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化身星球-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降了不少。缺少二氧化碳和甲烷吸收恒星的辐射,使得蓝藻们能接触的太阳能更加充沛,它们获取得的能量也更多,反过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排出的氧气也更多。

    在三亿年里,氧气从之前的百分之三已经上升到了百分之六左右,大气中含量最多的仍然是氮气和二氧化碳,不过这些都没关系。

    大量的氧气产出,氧气开始向大气层高处上升,它们最高来到了距离地面六十千米的高空,这里阳光的紫外线格外剧烈。

    紫外线分长波短波两种,短波紫外线在照射到氧气后,将其中的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氧原子化学状态极不稳定,它们会与大气中的氢原子生成水,与碳原子生成二氧化碳,除此之外它们还会与自身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无色微臭的气体,这就是臭氧。

    臭氧密度要比氧气高得多,因此它们会在形成之后就慢慢向大气层下沉降,在沉降到一定高度后,他们就会被长波紫外线重新还原成氧气。

    臭氧会吸收紫外线,加热大气,使大气保持一个适宜的温度,但它的含量实在是太少了,百分之六的氧气中只有不到百分之一成为臭氧,而且臭氧还不断地被紫外线还原成氧气,它们对缓解“巨无霸”行星的寒冷起的作用微乎其微。

    想要融化冰层,消除寒冷,还是需要无比巨大的热量才行。

    这样庞大的、能够毫不费力的融化整个星球冰层的热量只有来源于地壳深处。

    那里沉睡着星球诞生二十五亿年来积蓄的热量,在行星初期,这些热量曾将星球表面化为炼狱;它制造出过几千座火山将超过两千亿吨二氧化碳、甲烷和水蒸气送去大气;它不仅构建了原始大气和后来的次生大气,还产生了大量的水,现在整个星球上百分之六十的水曾经就来源于地下。

    在星球表面开始覆盖着水之后,火山就开始陷入沉寂,几乎有十五亿年没有喷发过,它们被海水淹没成为海底火山,这些海底火山并没有完全死去,它们依然通过火山口向海水输送热量,它们富含多重微量元素的山体成为了原始原核生物的栖息地。

    韩辰敏锐的察觉到地壳深处慢慢凝聚了一股强烈的能量,他进入地核,发现地核的温度和压力越来越大,高温将地壳的岩石变成更多的岩浆,这些岩浆在高压的驱动下开始流动,寻找着地壳曾经的薄弱点,这些薄弱点就是那些火山。

    在发现后,韩辰没有阻止火山群的重新复活,因为这是星球自身的地质演变。相反他乐见其成。

    “巨无霸”被冰封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蓝藻菌落的数量在三亿年里已经繁衍超过了一亿,温泉摇篮开始变得拥挤,大量蓝藻开始互相争夺栖息地,战斗已经延绵到了海下一百米,新分裂的蓝藻菌落被驱赶到这里,这里只能接触到微薄的阳光,没有光合作用所带来的能量,新生的蓝藻变得越来越弱,这不利于物种的整体进化。

    而且蓝藻覆盖海面,遮蔽阳光,也使与它共生的光合细菌遭受严重危机,在三亿年的末期,光合细菌的种群数量开始减少,就算没有这次火山运动,韩辰也要自己出手解封星球。

    不久之后,地壳深处积蓄已久的热量便开始冲破地壳。一座座在海底沉睡了十几亿年的火山摇晃着身躯开始重新喷出炙热的岩浆。

    顿时,海底沸腾了,大股大股的岩浆喷射出来,将火山周围的海水蒸发沸腾,岩浆遇水迅速冷却成火山岩,火山开始升高,同时火山冒出滚滚浓烟,这些烟里有大量二氧化碳、硫化物和甲烷,他们开始酸化海水。

