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脑诳裥Α�
不过,高兴过高兴,这救援之事,还是要考虑的。司徒彻本意则是不予理会,毕竟,就算荆州被赵军攻克,自己也是受影响最小的。当然,最重要的是,经过分析,以赵军现在出动的兵力和赵军在各地军队的驻扎情况看,赵军根本就不会立刻向南,对荆州下手。赵军此战的目的,只怕就是洛阳或者长安这两个大燕国都。司徒彻麾下重臣也认为,赵军此次行动,就是要以一次胜仗来宣告赵军的战无不胜,同时拿下大燕旧朝的国都,以在中原竖立新朝赵国替代大燕的气势。
但林世文却没有认同司徒彻不救援的建议,他认为,此次需要出兵救援。就算不是真心要为洛阳王出力,也要打出支援的旗号。对此,司徒彻有些不明白,甚至有些不满。
“林相国,既然你说赵军无意南下荆州,我们何须出兵?难道真要为司徒浩拿回洛阳而战?先前还打生打死,我蜀军将士可不愿为洛军收复失地而死战。”
林世文则沉声道:“王上误会了,莫说我们无意协助洛阳王收复洛阳,就是我们愿意?赵军会做看我们收复洛阳?洛阳王能收复洛阳?我们此次救援,只需要打出旗号,派出少许人马走一趟即可。”
“哦?这是何意?”司徒彻诧异道。
林世文沉声道:“这就是要告诉赵国,我们南方之地是我们南方诸侯的辖地,赵军如果要南下,我们南方诸侯就会联手抵抗他们。如此,让赵军不能随意向南行动。如果我们不动,赵军就会徐徐向南,逐步吞并各个地方,到时候,可就只有我们一个诸侯与之相战了。”
林世文如此一说,司徒彻当下也就明白了。这是要拿着南部诸国的旗帜,来警告赵军南下的举动。
最后,不仅蜀军,就是齐军也大张旗鼓的打着支援的旗号还是调兵遣将,兵派出一支人马向荆州赶去。
林世文说的没错,赵询确实没有立刻南下荆州的意思。除了不想一下子陷入南方诸侯的泥潭里面外,还因为东面一个楚军需要接纳,加上东雍州,赵军要接管这些地方,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赵询来说,他要拿下一个地方,对一个地方彻底的掌控。尤其是一些新政,如果不能在接管之初很好的实施下去,以后就会多出很多麻烦。毕竟,在战乱之期,谁要是不配合,赵军完全可以接着清剿余孽或其他的理由,将他们连根拔起。如果时间长了,必定会形成一大片势力网,对新朝不利。
赵军无意南下,大军在荆州北方之地布下防御,展开对内部的攻伐。也就是说,赵军将洛阳及其周边之地团团围住,与洛阳王所在的荆州隔开,慢慢的收拾。
洛阳城中,守军不多,但也不少。当然,与赵军来袭赵军相比,可就弱多了。城中除了洛阳王王府以及文武百官的府邸之外,最显着的就是先后修建了两朝,在宣武帝时期又重新修缮的洛阳皇宫。
在最开始,赵军出现在洛阳城外之时,洛阳城的守军在城中的丞相府下令下,进行了反击。很可惜,这守城的都输少爷兵,花架子有了,但实力实在太差。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大败亏输,折损万余人。自此,洛阳城守军再也不敢出城。
洛阳城之中,除了向南面荆州之地发出了几时道求援信外,再也没有与外界联系了。而随着赵军大军的不断开来,洛阳城就成了囚牢。
看着城外那绵延数里的赵军军营,看着那气势高昂的赵军军队,城中的文武官员,顿时都成了缩头乌龟。昔日再豪气的官员,此刻也不敢轻易发言。赵军虽然没有攻城,但带来的气势,却让城中所有人感到无比的压抑。
在洛阳这个大燕国都之中,赵军可是早已安插了不少细作。此刻,他们纷纷活动起来,对城中的官员和武将开始拉拢、收买和逼迫。洛阳作为大燕国都,城高池厚,赵询自然不希望大军消耗在这攻城之上,而赵询也不希望用震天雷将洛阳城炸的不成样子。如果能和平解决,自然是最好的办法。
第792章 洛阳1()
网永久网址,请牢记!
更新时间:2013…07…20
昔日赵军很难收买或拉拢这些有权势的文武官员,但是,现在却大不一样。请使用访问本站。此刻,洛阳城被赵军团团包围,城中的官员心态也是大为改变。毕竟,与性命相比,与全家全族的性命相比,这些所谓的坚持,已经不甚重要了。
其中,文官则还好些,那些武将,尤其是中低层将校,面对赵军的拉拢,倒的那叫一个快呀。赵军围困洛阳城十余日,城中的将校,已经有三分之一都倒在了赵军的旗帜之下,愿意归顺大赵。
在这十余日之中,城中的气氛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压抑。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则稍好一些。赵国治下的各种政策,对与他们而言,都是极其羡慕的。赵军掌控洛阳,他们自然也能享受减免赋税、分配田地、免费读书等政策的。
不过,这些普通百姓也担心洛阳城的大战,会波及到他们身上。毕竟,刀剑无眼,谁敢保证赵军破城之后,不会采取什么手段?这里可是大燕旧都,可是住着大燕的小皇帝,还是洛阳王的老巢。
对于上层的文武官员来说,此刻他们的压力绝对不低。战?打不过!降?这个主意现在也不敢轻易提出。毕竟,这里不仅仅是大燕的国都,更是洛阳王的老巢,谁敢保证他们提出投降,会不会被洛阳王额暗卫给处决掉?
