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鉴宝人生-第7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楚琛性格还算豁达,既然事情暂时没什么好的解决办法。那就先放在一边再说,把两件糟心事一直放在心里。从而败坏自己的心情那肯定是不行的。

    另外,在字都发现的那个团伙。也不知道是不是发现了什么不对劲还是怎么,主要人物突然就销声匿迹了,这让刘老很是生气,下命令一定要找到蛛丝马迹,把这伙人尽快抓捕归案。

    星期四一早,吴可去公司上班,楚琛则带着吴叔前往古玩店。

    一路上,吴叔颇有兴致的和楚琛讨论着那盏月影灯。自从吴叔见到了那盏神奇的月影灯之后,就对它起了浓厚的兴趣,天天没事就研究这盏月影灯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就好像小孩子遇到了自己非常感兴趣的玩具一般,一定要研究个透彻才行。

    对于这一点,楚琛除了有些好奇之外,也是大力支持的。老年人嘛,平时能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兴趣,也是好事。因此,他只是让吴叔平时注意休息,别太劳累就行了。

    古玩店里也没什么事情,楚琛先是和顾琦飞以及谷建明两人,交流了一会雕刻方面的心得。随后,想到自己好久没去市场淘宝了,他就和大家打了声招呼,走出了大门。

    来到隔壁的市场,看到自己熟悉的场景,楚琛觉得倍感亲切,一路上,不是和熟人打个招呼,就是蹲下身,看看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期间,他并没有用上异能,完全凭着自己的眼力,没一会就淘换到了两件自己中意的小玩意儿。

    最后,用异能一看,两样东西都是真品,这让他心情大好。

    逛着逛着,楚琛就来到一家专卖杂项物品的摊位前,老板楚琛也认识,大家都叫他锤子,他这个锤子,是一锤子买卖当中的锤子,个中含义,想必也不用多解释了。

    说实在的,楚琛平时不怎么喜欢和锤子这种人打交道,今天也是因为他被锤子摊位上的一对鸽哨给吸引住了,这才和锤子打了招呼。

    两人毫无营养的寒暄了几句,随后楚琛就拿起鸽哨看了起来。

    鸽哨又名鸽铃,属于一种民间风物,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全国有不少地方都能制作鸽哨,而京城的鸽哨制作水平无论声响效果还是品种类型,都算是比较精致的,这与京城悠久的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制造鸽哨的主要材料有苇、竹、葫芦、瓢。除了以上原料外,还有用象牙或虬角做哨口,用银杏、桂圆、荔枝、莲子等果壳做哨肚的,这些鸽哨因为材质和分量的关系,样子虽名贵新奇,效果却不一定好。

    楚琛看上的这对鸽哨是葫芦类鸽哨,其是以细腰葫芦的底肚为主体,将细腰切断处的孔开大,再用圆片覆盖其上,胶粘牢固。这圆片通称“葫芦口”,葫芦口及两侧常安小崽。小崽以三对六枚为常式,一对安在宽大哨口之前,称“门崽”,两对分安在葫芦口两侧。

    鸽哨以对计,两枚葫芦肚力求高矮相似,大小相同,因此购得葫芦以千计,从中才能选配成对葫芦肚。但葫芦天生,大小很难完全一致,因此,每枚鸽哨的哨音也高低不同。这样的组合无论在外形还是内在音色上,都极富韵律感。

    楚琛手中的这对葫芦鸽哨大小相差不大,保存完好,表面均漆黄色,哨口后额(即哨口的上部,通称“后脑门”)圆浑,一顺而下,殆取流线型之意,与音响虽关系不大,但可减少气流阻力,减轻飞鸽负荷。

