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聊天群-第5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鲜境内官道,一骑快马正在疾驰。战马已经跑得飞快了,可那骑士似乎还不满意,还在一个劲地催促,极力提高马速,快点,再快点。这种不惜马力的狂奔,估计这马得跑死。可这骑士手中还牵着一匹马,一人双马,显然是已考虑到这种情况了。

    终于,他胯下的那马似乎不行了。这名骑士丝毫没有犹豫,骑术也是了得,一跃而起,就跳到了另外一匹战马上,继续“驾驾”地催马疾驰。不出意外,被他丢弃了的那马在没有主人的控制之后,速度慢了下来,最后软倒在官道上哀鸣着。

    提前走了一天的多铎,速度并不快,毕竟所领之军中有步军。为了节约粮食,不给吃饱饭,走得就更不快了。但多铎却并不在意,反而有些轻松。这一次的护粮,有一点出乎他的意料,明军竟然没有出现,没有来打这些粮食的主意。不过幸亏是没来,否则一旦这批粮食有失的话,朝鲜这边可再也拿不出粮食了。就是倭国那边也没有,除非倭国那边能打下更多的地方,才有可能收集到更多的粮食,才可能往朝鲜运过来。

    想起这一路上自己的小心谨慎,多铎的脑海中就闪过阿济格那厮对自己鄙视的眼神。想到这个,他不由得就有点后悔,早知道明军不来的话,就不用如此小心谨慎,结果被这个吃里扒外,和皇太极穿一条裤子的哥哥给看轻了。

    他正在想着,忽然队伍的后面有了骚动,隐隐地,似乎还有声音传来。这让多铎一个激灵,该不会是明军来了吧?

    不过他马上回过神来,不由得好笑,自己这边已经没有粮食了,明军又怎么可能会出现?

    正在这时,他终于听清了后面传来的声音:“明军劫走粮食,已运鸭绿江边,请贝勒爷速回救援!”8

1044 期待的一战() 
信使驰过,满清军队无不哗然。

    就算是多铎,也听傻了,刚还在庆幸这次明军没有出现,怎么这才隔了一天,明军就把粮食抢走了!要知道,这些粮食是朝鲜这边能挤出来的最后一批粮食了啊!怎么能让明军抢走?

    这么想着,多铎看着到了近前的信使,厉声喝问道“阿济格是干什么吃的,怎么会让明军夺去的?扬古利呢,那老东西不是很稳重的么?”

    “小人不知,还请贝勒爷尽快回援!”信使喘了口气,急切地再次禀告道。

    多铎知道问不出什么来,也不是问的时候,便连忙下令,全军立刻掉头。他自己更是领着骑军先行往回赶,真是千小心万小心,怎么就还给明军抢走了粮食呢?

    一时之间,官道上显得有点混乱,不少满清兵卒的脸上,都带着惊慌之色,大清这几年就没有一次能顺顺利利地运走过粮食!怎么搞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一天的事情很多,但不管如何,太阳始终按照固定的轨迹在移动着,这不,太阳已经移到了西边,眼看着就要落入西山了。

    “中丞大人,粮车都已装上船了!”魏木兰看着最后一辆粮车上了运输船,便转身提醒登莱巡抚卢象升道。

    卢象升一听,抬头看看西边那火红的云彩,满意地点点头道“虽然比预想的稍微慢了点,但还是在天黑之前装完了。行,步军上船吧,燃起篝火,通知骑军回撤。”

    于是,卢象升的身边,有亲卫拿出小旗帜,向远处挥动着。

    只一会功夫,江边的步军排成一排排的队伍,没有喧哗,也没有推让,快速向运输船上走去,就犹如六条长龙游向运输船。

    而在不远处的一座山头上,这边的旗帜挥动后,就冒出了三个烟柱,虽然有风吹动的原因,烟柱没有升太高就散开了。但只要是山头周边的地方,还是能看到有烟柱升起的。

    看到这个情况后,魏木兰便对卢象升说道“中丞大人,我们也该上船了。”

    卢象升听了,似乎心有不甘,转头看向四周。

    见他这个样子,魏木兰跟他身边多年,那会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便连忙补充一句道“这是皇上的旨意,中丞大人如今已不必再亲自领军犯险。”

    崇祯皇帝就怕卢象升还是喜欢亲征第一线,就下过一道旨意,让魏木兰盯着卢象升,不得让他前去冲杀,不得冒险。虽然这样一来,的确对不起卢象升那一身勇力,可毕竟减少了危险的概率。

    卢象升得到提醒,无奈地一笑道“陛下旨意,本官自然是要遵从的。行吧,那就按照计划,骑军就由师将带回去吧!”

    说完之后,他再度环顾了四周,看着近一些的骑军已经往这边靠拢,便策马往江边而去。

    鸭绿江的对岸,满清新义州守将,就眼睁睁地看着明军运输船,一膄又一膄地满载粮食和明军,往下游驰去却无可奈何。当夕阳西下,连明军步军都全部上了船走人时,不由得仰天长叹了一声。他发现如今对上明军,也只有是叹气以对了!

