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乞活-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大夫阶层,仅仅是借着党争挑起士大夫内讧,而把政局推向更加混乱。

    他要是有他爷爷万历皇帝一半的眼光,也不至于弄个匪越剿越多,不断把百姓推到反贼一面,举国皆从贼,最后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

    也正是因为动了士大夫阶层的奶酪,万历皇帝死后他派下来的矿监矿税立马倒闭了一多半,这个铁矿也是在士大夫反扑下被关闭。不过继任的泰昌皇帝实在没有皇帝命,苦熬了几十年,好不容易当上皇帝即位不到一个月就死了,而天启皇帝年幼,宫廷全服心思都是放在了明末三大案中的红丸案与移宫案上,把管理这个矿场的宦官孙大安遗忘在了陕西,弄得这倒霉的老太监不得不跻身秦王府孤独终老。

    被宋青书逮到的这个宦官叫焦玉林,好巧不巧,他是那个孙大安的义子,孙大安一个太监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子嗣,临死之前就把这个矿场地图还有他私藏的几万斤铁传给了这位焦公公,要知道钢铁市价一斤一份五厘,这数万斤钢锭精铁倒腾出去,也能有快到万两的巨额财富。

    不过如今这焦公公命都要保不住了,是要钱有什么用,能有一丝活命的,他就赶紧把铁矿的事儿吐出来,倒是便宜了宋青书。

    眼看着疤脸几个没见过世面的还在挨个箱子看,宋青书干脆无奈的一拍大腿:“还看什么,都咱的,拉回去啊!”

    真是恍然大悟,刘宗敏几个立马拖着箱子往外走,宋青书自己也是咬牙抱了一个,一行人先搬了二十箱子出了矿坑,宋青书又让人用山藤,还有树枝之类给矿坑遮蔽了起来,这消息绝不能走喽,万一传到外面,估计第一个动手过来抢的就是官府。

    心满意足的领着几个心腹把铁搬到了三轮车上,宋青书刚想吆喝牲口去拉,冷不防衣袖却是被人拉了拉,惊愕的一回头,却见那焦公公无比悲催的拽着自己衣袖,有气无力的嘀咕道。

    “大爷,能不能赏点饭吃?”

    铁锭钢锭搬运回去,立马就被拉到了傻子沟后头那个煤矿子旁边,跟刘宗敏学徒的那些铁匠们热火朝天的扔到炉子里,开始紧张的打造农具,又把铸铁给了刘宗敏几箱,他则是回去接着打火铳,不过这一次左轮火枪宋青书觉得数量暂时够了,让他打的单发的远程燧发枪,以他的技术,估计这个月又能有了两把新的。

    至于那焦太监,也算是献宝有功,宋青书暂时不想杀他了,还赏给他一顿好吃食,平日里都不屑一顾的白面馒头,如今在这死太监眼里就跟山珍海味一般,一口馒头还没咽下去呢,抢着又喝了口粥,把嘴里塞的满满的都是蒸地瓜梗咸菜,难得看到这帮太监也有食人间烟火的一幕,在一旁,宋青书亦是看的凑趣。

    不过忽然间,想到了什么的宋青书又是猛地揪住了那太监的衣袖,惊异的问道:“你见过宋献策了?就是那个算命先生,特别矮的一个?”

    “见过了。”赶忙把嘴里的馒头强咽下去,噎的直翻白眼,又是一口粥塞下去这才缓过来气,那焦太监忙不迭的答道:“那天他来牵驴,看到了杂家的衣帽,丢给杂家个馒头,然后告诉杂家大爷您缺铁料。”

    听焦太监这么一解释,宋青书忍不住哑然失笑,看来这个宋献策,凭借的可不止是装神弄鬼,他有些惊人的远见,早知道想办法把他留下来好了。

    连续赶工了十来天,空缺的农具可算是备齐了,赶巧迟了快两个月的今冬第一场小雪亦是飘飘洋洋落下,把整个商洛山地蒙上了浅浅一层的白色,还艰难撑着的地瓜秧苗与土豆秧苗立马冻死了一大气。

    再也不敢拖了,宋青书直接下令全寨子的男女老少都出动,开始刨土豆子!

