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夜-第8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念脸色苍白,眼睛的情绪却很平静,看着缓步向自己走来的君陌,看着他左手里握着的铁剑,深深地吸了口微寒的秋风。

    僧衣狂舞,因秋风骤疾,他只是深深吸了口,天地之间的无数秋风,便尽数进入他的双唇之间。开始拂洗佛心不停。

    如此佛威,天地自然有所感应,碧蓝的天空上飘着丝状的云,那些云被牵扯的更加细长,仿佛怎样拉也拉不断的糖丝。

    四周约一里范围内的野草忽然折下腰身偃倒于地。如在膜拜,露出那些不知人类还是兽类的白骨与蒙着尘的宝石,被风吹的不停滚动。

    在废弃沙金场间流动的溪水,是那样的浅而清澈,此时却这阵狂乱的秋风,吹出无数片鳞状的波纹,溪底的泥沙泛起浑了水色。

    七念启唇。便是修行二十年的闭口禅。

    禅法闭口不言,启唇自然无声,只有一缕清风自双唇间缓缓游出,这缕清风是那样的温柔。那些的慈悲,其间隐隐有檀香弥漫。

    在无尽秋风肃杀意,找到那抹春风温柔意,这便是闭口禅的本事。淡淡檀香与风之清味相依并不相融,一味平静。

    佛法无声。并不是真的无声。

    于无声处听惊雷,有雷般的佛吼,便蕴在那缕清风缓缓送出的檀香之中,就像是暴雨总是在棉如般的厚云里积蕴。

    厚云骤散时,便有暴雨滂沱,便有雷声轰隆,那声佛吼,便将把君陌镇压在这荒凉的原野上,同时通知峰间悬空寺里的僧人。

    呼吸是人类的身体最经常做、也是最容易忘记的动作,所以自然,而且快速,在佛家里,呼吸也是一种时间度量,极短。

    呼吸之间,七念便启动了佛宗的大神通,谁能比他更快?

    君陌的剑,比呼吸更快,比秋风更快,比暴雨更快,不用一息时间,只是一眨眼,便来到了七念的身前、眼前,双唇之前!

    这道铁剑,竟似比没有发出的声音还要更快!

    君陌的剑,来到了七念的身前一尺。

    君陌的剑,就是君陌。

    七念,自然也来到了君陌的身前一尺。

    从柳白开始,人间的剑道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寂寞而无敌的剑圣,最终只能真的去想把那天翻过来,然后死去。

    但他的剑道真义,留在了人间,并且在很多人的手中开始散发光彩,剑阁弟子、宁缺、叶红鱼,他们的手里都有柳白的剑。

    最有资格继承柳白的剑道,甚至有可能更进一步的人,当然是也只能是君陌,他是柳白此生在剑道上最强的对手,自然也是知己。

    桑桑都不能避开柳白的身前一尺,只能以自己的世界相接,那么又有几个人能够避开君陌的身前一尺?至少七念做不到。

    七念知道自己避不开这一剑,所以从一开始的时候,他就没有想过避开这一剑,他只是向着那道铁剑轻轻地吹了一口气。

    还是那缕温柔的清风,来自美好的春天,却是不尽肃杀秋风凝练而成,其间自有佛法真义,万物凋谢重生之轮回,能弥世间一切杀机。

    君陌的铁剑无法前进,因为他无法刺破生命的循环。

    正面之剑无法落下,他转腕,铁剑与那缕清风一触即走,在没有一丝秋风的空中陡然翻转,一剑横直斩向七念的颈间。

    铁剑破风呼啸,七念的眼眸骤然明亮,如佛像上的宝石,他依然避不开这一剑,所以他依然不避,先前合什于身前的右手,不知何时来到脸畔,三指自然轻垂,两指似触未触,如拈着朵虚无的花,迎向剑锋。

    铁剑宽厚,本就无锋,但有锋意,七念指间拈着的无形花,却有宁静禅意,这花不是人间花,纵在春风里也不请蜂落,于是剑锋难落。

    铁剑被七念的手指轻轻拈住。

    君陌收剑,这个动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却代表了极度令人震撼的境界,能于拈花指里说走就走,不理虚妄与真实,世间有几人能做到?

