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二十回,通番卖国()
“这件事情就交给太后娘娘来操心吧,于妃娘娘,您如今只要做好您应该做的事情,不要被人发现就再好不过了,不知于妃娘娘意下如何?”
于妃听完之后脸上满是欢喜之色,连声说道:“紫燕啊紫燕,本宫真是没有看错你,没想到你竟然是如此的聪慧,你回去跟太后说吧,这件事情本宫愿意做。38xs”
紫燕听完后也是大喜,她连忙含笑说:“既然如此,奴婢就回去回禀太后娘娘了。”说完她便站起来,施施然往外走。
见到她要离开,那于妃连忙随手拿了两个如意果子交到她的手里面,笑着说道:“这两个如意果子是本宫赏赐给你的。”
“谢谢于妃娘娘。”她连声说着,就欢天喜地的拿着两个如意果子离开了。
紫燕同于妃娘娘商议完毕之后便回来向太后回报,太后听了她的一番回禀后便点了点头,跟她说道:“紫燕,如果这次事情能够成事,你当真是立了大功。”
紫燕连忙说道:“紫燕不敢居功,能够随侍在太后娘娘左右,为太后娘娘出谋划策,这乃是紫燕的分内之事,紫燕愿意倾尽所能为太后娘娘筹谋。”
听到她的一番话,太后便越发的高兴起来。太后挥了挥手跟她说道:“你之前跟哀家说,要哀家放过三王爷的事情,哀家也仔细地考虑过了,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我也决定了要放过王爷。38xs”
说到这里后,她又继续说道:“只不过嘛放过他也只是权宜之计,将来我一定要让他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紫燕连忙恭维似地说道:“太后娘娘英明。”
太后下了决定之后,表面上虽然做出不理群臣的样子来,实际上却已经筹谋着要放过三王爷。过了两日之后,那些大臣们并不肯就此离开,他们每日仍旧是跪在殿外,等着太后来答应这件事情。
皇上被这件事情给气得吐了血,太后心里越发的生气起来,可她表面上什么都没有表现出来。
这个时候宫里莫名其妙的出了一件喜事,那就是于妃经过太医的诊治后忽然怀孕了,而且据太医说,于妃怀了三个月的身孕,是个男胎。只不过是之前并没有进行悉心的诊治,所以现在还看不出来,知道这件事情后,皇宫上下别提有多高兴了。
那些大臣们却仍旧是对太后步步紧逼。这天太后去于妃那里看望过她,两个人随便说了一些闲话后,太后就离开。
当太后到了宣武门的时候,看到大臣们仍旧跪在那里,她皱着眉头就由紫燕和小李子搀扶着走到了那些大臣们的面前,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们也都是忠君爱国的臣子,何苦要做出这些事情来?”
那几个大臣连忙给她跪下,连声对她说道:“太后娘娘,三王爷刚刚打了胜仗回来,是国家的忠臣,如果太后娘娘就这样将他处死了,只怕会让亲者痛仇者快,还请太后娘娘三思而后行。”
太后娘娘挥了挥手,连声说道:“你们所说的话哀家何尝不明白,哀家心里头又何尝不是这么想的,三王爷是哀家从小看到大的,难道对于他的品性哀家还不了解么,哀家也不认为他会做出谋反的大事来,只不过如今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他,哀家也没有办法,就算是做做姿态也必须要把他关起来,你们明白么?”
那些大臣连忙山呼千岁,说道:“太后娘娘明鉴。可如今既然查不出什么证据来,不如太后娘娘就此把三王爷给放过吧。”
太后低头沉思了一会儿,刚刚要下命令,命人把赵行封放了,忽然有人冲上前来,扑通一声就给太后跪下了。
她双眼含着秋水,抬头望着太后连声说道:“太后娘娘,求求您,求求您一定要重重地处治三王爷,三王爷他坏事做尽,万死不辞。”
太后听到这话之后,心里面正产生一种微妙的感觉,她低头一看,却发现来喊冤的不是别人,却是林宝淑,她顿时愣住了。
她知道林宝淑原本是赵行封的妻子,两个人感情甚笃。虽然说后来她又改嫁了孟长知,可又不至于会如此的负心绝情。她呆呆地看着林宝淑,也不知道她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便只好什么话也不说。
林宝淑跪在太后的面前,连声对太后说道:“太后娘娘,我今天之所以来见您,是想向您举报一件事情。”
“你说来听听。”太后不置可否地说道。
林宝淑用力地点头,便从袖子里面拿出一封书信来,递到太后的面前,跟她说道:“太后娘娘,这封书函乃是三王爷赵行封通藩卖国的罪证,之前边疆战事凶猛,所有的人打仗打了那么久都没有办法胜利,可是三王爷去了没多久就立刻取得了胜利,这并不是因为三王爷有什么过人的本事,而是因为他通藩卖国,这一切只不过是他们的一个计谋而已,还请太后娘娘明鉴。”
太后仔细地看着林宝淑,看她说起话来情词恳切,不似作伪。可是她实在不明白,好端端的,林宝淑为什么要置赵行封于死地?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把那封书函接了过来。接过来后看了一眼,发现果然是赵行封的亲笔字迹。她把书函打开,是赵行封写给敌国的通藩卖国的证据,她顿时愣住了。
她呆呆地望着林宝淑,跟她说道:“这封书信你是从哪里得来的?”
