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月河帝王系列·康雍乾-第4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锤贩眩肓舻囊荒旮揭印N拐参艘患一蠲杪袅宋摇�

    她一头哭一头说,胤蹙额沉思着,苏州给朝廷每年的例贡他是知道的,都由苏州织造李煦李煦,其父李士祯过继给正白旗满州佐领李西泉为子,为内务府包衣(家奴),与皇室有特殊关系。李西泉当过广东巡抚。李煦先任内阁中书、宁波知府、畅春园总管,后长期任苏州织造兼巡监御史,曾承办康熙第五次南巡。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祖父曹寅是他妹夫。他们都有向康熙密报民情和监视官员的特殊任务。因他曾与允关系密切,曾亏空银38万两,雍正继位后即被抄家治罪。掌管,却没有到北方买人的例。李煦是个谨慎得树叶落下来都要躲闪的人,竟敢私买私卖人口?想着,问道:“既然两厢情愿,你怎么又回来了?”引娣呜咽道:“爷哪里知道?他是个人贩子!到苏州就把俺卖到了春香阁,俺看师傅教的不是针线,每日领着唱曲儿、弹琴,还教下棋、画画儿,心里犯疑,去问教习妈妈,教习妈妈说这也是学本事。倒是春香院一个大姐好心,跟我说了底细——满十五岁就叫我们去接客——大爷,俺是好人家的闺女,咋能做这事?趁他们不防,俺逃了出来,连正经路也不敢走,一路从安徽山东河北讨饭回来。到娘子关又遇上大雪,想进庙避避,不知道这里因为遭灾,庙里的主持都饿跑了,我冻倒了”

    “你这故事倒编得叫人泪下肠断,”胤目光炯炯,冷笑道,“我救了你的命,你还跟我来这一套?去年山西荒旱,秋粮没收上来是实情。康熙万岁爷曾有明诏颁布天下,免去山西甘肃全年钱粮,还派了钦差大臣,会同山西巡抚诺敏赈济灾民。怎么会反而有催科的事?说实话吧,你是谁家的逃奴?有我担待,保你平安,我既救人,自然要救到底的。”引娣睁着大大的眼睛伫望了胤片刻,叹了口气道:“爷不信我也没办法,这事我也说不明白,反正听说是诺大人还有我们府老爷县太爷好像欠着什么库的银子,不但赈济银子没见一文,还要我们百姓把欠的银子补出来——通省百姓都一样,俺怎么骗得了大爷您?您找个乡里人问问就知道了”

    她话没说完,胤心中已是雪亮,引娣没有说假话,这正是今日的当今皇上,昔日的雍亲王造的孽!自康熙四十六年胤主管户部,清理官员积欠国库银两,多少命官都逼得投井上吊,这个诺敏倒另辟蹊径,朝廷逼他还债,他叫百姓替还!胤望着篝火,咕哝了一句“坏蛋”,转脸问钱蕴斗,“这个诺敏,是正黄旗下牛录出身,好像是雍和宫的门下?”钱蕴斗一点也不想惹事生非,只想着把这个招惹不起的王爷送到北京完事,嗫嚅了一下,没有答话。蔡怀玺在旁说道:“不是万岁爷龙潜时的门下,他是镶白旗的都统,原先和年制台是换帖兄弟。”

    “一丘之貉!”胤咬着牙一笑,“这么着保纱帽,不怕激起民变?上梁不正下梁歪,我看——”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名为“大将军王”,其实是个囚在笼中的虎,这种闲事压根轮不到自己去管,而且北京城里如今是什么情势,一点也不知道,自己前途吉凶也难说。想着,胤喟然一叹,勉强笑道:“引娣,你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是愿意跟我到北京,侍候我,还是愿意回去呢?”