    正面施剑无功而返,君陌神情依旧平静。右袖轻拂,向右方踏前一步,左手握着的铁剑被袖风拂至身后,然后反手向七念的脸颊拍下。

    正一剑,反一剑,反正都是剑,看你还能怎么挡。

    七念挡不住,只能硬接,佛光绽现。不动明王法身再次显迹于原野之间,然后于刹那间敛入他的身躯之内,从此不见。

    看不见不代表就不存在,不动明王法身被七念收回身躯,从这一刻起。便不再是身外法身,而是身如法身,他的肉身坚若金刚。

    铁剑重重落在七念的脸颊上。

    啪的一声脆响,如同耳光响亮。

    七念的脸颊上出现一道极清楚的红印,真的很像被人打了个耳光。

    然后他的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肿,九颗最坚固的牙齿被拍落,被震成碎屑。在他的嘴里弥漫开来,鲜血从唇角流下。

    身如不动明王法身,坚若金刚?只要不是讲经首座那样肉身成佛,真的修成金刚不坏。便没有君陌的剑砸不烂的道理,

    七念觉得很痛,而且觉得很羞辱。

    他是佛宗行走,修行界公认的真命一代强者。而今天,却被同代人物君陌。用这种近乎轻蔑的方式击败,怎能不羞辱?

    因为痛和羞辱,他的禅心难定,开始颤抖起来,溢着鲜血的唇角也开始抽搐,唇间吹出的那缕清风难以为继,散作一团护住面门。

    虽然他很愤怒,但清醒地知道,如果不把最危险的面门护住,君陌的下一剑,极有可能直接把他的头拍成碎片。

    君陌没有继续攻击,因为三名戒律院长老,此时在七念身后做好了出手的准备,他只想突破入山,自不愿意在此久留。

    血色僧衣微飘,君陌腾空而起,右脚踩中七念的头顶,强横地打断他正在准备的第二道闭口禅,落在三名戒律院长老之中。

    三名戒律院长老,分坐三地,形成一个品字形,彼此之间的距离完全相同,正是标准的三三之数,暗合佛理之数。

    修为境界最高的那位长老,坐在通往峰下的方向之前,也就是在君陌的道路之前,君陌如果想要上山,便必须在七念转身之前越过此人。

    来到那名长老之前的,是那道铁剑。

    戒律院长老神情微凛,手中念珠散发着光泽,便拖住了铁剑。

    其余两名长老开始吟诵经文。

    君陌伸手握住铁剑,念珠骤然崩断,变成满天的佛珠。

    戒律院长老们齐声断喝。

    那串念珠瞬间爆散,佛威笼罩原野之间。

    君陌掠起,踩着长老的头顶,高高跃起,然后落在远处的地面上。

    他就这样完全不讲道理地冲了过去。

    那些佛珠里的神通,尽数落在了他的身上。

    戒律院长老看着原野间高速前掠的君陌,看着他身上新流出来的鲜血,知道他必然受了极重的伤,不由有些错愕。

    没有真正出一剑,就这样走了?

    居然宁肯受伤,也不肯停下脚步战一场?

    这还是那个骄傲自负的君陌吗?

