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很忐忑地接过琴谱,道:“琥珀姐姐,我幼时未及学琴,如今才刚识得些粗浅的指法,也不知何时能练就那般高超的琴艺,可以弹奏秦娘子的琴曲。”
    琥珀也不吃惊,淡淡道:“无碍,你若有心想学,可来秦娘家,我教你便是。”
    我心中一阵欣喜,立即问道:“那琥珀姐姐,我可以拜你为师吗?”
    琥珀面露惊讶,道:“这姑娘身份尊贵,拜我为师恐是折辱了你。”
    我不知如何劝她,正着急间,李恪却开口了,“她也就是个随便学学的性子,你不必太介怀,随意点拨几句,也受得起师父的称谓。”
    我没想到李恪会为我说话,便转过头去感激地看着他,他却一脸无所谓,也没朝我的方向望过来。
    但李恪的话似乎很管用,琥珀一听,就不再扭捏推辞,“既然恩公开口,那我便领了这份差事。”
    “师父”我欣喜一拜,琥珀也笑得舒展。
    “走吧!我送你回去。”李恪突然一说。
    “现在吗?可是夜禁已落”
    “难不成你想在此夜宿?”
    “本王倒是没什么意见,不过,你义父送了父皇回宫,过不了多久也应回府去了,他要是心血来潮去你房中一瞧,”他凑近了我,语带戏谑道:“该作何解释呢?”
    李恪说得倒是很对,并且,他既然敢说送我回去,那他也一定有十拿九稳的方法。
    我们告别了琥珀,趁着夜色离开了平康坊。
    李恪打马在前,我一甩马缰,追上了他,觉得还是有必要向他道一声谢。
    “殿下,谢谢你。”
    “你谢我做什么?”他不在意地道。
    “我原以为你是来平康里寻花问柳的,不过,听琥珀姑娘言语,仿佛你也是第一次来,所以,我大胆猜想,今日你带我来,是为了让我一听琥珀姑娘高超琴艺的,所以,我要感谢你。”
    “长孙洛来,”他忽然勒紧马缰,停了下来,“不要总是这么自作多情,本王不过就是心血来潮,想见一见琥珀美人,带上你,原本的目的就是想让你出丑,所以,你要谢就谢你自己运气好,躲过一劫。”
    我知道他是故意这样说,所以还是自顾地表达着谢意,“还有方才你在琥珀面前帮我讲话,不管你承不承认,我都很感激。”说罢,我也没等他的回答,就打马向前跑去了。
    但是,夜晚的长安城,并不是一个可以供我随意奔跑的地方,我还没行到十丈,前方便出现了巡夜的武侯,他们长戟一挥,摆了个严格的阵势,我只好勒马,回头看着李恪。
    “来者何人?”统领模样的人大声地呵斥道。
    “我乃蜀王李恪,”我看他掏出了一面金牌,那金牌的做工不似平常的腰牌,想必应是陛下御赐的,“奉陛下敕旨,前往齐国公府宣谕,尔等速速放行。”
    那一对武侯一听到这几个人名,便立刻让出道路,还不忘齐刷刷作揖行礼。
    原来这就是李恪的方法——果然简单直接。
第78章 把你嫁出去() 
一路上,李恪用同样的方法应对了好几支武侯队伍的巡查,并且也让光德坊的守卫打开了坊门。
    “殿下”,他正欲离开时,我叫住了他。
    “何事?”
    “明日,我还去阮记胭脂行吗?”其实我已经猜想到结果了,但还是觉得应该问一声。
    “明日我要陪那吐谷浑公主去乐游原。”言下之意,便是我不用去。
    “好,那你当心手上的伤。”我骑在马上给他作了个揖。
    正欲走时,却听见李恪自言自语道:“你是否唉,算了!就此别过”,他也没向我行任何礼,便打马而去,很快消失在了夜幕中。
    我转了个街角,到了长孙府的侧门,门边还有值夜的小厮,我将缰绳递给他,便径直回房去了。
    小樾在院中等我。她见到我,连忙跑了过来。
    “何事慌张?”我问。
    “小姐”,她福了福身,“你可算回来了,今日太子殿下来府中,他先来寻你,见你不在,便径直去找了退朝回家的大人。”
    我一听,心下有些忧虑,便问:“承乾哥哥去找义父了?”
    “当时良瑛去了后厨,我怕有急事,便自作主张地跟了去,太子殿下与大人在书房中说了好一阵的话。”
    “你可听清他们说了些什么?”
    “我不敢靠得太近,也便没怎么听清楚,只是见到太子殿下出来时,脸色铁青,像是怒火中烧。”小樾这样一说,我便猜测,他俩之间应该大吵了一架,因为依照承乾哥哥对义父的敬重,以及他那天生温润的性子,能有这样的表情和反应,实属罕见。
    “义父,回来了吗?”
    “方才良瑛路过书房,说大人刚回来呢”小樾好像意识到什么,又道:“小姐是如何得知大人今晚出去过?”