    一大清晨,但见三千多男女老幼冒着还没停的小雪一起上阵,山顶上到处都能听到生产队长还有妇女主任的吆喝声,前头的小孩子跑着拉开了蒙了好几个月的杂草地衣,随后拿着崭新锄头的壮年就拼命刨起有些硬的土地来,随着一镐头一镐头下去,红色的地瓜,黄呼呼的土豆立马被翻得到处都是,已经知道这是救命的粮食了,后头跟着的妇女老幼也顾不得全是泥巴,直接上手就去抓,打掉灰土之后,又放到手推车中。

    还真是到处都是一片红火场面,一个个汉子干的三伏天愣是汗流浃背,打着赤膊推着独轮车迅速将打下来的地瓜土豆子运送回山寨的地窖中,加以储备。

    随手从过去的车子里拎出一个,毕竟是冬天生长的,气温滋养不足,土豆小的就比乒乓球大了一圈,地瓜也是瘦的可以,看的洋和尚汤若望直摇头,又是那口熟练的南京官话,跟宋青书说道。

    “我的领主小兄弟,如果您明年还想在这个寒冷的时间种植粮食,今年就把大的果实都挑出来用来育苗,上帝啊,要吃这么小的土豆,想想就头疼!”

    洋和尚这话倒是提醒了宋青书,优选育苗啊!感激的对洋和尚道谢一声,宋青书叫过小萝卜,吩咐他和采薇就去办了,上一次两个生产队内斗,给宋青书提了个醒,像经营酒楼那样,宋青书还是让采薇帮自己整理事物,然后把自己的处置布置下去,倒是形成了个小官府的效应,所以这事儿得他们去办。

    汤若望还不放心,跟着小萝卜也一起去挑拣起来,没了他,宋青书倒也没心思继续巡视,干脆一屁股坐在最高的山田上,向下眺望了过去。

    这已经一个多月了,张献忠却依旧一点儿消息都没有,不会是如疤脸所说,真出了什么事吧?

    疤脸提醒一会,宋献策又提醒自己一回,最近这几天,宋青书老是有种不祥的预感,压的他心里沉甸甸的,又是坐了好一会,心神不宁的宋青书干脆一个支棱蹦起来,快步向山寨走去,他要去找疤脸,下命令其他的殖民村子也不要管土豆成不成熟了,马上收割,然后带着粮食撤回山寨子。

    可是刚到拥挤的寨门附近,却看疤脸兴奋的自己已经钻了出来,没等宋青书开口,他已经有些急促的抢先说了起来。

    “你要的道士,找到了!”

第138章 官贼() 
因为季节原因,伏牛山上的土豆地瓜减产减的很严重,一亩地也就打出了一千五到一千八百斤的收获,果实小的可以,沿着山边还有一溜苞米地,十几亩地也是只打了四五千斤的苞米棒子,这还没去中间的棒子。

    还好,伏牛山人多,耕种面积也比傻子沟的大,就算减产减的严重,也收获了差不多一万多石的各种粮食,以这个时代一人一天一到三斤粮的标准,支撑个小半年左右时间估计是够了,额外还有疤脸屯田出去的其他村庄产出,虽然又晚了半个月,减产减的严重,不过快十个村子数千亩土地,加一块怎么也能打个一万多石粮食了吧?

    这两天,一百多号战斗喽啰更是天天被拎到操场上往死了操练,以防不测,疤脸殖民的村落大约收纳了四千多饥民,虽然之前已经讲好了,也是生产队长还有会计记工分,干多少活给多少粮食,可是人心隔肚皮,谁知道看到收下来的粮食,这些外来户会不会见财起意?还需要防一手。

    这天,留下已经算是立住威的邢老倌还有邢红娘几个看着喽啰们训练,宋青书领着疤脸还有几个手下则是骑着马又出了山,每个人都是带着沉甸甸的褡裢。

    陕西颇有些道教名山,毕竟唐朝时候皇帝尊老子为先祖,扶植道教,距离宋青书近的就有个华山,这一次要拜访的道士据说就是华山下来的,也是在商南县立了个山头,在道士这个圈子里还算是有点小名气。

    倒不是宋青书忽然信神了,想要求道士驱驱邪,要说驱邪自己山里还有个洋和尚汤若望,以他和上帝的关系求他好像更加靠谱一点,道士的作用则是另有神奇,要知道,火药就是这帮道士炼丹时候发现的!

