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史料记载榴莲传入中国是在明代。郑和下西洋时从马来带回了这种新奇的物种。据说榴莲得名就是因为船员们喜欢吃这种果子,取名流连,最后谐音成了榴莲。
    虽然榴莲传入大明已经有段时间,但却没有广泛种植。宁修也是和一个湖广商人打交道的时候才发现如此美味已经在大明种植的。
    。。。。。。
    。。。。。。
第二百零四章 一瓶一模(第三更,月票1000张加更,求订阅,求月票!)() 
得知这个消息后宁修直是大喜。
    榴莲并未在大明推广种植,且真正吃过的人很少。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榴莲的美味举世皆知,那种又香又臭,香中有臭的味道不知迷倒了多少食客。
    虽说各花入各眼,榴莲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但宁修相信绝大部分的人一定会喜欢这种美味的。
    宁修当即与那商人达成了协议,订购了一批榴莲。
    他掌握的榴莲做法有限,其中最拿手的就要数榴莲披萨了。
    无非是把榴莲果肉混入披萨烤制。看似平淡无奇的两样东西一经混合却变得神奇起来。榴莲的气味和芝士的气味在烘烤下充分溢了出来,真是叫人唇齿留香。
    宁修试吃之后不禁回忆起前世大学毕业季时和几个同寝室哥们一起在餐馆喝啤酒吃榴莲披萨的场景。
    最终大家哭的稀里哗啦都跟泪人一样。一场酒醉后,却是各奔东西。
    一张榴莲披萨里承载了太多的情感,宁修坚持要做榴莲披萨也是为了纪念曾经的这段经历。
    孙悟范听的一愣一愣。
    “榴莲?这个还真是没有听说过。是异邦进贡的番果吧?”
    “孙兄这可说错了。这榴莲是当年三宝太监下西洋的时候带回来的。在大明已经种植了一段时间了。”
    孙悟范呀了一声道:“是三宝太监带回来的啊,那为啥没有推广种植呢?”
    宁修笑着解释道:“榴莲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很严苛,大明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生长的。”
    孙悟范撇了撇嘴道:“宁贤弟懂得真多,这又是白胡子老爷爷托梦告诉你的吧?”
    宁修摇了摇头:“这回真不是,是一个湖广商人告诉我的。”
    “唔,这榴莲的味道确实很特别。开始我觉得有些臭,但细细一品却是臭中带香。”
    孙悟范不愧是资深吃货,很快就体会到榴莲的妙处,大嚼特嚼了起来。
    “浓郁,真的浓郁。。。。。。”
    孙悟范越品越陶醉,宁修看死胖子一脸享受的样子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可以落地了。
    其实对于榴莲他一直没有绝对的把握,毕竟古人和后人口味相差太大,万一榴莲披萨推出后无人问津甚至招致一片恶评,宁记酒楼的招牌可就砸了。
    虽然宁修现在的主要收入不是来自于酒楼,但也不愿意看到砸招牌的事情发生啊。
    不过现在孙悟范给了榴莲很高的评价,足以证明大明百姓是能够接受榴莲的味道的。
    套用一句流行的话,这世间有谁能不爱榴莲呢?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张榴莲披萨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张。
    孙悟范很快就把整整一张榴莲披萨吃完。他拍了拍肚子,打了一个饱嗝,享受的闭着眼睛说道:“宁贤弟啊,要不要把这榴莲披萨的配方卖一半给为兄,为兄保证把它推成大明第一名菜。”
    “咳咳,这可算了吧。榴莲味道毕竟重,只可偶尔吃吃。再说,要是外邦人一提起大明就想到榴莲,这感觉也太奇怪了。”
    “好吧,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我吃了宁贤弟的榴莲披萨,也该给你画图咯。”
    宁修就等着孙悟范这句话呢,戏谑道:“我这便去拿笔墨纸张,为孙兄铺纸研磨。”
    二人相视一笑,好不美哉。
    。。。。。。
    。。。。。。
    很快孙悟范设计的玻璃花瓶图纸就被拿到了制模匠人那里。
    这位匠人姓魏,名贤忠,和历史上著名九千岁的名字真好颠倒过来,也真是巧了。
    作为荆州最著名的制模师,魏贤忠的手艺绝对是顶级。
    他之前更多是给漆器制模。
    魏贤忠的生意一直还不错,但使用漆器的人家毕竟有限,魏贤忠最多也就是一天打上几个模子。
    可这玻璃花瓶一经问世便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
    魏贤忠不知道玻璃花瓶的定价是多少,但想必销售前景一定很好吧?
    不然宁公子为何一次下这么大的单呢?
    便说这次罢,宁公子直接叫人拿来几十张画好的图,叫他依着图纸把模具全打出来。
    这可是几十个模具的大单啊。
    魏贤忠激动的攥紧了拳头,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些模具做的精美绝伦,讨好了宁公子好以后继续接单。
    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这位宁公子有大气魄,玻璃花瓶的样式肯定不会局限于几十种,今后肯定会有越来越多样式的玻璃花瓶出现。
    他只要抱上了宁公子这条粗腿,还愁没有生意吗?
    一想到这里魏贤忠就觉得美滋滋的。等赚了大钱他就换一套两进的宅子,再雇几个丫鬟,享受享受有钱人的生活。
    正当他沉浸在美梦中时,突然一个人拍了他的肩膀。
    魏贤忠吓的一个激灵,他转过身来定睛一瞧见是宁修,这才用手在胸前压了压。
    “唉,宁公子走路怎么不知声的啊。可吓死小老儿了。”
    宁修连忙摆手致歉:“不好意思,宁某走路步子轻。”
    “宁公子来为的是模具的事吧?”
