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汉-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人,自然就是冉闵了!

    起身相迎之余,张道斜瞥了一眼同样起身的王召,又看了看如雷贯耳却近在眼前的冉闵,心中不无感慨。

    一不小心,都是人才啊!

第120章 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两位公子别看颖妹斯文,那是她本就安静,还得过神仙人物指点……俺却是自小不喜竹简,只爱棍棒。一日不耍,就很是不自在。呵呵,见笑了见笑了!”

    “哪里哪里!冉大哥身手必定是极好的。将来若是我们混的不如意,还请冉大侠照应一二……”这却是张道的玩笑之语了,却正对冉闵的脾气。

    冉闵虽看似是个伧俗之人,可张道却觉得他粗中有细。

    不过,若是遇见对脾气的人,就好似眼前的张道和王召,冉闵的豪爽之气就又现了出来。只是冉闵豪爽之余,一旦说起话来,却往往只几句间,就偏了他原本想说的意思了。张道两人发觉每次皆是如此,这倒让他两人不禁莞尔。

    自然,莞尔之后,冉闵在张道心中反而不再是原来心中那个鼎鼎大名的武悼天王,反而显得更加真实,更加令得张道感觉亲近。何况,张道本就没有太过注意这些,只是心中难免腹诽着冉闵的话。

    若是冉闵不喜耍棍棒,却爱起案头书牍来,那还哪来的杀胡令出五胡丧胆的武悼天王!当然,张道却并非就认定眼前之人,就一定是上一世历史中的那个武悼天王冉闵。毕竟,年代不符,身世恍惚也不是张道上一世记得那个情景。当然,此时天下未曾大乱,自然就不会有五胡乱华其时的乞活军……

    只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冉闵不论是否就是武悼天王,可在此时,却都很是和张道处得来。两人虽只相识两日不到,却已经甚是投契。张道也早没有了遇见名人的兴奋和好奇,只是觉得交到了一名挚友,很是庆幸,仅此而已!

    “所以嘛,要说真正的见识,俺自然比不上你们两位从书简之中学到治国之术的读书人。你们两人说起来这天下间的事情,好似掌上观纹般透彻自如。哼,你们两个都比俺还小上几岁,仲升且不说了,好歹已经及冠,看着也只比俺小上三两岁而已。可是,小张道……唉,妖孽啊!你还只是十二岁的孩子而已,居然……若非俺懂一些相骨之术,见着你胳膊腿果真是像小孩子,俺还以为你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妖孽呢!你说你还怎么让世间的孩子们有脸去快乐的玩耍……”

    “哈哈哈哈哈……见着你胳膊腿果真像是小孩子……上了年纪的老妖孽……哈哈哈……”王召故意学着冉闵说话的语气,却是开怀大笑起来。

    看着冉闵无奈的摇头,仿佛看到了天底下的孩子们,因为张道的存在而压力倍增,已经无心玩耍。再看看一旁的王召笑得猖獗,却是终于发泄了方才在辩论上的憋屈。张道自己却也很是无奈。他何尝不想做一个任事不经手的孩子,他何尝又想做一个早慧得过了头的引起有心人瞩目的孩子……可是这一世的局势着实太凶险了。莫说什么为了天下亿兆庶民,即便单单只为了张家,为了那些至亲至爱之人,张道也得拼尽自己努力,做一些什么改变,才能令自己安心。

    一番玩笑之后,冉闵终于想起来自己原来的话头并不是为了说张道的妖孽的。不过,他却已经习惯自己的跑题,张道王召两人更觉有趣。可总得言归正传,冉闵只得略有些无奈的干咳一声,接着说了起来。此时他已经换上了一副很是严肃的模样,张道两人自然也收起笑脸,肃然倾听。

    “俺见识不如你们两个,但终归是俺痴长两岁。说起来去过的地方,见过的人,对民情的了解,却是比你们更深一些……匈奴外患,迫在眉睫,这在仲升和小张道眼中是一目了然再无异议的事。可是,在民间,却没几个有这等见识了。所以,难免就有不识大体,埋怨穷兵黩武的。再说,这些年劳役赋税,再加上征兵,民间很是有些苦不堪言之语……”