    疤脸已经不止跑了一次了,明显和这里的小道士混熟了,刚到山门下面,就有两个打柴的就已经熟稔的迎接了过来,帮着把马拴在门口拴马桩上,并且热切的上来行礼。

    “见过疤爷,您可又来了!我家师傅可念叨您许久了!新来的山茶都给疤爷您留着,不让我们喝!”

    “哈哈,那你家师傅可就留对了,今个算是正主上门,这是我们庄子的西门大官人!”跳下马,随手几个铜钱扔过去,疤脸大笑着往后又是一指。

    行走江湖,干的可都是法律边缘的灰色地带,一方面怕给家人招惹祸端,一方面也怕生活所迫惹是生非而给祖宗蒙羞,所以一般都给自己起个诨号,就像张献忠号八大王,李自成最开始号闯将,后号闯王一样,虽然宋青书这俩都不是太怕,来之前他到还是给自己起了个诨号。

    西门大官人!

    这年头水浒传流传的很广,连水浒传的同人版金瓶梅也有不少人知道,这诨号可让他被邢红娘和采薇好顿打,不过现在说出来倒也是挺提气的,听着俩小道士恭恭敬敬的喊着西门大官人,宋青书顿时感觉自己逼格提高了一大截,昂这脑袋高高在上的点了点头,这才八字步神气的在手下簇拥下上了山。

    道士也不是无欲无求,这个挨着县城不远的秒香山山道两旁,道士们也开垦了几十亩地山田,如今已经被积雪厚厚的盖了一层,山道倒是不长,青石堆砌的三层台阶,不到一百多米,一个不大的小道馆已经映入眼帘,外面跟农家院差不多的土坯墙上堆满了稻草,里头青砖小瓦的三清殿到还算有模有样,最后头还能看到个道士塔高高耸立着,就算这大冬天,也有香火缭绕而起。

    观主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身上穿着灰色阴阳鱼太极道袍,长长的白色胡须一直留到胸口,看起来就跟电视里得道成真的老神仙一样,举止也是十分优雅,彬彬有礼的请宋青书疤脸两个进了去,先是拜了拜太上老君,然后跟着又去了后院待客室喝了杯茶水。

    不过当宋青书打开随身携带的箱子,露出了里头那亮晶晶的金子银子还有细软时候,老道长的眼睛却爆发出了与他坚定所不相符的金光,二话不说,又领着宋青书两个去了他的炼丹室。

    一路上还在笑着老道长也过不了金银关,可是到了炼丹室后,宋青书的眼睛顿时也跟着直了。

    上好的硫磺成口袋成口袋的堆放在仓库中,看那数量不下四十口袋,一口袋一百斤的话,那就是四百斤的上等硫磺,收集这些可是相当费精力的,看来这老道长为了这次交易也是准备了很久,急急匆匆上前,捏起一把成了粉末的硫磺,宋青书忍不住大笑着重重点了点头。

    “好东西啊!”

    宋青书在秒香山花银子使钱的时候,商南县乡下这些乡村里,刨土豆掰苞米的收获场面,依旧是火热的进行着,尤其是宋青书回来第一晚上住的那个村子,七老八十的生产队长来回吆喝的嗓子都哑了,几个生产队会计都在仓库前面忙忙碌碌的记录着,其实说是会计,不少人还不识数呢,只能是找会写字的把名字给记录下,然后在名字底下写正字,加一笔就是一工分。

    来来往往,不是背着麻袋的,就是推着手推车往回运的,可就在一片喜悦中,靠着镇外头,两个小孩忽然亡了命一般,连滚带爬的跑了回来,声音无比尖锐的高声叫道。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