时间拖得越久,越是让城中的官员们揪心,一种无形的压力,让这些官员们都各自盘算着自己的小算盘。
在洛阳城之中,虽然洛阳王没有将小皇帝放在眼中,城中的实权官员和军队都是自己的人。但是,其也没有废除皇帝,文武百官和一些中枢机构都依旧存在。当然,在洛阳城这个大燕国都之中,做主的还是洛阳王府。其余的诸如六部以及御史衙门等各司衙门,都不过是一个空壳子。任何政令,都是有洛阳王府负责。换句话说,大燕正统名义下的六部,虽然洛阳王没有废除,但是,其一点实权也没有。
不过现在,洛阳王府已经掌控不了洛阳城的局势了。面对城外的数万赵军,而洛阳王以及麾下主要臣子又都在荆州之地,所以,整个洛阳城都渐渐失去了控制。在城中官员多次向洛阳王府右丞徐吉询问援兵以及应对方法不果之后,城中的官员都开始四下商议起来,商议眼前的局势,该如何应对。
燕帝现在不过十三四岁的年纪,又没有实权,更没有能力。所以,现在的局面,也使得城中的大燕旧臣开始考虑新的出路了,至于燕帝,现在已经顾不得了。当然,也有一些死忠分子,依旧空喊要与洛阳城共存亡。
吏部尚书周挺的府邸之中,此刻洛阳城之中的几个“位高权重”的官员都齐聚一起,商议他们的出路。不得不说,这些大燕旧臣,基本上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头了。当然,能做到六部官职的人,没有五六十岁,也基本上是不可能。尤其是昔日雍王主政之时,这些六部官员,基本上都成了养老的地方。
“周大人,赵军围城已经半个月了,从我们所知的消息看来,整个东雍州之地,只怕都已经全部落入赵军之手。洛阳王的援兵,只怕指望不上了。在这里,你老的官职最高,你老的威望也是最大的。现在,我们当如何应对,你老需要拿出个章程来,好让我们有个准备。”户部尚书苏林抖了抖发白的胡须,闷声说道。
周挺心在冷笑,这苏林将不利的局面已经说破,洛阳被围,外无援兵,现在让自己拿出章程,除了投降,还能有什么?但是,自己要是率先说出了,那么,那么,自己就要承担投降的责任。虽然没有人会因此而难为自己,但是,自己的名声可就臭了。毕竟,这些人可都是昔日忠于大燕的老臣了。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自己的家人考虑。名声臭了,定然会对他们有些影响。
毕竟,不管对谁来说,他们这些身居高位,尤其是身居朝廷中枢的官员,一旦背主,只怕不好的名声就彻底遗留下来了。而且,大部分诸侯和君主,都不喜欢这些身居高位而背主之人。毕竟,燕帝还没有做到天怒人怨的地步。
心思一动,周挺笑着说道:“论起官职,在这里,除了我,你户部苏大人、兵部许大人、刑部贺大人可都是同一等级的。说道威望,我们这里的人,还有威望吗?赵军围城,自由洛阳王负责,我们,没有权利,更没有实力去做什么。如果苏大人有什么主意,但说无妨。”
周挺的话倒是不假,六部之中,虽然因为重要程度和权势,高低有所不同。但是,六部尚书的官职和地位,却是一样的。此次前来的六部尚书,除了工部和礼部之外,其余的都在这里。而这两部的尚书,则都是死忠于燕帝的老臣,此次他们商议,自然不会邀请这两人前来。
苏林心在暗骂,这周挺早就暗中联系自己部下门人,打着投降的念头,可现在,却偏偏不开口。当然,苏林也希望率先提出投降的是对方。正如周挺担心的那般,率先喊出投降的人,定然名声会大跌。
苏林倒想率先提出投降,毕竟,投降赵军,说不定还能得到赵军的重视,被对方所看重。不过,他并不清楚赵军对城中大燕旧臣的态度,也没有与赵军联络的方法。所以,他才向周挺询问,他可是知晓,身为吏部尚书,其名下可是有着不少的亲信的。虽然赵军在城中的细作还没有联系六部以及各部主要官员,但是,他们都知晓,赵军已经开始与城中的一些将校,城门令开始联络了。
兵部许儒急声道:“好了,不要说这些无用的话语。现在情况已经摆在我们面前,洛阳王只怕是指望不上了,援兵根本就无法赶来支援。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洛阳王的援兵赶来,只怕这洛阳城外的赵军,就早已经破城了吧。”
“现在我们商议,如果诸位还是这般废话连篇,那许某就不奉陪了。大不了,等洛阳城破,是生是死,自有天命。”
许儒的一番话,顿时让周挺和苏林每天直皱。要是就这般散了,只怕别想在一起谋划归降之事。要是等赵军破城,谁知道他们这些大燕旧臣以及洛阳王麾下的“重臣”回师什么结果。
苏林闷声道:“许大人勿要急躁,既然是商议,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周大人,据闻,你下面的不少官员,今日都在与城中的一些来历不明的人交往甚密。想来,此刻赵军大军围城,洛阳危在旦夕之际还能有心情与这些来历不明的人吃喝玩乐,定然是另有门路了。竟然如此,周大人何不说出来,让大家商议一番,也好让诸位有个出路?”
周挺心在暗骂,但既然苏林说的如此明白,其他人也不是笨蛋,自然早就清楚自己这几日的所作所为。于是,只好闷声道:“下面的小崽子在忙些什么,这岂是我所能知晓的?我是他们的上官,是他们的恩主,可不是他们的爹娘,总不能事事的关注他们吧。”
“不过,据我所知,他们似乎与一些商人交往甚密。不过,这也只是私事而已,周某并不会去关注,也不会去过问的。”
见周挺还在装模作样,苏林气的真想将手中的茶水泼在对方的脸上。不过,既然他自己已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