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75我来自未来-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器抵押在此?那样你又哪里能有机会开这个眼界,瞅到这个当今世界第一了不起的西洋玩意?”

    贺万年擦了把热汗,惊讶地道:“姚兄这个电算器着实稀罕,着实了不起!可是小店从来没当过这种东西,实在吃不准价钱,请问姚先生您是打算活当还是死当?”

    “自然是活当,十天半个月的周转,顶多也就一个月。”

    贺万年道:“既然是活当,不是要卖,那一万两银子可贵了,您也别和我说什么三十万金法郎。小店本小利薄,那可是无论如何拿不出的。

    不如这样,我给您周转个两千两如何?当期一月,月息两分一厘。如果愿意死当,那我咬咬牙,给您凑个三千两出来。”

    姚梵心说自己这不就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吗,目的达到那不就得了。

    “我要的是现银,你有吗?”

    贺万年笑道:“这大清国,您要现银还不如带银票好使,京城四大恒的票子随您挑,就在这条劝业街上,现成有恒利的金店,姚兄什么时候要换现银都可。”

    姚梵闻言思忖点头,干脆地道:“那便算两千两罢,手头周转几日也就行了。不过这钱务必要有零有整,方便我花销。”

    于是贺万年小心翼翼地将手机用他贴身帕子包了起来,送进后面的库房,然后出来填了当票,又取出银票大面额小面额认真的分好,再有些散碎银两连当票一起放在一个白罗经布的帕子里,连帕子一起给了姚梵,姚梵点了无误,包好收起。

    得了银子后姚梵不好意思立刻走,翘起二郎腿坐在店里,喝着茶与贺万年聊了起来。

    “贺老板,我跟你打听一下,这城里哪儿有商铺出租?另外我还需要库房,也是越大越好。

    贺万年把手机藏进店后库房,过来陪着坐下说道:“这您可是问对人了,就在这劝业街后,我有三个铺面在那条太平街上,其中一个米店刚刚搬去福海街,铺面才空了出来,您要是得闲不妨和我一起去看看,要是看得上,那您租去便是,价钱好商量。”

    姚梵心急,立刻道:“说去咱们就去。”

    贺万年笑着上下打量了姚梵一眼,问:“您就穿这身去?”

    姚梵醒悟,点头道:“这身西服确实有点不合时宜,贺老板的意思是?”

    “姚老板您要是不嫌弃旧的,我店里前几天刚结了个当,有一领不错的湖绸长衫,八成新,您可以看看,要合意便算我送您的。”

    姚梵笑道:“不讲究,我们做生意的走南闯北,穿得太好没意思,您送我可不敢收,该多少钱您说话就是。”

    贺万年摇头摆手客气的道:“姚兄见外了不是?您这话哪儿说的,当初这衣裳当了二两银子,您就还给二两得了。”

    说着贺万年就吩咐伙计取来,姚梵一试正合身,暗青的湖绸半新不旧,宽袍大袖地套在西服外面倒是不觉得紧。

    边上伙计讨喜的道:“嘿,合身,就像是得意给爷预备了的。这衣裳要放旧衣铺,少说也要五两不二价。”

    姚梵笑笑谢过贺万年,直接就套在西服外面了。

    二人于是起身,姚梵光着头,脚下穿着黑皮鞋,配着身上青绸衫,脑后也没辫子,怪模怪样的与头戴黑缎红线**瓜皮帽的贺万年一起,抬步走到太平街。

    “姚兄您看这铺面怎么样?”贺万年套近乎地喊着姚兄,站在街边摊着手指着这太平街上的铺面对姚梵道。

    姚梵不言语,等他把边门锁打开。

    姚梵推门进去,见里头是个二进的四合院,前后两个院子里各用青砖铺了十字小路沟通东西南北的各长屋门廊。青砖上已经生了苔藓,大约有一段时间没人住了。前院较大,面积约一百来平米,后院小一些,总也有八十平米。前院四角分别种了一抱大槐树和三株细细的小垂杨,后院却光秃秃的没有种树,只是放了两个齐腰高的大水缸。算下来,前边连街的铺面加上后边两进里所有屋子,纯室内面积大约有七百多平方。

    姚梵没工夫一个个屋子去看,直接就问贺万年:“这租金怎么算?”