    不过没有持续多长时间,由于岩浆的不断涌出,火山被垫的越来越高,它们最终到达海面与冰层相遇。

    经过漫长的寒冷,形成的冰层极厚,赤道的冰层最薄,也有一千米厚,从赤道向两极延伸,冰层越来越厚,在两极达到顶峰,足有三千米厚。

    不过在与火山的较量中,冰层明显处于劣势,熔岩不断加热海水,滚烫的海水将热量传递到海面,融化冰层,而且火山还在增高,向上的巨大能量在一阵“噼里啪啦”如同玻璃破碎的巨响中,火山毫不费力的穿透了冰层,将巨大的火山口探出到空气中。

    岩浆流淌在冰面上,迅速将它们融化,冰层顿时四分五裂,沉入海水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被排入大气,它们的浓度开始慢慢回升。

    火山接二连三的突破冰层封锁,不过仅仅是赤道附近的火山。高纬度的火山仍然还没有足够的能量战胜厚厚的冰层。

    但是时间不会太久远,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浓度回升,被冰层反射回去的热量就会被它们拦截,星球上的气温就会上升,冰封整个星球需要八万年,但解冻仅仅只需要它的一半时间。

    寒冷的冬天即将要过去,生命的春天还会远吗?

    (本章完)

第14章 一个真核生物的自我修养() 
阿牛是个古细菌,当然它并不知道这一点。它和它的族群一同生活在海底一个温暖的火山内壁上,依靠火山中偶尔喷出的硫化物为生。

    它的族群诞生时间比蓝藻稍晚,也属于原核生物,一诞生就生活在火山内壁上,这里水温高达一百摄氏度,海水酸化严重,经常有温泉猛烈的喷发出来,不过这些对阿牛和它的兄弟姐妹们来说都算不了什么,它们圆滚滚的球状身体能抵御超过一百摄氏度的高温;它们能将其他原始生物畏之如毒药的硫化物视为美食,还能吞噬氨、氢气和金属离子作为能量;它们还有一样法宝,在它们的底部有一个细细的鞭毛,鞭毛能牢牢地将它们身体固定在岩壁上,必要时还能用它进行活动。

    它们和其他原核生物比起来都差不多,都有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鞭毛,核糖体,细胞壁由环形的蛋白质组成。但有一点不一样,它细胞膜里充满了一种油脂,这种油脂能让它们忍耐高温。

    阿牛被母体分裂出来不久,它生活在火山内部的最高处,这里温度并不高,只有八十摄氏度,但食物很充足。距离这里向上不到一百米就是海面,可以看到有微微的阳光照射过来。但这跟阿牛没什么关系,它现在最需要做的事就是努力积蓄能量,然后分裂出一个后代,这是铭刻在它DNA里的信息。

    这一天,它正在无忧无虑的吸收一股刚刚涌上来、富含硫化物的温泉,突然身下的火山开始剧烈震动,巨大的岩石向下滚动,周围的海水变得浑浊不堪。

    但阿牛并没有停止吸取食物的动作,以现在它的进化程度,一生只有两件事,一是进食,而是繁衍,对于其他的事,就算宇宙毁灭。对它来说依然不存在。

    火山底部裂开一条缝隙,冒出一团红光,然后温度骤然升高,这时阿牛才感觉到身体滚烫,有一点不舒服。

    接着就是“轰隆”的一声巨响,火红的岩浆喷射出来,一股巨大的海水瞬间将阿牛和它的兄弟姐妹喷出火山,湍急的流水把它们带到四面八方。

    阿牛很幸运,它并没有受到什么伤害,它跟几百万个兄弟姐妹被一股水流带到了另一处火山地带,这处火山似乎已经熄灭了,能看到火山底部厚厚的火山岩,但没有什么滚烫的海水或者气体喷出。

    所幸这里并不冷,地表下的热量源源不断地加热着周围的海水,虽然没有可口的硫化物,但吞噬金属离子和氢气也能让阿牛和兄弟姐妹们美美的生存,它们不会因为栖息地毁灭、背井离家而感到伤心,它们也不会有什么情绪,随遇而安才是它们的生存准则。