    引娣眼中一泡儿泪水,她原以为这干人个个佩刀带剑,不是响马就是刀客,这会子回过神来,已经觉察到胤不是坏人,可也不像平常人。想着,用袖子擦着眼泪道:“俺家里有爹娘、弟弟,爹老了,娘有病,弟弟还小,得有人照应”胤笑道:“难为你还有这份孝心,比我们兄弟们强!既如此,明儿我资助你点盘缠,回代县去吧。”说罢吩咐侍卫,“她在这里歇息不便,东厢我看还有一间耳房,带她到那屋里,有现成吃的送过去一点。”

    侍卫们带着引娣出去了。胤掏出怀表看看,已是亥正时分,外头兀自丢絮扯棉般地落着大雪,看看两个笔帖式,正襟危坐毕恭毕敬地望着自己,既不能赶走他们,又实在无话可谈。听着凄风掠过峰峦的呼啸声,胤心中更转惆怅。他解下佩剑,斜靠在马鞍上,拣着吊锅里的鹿筋略用几口,又吃了一大碗黄酒,便觉醺醺的,在暖融融的火堆旁沉思着,渐渐闭上了眼。

    “十四爷,十四爷!”

    睡着的胤一下子睁开眼,却见是钱蕴斗在轻声呼唤自己,他抖了抖盖在身上的斗篷坐直了身子,问道:“什么事?大呼小叫的!”

    “井陉驿站派人来接您了!”

    “好嘛,记得我昨晚说的么?”

    “”

    “叫他们为头的进来!”

    “扎!”

    井陉驿丞像个雪人,吁着白气进了山神庙,在檐下轻轻跺了跺脚,摘了大帽子抖抖,抹了一把满是雪水的脸,结结巴巴报道:“井井井陉,驿驿驿丞孟孟孟”一肚皮愁绪的胤被他逗得“扑哧”一笑,说道:“别难为了,就是孟驿丞吧——进来。”那驿丞又矮又胖,皮球似地滚进来,就地打了个千儿,说道:“奴奴奴才孟宪佑给爷请请请安!”不知是屋里热,还是这个八品驿丞头一次见地位这么高的天璜贵胄,孟宪佑头上冒汗,两手比划着说了半日,胤也听不明白他都说些什么。原想好好问问,雍正皇帝到底怎样“关注”自己进京的,对着这块料,不禁又好气又好笑:“罢了吧。小心累着了你!你这一口晋北话,又结巴得这样,我竟什么也听不明白!你花了多少钱捐这个官?莫不成见你们上司也这样儿回话?”

    “回回王爷,”孟宪佑叩头道,“奴才是正正正而八经的进进进士就为这个毛毛毛毛病,才混混成个八品、品官!日日日日子久了,都都不不计较了。王王王爷,您叫奴奴才唱道情,就不结结结结巴了”

    胤仰天大笑,说道:“好,有趣,你唱!谁叫你接我的?”那孟宪佑红着脸磕了个头,果真梗着脖子唱起道情,却是字正腔圆,一点也不结巴。两庑侍卫亲兵跟着这位倒霉王爷,多日旅途寂寥,见正殿有人唱道情,不禁都凑过来听热闹,却听孟宪佑唱道:

    开言千岁请细听,

    奴才为你唱道情。

    不敢造次接王驾,

    都只为保定府里传来了宪命。

    接到了十四爷还则罢,

    接不到十四爷,八品官儿也作不成!

    歌词虽俗,却是清楚明白,胤想不到他唱得如此流畅,忍着笑说道:“我才走到娘子关,保定府好长的耳朵!”孟宪佑将手一揖又慢声唱道:

    里头的委曲,奴才弄不清。

    昨日晚有个官儿来到井陉,

    工部员外郎,名叫田文镜,

    奉圣命去陕西慰劳军营,

    顺路儿带来这一道令,

    命奴才带着暖轿接爷回井陉。

    四十五里山路跑得奴才头发蒙——呀

    吱也幺哥!唱到这里收板子,一嗓子“呀吱也幺哥”唱得殿里殿外人人控背躬腰,跌脚捶胸哄然大笑。胤也掌不住一口茶“扑”地喷了一袖子,但他很快就明白,自己在受着何等严密的控制。他渐渐变了脸色,站起身来冷冷说道:“难为了山西直隶两省巡抚了。这大的雪,比本王走路的竟辛苦了十倍!既然你带了暖轿,也算你一份虔心,本王可要坐轿走了。”说罢便起身来,孟宪佑忙叩头起身出去招呼轿马,胤的亲随和钱蕴斗等人便忙不迭地备行李。

    “十四爷,”一个王府侍卫见胤结着扣子出来,忙上前禀道,“那个女的怎么办?是送她回代县,还是带着她走?”说着将大氅递了过来。

    “她身子骨怎么样?”

