。

    不愧是将来的魏文帝啊。

    祁寒心中感慨了一下,见曹丕始终冷冰冰的,不似曹植对自己那般亲昵,脸上还残留着一点敌意?他便也没了逗弄弟弟的兴致。

    祁寒朝他身后眺了一眼,起身拂了衣袍,盯着曹丕道:“哎,既然这么喜爱植儿,就别对他凶神恶煞的……懂吗?”话落意有所指地挑眉,露出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啧啧,小小少年,竟然对弟弟的占有欲这么强烈,连大哥也不让抱,不让看,这分明就是很喜欢曹植啊。可惜却不懂表达的方式……真是年轻呐。

    祁寒挠了挠头,暗自感叹了一遍,转身便走了,只留下一脸愣怔的曹丕,傻望着他的背影,心头雷鸣电闪,狂风呼啸,懵愕到了极点。

    大哥他……

    在说什么啊?!

    我分明最喜爱的就是你,我分明是因为讨厌曹植他老缠着你抱你黏糊你……连你看他一眼,我都生气,我怎么可能喜爱他?!

    曹丕僵冷着小脸,身体一晃,一把扶住阑干,好似要摇摇欲坠。他咬着牙恶狠狠地瞪着祁寒消失的方向,只觉得三观尽碎。一腔孺慕尽付流水,

164|第一百六十二章() 
第一百六十二章、囿禁京都结英义,对质都堂说人情

    。

    匆匆半月一过,祁寒虽得了一定的自由,可以四处走动,但近卫们却看得极紧。相府防卫森严,加上他并无可以信任之人,因而无法联络上赵云,更别说要离开许都,前去寻他了。

    这日复一日,思念愈盛。他渐渐觉出了焦虑不安,但却又无计可施。山长水阔,就不知赵云他们到了何处。

    祁寒耳目闭塞,唯一得到的消息是,赵云与浮云部的人马还留在徐州,并未随同刘备入京。或是为了避嫌与刘备的关系,或是另有打算,他却无从得知了。

    从徐州回来之后,曹操的头风病发作得越来越频繁,脾气也变得极坏,阴晴不定的,难以捉摸。一次,丁夫人因为曹昂,又与曹操争执起来,诱得他头痛发作,曹操一怒之下,竟然一改从前的容忍恩宠,将丁夫人发回谯县老家去了。

    祁寒惊闻之时,丁夫人已经拾掇好了行囊,将要出发。

    见丁夫人一脸泪痕,祁寒不免有些难过,便想去劝曹操,却被丁夫人拦下。

    丁夫人一脸肃重地告诫他,绝不可再拂逆曹操,触其逆鳞。自从祁寒在祈谷坛放走了刺客,曹操对长子的感情便似受了冲击。何况他近来头风发作,更是易怒,惹恼了他,后果不堪设想。祁寒无法,只得一一应下,任她拥着自己,好一通宽慰。

    丁氏这一走,祁寒身边可用的人就更少了。

    回京以来,曹操一直监控着他的人脉交际,虽然没有废除他世子的名号,但却已经把他打压到了泥底。外人都知道曹昂失了宠,对他避之不及,唯恐从往过密,遭到牵连。祁寒倒不在意这个,他更担心无法及早抽身离开。

    幸亏司空刘晔性直,又与曹昂素来交好,也不嫌他失势,倒是三天两头就便往相府里跑,给祁寒解了不少烦闷。

    刘晔心思活泛,见他终日孤单无聊,每次来便都捎带上一堆的年轻同僚。其中以京中的侍郎王子服和昭信将军吴子兰二人,最得祁寒喜欢。

    他们四人年纪相仿,又都是豪放直爽的性情,更兼博闻强志,学识渊博。每聚在一处,便是把酒言欢,谈天说地,海阔天空地聊些遗闻轶事,倒也十分得趣。但祁寒心中有所挂牵,又受制一隅,便不似面上看着那般喜悦。他与刘晔等人著意结交,却是带有一定目的性,希望从中寻得一名可以信赖的友人,托其联络赵云等人。

