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嬷嬷在床边坐下来,刚才母女俩在屋中的对话,她都听见了。
“三姑娘如今掌家也是好事。夫人想想,老爷不在了,六公子年岁尚小,若上面没有这个姐姐撑着,指不定二房那边怎么欺负咱们呢。”
杜氏看了她一眼:“岚儿也是我的心头肉。不能因为我们需要她,就耽误她的终身大事。你帮着留意些,若有差不多的人家不介意当年的事,就告诉我。”
杨嬷嬷也觉得自己有些自私,吹了汤药喂杜氏:“您慢点喝,烫着呢。三姑娘的事,老身一直记着的。可您也知道那英国公府是什么人家,姑娘跟英国公世子好过,旁人稍稍打听,都不敢蹚这浑水。差一点的人家,又怕委屈了咱们姑娘。”
杜氏何尝不知此事难办?否则她也不用发愁了。
杨嬷嬷正细心地喂着汤药,思香进来禀报:“夫人,松华院那边派人过来,说要咱们准备一下,二夫人一会儿过来。”
杨嬷嬷没好气地说:“岂有此理!过来便过来,还要我们准备什么?难不成要我们夫人出去迎接她?夫人,老身得出去好好教训一下松华院的人。”
第三十四章()
订购率不足;此为防盗章
夏初岚镇定地问道:“出了何事;你慢慢说。”
“上午的时候;有个人把爹爹叫走了。爹爹临走时说马上便能回来;还能赶得及喝大嫂敬的茶,要我和娘别惊动你们。可是刚才我们回去;爹爹还未归,有个小厮把这封信送了过来。”夏静月说完,急忙把一封信递给夏初岚。
信封上没有具名。
夏初岚把信抽出来,抖开看了看。很普通的字体;看不出什么端倪。信上说;要夏家当家之人单独到泰和楼去谈事;若午时不到,夏柏青也就回不来了。
泰和楼是绍兴最大的酒楼,食客如云,生意兴隆。
“三姐姐;娘看了信就晕过去了,我真的不知该怎么办求你一定要帮帮我们。”夏静月掩面哭泣。她年纪尚小;三房又只有她一个孩子,遇事没有人可以倚靠。
夏初岚受不了女孩儿哭,看了思安一眼,思安连忙上前柔声安慰五姑娘。
夏初岚知道;如果说夏家尚有明事理的人;便是她这位三叔了。三叔跟爹志趣相投;性情相近;虽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感情却胜过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三叔当年就是为了追查爹出事的真相,才被吴志远整治而辞官的。
她想了想,对夏静月说道:“你先回去,告诉三婶不要担心,我会想办法的。另外,此事先不要告诉旁人。”
夏静月听到这番话,心里一块大石总算落地了,忙不迭地点头,擦干眼泪。她知道三姐的本事,夏家能在短短的时间之内打败众多对手,成为绍兴的首富,这位姐姐居功至伟。
对于她们这些整日里只知道闷在内宅做女工待嫁的姑娘们来说,三姐的见识和气魄都太出色了。自己遇到事情只会像个没头苍蝇一样,哭着求人帮忙。可三姐片刻之间就拿出了主意。
夏静月心里,其实十分佩服她。
回到玉茗居后,夏初岚坐着把事情想了一遍。三叔帮着打理生意场上的事,但没听说得罪过什么人。那便是冲着夏家来了?可对方想要什么呢?信上没提钱财,没列要求,只要夏家主事的人单独过去泰和楼开门做生意,大庭广众要行恶事也不太可能。
她一个商户小民,还真想不到什么人物要这样费尽心思地见自己。无论如何,三叔在他们手里,不得不去一趟。
她叫思安进来帮忙换了身衣裳,出门在外,穿男装行事方便,也能省去不少麻烦。思安帮她盘好发髻,仔细抚平袍上的褶皱,小声道:“姑娘,您真的要去吗?万一”
“别担心,我有分寸。”夏初岚拿起桌上的折扇,轻敲了下思安的头,走出去了。
端午过后白日渐长,空气燥热,院子里的花草都被晒得没有精神。夏初岚在廊下走着,独自想着心事,没注意到夏初荧带着一帮人从另一条廊下走过。
夏初荧远远便看见了夏初岚,一身男装,俨然是个风度翩翩的佳公子。
她不禁停下脚步,身后的人问道:“姑娘,怎么了?”
