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鉴宝人生-第7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六十岁的老者和中年人正在那谈笑风生。

    大家看到吴叔等人进来,全都站起身来笑脸相迎,一阵寒暄之后,吴叔就为双方引见起来。

    说实在的,这些人分处全国各地,就算认识了,今后楚琛基本和他们也是难得一见,不过老话说的好,多个朋友多条路,特别是古玩这种人脉很重要的行业,在座的又都是精英,无论是对楚琛,还是在场的各位,能够相互认识和熟悉都是有益的。

    介绍过后,大家就开始闲聊起来,无论是鉴定古玩的经验,还是一些市场行情和八卦,大家都一一道来。

    楚琛等人虽然只是在旁聆听,也是津津有味。

    过了三四十分钟,就见柴平乐带着昨天那位青年,从门外走了进来。

    “柴总(柴老板)……”

    看到柴平乐进来,大家都笑着打了声招呼,柴平乐也一一和众人握手打着招呼。

    客气了一会,柴平乐就笑着对大家说道:“诸位,许老、于老他们,现在已经在外面了。”

    “哦!那事不宜迟,咱们现在也过去吧”

    说着,大家就连忙站起身,一起往会议室走去。

    此时,会议室中间的那几个展台上都已经摆上了东西,不过现在都被盖着布,也看不清到底是什么东西。

    另外,在展台的旁边,还摆着五张椅子,只见上面已经坐了五位老人,除了昨天认识的许老、于老还有一位姓周的老者之外,其他两人,楚琛都不认识。

    于是,吴叔就给楚琛介绍了一下,一位是岭南鉴定书画方面的专家,姓毛,另外一位则是晋省鉴定青铜器的专家,姓王。

    大家一一和几位老前辈打过招呼后,就相互推辞着,在沿着展台的周围摆放的一圈沙发和桌椅上坐下身来。

    一阵热闹后,作为主办人的柴平乐走了出来,笑容满面的高声说道:“感谢诸位,尤其是要感谢几位老人家,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前来,参加这次交流会,在这里,我谨代表……”

    “哗哗哗哗……”

    大家都很给柴平乐面子,在他说完一通感谢词后,就送上了热烈的掌声。

    柴平乐面带红光的摆了摆手,随后又高声说道:“好了,我废话就不多说了,首先咱们现在有请于老,为大家揭开第一件宝贝的神秘面纱!”

    于老微笑着站起身来,走到第一个展台前,伸手把展台上的布给揭了下来。

    “第一件藏品,是由包掌柜带来的清康熙五彩描金花蝶纹攒盘!”

    “啊!居然是康熙五彩描金花蝶纹攒盘!而且看上去和故宫收藏的一模一样啊!”

    “看来今天咱们可以大包眼福了……”

    听了于老的话,台下顿时一片哗然,不少人眼中露出了兴奋、惊叹的色彩,而有些人却显得有些紧张和失落。没办法,一共才六个位置,一个萝卜一下坑,现场这么多人参加,肯定会有人被挤下去的。

    “包掌柜,你这次是下了血本啦!居然带这样的宝贝前来,不说能够获得第一吧,前六肯定是稳稳的了!”

    “过奖!过奖!”一位看起来胖胖的中年男子,面带得色的向周围人拱了拱手。

    “好了,请大家上台鉴赏,过会,咱们再进行交流!”于老笑着说道。

    话音刚落,大家就纷纷站起身来,按照秩序一个个上台鉴赏。虽说没有什么时间限制,不过大家最多也都只看两三分钟,就让给了后面的人,毕竟这样的交流会,还是要注意下自己的形象的。