    鸽哨底刻“文”字,“文”字作者姓陶名佐文,他制哨考虑周详,是民国京城的制哨名家。

    这样的名家制哨,能够完好的保存到现在,算是比较难得的东西,不过可惜的是就这么一对,如果有几对的话,那价值就高了,现在就一对的话,估计也就值个几千块钱而已。

    正当楚琛在那打量着手中的鸽哨时,一位二十多岁,穿着一身高档服饰的年轻人,就站到了楚琛旁边,随后蹲下身,拿起了摊位上的一只青花小笔筒,左瞧瞧,右看看,看上去好像挺喜欢的。

    锤子见年轻人有意,便开始说这笔筒如何精美,年轻人如何识货云云,如果年轻人要的话,五千块钱就出手。

    说实话,从那年轻人的样子,就能感觉的出他对青花瓷的研究应该还只是刚刚入门而已,所以一时间吃不准这只笔筒的真假。

    正在年轻人踌躇之际,旁边过来一名顾客模样的男子,在年轻人身旁观看小摊的藏品,忽然他就指着年轻人手中的笔筒说道:“这只笔筒看上去颇具些韵味,挺像真东西的,小哥,问句冒昧的话,能不能让我看看?”

    楚琛见此情形,暗自一笑,这男子其实他也有些印象,平时时不时的会给锤子做托,估计今天看到年轻人可能比较有钱,又准备要给这年轻人“上”一课了。

    古玩买卖和下棋一样,都讲究君子不语,因此,楚琛明知道其中有问题,他也不会多说,毕竟谁都是从这一步过来的,既然想踏入这一行,就应该要有踩雷的觉悟。

    年轻人是十足的新人,他根本就没多想,便把笔筒给男子观看,而且还是直接递给了男子,一点都不担心男子没拿稳笔筒,不小心给摔了。

    男子看了一会,就惊呼:“果然是好东西,老板这个笔筒你要多少钱才出手?”

    锤子比划了一下,说五千,那男子当即拍板,说东西他要了。

    这时锤子面露难色,说:“这位老板,这笔筒是这位先生先看上的,我实在不好卖给您啊。”

    那个男子马上转向年轻人,作揖请求道:“这位小哥,这只笔筒我真得十分的喜欢,不知你能否让给我呢?”

    年轻人本来正在犹豫不决,见那男子这种表现,心里有些激动的想,看来这只笔筒确实是真的,没想到自己运气这么好,碰上一个漏,不捡白不捡,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嘛!

    于是他便对那男子说道:“这位大哥,十分抱歉,这只笔筒我也十分喜欢,而且也已经和老板商定了,实在是不能让给您了。”

    那男子听了这话就长叹了口气,表情显得很失望,随后便继续观看小摊上的物品。(未完待续)

    pxtlwxs520 ……》

第一千零二章 踩雷的年轻人(续)() 
这时,年轻人好像福临心至,突然意识到其中会不会有问题,就皱起了眉头,连忙又把手上的笔筒仔细观察了一遍,却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随后,他内心又斗争了片刻,最后还是不想放弃笔筒,跟锤子说:“老板,这只笔筒我要了,麻烦给我包起来吧!”

    “行!”锤子满脸堆笑的接过笔筒,随后看着年轻人,说道:“小兄弟,不知道您还要点什么不?”

    锤子嘴里这么问着,手上的动作也非常麻利,一眨眼的功了起来。

    “看看再说!”

    年轻人敷衍了一句,接着就从手提包里取出一叠钱,递给出了锤子,并随手把笔筒拿到了过来。

    见年轻人完成了交易,楚琛就开口问道:“方老板,这对鸽哨多少钱啊?”

    锤子看了看楚琛手上的东西,就笑道:“楚老师,大家都是朋友,既然您喜欢,这对鸽哨就算您两千得了。”

    既然东西是楚琛看上的,凭他的名气,锤子嘴上说的好听,但出价却并不含糊,好在他说的价格虽然不便宜,但也不太贵,而且楚琛知道自己就算还价,也还不了多少,就干脆答应了下来。

    旁边的年轻人听锤子称呼楚琛为老师,一时觉得有些奇怪,这才把楚琛仔细打量了一番,却越看越觉得熟悉,等到楚琛把钱给了锤子,他才想起楚琛到底是谁,顿时一脸兴奋的问道:“请问,您是《收藏天下》楚老师吧?”