    “挺好的,昨晚暖了一夜,已经过来了。”

    胤抿着嘴看了看天,雪已经下得不大了,稀稀落落的雪片有气无力地随风荡摇着缓缓坠落。他沉吟着,一眼见引娣从东耳房出来,便道:“你不要紧吧?”引娣穿着一身又重又厚的棉袍,一夜饱暖,精神已完全恢复。她见胤一干人手忙脚乱地收拾东西,行色匆匆,先是隔窗痴痴地望,听胤问自己,忙几步过来,双膝跪地,就雪中磕了三个头,已是呜呜咽咽放了声儿:“恩人您这就要走?叫俺怎么报答您?俺们是寒门小户,恩人是贵人,只盼恩人步步高升,公侯万代”胤苦笑了一下,摸了摸怀间,里头并没有银子,却有一把金瓜子儿——是年羹尧为自己设酒送行,席前猜枚儿耍子赢的。便都掏了出来,说道:“你这感恩的话我当不起。按平常年月,我带你去京城,能帮你图个一家温饱,如今不成了。带上这点钱回去吧”说罢神色黯然。

    引娣一下子抬起头来,泪光闪闪诧异地望着胤。刹那间,胤才发现她长得十分俊美:韶秀的面孔用雪水洗过,泛着粉嫩的红晕;嘴角下还有两个似隐似现的笑靥;一头乌发多少有点散乱,却黑得乌鸦翅膀似的在风中翩翩飘动;黑得深不见底的瞳仁带着稚气,也带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机敏和成熟。胤叹道:“我北京王府里,身边八个丫头都不及你,带你去侍候福晋也必是好的。可惜我身在不测之中,顾不到这些了。你这样走路不成,我劝你改换男装,走大路慢慢还乡吧。”说罢便要下阶。

    “恩公!”

    “唔?”

    “求恩公赐下姓名,俺回去给您立长生牌位!”

    胤恬淡一笑,徐步下阶,一边走,头也不回地说道:“自古哪有长生的?我不短命就是天照应!先帝在世,群臣日日喊万岁,到底也只在位六十一年。造化无常”不知哪句话触动心思,胤眼中突然涌满了泪水,一阵急步出庙,哈腰钻进暖轿,脚一蹬命道:“起轿!”

    百余人簇拥着那乘杏黄毡套四人抬软轿,高一脚低一脚踏着拥满积雪的山道迤逦东去。引娣站在庙门口呆望着,一直目送到他们消失在弥漫风雪里才回庙来

    一行人在风雪中又跋涉数日,待到北京京郊的潞河驿,已是十一月二十六日傍晚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逝世,次日雍正传旨甘州军营召允来京奔丧,十二月十七日允到京。花时一个月零三天,前头自有人飞马进京报知。过永定河,早见大学士尹泰、礼部员外郎高其倬、理藩院司官阿尔松阿、苏奴等人接了过来,见胤哈腰下轿,一齐请下安去。胤看了看,阿尔松阿是原工部尚书阿买阿的儿子,苏奴是八阿哥廉亲王胤的门下,在京时无话不谈的,但此时人杂,又在帝辇之下,一句多的话也不敢说,只吩咐叫起,便跟着众人进了驿站。国丧期间,不便大张筵宴,尹泰只命人预备了一桌素席,权为胤接风。既不能叫歌伎奏乐助兴,也不能猜拳,射覆哑谜,众人都是重重心事。因此,略吃几口,见胤放了箸,便都起身,到驿站正房,重新见礼说话。

    “竹韵公,”胤坐了主位,看了一眼对面的尹泰,说道,“皇阿玛的梓宫设在哪里?我今晚要去守灵!”

    尹泰是文华殿大学士,已故上书房大臣熊赐履的头号门生,出了名的道学老古板。康熙晚年,因跟着大学士王保奏废太子,罚俸罢职,置闲多年,望七十的人,须发都已皓然,仍是精神矍铄,正襟危坐在胤侧旁,清癯的面庞一脸庄敬之色。他听胤问话,在椅上欠身一躬,说道:“大行皇帝已经定了谥号为‘圣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