    “往后再与你细说。”此刻我来不及编些合情合理的理由来搪塞小樾,便直接驳了她的话,转身出了小院,向书房走去。
    一路上,我都在盘算,应当如何来与义父阐明我心中的想法,我也不知承乾哥哥究竟和义父说了些什么,心中便满是不安与彷徨。
    义父书房的灯还亮着,我站在门外轻轻喊他,他一听我的声音,便叫我进去。
    “义父,”我向他行礼,这个礼不同于往常的福身,而是直接跪在了地上。
    他也是一惊,但并未走过来扶我。
    “你知道太子今日来过了?”义父久居朝堂,洞察君心,对我的这点小心思,自然一眼便能看明白。
    “是。”我恭敬地回答。
    “你可想知道太子与我说了什么?”义父放下手中的卷轴,看着我,直接地问。
    我点点头,表示确认,也表示请求。
    “唉,”义父叹了口气,继续道:“太子很决绝,他说,现在有诸多阻碍以至他不能顺意,将来,等他当了皇帝,便无人可以违逆他的决定。”
    “义父,陛下春秋正盛,承乾哥哥说的不过是些气话,请您不要责怪于他。”
    义父起身,将我扶了起来,道:“太子是我看着长大的,我又怎会不清楚他的脾性,只是,少年意气,难免不会为情所困。”
    “义父,让我去劝他吧!”我请求道。
    “劝,只怕也是劝不住,”义父负手而立,像是陷入了沉思,良久,他又开口道:“为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能让承乾彻底死心。”
    “什么办法?”我似若有若无地猜到,但还是更想听到最确切的答案。
    “把你嫁出去。”
第79章 不如见一见() 
我埋着头,很无奈地扯了扯嘴角,也许这是而今最好的办法吧!
    “义父,您心中可以中意的人选?”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是,这般叫我被逼无奈的嫁人,我心中自然会有不平,所以,我也顾不得女儿家的颜面,直截了当地问义父。
    义父知道我的苦处,拍拍我的肩,道:“你可知道上官仪?”
    我忽地想起了春日曲江之畔,那个宽袍广袖、文采飞扬的书生,他,不是李泰的人吗?
    “远远见过一面。”我答道。
    “此人乃是新科举子,甚是有才,将来必是前途无量。”义父对他倒是赞许有加。
    我继续埋着头,也不吭声。义父过来拉着我的手,柔声道:“不过,义父更希望你能心甘情愿嫁一个自己喜欢的人,所以也不会勉强你,但是,如此优秀的后生,你也不防一见,再下定论不迟。”
    义父已经退让到叫我自己选择的地步了,我又有什么理由拒绝他呢?
    “那义父安排洛来何时与上官仪相见?”
    “明日如何?我叫他来府中。”义父的语气不是商量,而是既定。
    “是。”
    我实际对这南朝仕女颇为崇尚的相亲,并无多大兴趣,但事情如今发展到这个地步,便只有我先定下终身大事,才能叫承乾哥哥彻底死心。但是,我又实在不愿勉强自己,所以,只能暂且答应,待日后再做计较。
    我辞别义父回到了住处,愣愣坐在西窗之下,感叹自己仿佛前途渺茫、无所期盼。
    我甚至想,不如归隐终南山修道,便可不被这些尘缘所扰,倒也轻松洒脱。
    但是,想归想,义父之恩,我也一定要报。
    其实,我一直都在问自己——为什么义父那样反对我嫁给承乾哥哥。
    多少午夜梦回,我都在反复梳理着这渺不可见的线索,我告诉自己,义父要护住长孙一脉,最好的方法不是让它坐大,而是让它平稳,我不嫁——将来就不会有一个可以威慑朝政的外戚。
    同时,世人都知,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不是任何一个女子都可以忍受丈夫的爱被分割,这点,我做不到。
    自我明白这些朴素的道理后,心中那久已有之的朦胧情愫,便生生被自己压了下来,我只但愿他像妹妹一样护我,然后像兄长一样放弃我。
    既然义父让我见那上官仪,那我便见吧,中不中意,话语权终归还是在自己手中。
    正思量间,小樾进来了。
    “小姐,今日太子殿下还留下一句话,叫我带给你。”
    “什么话?”
    “太子殿下说,最近朝政繁忙,他不便来府中与你相见,请你这几日抽空去一趟东宫,他有些话要对你说。”
    我应了一声,便叫她下去,心想,还有什么话好说,翻来覆去,不过徒留些伤心罢了。
    夜虽已深,但我还是睡不着,便添了灯油,点了檀香,将琥珀送我的琴谱拿了出来,就着微弱的灯光,看了起来。也许,今日里唯一能让我高兴的事,便是她答应做我的师父教我弹琴吧!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拥有如她一般的琴艺,奏一支李郎归,送给我的知音人。
第80章 相亲() 
第二日,上官仪果然来了。
    义父在花园接见了他,二人相聊甚欢时,义父打发人来叫我。我不敢怠慢,便急急地去了。
    走时,良瑛叫我换一套华丽美艳些的服饰,我本无心表现,便断然拒绝了她。
    那上官仪今日着了官服,看起来少了几分书生的才气,多了几分官僚的俗气。
    我向他福了福身,道:“洛来见过上官大人。”
    他赶紧回礼道:“小姐折煞在下了。”
    我也在花园的矮几前坐了下来,假装专心地听他们讲话,他们所聊甚广,有前朝旧事,有当朝时政,甚至还有一些民间趣闻。
    也许,在追求功名的士子眼中,义父是个高不可攀的角色,所以,那上官仪对义父不是夸赞便是应和,言语间,像极了一个趋炎附势的小人。
    观其如此,已将我心中的一些好印象给消减得所剩无几,我实在受不得了,便开始拨弄起盘中的荔枝,这是时新的好玩意儿,大老远从蜀中快马加鞭运过来,可不能浪费了。
    在我剥下第五颗荔枝皮时,义父终于察觉到了我的心不在焉,“洛来,为父有些要紧事需去处理,你在此与上官公子再聊一聊吧!”
    我丢下手上在剥的荔枝,赶紧站起来,道:“义父慢走。”
    上官仪也起身向他行礼。待我目送着义父拐过绿荫深处时,便又坐了下来,继续剥着我心爱的荔枝。
    旁边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