    冉闵絮絮说着,却并没有什么渲染修辞。但近乎白描的情形,却渐渐令得张道王召两人震动不小。

    张道以前自然思量过这个时代普通民众的想法,但终究是他狭隘了。张道只看到了凉州一地,民风彪悍,对于抵御匈奴积极踊跃,就想当然的认为天下庶民皆是视匈奴为不共戴天的仇雠。加之形势危急,张道也只觉得民政可徐徐图之,军事却迫在眉睫。

    今日先是王召和他激辩,令他多少有些触动。接着就是冉闵这个走南闯北之人,将民间实情展现在他眼前……唉,还是有些想当然了!此时想来,也并非不可想象。毕竟,汉廷建国以来,就没有消停过。灭楚之战,却是汉武帝之时,压下众多非议,存储粮秣,整军备战,这才轻巧之间就灭了楚国。可是,百年支撑之下,面对楚国和匈奴两面大敌,中原民众的确已经有些不堪重负了。

    正当张道仍旧思量着这之间的计较得失,期冀找到对策之时,王召却略显激愤的开了口:“庶民短视,本是无可奈何之事。但是,战端一起,大军之中多少人抱有可有可无之心,后方转运粮草的民夫又有多少心中不愿……就连朝中难免有因心系黎民,却不识大体之人反对大动干戈!更不用说朝中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借此争权之人……中原不论王土之大,黎民之众,均是远超匈奴,却被匈奴屡屡掠起钱粮人丁,就是因为有这些人的无知!须知,上下同欲者,胜……”

    张道默然点头,他比王召更加清楚这其中的蹊跷。毕竟,他比王召更加了解中国的历史。几千年间,北方游牧民族从未断绝过对中原的侵略攻袭。除了每个朝代建国之初,兵强马壮之时,尚有还手之力。一旦中原安逸日久,对上游牧民族就很是憋屈了。更是出现了五胡乱华的惨烈灾难,还有两个异族入主中原令得中原颜面尽失的大变动。若是深思这其中的道理,却大多是中原先陷入混乱,给了北方大敌可乘之机。大道至简,也就是这么写问题而已。

    听到王召越说越愤慨,张道却只好接了他的话头:“中原应对匈奴之失,固然是因为国内有掣肘之人,可也是攻防之间的必然。”

    听张道说到这里,王召和冉闵就被张道的话吸引了过来。王召只是好奇张道在军事上的见解,冉闵却隐隐间明白张道的想法,心中很有些激动。

第121章 一时多少英雄() 
张辽方才因为张道王召两人辩论得实在激烈,只得出了客房,在客栈之中闲逛。不一会儿,却见凉州并州一路之上专司情报事宜的张勇,领进来了一名书生打扮的年轻人。既然遇见,张辽少不得过来问上两句,却得知是银川阅汉堂楚老夫子的族孙楚伯钧。此人自小在江南一带长大,此行本是去凉州看望楚老夫子的,却未在银川住上两日,就被楚老夫子打发来跟张道一行人见识一番。

    张辽听闻之后,免不得和人见礼,之后打发了本就忙碌的张勇,他亲自领人去和张道相见。不过,走在一侧的张辽,看着眼前这名年轻却很谦逊有礼的年轻人,心中总有些不同的感觉。楚老夫子虽和张道亲厚,可却也不至于差遣本就从江南千里劳顿而来的族孙,毫不停歇的从凉州赶到这并州晋阳城。张辽心中思量着,莫不是楚老夫子特意让楚伯钧从江南而来,就是为了能够跟随他们这一行人吧。更何况,此人来到晋阳就和张勇联系上了,免不了是和家里长辈见过面的。