    荒凉的原野里,血色的僧衣在秋风里飘拂,君陌如惊鸿一般,借着天地元气之势,转瞬间便掠至极远处,向着山峰冲去。

    他还是那个骄傲的君陌。

    但他只是自信,从不自负。

    无论遇着怎样的强敌,他都不会畏惧,反正都是一剑过去。

    但如果遇着需要的时候,他可以暂时不理自己的骄傲。

    他要去抢那张棋盘,便要趁着七念和三名戒律院长老不在峰间的时候,抢至峰里,他需要的便是时间,除此之外一切都可以不管。

    当然这不代表他会不在意今天受的伤,只不过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今后在战场上,他相信自己还会遇到七念,还会遇到那三名戒律院的首座,反正都会重逢,到时候自然会再来一剑。

    ……

    ……

    (今天就这一章,明天三章,祝大家心情愉快,身体健康。)

第五卷神来之笔 第一百二十七章 齐至() 
一道烟火,照亮了光线昏暗的地底原野。

    一道烟尘,割开原野的表面,向着前方的巨峰快速延伸。

    烟尘最前方是君陌,他借天地元气乘风而掠,铁剑在身前破风无声,便如一把真正的剑,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前行。

    那道烟花是警讯,巨峰里警钟之声大作,无数僧人奔出寺庙来到山道上,准备布下佛法无比的大阵,镇压来侵之敌。

    变成剑的君陌,速度实在太快,甚至隐隐要比那道烟火射向巨峰间的光线都更要快,佛门大阵未成,他便已经来到了山脚。

    秋山静寂,山道两旁的青竹忽然摇动起来,僧人们眼前一花,便看到了君陌来到场间,看到了他手里的那道铁剑。

    悬空寺僧人们出手,君陌自然出剑,他来的太快,峰间山道上的佛阵未成,竟就这样毫不讲理地强行突了过去!

    直到此时,才有秋风骤起,在竹林与山道间呼啸来回,青色的竹节上多出数十道血迹,看上去就像是红色的泪痕。

    不管染上青竹的血是僧人的,还是君陌的,总之他已经进入了巨峰深处,正疾掠在自己的道路上,他的君子之道上。

    君陌所持的君子之道,必然会先与敌人讲道理,若你不听,再碾过去,在山下的原野上,他已经与悬空寺讲了很多道理,悬空寺既然不听,那么他自然不会迂腐的继续讲,直接碾压便是。

    七念和戒律院三长老,此时尚在原野上苦苦赶回,峰间诸寺里的强者,也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君陌一路碾压而上。

    他手执铁剑。直接杀到了崖坪上,浑身是血。

    ……

    ……

    天坑的边缘,全部都是陡峭的崖壁,崖壁在荒原上割出极深的口子,然后绵延而行,最终在远处相汇,看着令人极为震撼。

    荒原里秋风未起,不远处那株孤伶伶的菩提树,青叶依然团团。纹丝不动,然而挨着崖壁的方向,却有一道烟尘。

    所谓烟尘,其实只是依着崖壁的空间里,有无数尘微和碎石子在以难以想象的高速移动。看着就像是无数道极细的丝线。

    崖壁有多长,这道烟尘便有多长,漫漫数千里,没有开始,也看不到尽头,把崖下的世界包围,仿佛神迹一般。不知为何会出现。

    烟尘里,隐隐可以看见数千道身影,事实上,并不是能够看到。而是因为那些身影移动的速度太快,甚至超过了肉眼视物的能力,那些身影每瞬间都能在无数位置上重叠,才会产生这种错觉。

    数千道身影。其实只是两个人。

    两个不停追逐的人。

    忽然间,远处的巨峰间传来悠扬的钟声。

    崖壁边缘的数千里烟尘骤然静止。然后缓缓落下,归于原野。

    烟尘落处,出现了两个人。

    那名穿着棉袄的书生,腰间系着布带,里面有根不起眼的木棍,神情温和,满身尘土却干净无比,正是书院大师兄。

    对面的那名中年文士,腰间系着只酒壶,正是酒徒。

    数百根白色的细线,从大师兄身上的棉袄里渗出来,拖了数百丈远,在秋风里轻轻飘拂,很是飘逸,但难免显得有些古怪。

    无距境界的追逐,速度实在太快。

    大师兄的棉袄不普通,没有在如此高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