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微臣只是想,裕王巡抚之时,为了一村百姓安危,能以身涉险,差点万劫不复,可锦王,为了一己之私,既不顾念兄弟之情,也无视百姓性命。”说到这里,刑部尚书便深深磕头,不再多言。
秦皇看着匍匐在地上的刑部尚书,良久才开口:“折子留下,你且退下吧!”
“是,微臣告退。”刑部尚书躬身退了出去。
秦皇再次打开折子,折子里每一句话都是真的,没有半句虚假,刚刑部尚书对比秦曜阳和锦王那段话,虽不长,可高低立现。
锦王这一次,不但没除了对手,而且失了一部分臣心。
像刑部尚书这种,没有什么背景,在朝堂战战兢兢,哪一方都不敢得罪,如今,却是果断的站在秦曜阳身后。
对于这部分大臣来说,出众的能力加上爱民,才是取得他们爱戴的关键。
“裴公公。”
“奴才在。”
“在你看来,裕王委屈吗?”
“回皇上,奴才认为裕王不委屈。”
“喔?”
“作为儿子,理应孝顺父母;作为兄长,理应包容幼弟;作为臣子,理应为皇上排忧解难。裕王虽看起来一时委屈,可却把道理占全了。”裴公公道。
秦皇笑:“说来说去,还是委屈了。”
刑部尚书的折子虽被秦皇留下,可秦皇没有对锦王下达一句指令。
远方,锦王同样战战兢兢。
像他这样的王爷,虽不用担心性命,似乎暂时也不会将他贬为普通皇子,可他怕失了圣宠。
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经营出的局面,正在被秦皇一点一点砍掉。
无数只信鸽从锦王所在地飞出。
他一再叮嘱:小心,稳住,秦皇任何命令,不许反抗!所有事情,等他回来。还有防汛一事,所有人夹着尾巴,口不能吃,手不能拿,务必把这事完成得漂漂亮亮!
在锦王高压政策下,朝堂上,锦王一脉很是乖巧。
秦皇发怒,他们便受着,革职也好,流放也罢,所有人无一句怨言,只磕头谢恩。
锦王党这番温顺,倒是有些出乎秦皇意料,平日里,他们这一脉和太子或者荣王那边对起来,可从来不见手软。
秦皇一连削了锦王明面儿上三分之一的势力,终于止住,朝堂上再次回归平静。
“四哥,这一次,九弟确实小瞧你了!”
锦王站在窗前,手上端一杯酒,朝京城的方向举杯,眸中全是阴冷。
就他对秦曜阳施加的手段,若放在其他皇子身上,怕早要了他们的性命了。
原以为秦曜阳势力最薄,却没想到是一块铁板,没把铁板踢烂不说,反而把他的脚踢残了。
不过,他也不怕。
人的一生,起起落落很正常,他今儿稍有失势而已,等防汛事过,他再好好修补下他在秦皇心里的位置,到时候很容易就起来了。
到时候,咱们再斗!
在几位皇子的监督下,几条大江大河的防汛事宜做得有条不紊。
各地消息不断传回朝堂,秦皇心情也好了不少。
这么多年,年年防汛,年年汛期死伤无数,农田摧毁无数,看来,今年可以安安稳稳度过汛期了。
再一个月后,汛期如约而至。
小雨,中雨,暴雨,再然后是山洪迸发各地安然无恙。
直到某一日夜,八百里快报敲开宫门。
十二皇子守的那条河,堤坝冲毁,正在堤坝上查看洪水的十二皇子被卷走了
第711章 当务之急救人()
皇宫里,宫灯一盏盏点亮。
不到一个时辰,后宫除了冷宫外,几乎所有宫殿的灯都已亮起。
十二皇子卷走
不仅仅是十二皇子卷走,在这座皇宫,曾经死过的皇子还少吗?
更何况,十二皇子虽是秦皇的儿子,却不是受宠的儿子。
众嫔妃们真正紧张的是那场洪水,洪水决堤,必定淹没良田万倾,淹死百姓无数。
“传,所有大臣,即刻进宫。”
秦皇披上衣服,宫人们飞快围上来伺候。
秦皇嫌他们动作太慢,略挥了下手后,亲自扣上腰扣,宫人手脚麻利的给秦皇的梳头,不过半盏茶时间,秦皇已收拾妥当,他飞快朝殿外走去。
“后宫”临出门时,秦皇想起什么,微微侧头,看着同样已起床的皇后。
“皇上放心,臣妾定当妥善处理。”皇后福身。
秦皇“嗯”了一声,大步跨出门。
大臣们谁没一点政治觉悟,他们得到山洪暴发,十二皇子被卷走的消息后,一个个毫不犹豫起床,快速朝皇宫赶去。
秦曜阳亦不例外,朝同样醒来的凤青翎看过一眼,说了一句“我得进宫一趟”后,快速起床离开。
这一日,与平日早朝不同。
平日都是大臣们到了等秦皇,这天却是秦皇坐在高位上等众大臣。
秦曜阳到的时间很早,在他之前,不过两三个大臣到了。
秦皇微微挑眉,有些意外。
这小子
无论是紧张老十二,还是紧张百姓,都不错。
随着大臣们疾步跑进大殿,秦皇的命令也一道接一道。
没有议事的环节,几乎全是秦皇一个人说。
当务之急,救人。
离决堤之地最近的军队火速前去,不惜一切代价,拯救百姓。
同时,想办法巩固堤坝。
救济的事情同步进行,失去家园的百姓没东西吃,没衣服穿,没地方睡,当地若有幸存的粮仓,立即开仓放粮,周围郡县火速调米粮过去。
任何城邦,无条件接纳流离失所的灾民。
灾区所有救济点,每日发放粮食的同时,务必熬制药汤,驱寒驱湿,增强灾民抵抗能力