    楚琛笑着点了点头:“我是楚琛。”

    年轻人得了肯定的答复。连忙激动的上前和楚琛握了握手:“楚老师,在众多专家之中,您是我最佩服的一位,我觉得您可以说是我们年轻收藏家的榜样!”

    楚琛连忙谦虚的表示不敢当。

    双方寒暄了几句,年轻人就自我介绍了一下。说是自己名叫夏志成,来自津城云云。

    说到最后,夏志成看到自己手中的笔筒,眼珠子一转,就笑呵呵的对楚琛说道:“楚老师,您能否点评一下我的这只笔筒啊?”

    说完。他好像一点都不觉得楚琛会反对,就把刚才包装给折开了。

    楚琛对此有些无语,你要说看一只笔筒对他来说完全是件小事,但夏志成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场合,你刚买下来的东西。在别人的摊位前就让人帮忙鉴定,这万一要是真品还没什么,万一是赝品,如果楚琛实话实说,那不是让锤子难堪吗?因为这事,锤子肯定会记恨上楚琛。

    但你要说让楚琛拒绝吧,刚才夏志成又对他这么客气,如果他拒绝了这件事情。多少有些耍大牌的嫌疑。

    所以说,别看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要求,但因为场合不对。就会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后果。就像现在无论是楚琛还是锤子,心里对夏志成的印象都有些不佳。

    当然,考虑到夏志成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有可能不懂得人情世故,也不太懂古玩这行的规矩,楚琛到也没有多在意。反正对方是津城人,今后一般也很难有接触的机会。

    既然不方便拒绝。楚琛也就打算含糊其词的一笔大过就过去了,没想到东西到了手中。他仔细一看,却发现是件真品。

    这是一只圆筒形的笔筒,口底略向外撇,底心微内凹,表面以青花绘龙虎斗,形象逼真,神态生动,层次分明。

    此器胎质疏松,胎色灰白,胎体坚硬厚重,内壁施缜密的亮青釉,釉色白中闪青,口沿处施一圈酱色釉。

    青花色料采用石子青,发色娇翠欲滴,属于比较好的呈色,山石采用分水皴技法,苍劲而有气势,海浪波涛翻滚,龙自云端呼啸而来,虎仰首怒视,整个画面艺术感染力强。

    笔筒的种种特点无不表明,其是一件明代崇祯青花瓷器的真品,而且还是一件精品之作,五千块钱买下来,基本还是比较合适的。

    发现居然是一件真品,楚琛别提多好奇了,他可是知道锤子贪婪的性格,没坑看上去像是新手的夏志成就已经不错了,居然还以一个比较不错的价钱,卖给他一件真品,这难道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想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楚琛也就不再多想,既然是真品,他也就没什么好顾及了,简单的把结论跟夏志成说了一遍。

    夏志成听说是真品,当即就打消了自己心中的顾虑,心想,看来刚才是自己多想了,想想也是,自己第一次来潘家园,怎么会那么巧就碰到有人给自己下套呢?如果真这样的话,那这里的环境得多乱啊!

    不过,之前他把这只笔筒断在明中期的,这样一来,东西的价钱肯定要受到影响,那他到底有没有买贵呢?

    想到这里,夏志成也不知道忌讳,直接问道:“楚老师,那这对笔筒现在能值多少钱啊?”

    楚琛闻言很是无语,夏志成这么问别说不知道古玩行的规矩了,在这人情世故方面做了也太差了点吧,就算是去菜市场买菜,你当着老板的面,问别人自己买的东西值多少价钱,你说老板会怎么想?

    不过,这只笔筒夏志成到没买贵,于是楚琛说了一句“价钱挺合适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