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事保障都是免费的,不需要中方额外提供金钱。
“你的要求太过分了。”听完这些的李永吉摇摇头,“我看不到有任何的诚意,或者说,你的这些要求对我们来说没有丝毫的好处,我们凭什么要答应你?”
“你们已经要走了不是么?”约瑟夫。约翰斯顿沉声道,“而且这些城市原本就是我们联盟国的城市,只不过曾经沦陷过,又被你们打下来而已。所以从法理上说,这些城市一直就是我们的,只不过因为当时你们正在跟联邦军作战,是我们的盟友,我们才暂时同意让你们管辖这些城市,方便你们的行动,但这只是把管辖权暂借给你们而已。
但是,现在你们已经跟联邦军停战了,而我们还在给北方军作战,所以从理论上说,你们跟我们不再是并肩作战的盟军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求收回这些城市的管辖权,那是合情合理的。
至于移交联邦军的俘虏以及武器么,说真的,你们又用不上,交给我们的话,还能获得我们的友谊,再说我们也不是白拿,肯定会给你们一些经济补偿,这其实也是不错的买卖不是么?
当然,如果你们觉得不合适,俘虏跟武器的事情,我们可以再商量,但第一条是不容商量的,你们必须立刻把管辖权全部移交给我们,并且不准在不经过我们同意的情况下,私自留下任何性质的军队。
这个任何性质的军队,包括你们的政府军,也包括你们的私人雇佣军,反正只要不是我们联盟军同意留下的外国武装力量,都不准在这些城市驻扎停留!”(未完待续)
第四三九章 孟菲斯会谈(二)()
听了约瑟夫。约翰斯顿那番义正言辞的三点要求,不知道为何,李永吉只有一种想发笑的冲动。
原因很简单,当约瑟夫。约翰斯顿提出那些要求的时候,李永吉忽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很有一种看到前生中,红色共和国的新闻发言人的错觉。
可不是么,约瑟夫。约翰斯顿的那些要求,表面看起来义正言辞,相当严肃,但其实话语里却透露着一种软弱,是典型的色厉内荏的口吻。
也就是说,他们怕了自己,所以虽然提出了严正的要求,但其实恐怕连他们自己都知道,这些要求可能不会被自己一方同意。
怎么说呢,李永吉现在的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大恶人,去别人家抢了东西要走,人家这会儿忽然提出说,你走可以,但把东西还给我,说这些东西自古以来就是我的,你这样做是不对的,我要严正谴责你的这种强盗行为……
很明显,站在对方的立场,他们的要求似乎很正常,但站在自己的立场,李永吉除非脑子秀逗了,才会那么容易把到嘴边的肉吐出来,所以最后呢,他除了感到好笑,还是感到好笑,因为他知道,不管他吐出来还是不吐出来,对方都拿自己没办法。
这种感觉很爽,也很好笑,所以他既然是这么想的,也就这么做了,果然就当着约瑟夫。约翰斯顿的面,哈哈大笑了起来。
李永吉的这番作态,让约瑟夫。约翰斯顿也愣了一下,如果不是对方跟自己说话的时候。都是直接用的英文,没有让翻译代劳,他都要怀疑是不是翻译的水平有限,把自己的话翻译错了。
“我说的话,就那么好笑?”约瑟夫。约翰斯顿干脆直接问了起来。“是我的表达有什么问题么?还是你没听懂我说的话的意思?”
“没有没有。”李永吉笑着摆摆手,“你刚才那番话的意思,我其实都听明白了,但怎么说呢,就是感觉很好笑,嗯。真的很好笑。”
“到底哪里好笑?”
“哈哈哈,我也说不太清楚,总之就是很好笑,很好笑,哈哈哈。”
看到李永吉继续在那捧腹大笑的样子。约瑟夫。约翰斯顿忽然明白了点什么似的,脸色也跟着阴沉了起来。
因为约瑟夫。约翰斯顿不是傻子,是傻子他也到不了如今的地位,所以他现在已经明白了,对方是在嘲笑自己,是在嘲笑自己的自不量力。
说真的,约瑟夫。约翰斯顿很讨厌中国人,过去是。现在更是,因为在他看来,中国代表的角色。就是侵略者,是侵略美国的恶霸。
实际上,约瑟夫。约翰斯顿的想法,也是此时美国人的主流想法,别说刚刚被揍惨了的北方合众国对中国人没好感了,就连自认是盟友的南方联盟国。其实也对中国人没有丝毫的好感。
因为站在南北双方的角度看,大多数的民众都认为这场战争应该算是自家兄弟之内的家务事。中国人却是个绝绝对对的外人,他们这些外人在这时候过来插手。那就是外人过来趁火打劫,对这些人,不管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能有好感就怪了。
但可惜的是,南北双方这兄弟俩打仗的时候,一开始南方势弱,急需获得外援,所以哪怕知道中国人不安好心,可当时也没别的办法,只能本着多一个帮手多一份力量的想法,让中国人也参与进来,甚至还允许英国人与法国人也都参与进来。
没想到的是,外来的中国人居然这么生猛,三下五除二就把自己的对手揍的不要不要的,然后又在不经过己方同意的条件下,跟对方主动谈和,还从对方手中拿走了原本是自己家的东西,这自然让南方联盟国感到相当不爽。
有时候李永吉设身处地的想一下,换了是他是联盟国的高层,当他听说请来的帮手居然在关键的时候擅自停战,还拿走了美利坚的大量领土,他也会相当的不高兴。