    贺万年回答得干脆:“半年18两,一年34两。”

    “倒是不贵,那我先租一年的。”

    说着姚梵就掏钱算与贺万年,心说这年头的房租真够便宜的。贺万年见姚梵这样爽快,结交之心更甚。

    姚梵又问“贺老板,这屋子只能当店铺用,要放货地方可就不够了,你知道哪里有大仓库么?”

    贺万年把银子揣进口袋里头,道:“这青岛口要说大库房,就数码头边上几个货栈最大,那都是南北各家商行的产业,您要租些地方出来放货是可以的,断不会整个仓库租给你。

    姚梵皱眉:“我的货多,地方小了放不下。我要是想在此间建个大仓库,手续该怎么办?”

    贺万年摆摆手,轻松地道:“这青岛口城墙里围的地皮,一亩不过二十两银子,地界好的最多要四十两,地界差的十一、二两就能拿下。

    至于那城墙外边、码头边上的地,原先二两一亩也能就手,如今却要七两朝上。

    至于城外的石滩荒草地,除了草,什么都不得长。那里闹捻的时候最便宜,一两二钱一亩,现如今价钱有点起来了,但也不超过二两。

    至于耕地,我觉乎您大概没兴趣的。”

    “我只要盖仓库,就选在城外那石滩荒草地吧,毕竟那里地价便宜,离城里又近,方便照顾。”

    贺万年也爽快,答应道:“那这两日我就帮姚兄问问地牙子,若有合适的地皮,就叫他们给您留着。至于手续您既然认识孙州判,他一准能帮上忙。”

    “行,那贺兄帮我留意询问,到时可少不了要重谢您。”

    “瞧您说的,打我的脸不是。姚兄千里迢迢从西洋回来寻祖,我这举手之劳的襄助本就应当,还谢什么劲。”贺万年微笑道,但是心里很受用。

    姚梵现在觉得贺万年对本地的地价和诸般生意相当熟悉,对他颇有好感。

    贺万年心里感觉却很奇怪,姚梵身上那种说不出来的气质,巍巍然而独立,仿佛天地间不群不靠的一颗参天大树,让人心生信赖,但此人举手投足都不与常人相似,随意中带着洒脱,实在令人有种陌生感。

    贺万年觉着,大概像姚梵这样的海外华侨都是这样的吧?看起来完全不同于这大清国的商人。大清的寻常商人若非市侩钻营便是奸诈谄媚,甚少有人如姚梵一般身上透着股子正大之气、果决之气。

    “到底是见过大世面的,想来他在胶州港租了门面,今后还要建仓库,那必是要在此地做长久的买卖,实在值得自己与他好生交往。”贺万年想。

    姚梵从贺万年嘴里问明白了这青岛口的土地行情,终于知道这会子的土地价格对自己来说完全没有阻力。如此一来自己的时空贸易所需要的场地就算搞定了。

    姚梵对这院子里的各屋只粗粗看了一眼,见都简陋的很,便迈步往院外走,临走前托付贺万年帮他找些伙计收拾店铺,粗置些桌椅板凳床铺之类的合用家什,贺万年满口答应。

    两人分开后,姚梵抬头看天色不早,迈开大步向府衙走去,要去请州判孙茂文吃晚饭。

    来至府衙门口,早有人候着了。

    姚梵这个二鬼子外形扎眼的很,穿着长袍都遮不住,那孙府的家人远远地就辨认了出来,迎了上来。

    “姚爷,我家老爷请您去施家饭店,我家老爷随后就来。”