    虽然目的不纯,但却也是真心相交。

    祁寒投其所好,将曹昂生前最爱的一柄宝雕弓,赠予了吴子兰;又派人给嗜酒的王子服送去三桶兰陵美酒。至于刘晔……这位几乎是不请自来,每天都会定时来报道的——只因在高谈阔论之际,刘晔突然发现曹世子竟然拥有惊人的创造力。每多奇思异想,新鲜至极,他听了都深有裨益,于是将祁寒引为毕生知己,恨不能天天抱着自己发明器具的图纸过来,与祁寒商议如何改造这些攻城守城的器械。

    祁寒无奈之下,只得给他画了几张草图,让他自己去琢磨后世那些个经典的器械装备。譬如十。字。弩、步人甲、吕公车等等。刘晔如获至宝,每次都两眼发光,抱着图纸飞奔回去,准备慢慢研究。有一次,祁寒多饮了两杯,甚至还跟他提说了一下火药的威力和制造原理,听得刘子扬是目瞪口呆。然而这些东西,他最后能研究到什么程度,就不是祁寒关心的了。

    如此又过了半月,某天黄昏,曹操似乎终于消了些气,在议事堂中召见了祁寒。

    临行之前,祁寒对镜自照了半天,默默将一应袍服玉弁收束齐整,生怕错漏了哪里。

    绀缥深衣,云履皂墨,腰间系着青灰螭纹带,正中间两枚掐丝珊瑚铜扣,严丝合缝,勒出纤细的腰线。末了,在外头披上裘袍,系好颈下绦带,镜中便现出长身玉立,毫无瑕疵的俊美青年来。

    祁寒望着这张与前世七八成相似的脸,心中骤然有些沉重。去见曹操,说不紧张那是假的。兴许他马上就会面临冗长的质问,严厉的责罚——这些日子,他为自己做下许多的心理建设,也想好了说辞,但事到临头,却仍不免担心。

    按下思绪,祁寒深深吐纳了一口气,跟随侍从往议事堂去了。

    明堂恢宏宽阔,斗拱森严,阙檐高耸,四壁清一色的厚实枋木门柱。祁寒一路行到门口,两名黄门侍者还未通报,便听里头传来曹操勃然震怒的声音。

    “……荀文若,你、你安敢如此!”

    祁寒眉心一跳,暗想:“这是在骂荀彧?可是稀奇了。”脚步一顿,朝门口的黄门摆手,示意他噤声。

    里头接着传出一阵铜器坠地的闷响,显是曹操生气拂落了案头的器物。

    “初平二年,你二十九岁,自袁本初处来投我,我将你视作上宾,以你为司马。旁人皆猜疑你、诟病你,我却告诫他们‘荀文若就是我的子房先生,谁若敢诬陷他,便是辱我曹操!’……多年来,我待你不薄!却不想你今日竟敢当众诋毁于我……”

    话落砰的一声,桌案被重重拍击了一下。

    这声落下,内中一片沉默死寂,祁寒心念电转,察觉到里面似乎只有曹操和荀彧二人。

    下一刻,便听荀彧道:“主公恩沃,彧一日不敢或忘。但今日所言,句句都是为了主公打算。”

    曹操怒道:“你还敢说!”

    荀彧道:“正因今日廷中无一人敢违逆主公,说一句主公的不是,彧才不得不挺身谏言,甘冒不韪,劝告主公。”

    伴着荀彧的话音,堂中响起轻微的踱步声。祁寒心头暗自佩服,这荀彧的胆子可真大,伴君若伴虎,曹操都气得拍桌子怒吼了,他还敢直言不讳,当真不愧良臣。但却不知道他二人是因为什么,闹得言语龃龉,如此地不快。

    却听荀彧边踱步,便道:“初平四年,公过取虑、雎陵、夏丘,一路屠城,杀数十万人,所过之处,鸡犬不留,泗水为之阻流。兴平二年,公大破张邈,旋即屠了雍城……如今白了吕布,竟然又屠了彭城……如此有伤天和,凶酷残暴,岂是明公之道?”

    荀彧忆起所屠城池的惨状,仿佛见到了那数十万奔逃哭叫的百姓,推拥滚扑,尸骸遍地,千万房屋为战火焚烧,雪满平野,尽染赤血的景象。他的语声越发沉痛下去。

    他话音刚落,便听曹操道:“逆城不服天威,累我损兵折将。贼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