是的,虽然南方已经自立了一个美利坚联盟国,但其实从一开始,他们就打着反对林肯政府的旗号,却并没有放弃美利坚搞分裂的意思。
也就是说,南方军虽然成立了临时政府,表面看是分裂了国家,但他们的最终目的是推翻林肯政府,重新换一个新政府,并没有要搞分裂,把原本的美利坚变成两个国家的意思,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南方政府都有领土诉求,在统一这方面,南方政府跟北方政府的想法也是一样的,大家只是立场不同而已。
换言之,这场所谓的南北战争,尽管北方政府坚持称南方军是伪政府,是分裂国家的叛军,但南方的戴维斯政府从来不承认这点。
南方的戴维斯政府从一开始的时候,就不承认自己是分裂国家的反叛军,而是认为自己依旧是美利坚的一份子,他们只是反对林肯,反对共和党,反对废奴法案,但并不是想分裂国家。
正因为南方政府其实也是打着国家统一的旗号,所以才有那么多人跟随他们,因为他们也认为自己是美国人,跟北方佬打仗,只不过是理念不同而已。
也就是说,南方的戴维斯政府,他们要的不是真的分裂美国,而是要推翻林肯政府,换他们上台统治美国,以废掉那所谓废奴法令,还有其他让他们感到不满的命令,但从始至终都没有想把美国分裂成两半的意思。
当然,在另外一个时空中,因为南方政府最后情况越来越恶劣,所以为了生存,他们才降低了诉求,放弃了对北方政府的领土要求,只希望能让南方政府独立出去,不受北方政府管辖就行,但在那之前。他们也是对北方政府的领土有诉求的,是希望南北统一的。
因此,在这个时候,对于美国的一切,包括原来的领土等等。不管是北方政府还是南方政府,都认为是属于自己的,他们对美国的一切都有继承权。
北方政府跟南方政府的这场战争,就好比一家人的两兄弟,为了谁在这个家里当家,为了谁能控制家产的事儿说不拢。进而互相斗殴,但不管怎么打,打的多么惨烈,他们都是一家人,不管怎么打。这家里的东西终归都是属于他们的。
用个简单的比喻,这场战争说白了就是一场内战,是一场内部人争家产的家务事而已。
但是,在这个时候,外面的邻居忽然闯了进来,趁着他们打架的时候过来趁火打劫。
一开始还好,他们帮着一方打另外一方,可打到后来。这外来者中的最强者忽然停手了,还跟原来被他打的一方停战,并从对方手中拿走了家中的很多值钱东西。准备拍拍屁股走人了。
开玩笑,家里的东西都是兄弟俩的,就算对方认可了,可你问过自己了么?
所以说,当听到《史密斯兰条约》之后,南方联盟国的戴维斯政府是相当不满的。甚至还有人提出要向中国人宣战。
幸亏戴维斯等主流人士够冷静,知道这个时候不可能得罪中国人。因此硬是压下了这些不满,除了对中国政府提出抗议外。其他的事情也就是不了了之,就当一切都没发生,或者自己什么都没听到。
然而,政府高层可以当没听到,没看到,但下面的各级军官就不一样了,他们是怀着一种相当愤怒的情绪在看待这件事。
事实上,当《史密斯兰条约》的事情传开之后,南方军的各级军官都一开始是不信的,然后就是各种求证,当发觉是事实后,他们就开始各种愤怒。
但很可惜,中国人没什么把柄在联盟军手里,他们也很难找到中国人出气,毕竟在里士满的中国人,早就被戴维斯派人保护起来,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外交纠纷。
东部找不到中国人出气,可西部战区就不同了,这里,尤其是密西西比河沿岸的地方,中国人可是不少的,所以这些联盟军就开始了擅自行动。
一开始,只是孟菲斯一些连级的联盟军,在没有上级命令的情况下,开始擅自攻击中国人在孟菲斯的行政官邸,在遭到强烈反击,并在溃退过程中损失了一部分人手后,联盟军十分不甘心,居然调集了一个团的部队,要对孟菲斯的市政厅进行更大规模的攻击。
发觉联盟军的这些变化后,当时坐镇军营的石达开十分果断,立刻就做出了自己的应对。
一方面,他调了远征军第二师的一个团,也就是陈玉成所属的那个团,火速支援孟菲斯的市政厅,配合市政厅的警察部队,抵挡联盟军的攻势,以防止市政厅的行政官员有什么意外。
另外一方面,石达开干脆把剩余的所有部队,包括唯一的那一支摩托化步兵团也都拉了出去,直接压向联盟军在孟菲斯的军营驻地,大有一言不合,就全面开战的架势。
也就是说,石达开在用一种更加强势的作风来回应这件事,摆明了是一副强硬到底的态度。
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双方大有一触即发的情况,而当时的联盟军虽然在人数方面要略微占优,但谁都知道,真要是打起来,他们绝对是打不过远征军的。
不用多,只需要那个摩托化步兵团,就可以把整个联盟军在孟菲斯的部队全部歼灭,更不用说还有其他的部队了。
要知道,联盟军在孟菲斯驻扎的日子,联盟军经常打着友好往来的旗号,在派人窥探中国远征军的情况,而当时的石达开呢,出于震慑对方的目的,也就顺水推舟,经常组织一些比如军营大联欢啊,或者联合军事演习之类的活动。
正是通过这些活动,让联盟军认识到了与中国远征军部队的差距,知道双方军队之间不但武器装备的差距相当明显,就连军队的纪律性也相差甚远。
可不是,远征军的兵员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