    虽说许多人都带了其他人过来,不过能够接受邀请的,本来就不多,加起来也不过三十个人左右,再加上有些人是一起上前鉴赏的,轮到楚琛不过才过了二十分钟而已。

    楚琛戴上白手套,和吴叔一起走上台,一人分列一边,拿起一个攒盘观察起来。

    “攒盘”又称“拼盘”、“全盘”,是盛放食物的器具。虽同属“盘”类,但独具匠心处单单在一“攒”字。

    “攒,聚也。”顾名思义,是以分割成数件的盘相攒组合而成。“攒”另有移动之意,对盘而言应是“能移动之盘”。因而,攒盘就是若干体量均等、形制规整、各自独立却又相互勾连的小盘组合攒聚而成的整体。

    当今天的人们不再止于舌尖的快感,有了不但要爽口、而且要怡心的需求时,其实早在几百年前的明代,古人已经替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就是攒盘的发明。

    攒盘最大的优点在于与众不同的盛装效果和展示功能。以前的盛放器皿多单个和独立出现,各自为营,缺乏联系和整体感,盘子一多,就可能会出现狼藉之象,而攒盘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一孤立和尴尬。

    试想若干等量、互嵌的小盘,盛上各色瓜果、小菜和点心,瓜果五颜六色、菜蔬荤素穿插、点心酥软搭配,形状上块、片、丁、丝互补,味道上酸、甜、咸、辣皆宜,最后攒聚成一个整体,该是一道多么赏心悦目、怡心怡口的菜肴?

    而且拿取和收纳都十分方便,又巧于展示,完全避免了杯盘狼藉的尴尬。人只道盛放器皿多单个和独立,谁料这一巧思,竟变幻出如许模样,实在可怜可爱。

    攒盘始制于明代万历时期,至清代康熙朝较为流行,并延续至晚清。一组拼盘的数量不等,多者可达二十多个。康熙攒盘以五彩、三彩多见,乾隆时期品种多样。

    展台上的这一组攒盘,由内外两层共十二件大小盘组成葵花式样。盘折沿,浅腹,平底,圈足。盘内五彩绘花卉蝴蝶纹,沿面红彩“卍”字锦地描金团寿字,盘外壁红彩八吉祥纹,并描金篆书“寿”字。

    此盘可谓造型别致,施彩丰富,以绿、红、紫、黄、金等彩描绘纹饰,五彩斑斓,而且更为难得的是,这组攒盘无论是尺寸、花色和工艺,都和故宫收藏的那件基本一致,同时保存的非常完好,这一点颇为难得,可谓是一件非常珍贵的艺术品。(未完待续。。)

    。。。

第九百一十八章 真假() 
楚琛和吴叔走回座位,就轮到了齐保福和方进波,只见两人迫不及待的走上了台,随后兴奋又小心翼翼的拿起东西看了起来。

    楚琛刚坐下身,先前已经鉴赏过器物的赵学义,就连忙问道:“小琛,你觉得这组攒盘怎么样?”

    楚琛有些迟疑的说道:“怎么说呢!大部分都是真的吧!”

    “啊!”赵学义闻言顿时惊呼了一声。

    “小声点!”朱大富提醒了一句。

    赵学义本来还准备问下去,听了朱大富的提醒,这才注意到周围人都有些好奇的看着他,这让他多少有些尴尬,连忙向周围人抱歉的笑了笑。

    随后,赵学义有些迟疑的小声问道:“小琛,你刚才的意思是说,其中有一只是赝品吗?”

    楚琛点了点头,回道:“我是感觉其中一只攒盘有问题,不过刚才时间太短,看的不是太仔细,到底是不是,我还要再看过一次才能确定。”

    其实,楚琛已经能够确定其中一只是赝品,之所以这么说,也是觉得鉴定的时间太短,需要表现的谨慎一些才行。

    赵学义说道:“既然这样,那你怎么没仔细看一看?”

    “这事是我的错。”吴叔苦笑道:“刚才我觉得那组攒盘应该没问题了,就急着走下来了。”

    朱大富开口道:“老吴,这应该是非战之罪,如果不是楚琛这么说,我也肯定不会相信那组攒盘里面会有赝品的。”

    楚琛挠了挠脑袋,说道:“富叔。这事我还没确定呢!”

