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骁将-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波后是第四波,这也是最后一波骑兵,共有一百人。

    一百铁骑向着已经后退了不少的常浩、朱固冲击,排山倒海的气势瞬时压垮了当面的曹军,在他们身后,第一波、第二波、第三部余留的骑兵依然又一次组成了冲击编队,领头的则是刚刚从右翼杀出的吴懿。

    冲锋然后闪开,后排跟进,然后继续冲击;再闪开,后排再跟进。之后继续再冲锋”小小三百多骑此方却是如惊涛拍岸,诣天巨浪连续拍打在曹军残兵所组成的阵地上。

    七次冲锋,刘备军就把曹军的圆阵从边缘撕裂到核心,第八次在吴懿的亲帅下一鼓作气把圆阵撕成了两半。

    常浩、朱固眼看不好,顾不得招呼就各自跳向了一边。朱固顺着山坡打了几个滚才停下来,眼睁睁的看着曹军大旗被一个身着明光铠的刘备军大将横扫一剑砍倒,摇晃着轰然倒下。

    “一群阿格阿狗,也想挡我!”吴懿心中冷声咐道。

    黑色曹军大旗倒下的瞬间,三百刘备军骑兵高声欢呼起来。他们知道,在这一刻起曹军有秩序、有组织地抵抗到此为止了,他们赢了。

    “一切都结束了”彻底丧失了战斗意志的曹军士卒当即乱作一团。然后四散逃离而去。先前支撑他们的既有曹军的荣耀,也有常浩、朱固这样有身份的大人物的坚持,还有他们自身求生的意志。现在大旗倒下了,每个曹军士卒都感到最后的希望被无情地击碎了。除了逃跑,除了投降,除了死战,他们再无第四条路走!

    能有一丝生还的可能,谁也不想去死,所以七成以上的曹军残部选择了溃散而逃,他们还有战斗力。却已经没了战斗意志和信念!

    常浩惨笑一声,单手撑地跪起。半张脸上都是沙土,全身都狼狈不堪。难道就这样简单的败了么,然后像丧家之犬一般被人追到身后一刀砍死?

    单膝跪地的常浩猛地从地上拾起了一把环刀,白刃笔直指向前方,光滑的刀身还能映照出身后那些丧家之犬一般地被追逐的残兵败将。

    “老子不逃,想要爷爷的级,就亲手来拿!”作为一名曹军老人常浩是绝不会投降的,这不仅是因为感情、忠诚,更因为曹军的军制。常浩的全家都在耶城,在所谓的“曹魏诸侯国”的国度邯城。

    曹操去年做了“魏公”他把翼州最富饶的十个郡圈做了自己的“封地”而魏国的国度就在当年袁绍的老巢邯城。

    按魏军军制,所有中军所属。其家人一律迁至邯城,可以说是一种光明正大的“留质制度”小常浩现在虽然属于雍州曹军,可在半年多前他还是曹操中军中的一名中层将领。

    绝不会像丧家之犬一样逃走!作为一名将领,常浩有他自己的骄傲和坚持。

    弹身而起,常浩一步跃向了大旗的方向,一篷耀眼的刀光如影随形。他身旁的十几名曹军一愣之后,也都拼命呐喊着跟随而上:“不逃。不逃!”

    在强悍的曹军中做到建威中郎将。常浩的武力已经算得上二流,对付些小兵当然是挡者披靡,势如破竹。

    “喝,匹夫休狂!”大喝一声,吴懿策马杀到。

    以:《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中说:“今以翼州之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山、矩鹿、安平、甘陵、平原凡十郡,封君为魏公”而按照汉朝时把翼州分为:“中山国,常山郡,河间郡,渤海国。安平国,乐陵国,平原郡,清河郡,阳平郡,广平郡,魏郡;赵国。巨鹿郡”这样几个地方。也就是说差不多整个翼州都是曹操的了。 