这是秦曜阳第一次见秦皇处理紧急事务,一道又一道的命令从他嘴里说出,这个年过五旬的帝王,哪里有半分老态,眸中全是沉稳,一言一行,极具魄力。
待到所有命令下达完毕,他的双眸环绕过众人:“其余众人,全力配合。”
“是,微臣遵旨。”众大臣齐声道。
秦皇挥手:“不用行礼了,退朝。”
众大臣无一流连,飞快奔出大殿,各自忙各自事情去了。
秦皇依旧坐在高高的龙椅上,背脊朝后靠着,这一番连续下令后,他很疲惫。
荣王双眸全是焦虑,他看着秦皇,迟疑着似乎想说什么。他的嘴角微动,话语还没说出口,余光已看见站在秦皇身后的裴公公朝他略一摇头,荣王咬牙,转头离去。
秦曜阳知荣王想说什么,荣王与十二皇子、十三皇子一向交好,可在秦皇一系列命令中,无一条命令与十二皇子有关,甚至,秦皇连提都没有提。
秦曜阳很快亦踏出大殿,直往刑部去了。
此刻,天还没亮。
刑部所有官员都已到位,刑部尚书亦是忙得不可开交。
照理说,洪水泛滥,江河决堤这种事儿,和他刑部没半毛钱关系,可这种时候,秦国上下所有官员都在竭尽全力救灾时,刑部不能不做点事。
刑部尚书一方面派了刑部少许力量前往灾区周围的城邦维持秩序,这种时候,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灾区时,很多人忘了,那些收容灾民的周围城邦,最容易滋生事端;
另一方面,刑部尚书下令,灾区周围城邦的犯人,有一次减免刑期的机会。犯人们可以在救济点帮忙,煮粥,蒸馒头,熬制汤药,或者发放衣物等,事情做得多且好的,可以视情况减免3个月…1年的刑期。
秦曜阳站在旁边,他只听着,徐徐点头,没有说话。
这个刑部尚书,不得不说,还是有几分本事。
“王爷,你意下如何?”仿佛刚看见秦曜阳,刑部尚书忙征求秦曜阳意见。
“照你说的办。”秦曜阳道,“另外,本王要去一趟灾区,若明日父皇问起来,你直说便是。”
“是。”刑部尚书躬身,他心里却叫着苦:裕王这是不打算提前给皇上禀告了,典型的先斩后奏啊!
皇宫里,嫔妃们除了十二皇子的母妃外,其余人齐聚在皇后宫里,讨论的同样是洪水泛滥的事情。
身为皇上的女人,面对这种天灾,她们总要做点什么。
有嫔妃的家人在灾区附近的,自然是自告奋勇要写信,通知族人积极赈灾;
有嫔妃家有产业在灾区附近的,立即说表示会积极配合官府稳定物价;
也有嫔妃既无家人在那边,也无产业在那边,只能表示要捐款捐物
皇后颔首,当即叫人登记,各嫔妃要做什么,捐多少。
每次遇到天灾人祸,这都快成固定流程了。
嫔妃们为了在皇上面前表现一把,也都是竭尽全力的捐款捐物。
大殿上。
秦皇在龙椅上一句话不说,足足坐了两炷香时间后,这才吩咐裴公公,叫人去给兵部尚书打声招呼,派军队救百姓时,留意十二皇子。
关于老十二,他不是不关心不在乎,而是,洪水面前,不是他一句话就能决定生或者死。
洪水将人卷入的那一瞬间,生死已经决定。
身为帝王,他不能为了自己的儿子不顾百姓,只要他一句旨意,很可能很多人会放下拯救灾民而全力去找十二皇子。
毕竟,找到或救下十二皇子之功,会大于救下任何一个百姓。
“皇上,瑞嫔在殿外跪着。”裴公公小声道。
秦皇“嗯”了一声:“告诉她,朕已派人去找老十二,叫她别太担心,没其他事就退下吧,若有消息,朕会派人告诉她。”
秦皇此刻不想见任何人,特别是瑞嫔。
瑞嫔是十二皇子的母妃,此刻若见,帮不上任何忙不说,还必定会哭哭啼啼,需要好生安慰。
第712章 不是天灾,是人祸()
裕王府。
秦曜阳回到裕王府时,凤青翎已等在前院。
她穿的不是王妃制式的衣服,而是普通的束腰裙装,袖口有轻微收拢,头上发髻很简单,发髻上没有多余饰品。
小蛛趴在她的肩上,一双漆黑的眼睛望着秦曜阳:爹地的头发又长长了许多,看来这辈子再没机会站在光头的爹地头上了。
凤青翎身后,朝霞晚霞龙八等亦是干净利落的装扮,再后面还站着二十多个侍卫,同样是寻常人家的打扮。
“你们这是要出远门吗?”秦曜阳眸中一丝诧异,明知故问。
“嗯。”凤青翎点头,“打算跟爷出去一趟。”
“我好像没说我要出门。”秦曜阳看过凤青翎。他虽决定去灾区,也已对刑部的人说,可这消息,家里的人并不知道。
“喔?不去吗?”
这一次,轮到凤青翎吃惊了,半夜听到洪水泛滥,江河决堤的消息,她便睡不着了。
这事若发生在前世,她必定翻个身继续睡,这种事,有国家领导安排呢。她一个特工,在这种时候并无太大用。
可如今,她男人是秦国王爷,目标是多年后坐上皇位,她便不得不站在秦曜阳角度思考问题。
凤青翎躺在床上的时间最多比秦曜阳多一盏茶时间,很快起床就下令,准备前往灾区。
“去。”秦曜阳立即道,他看过站立在旁边的范管家,朝他使了个眼色,继而对凤青翎道,“青翎,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