“太后娘娘难道忘了么?我曾经嫁给赵行封,是他的妻子,对于他的一切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这一封书信原本是三王爷交托给我让我保管的,如今我既然知道东窗事发,又看到三王爷屡屡做出危害国家安全的事情来,自然不能够由着事态继续发展下去,是以我才这么做的,还请太后娘娘您明鉴。”说着,她就连连地给郑太后叩头。
第二百二十一回,赐死赵行封()
郑太后听了她这一番话后,一时之间有些委决不下。38xs打从心里来说,她是不相信赵行封会做出这种事情来,可是事实上如今又证据确凿。她打开书信看了看,这一封的的确确是反信,而且字迹看得出来也是赵行封的字迹。
她正在那里犹豫不决的时候,就听到林宝淑连声跟她说道:“太后娘娘,事情到了如今这种地步,您一定要下得了决心才行,如果朝臣们不相信尽管看看这封书信吧。”说着,她就跪在那里,恳求太后。
太后想了想,她就把那封书信交给了紫燕,让紫燕交给群臣。群臣把那封书信拿着传阅后,他们都忍不住发出了深深的叹息,因为他们发现这封书信的确是出自三王爷的手。
且不说字迹像不像,最重要的是上面盖了三王爷的印鉴。若非是三王爷做的,又怎么可能会有他的印鉴呢?他们心里都觉得寒意涔涔。
终于那带头的大臣给太后跪了下来,他对太后说道:“太后娘娘,是老臣糊涂了,老眼昏花,竟然容忍这种事情发生,老臣如今感觉到特别的后悔,老臣向太后娘娘请罪了。”说着,看到旁边有一根柱子,他就对着那柱子撞了过去。
其他的大臣见到这种情形连忙把他拉住,他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对郑太后说道:“太后娘娘,是老臣错了,老臣查人不明,竟然做出这种事情来,还请太后娘娘恕罪。”
本来这些朝臣们对太后步步紧逼,使得太后心里觉得很不满意,可如今朝臣们却反过来,非但不再对她紧逼了,还一个劲地向她道歉。38xs
她觉得有说不出的开心,便含笑说道:“罢了,你们也不必如此,哀家本来也没有放在心里面,哀家知道你们心系国家。只不过行封他居然做出这种事情来,哀家也觉得很是心痛,他始终是我一手一脚带大的孩子啊,一想到他竟然做出通藩卖国的事情来,哀家心里就觉得好像是痛彻心肺一般。”
听到她这番话后,那些朝臣们连忙都喊道:“太后娘娘保重身体。”
郑太后点了点头,她试探性地对那为首的顾命大臣说道:“纪大人,不知道如今你有什么看法?”
那为首的顾命大臣纪大人,他顿时抬起头来,脸上露出了很严肃的神情,郑重其事地跟太后说道:“太后娘娘,如今既然他做出了这种事情来,自然是没有办法饶恕了,我们怎么可能会饶恕一个通藩卖国的乱臣贼子呢,还请太后娘娘大义灭亲。”
“请太后娘娘大义灭亲!”其他的人也连忙喊道。
郑太后脸上露出了异常悲凄的神情,她以衣袖掩面对众人说道:“罢了,这件事情就容哀家再好生地想一想吧。”说完她便转身就走。
临走之前又对林宝淑说道:“你这一次检举三王爷有功,哀家也很感谢你,你跟着哀家一起过来吧,我倒是想把事情的真相知道得更现象详细一些。”
“是。”林宝淑低眉顺眼地答应着,就跟着太后一起来到了她的寝宫里面。
太后目光炯炯有神地望着林宝淑,她皮笑肉不笑地跟林宝淑说道:“林宝淑,事到如今你不会是以为哀家相信你的话吧,赵行封是哀家从小到大养大的,他是什么样的脾性难道哀家不清楚,他又如何会做出通藩卖国的事情来?你说他谋反我倒还相信,你说他通翻卖国根本不可能。”
听到她这番话后,林宝淑的脸上青一阵红一阵的,终于她点了点头说:“太后娘娘明鉴。”
“不错,哀家的确是明鉴,哀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根本不是这样的,你告诉哀家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又为何要诬蔑他?”
林宝淑本来也是兵行险招,却没有想到太后竟然如此的聪慧。她犹豫了一下才点头说道:“太后娘娘,既然您想知道,那么我也不妨告诉您吧。不错,我承认那封书信是我伪造的,我曾经嫁过三王爷,对他的字迹很清楚,要想伪造一封书信出来并不难,要想拿到他的印鉴也不是很难,这一切都是我做的。”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哀家最有兴趣知道的是这个。”
“那是因为我恨他。”
“你恨他?哀家便是不懂了,你不是一直以来都很想嫁给他么,为什么又恨他?”
“不错,我是很想嫁给他,可是现在我却恨他。”她郑重其事地说道:“他答应过我,这一生一世只娶我一个人,可是到头来他却负了我,娶了雪舞郡主,我现在巴不得可以立刻让他死,你说我又如何不恨他?”他连连对太后说道。
太后本来还不相信的,可是听了她这一番言词之后忽然哈哈地笑了起来。太后说:“林宝淑,你不要想骗哀家,你以为哀家这么好骗么?”
“宝淑从来没有骗过太后,太后您相信也好,不相信也罢,宝淑所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
太后一直对她说词不是很相信,可是现在听到她是因为感情的事情所以才出卖了赵行封,她如今倒反而相信起来。所谓感情的事情,其实是最难预料和理解的。
太后叹了一口气说:“感情的事情真是难以预料,真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的事情。罢了,哀家这次就相信你吧,你这次做得也很好,哀家一定要好好的嘉奖你,不知道你要什么嘉奖?”太后含笑望着林宝淑。
太后也不想在她的面前隐瞒什么了,如今她帮自己将最大的隐患给解决掉了,太后自然是感激还来不及。
林宝淑郑重其事地望着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