三百五十三章 锦马超() 
天枪挥刺。重重虚影中步点寒先快若流星般蓖刺常血花飞溅,吴懿居高临下渺视着眼前这员被自己一枪刺于马下的曹军将校,嘴角翘出一抹淡笑。转头再看朱固,此人一身文士打扮,可武艺却是不俗,比起倒在自己枪下的这员曹将,更胜一筹。他现在是曹军唯一一名单身挺立在战场上的人,不过更古怪的是”

    此刻的朱固一身青衣冠服依旧整洁。少许尘土和点点血迹只能算是点缀。面对吴懿投来的目光,朱固心中长叹一声,然后再苦笑中放下了手中的长剑,“鄙人朱固,朱灵子侄也

    “固儿,你之安危系朱氏满门传承如不得脱,即倾身相次回响在朱固的耳旁。“自己终究是拖累了伯父”。朱固神色黯然低落。

    朱灵对曹操尊敬佩服五体投地。即便是身份尴尬不受待见也从没有生出一丝反叛的意思,可再多的尊敬和佩服也不能与朱氏一门的传承相提并论,而且多年的憋闷,他心中未必就没有一点怨言。

    如今散关失守,朱灵大败之余还身受重伤,更连自己唯一的侄子都有可能命丧于此,以致使朱氏一门苗裔断绝。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逼迫着他不得不做一个决然的选择。

    投降,如果朱固真的不能脱身的时候,朱灵要他投降。保住自己的小命才是最重要的,才是第一位的,即使这样所付出的代价是朱灵自身的一世名节!

    一剪钟后,兴奋地大笑取代了吴懿脸上之前的愕然,他一边拍着朱固的扇膀,一边大声向一名亲随叫道:“快去通报三将军和黄老将军。起兵两万立刻杀来陈仓”。

    “哈哈,,子穆,走走走,引吴某见一见朱将军去!”

    既然要做了那就把事情做绝,在这点上给自己争取来最大的好处。本着这个念想,朱灵在吩咐了自己侄儿之余又给他准备了一份天大的晋身之礼陈仓城。

    几天来,朱灵虽然没有求来援军,却也从后方得到了不少消息:无当飞军确实是出了陈仓渭水道,在山野间与徐晃缠斗了两个日夜之后,双方皆是死伤惨重。而其中曹军的伤亡最甚。

    付出了三千人的伤亡为代价,鄂焕、王平在山陵崎岖之间大小战打了七场,拼掉了徐晃的一半人马。损失惨重的徐晃再也无力抵挡无当飞军向东的突进,无奈之下在三日前撤回了陈仓城。而无当飞军则是随之感到了城池之下。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朱灵在连续派人救援五日之多的情况下依旧未能从后方得到一次支援,最终酿成了散关的失守和七千曹军的溃败。

    面对散关陈仓一线的危情。夏侯渊亲自督兵万五千人从长安来救,可在他们遇到了出斜谷杀出的魏延部一万刘备军的阻拦,虽然实力占优可夏侯渊被魏延卡住了通路,前进不得也已经两天了。

    雍州曹军本就兵少,现在又抽掉了三万生力军交给了张邻,由他率领北上,这一下子就抽取了夏侯渊几乎八成的机动兵力,现在的长安乃至整个河东郡和弘农郡,总共也就才有一万人驻守,其兵力之空虚实在令人膛目结舌!

    陈仓城坚固异常,徐晃手中虽然只有八千兵马城内还有三千守军,可以他的防御水准来看。即使刘备军全力来攻他也未必就不能支撑下去。作为曹军西线前沿战线的一个枢纽型要害所在,陈仓城的城防水准比之散关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城外有护城河,城内又库存了大量的投石车、床弩等远程打击器械,其综合战力比起散关来,至少可以高出一倍。而更重要的是,徐晃威名赫赫,又久在雍州,他对陈仓城内兵马的掌控力度和凝聚力比起朱灵足足要高出一两个档次。所以就刘备军攻克散关后的情形来看,想要再接再厉跟着悄下陈仓这块硬骨头。难度太大了点。

    然而现在有了朱灵,这一切似乎又变的轻而易举起来。只要朱灵能够骗开陈仓城门,那区区八千曹军又算得了什么?