夏初荧摇了摇头,自嘲地笑笑。每当夏初岚出现在眼前,她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在意。
她的这个三妹不仅貌美如花,而且从小天赋过人,琴棋书画无论什么都是一学就会,深得师长的喜欢。长大以后,上门求亲的人更是只提夏三姑娘,礼物拜帖成堆地往长房送。那时候的夏三姑娘,当真无限风光。
直到夏初岚遇见陆彦远,一帆风顺的人生才算栽了个大跟头。
夏初荧心里难免生出几分幸灾乐祸来,原以为夏初岚从此一蹶不振了。可没想到,她如同破茧而出的蝴蝶,美得越发惊人。
难怪娘担心陆彦远回来找她。自己见过临安那么多的世家贵女,又有哪一个能比得过她?
夏初岚走出家门,碰见了同样要出门的夏谦。
夏谦主动走过来,问道:“三妹要去哪里?若有为兄能帮忙的地方,不妨说出来。你是姑娘家,还是少出门为宜。”
在旁边装作整理轿子的六平直咋舌。大公子平日里最不耐烦几个妹妹纠缠他,偏偏只对三姑娘脾气好得出奇。若说是因为姑娘手里掌家的权力,可他是老夫人最疼爱的孙子,又是读书人,吃穿用度全捡家里最好的来,根本不用巴结姑娘。
真是奇怪了。
“我出门办些事,不劳烦大哥。”夏初岚疏离地说道,眸光中含着三分冷意,径自下了台阶。她最不喜欢别人因她是个女子,就觉得她是该囿于内宅之中的。
女人跟男人一样可以立世生存,甚至不输给男人。
夏谦看着她上了轿子,两手在袖中握紧。好端端的姑娘家整日里抛头露面,成何体统?那些富贾乡绅各个都是色胚子,明着占便宜,背地里又说了许多难听的话。她不在意,他却很恼火。
恨不得将她锁起来,关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只有他能看见才好。
夏谦的随从六福配好马鞍,过来躬身道:“公子,可以走了。”
夏谦眼见那边夏初岚的轿子离开,在六福耳边吩咐了一声:“你派个人跟着三姑娘,看看她到底去了哪里。”
六福虽然不明白主子的用意,但还是唤了个人,悄悄跟在夏初岚的后面。
夏初岚没把夏谦放在心上,吩咐轿子往泰和楼的方向走。
六平跟在轿子旁,小声问道:“姑娘,咱们要再多带些人吗?”