    姚梵点头,随手从袖内袋中拿了一枚一两的银荆ё由土苏饷胰耍﹁蠖潦槭笨垂宄说淖雠桑勒馍鸵乔宄墓婢兀彩亲鋈说目诒栽缇驮谛浯锓帕诵┥⒁�

    这孙府家人点头哈腰的将银子塞进腰带缝里,用兴奋的颤音道了声谢,一溜小跑地打着灯笼在前头引路,还不断地躬身回头,殷勤招呼姚梵小心脚下的路面脏泥、臭水、崴脚坑。

    一般来说清人给赏钱不多,电视剧里一两银子地出手实在是王侯或者大户望族的派头,一般给三五个铜子或者十个乃至十几个大子就是很慷慨了,可姚梵哪里知道这些规矩。

    这孙府家人平白得了一两银子的厚赏自然是心花怒放。只是不明白姚梵这般大方显然是个巨富,为何却没有乘坐车马?

    姚梵跟着这个孙府家人来到施家饭店,见这两层木楼上下都挂着红灯笼,门前一溜四个,各自上面写了斗大的单字,正是“施、家、饭、店”。 

第6章 勾结() 
【6】勾结

    这施家饭店大约是经营了有些年头,铺面很大,楼上楼下。店里靠墙摆着酒缸瓦罐,青砖地白灰墙。

    姚梵在包间里坐定,看这全木质的包房虽然陈设简陋,倒也干净。

    他点了一桌好菜便安心地等着,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着接下来如何巴结孙茂文。

    没等面前的茶凉,就听见包房外有人说“就是这里。”

    姚梵听得明白,那是孙府家人的声音。

    接着就听见孙茂文的声音:“让姚兄久等了。”

    姚梵立刻从椅子上站起,一撩布帘迎出门外作揖。

    口中说:“哪里哪里,孙大哥公务繁忙,我等您是应该的。”

    孙茂文对姚梵的礼数还是满意的,他停步拱了拱手,指着身后二人给姚梵介绍道:“这位是青岛口海关巡检刘子铭刘大人,这位是胶州守备韦国福韦大人。

    姚梵见二人一文一武都是胶州有实权的地头蛇,便學着电视剧里的动作给二人作揖,那二人礼貌的抬手还礼,于是四人落座。

    孙茂文落在首座,清了清嗓子,简单介绍了一下姚梵。接着饭店把姚梵之前点好的席面流水价端上,四人频频交杯换盏热络亲近,随意的扯了些闲篇。

    酒过三巡,四人的自我介绍也已告完成,互相间算是熟络了。

    胶州守备韦国福看上去有些粗豪,他一双大手握着酒杯,对姚梵道:“俗话说不打不相识,姚兄是海外回来寻祖,却平白吃了我手下兔崽子一棍,这杯酒我给兄弟赔个不是。明儿个校点时,我定要军棍伺候那些瞎了眼的蠢才。”

    姚梵举起酒杯诚挚地道:“韦大人体察下情,心怀百姓,在下不敢当。那犯错的士兵也是忠心办事,还请大人不要责罚他们。”说罢一饮而尽。

    海关巡检刘子铭是个干瘦的中年人,操着一口南方话,他眨着眼对姚梵道:“据说姚兄的家族遍布泰西诸国,熟知洋务,今后要在咱们胶州做生意?”

    姚梵老实地应道:“确实如此。”

    刘子铭见姚梵不上路,便直接挑明了说:“那姚兄将来是打算走洋关呢?还是走常关?”

    姚梵懵了,他完全不知道这其中是个什么个道道。

    孙茂文放下筷子,晃着头对刘子铭解释道:“他姚家以前是在泰西诸国间做买卖,从来不曾回国,这次只派姚兄一人回来寻祖访宗,对大清国的事情并不知晓。”

    刘子铭点点头,一捋颚下稀疏的胡须说:“那不要紧,我说与姚兄知道便是,是这样,国内海运,走常关,交船钞货税,也就是各项厘金、港捐、牌费、泊税。至于海外货物则要走洋关,那是英国人赫德管,与我大清自管的常关没有干系。”

    姚梵醒悟过来,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