    它们开始悠闲地停留在这里,获取食物,这里没有火山源源不断地提供食物,因此阿牛它们需要向四周移动来寻找。

    不过在这里安家后不久,阿牛就发现这里似乎并不是属于它们得唯一领地,在距离它们不远,还生活着一群和它们十分类似的细菌。

    这些细菌不像它们是圆滚滚的,而是长成长杆状,也长有鞭毛,但更具有攻击性。

    具有攻击性这是在阿牛它们与这些长杆菌接触后了解的,这些长杆菌几乎什么都吃,不管是海水里的微量元素,金属离子,还是什么活着的生物。所以在一接触到阿牛的族群后,这些家伙就用长长的鞭毛推动身体,气势汹汹的扑了过来,它们扑在阿牛的兄弟姐妹身上,慢慢的用细胞膜将它们包裹,等完全吞噬进去后,这些长杆菌的细胞质就会分泌一种物质将它们溶解。

    阿牛的族群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它们刚开始都呆呆的停在原地,似乎不明白出了什么事,直到几千个族人被吞噬后,它们才想起反击,但它们不知道怎么反击才有效,只能学习长杆菌的攻击手段,扑到一个长杆菌身上,用细胞膜将它们吞噬。

    等阿牛和兄弟姐妹们展开反击后,长杆菌们就节节败退,因为它们数量太少了,不超过两百万,而阿牛的族群足足超过了五百万,它们不知道什么叫逃跑,呆愣愣的站在原地,不到一会,这些长杆菌就被全部吞噬了。

    这次冲突,阿牛也趁乱吞噬了几个长杆菌,但这些长杆菌被吞进细胞里后并没有向长杆菌吞噬它们那样溶解,而是互相在细胞质里融合,阿牛感觉到有能量补充到了体内,但这股能量太少了,还没它吃一口硫化物来的多。

    在消灭了这一群长杆菌后,阿牛和族群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依然慢悠悠的在温暖的海水里游荡,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被它们吞噬的长杆菌在它们的细胞质里发生了奇妙的反应。

    现在星球表面的冰层已经基本上融化了,只剩下两极还有少许的残余,气温开始回升,大部分火山在爆发过后又陷入沉睡,还有几十座仍然活跃。蓝藻们在气温回升后开始随着海洋的暖流向全球各地漂流,繁衍后代,韩辰看到基本短期内没有什么大的变故,便想要开始沉睡,然后就意外的发现了这一次细菌之间的战争。

    这也是韩辰首次发现细菌之间的战争,他之前长期的观察重点都是蓝藻们,蓝藻与蓝藻之间虽然也有争斗,但这种争斗都很温和,没有产生像这种你死我活的战争,可能是因为蓝藻们差不多都是同群,而这次发生在相同种族但两种不同群体之间的吧。

    阿牛感觉不到吞噬进去的长杆菌在体内的变化,但韩辰轻易地就注意到了,原本古细菌的细胞膜包裹着细胞质,它们的遗传物质,即一条或者多条染色体都是直接浸泡在细胞质中的,但在它们吞噬长杆菌后,长杆菌并没有溶解,而是慢慢的互相融合成一个大的长杆菌,不过这时的长杆菌已经只剩下细胞膜了,而且也不再是长杆状,而是变成了和阿牛一样的圆状。

    韩辰一直跟踪阿牛所属的古细菌群落,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们又接连吞噬了几个小的细菌群落,在吞噬了不同的细菌后,那些细菌逐渐融合成一个膜,这个膜慢慢的把遗传物质包裹了进来,最后将细胞质与遗传物质分隔开。

    于是,古细菌里多了一个核,这个核也随着古细菌的繁衍分裂一代一代的传了下去,现在不能够再叫它们古细菌或者原核细胞了,而是该叫它们真核细胞了。

    (本章完)

第15章 真核生物大事记() 
亲眼目睹了真核生物的诞生,这让韩辰很兴奋,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