    就在散关陈仓形式大变之际,更西面的西凉马军中也在酝酿着一次久违的变更。

    在十天之前,马岱绕道长离来到了马军中,给马带来了马腾最新的决断和指示。期间内容不为外人所知,可在马岱到达军中的第二天,半年多来不见动静的马军突然力西向。猛攻敦煌王秘所属

    泉。

    渊泉位于冥泽之南,是马腾、韩遂领兵东进之后,王秘重新恢复的一个据点,此处向西绕长城外沿可抵达毒秘的老巢敦煌城,向东还是绕长城外围,以可至禄福,这里是黄华的老巢。算是王秘、黄华联系的一个交通要点。马开春时期就有攻下此处的想法,可渊泉城内王秘留军近三千人。一朝有战事生,敦煌、酒泉两地就都可以兵救援,是以思量之下马未曾

    可在现在,马出兵了。

    一万骑兵旦夕抵达渊泉城下。

    渊泉守将王培,那是王秘的同族兄弟,得知马率军杀到之后,却也不甚慌忙,当即命人向敦煌、禄福两地求援。

    屯兵渊泉之下,马并没有挥兵强攻,而是硬生生的等待了五日时间。等到敦煌、禄福的援军顺着山路艰难行到渊泉城下后,大军拔营西去,过昆仑塞直杀到三危山,一战克敌后再西渡党河兵临龙勒城下,当日再吃掉了王秘八百守军。

    扫清了敦煌城外的王秘军所有据点之后,马这才兵困敦煌城。而遣兵三千救援渊泉之后,敦煌城内的王秘军人马也就仅有五千来人了。

    再三日后,敦煌城内。

    马艾、张恭兴冲冲地进了救煌太守府。向王秘禀报道:“主公,好消息,好消息。”

    “哦?。正感坐卧不安的王秘闻言急站起身来,“什么好消息?”

    “渊泉的援兵已经赶到,同行的还有酒泉黄将军的两千人马,共计四千人,如今已经到了城西十里处了。”张恭喜声说道。

    一旁的马艾接着说道:“主公。加上来援的四千人马,我敦煌城中就有了一万兵丁,何须惧马儿那一万骑兵

    “是吗?”王秘闻言大喜道。到底是自家兄弟,关键时刻一点都不含糊,“马儿的一万羌骑在何处?”

    张恭道:“倒有快马来报,马小儿只在城南留下了不到一千骑兵,余下的尽数带去了龙勒。似乎有意阳关,进兵西域

    “阳关,哼,也不怕进得去出不来。”王秘冷哼一声,现而今西域数十国战乱纷纷,正是火并的兴头。马这么莽撞的一头扎进去。其部实力又强,稍有个不留意就会惹来西域诸国的误会,到那时候不但占不了便宜怕还会惹来一身麻烦。不过这样也好,自己也就能省去一个大麻烦了!王秘拍手喝道,“立刻安排援兵入城,只要到了敦煌城内,马小儿就算是神勇上十倍又能奈何得了我?”

    “正是如此。”马艾呵呵笑则道。“敦煌城内我军本就有六千人,加上援军就是一万兵力驻守,又据坚城而守,不要说马领的是一万骑兵,就都是善于攻坚的一万步军也照样磕掉他满嘴的牙。”

    “呼”此城无忧矣。”王秘到了现在,心中才算是真正的安定了下来,长长地舒了口气,向马艾、张恭二人说道,“二位随我可往西门。欢迎援军。”

    “主公先请马艾、张恭肃手让道,王秘一甩衣袖当先而行。

    城西大门。

    王秘在马艾二张恭以及一众军中将校的簇拥下快步登上了门楼。搭手抬眼望去,只见西面遥遥天际处正有一道浅浅的黄线在缓缓蠕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道黄线向两翼缓缓延伸。而后变得越来越粗。不到一顿饭的功夫,大队身披黄色战袍的援兵便出现在了王秘等人的视野中。

    张恭兴奋地说道:“主公,快看。我们的援军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