    赵学义闻言笑着说道:“你小子就别谦虚了,就凭你那双火眼金睛。这瓷器又是你主要研究的类别,还能看错不成?”

    楚琛苦笑道:“赵叔。这事您可别到处说啊,不然别人估计得说我不知天高地厚了!”

    说话间,齐保福和方进波一脸赞叹的走了过来,当他们听说其中一只攒盘是赝品时,也都非常的惊讶。当然,他们也都像赵学义说的那样,并没有怀疑楚琛的判断。

    过了一会,场中的众人都一一鉴赏过了,退回原位。

    这时。于老笑着问道:“大家心里应该都有数了吧,觉得这组清康熙五彩描金花蝶纹攒盘怎么样?”

    “那还用说,可遇不可求的珍品嘛!”

    “这是,这样的宝贝还有什么好说的。”

    “老包,你这家伙不够意思啊,这么好的东西就不知道早点给我们欣赏一下嘛!”

    “就是,下次得了这样的宝贝,可不能一声不响啦……”

    一时间,众人口中全是赞美之词。那位包掌柜也是高兴的合不拢嘴了,连连和朋友表示,今后得了什么宝贝,一定先让大家过过眼。

    于老微笑着环顾了一下四周。随后脸色突然一变:“你们哪!太让我失望了!”

    见此情形,现场当即就一片寂静,包掌柜的笑容也瞬间凝固了起来。

    这时。于老忽然转向了楚琛,问道:“小楚。你刚才应该看出什么来了吧!”

    话音刚落,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楚琛。

    楚琛微微一愣,对于老这个突然袭击一点准备都没有,看到其他人注视着自己的目光,他暗自苦笑了一声,于老这是想把他架在火堆上烤啊!

    不过没办法,于老这么说了,他总不能昧心的说,东西没问题,或者他没看出来吧,于是站起身来说道:“于老,我现在还有些疑惑,能不能让我再看一下?”

    “行,上来吧!”于老点了点头。

    于是,楚琛走到台上,又把整套攒盘仔细鉴定了一遍。

    随后,于老就问道:“觉得怎么样?”

    楚琛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从整体来看,这确实是一件非常精彩的作品,但可惜的是,其中一只攒盘,可能是由于年代久远,或者没有保存好缺失了,于是就请人补人一只。”

    “啊!不会吧,居然其中有一只是假的?这怎么可能?”

    “对啊!我无论如何也看不出哪只有问题。”

    “是啊,不会是这位年轻人看错了吧!”

    “你别忘了,于老也是这样的态度啊!”

    “难道……”

    楚琛的答复让众人议论纷纷,其中许多人一开始都持不同意见,但想到于老的态度,他们又开始迟疑起来。当然,他们之中最不相信这个结果的,正是攒盘的主人包掌柜,如果要不是此时他还如坠梦中,估计就得站起来反驳了。

    “好了!大家静一静,虽然你们觉得不可能,但我还是要说,小楚说对了!”

    于老先定了性,接着就说道:“小楚,你给大家解释一下吧!”

    楚琛点头示了下意,随后就拿起中间的一只攒盘,说道:“首先我要说的是,仿制的人工艺很高,不但连工艺、绘画、重量、声音都基本一致,连蛤蜊光都仿制的惟妙惟肖。这一点,我很佩服!”

    “不过,假的真不了,咱们知道,五彩中的红彩,是用皂矾也就是三氧化二铁制成的。制作时要经牛皮胶浸泡,以浸胶3至10年的矾红为好用。在上彩时需加入一定量的铅粉和牛皮胶,用水轻轻沾染,以中锋用笔,悬腕以拉线法描绘。”

    “烧成后色彩鲜艳沉着,红得像宝石,而且有层次。清末以后,红彩常用西赤调油平填,红中泛橙而漂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