    魏贤忠拍着胸脯道:“模具的事情宁公子放心,包在小老儿身上。不过数量确实有些多,小老儿需要多些时间。”
    “不急不急。”宁修笑吟吟的说道:“宁某来是想告诉魏师傅,以后每天都可能送些图样来,叫魏师傅制模。”
    “每天?”
    魏贤忠的一张嘴张的犹如鹅蛋一般,难以置信的盯着宁修。
    “宁公子不是拿小老儿寻开心吧?这制模哪有天天制的道理。”
    也不怪魏贤忠疑惑。一般而言制作的模具都会多次使用,这样可以节约成本。
    像漆器售卖的铺子一般也就是摆着十几个样式,每个样式用一个模具。过一段时间再统一更换样式,这时候才需要制模。
    像宁修这样每天都要拿来图样制模的还真是十分少见。
    “魏师傅说笑了。宁某要做的这玻璃花瓶,是一瓶一模啊。”
    “一瓶一模?”
    魏贤忠听到这里直是愣住了。我滴个乖乖,这下他要赚大发了。
    别管宁修一瓶一模的目的是什么,这都将给魏贤忠带来一笔丰厚的收入。且只要玻璃花瓶卖的好,他的活儿就一直断不了!
    。。。。。。
    。。。。。。
开个单章求月票啊!!!!() 
第二百零五章 柳兄轻点(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魏贤忠终于明白什么叫贵人了。宁公子就是他的贵人啊。
    “宁公子且放心,小老儿一定按时制模、交模,绝不会耽误宁公子的大事。”
    魏贤忠急着向宁修表明态度,面颊涨得通红。
    宁修笑了笑道:“有魏师傅在,我放心。”
    。。。。。。
    。。。。。。
    宁修与魏贤忠交代了制模的事情便返回家中。
    一进外院七郎便愤愤不平的走过来道:“三哥,你看看咱家都成什么样了。什么人都来打秋风!”
    宁修大惑不解道:“发生什么了?”
    “黑胖子,死胖子,两个胖子都来了啊!”
    宁修这下真的被吓到了。
    不是吧,这是二鬼拍门的节奏吗?
    虽然心中忐忑,但人宁修还是要见的。
    开玩笑!这可是他家,主场作战还能被两个“外来户”吓破了胆?
    两个吃货便浑身是嘴又能吃掉多少?
    宁修鼓足气力,冲七郎道:“莫怕,有三哥在他们吃不空咱家的。”
    七郎:“。。。。。。”
    无奈之下七郎跟着宁修到了花厅,小拳头却是紧紧攥着。大有随时挥拳保卫宁家财产的架势。
    其实,孙悟范和柳如是倒真不像他想的那么能吃。
    两人吃了半个时辰,才吃掉了几盘子点心,还剩几块呢。
    见宁修来了,柳如是连忙起身道:“呀,宁朋友终于回来了。兄弟我可想死你了。”
    说着给了宁修一个熊抱。
    “呃。。。。。。”
    被柳如是这么一抱宁修还真有些吃不消,咳嗽一声道:“柳兄轻点。”
    柳如是这才意识到力气使的太大了,连忙松开手臂尴尬的笑了笑道:“不好意思哈。”
    “许久未见宁朋友了,这才会激动失态。哈哈。”
    “哈哈哈哈哈。。。。。。”
    孙悟范突然捂着肚子笑了起来:“笑死我了,笑死我了。”
    柳如是狠狠瞪了他一眼:“有甚好笑的?”
    “你一个大男人见个县学同学激动个什么?这难道不好笑吗?”
    孙悟范眉毛一挑,戏谑的说道。
    柳如是如何听不出孙悟范的言外之意?他不由得大怒,挥拳便朝孙悟范面门而来。
    事关男人的名誉尊严,真是叔可忍婶不可忍!
    说时迟那时快,宁修闪到二人中间,出掌接住了这一拳,化解了不必要的冲突。
    嘶!
    还别说,柳如是的拳头还挺硬。加之他的拳速极快,宁修生生接了一拳疼的直咧嘴。
    “宁朋友,你没事吧?”
    柳如是大惊,连忙上前关切的问道。
    “唔,两位给宁某一个面子,就不要恶言相向,大打出手了吧?”
    宁修这么一说孙悟范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讪讪一笑道:“我跟他开玩笑呢。”
    柳如是眼眶中已经盈满了泪水,他抓住宁修的右手,仔细的揉了起来。
    “都是我不好,都是我不好。我应该轻点的。”
    宁修,孙悟范:“。。。。。。”
    柳如是显然没有注意道宁修脸上的黑线,兀自说道:“下次我一定会轻点的。”
    “咳咳,不说这些了。柳兄此来是为了何事?”
    宁修赶忙将话题引开,再这样说下去非得被带偏了不可。
    “哦,是这样的。”
    柳如是倒是老实人,被宁修这么一引也就转了话头。
    “武昌的那帮士子又要搞一个诗会,这次是在武昌举行。。。。。。”
    柳如是刚一启话头,宁修便觉得头疼不已。
    这帮武昌府的生员士子怎么记吃不记打呢?
    好端端的又要搞什么诗会?
    文人真是骨子里贱啊,这得被打脸打几次才能长记性?
    “柳兄,我能不能不去啊。。。。。。”
    “那怎么行!”
    柳如是闻言立刻色变:“宁朋友是河东诗社的头面。宁朋友若是不去,我河东诗社如果落败,被人看轻了可怎么行?”
    “这。。。。。。”
    非是宁修不愿意出风头,名声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对于现在的他。他如果能够在士林圈子里名声大躁,对于乡试也是有助力的。
    毕竟乡试选的是本地才俊,大宗师也是要看生员名望录人的。
    宁修出身不是豪族,本就在这方面吃了点亏,如果能够通过诗会雅集把名望养起来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