夏初岚心里其实也没把握,只怕对方来头不小,真有什么事,自己带的人也不是对手。她凑到轿上的小窗边,吩咐道:“你去州府衙门,把事情偷偷禀告宋大人。就说夏家若有麻烦,这旬的赋税恐怕就交不上了。”
六平犹豫:“可小的走了,姑娘怎么办?不如叫别的人去”
“对方既然约在泰和楼,又是光天化日,应该不会轻易动手。宋大人知道你是我的人,自然会见。换个人,他未必给面子。你听我的便是。”
六平应好,匆匆忙忙地掉头走了。
泰和楼前竖着巨大的彩楼欢门,二楼有几名浓妆艳抹,头戴时令花朵的妓/子在凭栏叫客。门口立着个穿短衣的小倌,一看到夏初岚下轿子,立刻殷勤地跑过来:“是夏姑娘吧?小的恭候多时,请跟小的来。”他见过画像,只能说真人更美。
夏初岚一怔,看来对方是有备而来。她昂首,淡淡道:“前面带路吧。”
一楼大堂坐着多是散客,此刻临近中午,座无虚席。跑堂往来穿梭于各个席位之间,手举托盘,里头放着亮得发光的银质酒器。还有歌女弹阮唱曲,仔细听,词是柳三变的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栖。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那唱腔婉转低吟,带了几分悲切,与满堂的热闹格格不入。长安在北方,如今是金人的领土,改称京兆府。二十年前很多人背井离乡,追随皇室到了南方,一部分人偏安一隅,却还有一部分人心心念念着故土和少年时。
小倌见夏初岚驻足不前,催了一声,夏初岚才上楼。她也不知道为何忽然想起那个渣男,勒马望着北方,壮志满怀,器宇轩昂的样子,的确是很耀眼。
二楼相对比较安静,各个雅间的门都关着。有的门口站着强壮的护院,有的是清秀的随从。小倌走到一间有着四扇门的雅间前,先敲了敲门。得到里面的回应之后,才推门让夏初岚进去。
正对门摆着一座比人还高的单扇屏风,旁边年长的茶博士正坐在风炉前煎茶。风炉是铜所铸,三足,如同鼎。上面的铫子是银制的,其中的水翻滚如蟹眼。
茶博士闻声抬起头,只觉眼前一亮。他阅人无数,一下就看出这是个顶好看的小姑娘。真是明眸皓齿,顾盼生辉。
夏初岚点头致意,径自绕过画屏。
原来屋里的人还不少。四名侍女和仆妇低头规矩地站着,仿佛四座石雕。另一名看着等级高些的侍女,见她进来,立刻走到桌子旁边。那里还坐着位衣饰华丽的女子,正在饮茶,手中似还捏着一卷小像在赏看。
她的指甲红如胭脂,头上插着的一支步摇十分惹眼:环绕着折枝牡丹的一对蝴蝶、两只鸿雁以薄金片一一錾凿成形,再用细金丝连为一体。繁花似锦,巧夺天工。拥有这样手艺的金匠如今已经不多了,而且大都在临安。
第三十五章()
订购率不足;此为防盗章夏初岚回去换了一身男装,只说要出门,也没说去干什么。赵嬷嬷本不放心她晚上出去,但有思安和六平跟着;城中还有巡铺;也就没有拦着。
夜市集中在几条主要的街道;如同白日一样喧闹。整条街灯火如龙;人潮熙攘,小贩沿街叫卖。有固定的铺子;也有挑担子推车的浮铺。卖的东西很多,有各色美食:羊脂韭饼,糟蟹;香辣罐肺;腊肉,姜虾;脆螺,蛎肉整条街都弥漫着香气。
崇明看了暗暗流口水,六平和思安便给他买了很多吃的,热情地招呼他。他先看了看顾行简;等到顾行简点头,他才放开胆子吃。到底是孩子心性;也不再冷冰冰的;跟六平和思安两个人算是熟了。
顾行简吃得很少;夏初岚特意买了一家很好吃的羊肉荷包给他;崇明立刻阻止道:“使不得,我家爷吃素的!”
夏初岚只能顺手递给崇明了。原来他是茹素的,怪不得这么瘦。
他们走到一位卖素饼的老者面前,顾行简停下来,拿出铜钱买了一个,闲谈起来:“老人家,听你的口音好像是北方人?”
老者点头道:“这位先生好耳力,老朽是开封人。二十年前带着一家老小逃到南方来的,二十年咯,这口乡音还是改不了。”
顾行简又问:“这几年光景如何?”
老者熟练地舀出米浆,平摊在铁板上,说道:“刚来那会儿老是打仗,整日里没个安生的,吃住也不习惯。这几年好多了,生意也做得不错。可还是老想着回去,日日想,夜夜盼,也不知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打回中原,祖坟跟根都在那儿呢。先生,您的饼,拿好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