    总之,张辽心中颇有些想法。但却也不好宣之于口,直接问楚伯钧,只等一会儿和张道说一说。而楚伯钧看着好奇之色尽显的张辽,也只淡淡然跟着往客栈里边走,并没有什么多余的表情。

    等楚伯钧进到张道所居客房之后,张道王召冉闵三人自然起身见礼,一时间客房之中竟有些热闹。

    冉闵只是看楚伯钧虽然年轻,却是气度不凡。若不是心中有沟壑之人,应不能如此从容雍雅。再看一旁的王召,虽说平时也算谦和,但冉闵却看出他是有些锋芒在内里边的,只是还没有到毕露的时候。至于拿楚伯钧和张道比,冉闵却是本来就没有这种想法。毕竟,不论张道再是老成,再是妖孽,但在投契之人诸如冉闵面前,却还是没有肃然之状,偶尔也有些痴气。故此,在冉闵心中,张道只是心中装了太多事的孩子而已。

    想想昨日和张道相见,冉闵总觉这个小孩子好像对他很有些好奇,让他不禁警惕之心暗生。须知冉闵因为所操持的营生,还有他的经历,不得不终日防备。更何况从自己妹妹冉颖那里得知,这才旬日之间,张道居然已经两次解救她于危难之间。更加之冉颖口中张道一行人的举止气度,决然不是普通人。如此一来,就让此行并州本就被人牵着鼻子的冉闵,很是怀疑。就连王召,他也不得不假设那是张道暗中使的人。

    有此顾忌,冉闵本是不想和张道王召两人照面的,可是却耐不住冉颖所请。在冉颖那里,原本还有的疑虑,却因两日间的相处,减弱了不少。她口中只说让兄长见一见这一行人,凭借兄长的见识,自然可以看出他们是否有别的居心。甚至,能够看出是否就是他们这一行并州的目的所在。冉闵拗不过自小就被他娇惯的妹妹,只得亲自拜访张道王召两人,以表达他做为兄长的谢意。

    可是,和两人相见之后,不足半个时辰,冉闵却已经毫无顾忌,敞开胸怀和两人天南海北起来。

    冉闵虽少读书,但却是走南闯北,贵在见多识广。王召此人,谦逊之下的骄傲以及锋芒,或可在旁人那里掩饰的滴水不漏,却是瞒不过冉闵的眼睛。王召的锋芒,自是因为不当其时,未曾显露。但有朝一日,一旦显露,应该是一番大动静。在这一点上,冉闵自认看得分明。

    更令他坚信王召救她妹妹并非有意,只是出于公心的,却是王召的骄傲。锋芒不当其时,未曾显露。可是王召的骄傲却是仿佛与生俱来般,无时不在身上。在冉闵看来,王召的骄傲,天下少见。自然,冉明也还知道,骄傲到王召这个程度的人,是不会撒谎的。或者是不愿撒谎,不屑于撒谎,也并不擅长撒谎。

    至于张道,冉闵和他见面半刻之后,就得出了这是只妖孽的结论。不论是张道的老成,还是张道的见识,以及,张道的胆识……

    特别是张道的胆识,令得冉闵惊讶不已,心中也有些叹服。

    这却是因为,张道见了冉闵不足半刻,就直言自己是凉州张家之人,此行是为了匈奴使节团。看着一旁王召惊讶的神情,冉闵心中不知如何表达。王召和张道也只相识几日,他冉闵更是只和张道初次见面,张道却是坦然说出这些话……当时,冉闵注意到一旁的程宗如和张道的兄长张辽,却也只是有些想不到张道会如此坦然,并没有什么不可思议之状。看来,张道平日行事,也是如此。

    果然是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

    张道若是知道因为这个让冉闵心中看重甚至叹服,他就不知是欣喜还是好笑了。几日之间,王召的性情他心中已然有数。虽尚未清楚王召的来历,张道却已经将王召看做自己需要尽力招揽的人才。这话说来好笑,张道只十几岁的少年,王召却是骄傲如此才高如此见识如此的俊杰。

    可是,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