    另外一边,好不容易等到天色渐渐地暗下来,阿济格便有点等不及了,连忙传来镇江堡守将,催着他快点动身。

    面对城下站着将近七百挑选出来的死士,阿济格站在城头上,看着他们,难得地脸上露出一脸诚恳,大声地说道“你们都是大清的勇士,绝对不能给大清丢脸,就是死,也要把明军的船烧掉,冲击他们的军营,把他们滞留在鸭绿江边!“

    说完这些话时,他却发现,底下的死士一个个低着头,兵器什么的都是耷拉着,看着就像没了精气神,或者说精气神很少的那种人。

    阿济格看出来了,这些死士明显不想死,只是被挑中了没有办法而已。看他们这种精神状态,就这士气,如果真去冲击明军营地的话,估计和送死没多大区别!

    这么想着,他就急了,眼珠子一转,脑中闪出一个念头,便立刻大声喊道“那么多粮食被明军抢走,我们大清不知道会饿死多少人!甚至有可能是你们,还有你们的家人。但本贝勒在此保证,只要你们能扰乱明军逃走,能把粮食留下来,那你们每个人都会分到一大袋粮食!”

    一听这话,还真比任何话都来得管用。这些死士顿时一个个昂起了头,看向阿济格的眼神中透着热切。和刚才相比,明显精神了不少。不知道谁先大声保证了一声,其他死士全都跟着保证,高声喊叫着,一定要把粮食夺回来。

    阿济格听了,很是高兴,这才像个样子啊!

    看着士气高昂起来的这群死士,他不由得有点期待起来,到底这群死士能给明军营地造成多大的破坏!等援军上来之后,又能夺回多少粮食?

    如此想着,他便下令死士出征。

    当这些死士鱼贯出城门的时候,远处有探马赶了回来,向阿济格禀告道“贝勒爷,明军骑军缩回去了!”

    阿济格听了,抬头看看西边的天空,此时已经看不到夕阳了,只有天边还有余晖,映红了半天天空。这个时候,明军骑军累了一天,也该回去休整了吧?

    想着这个,他又低头看向出城而去的死士,这里面有不少镇江堡本地的军卒,他们熟悉附近的地形,就算是天黑了,也不至于会迷路。明军犀利的火器,在夜里也不方便使用。这么算起来的话,这次突袭的把握还是有的。

    这么一想,阿济格心中紧崩着的那根弦,总算能放松了点。他抬头仰望天空,心中暗自祷告如来佛祖保佑!

    此时,和他同样仰望天空的,还有新军师将曹变蛟,不过和他不一样的是,曹变蛟并没有向佛祖去寻求保佑,仅仅只是观察了下天色而已,便收回视线,看着眼前一排排集合着的骑军,又和身边的师监冯德华对视了一眼,而后便大声说道“今天我们是没得休息了。趁着满清探马还没敢深入过来,我们必须连夜出发,回转海州。”

    不管原本属于哪个部队的骑军,都看着年轻的师将,没有人有怨言。

    随着曹变蛟一声令下,顿时骑军又重新动了起来,束马衔枚,悄悄地向南转移。没多大功夫,这里便没有了人迹。

    说起来,也亏了是有水师接应,否则不但粮食运走是个问题,还有战死将士的遗体,受伤将士的转移,都会是个麻烦事。如今就好了,全部上船运走,一点不耽搁岸上骑军的行动。

    夜色越来越深,不过天上倒是有一轮圆月,月光照亮大地,倒也是亮堂。这一夜,在辽东东部这边大陆上,注定不安静。

    树林子里,一队队地满清军卒,其实就是阿济格派出来的死士,在前面探马的引领下,一个个悄然走动着,就跟做贼一样,缓慢前进。他们不时转头四顾,甚至有一些心细的死士,还会抬头看下。也亏了还没到春暖大地的时节,树枝都是光溜溜的,月光也能洒进林子,抬头看去,也能看到有没有人蹲在树顶上。

    一路上悄然无声,没见有明军的潜伏哨,这反而让这些满清死士的精神更加高度紧张起来。越是不见明军踪迹,越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在怀疑,明军会不会在自己下一次眨眼的时候,突然从不知道的地方冒出来!

    这也怪不得他们这么想,实在是明军对阵他们的时候,有太多出其不意了。远得不说,就这次被明军劫粮,谁会想到明军就埋伏在离镇江堡不远的山上,突然就冲下来劫粮了?

    突然,“哗啦”一声有树枝响了起来,正在小心翼翼行进中的满清死士吓得汗毛都竖了起来,就犹如受到惊吓了的猫一般。他们虽然是死士,可不代表他们就不害怕死亡,害怕突如其来的动静。其中有几个精神高度紧绷的死士,更是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武器冲了上去。

    忽然,有一人带着恼怒,低声喝骂一声道“该死的畜生,吓死人了!”

    听到这话,众人都恍然大悟,原来不是明军。如果换成以前的话,他们说不定会很高兴,因为他们要是抓到那逃走的畜生,就有肉吃了。可此时此刻,却没人有这个心思,一个个在心中痛骂那逃走的畜生。

    队伍重新恢复了安静,又继续鬼头鬼脑地往鸭绿江方向摸过去。不少镇江堡的死士,认得地方的,知道离鸭绿江不是很远了,就悄悄传下消息,接下来一定要打醒十二分的精神,因为随时可能会遇到明军了。

    而在镇江堡城头,虽然这时深夜的气温还是很低,特别是那寒风吹人脸的时候,还是感觉特别的冷。然而,贵为满清贝勒的阿济格却没有躲在屋子里,他就站在城头上,隔一会就抬头看下夜空中挂着的月亮,又隔一会便问身边的人是什么时辰了?

    这个时候,只要是他身边站着的人,就能感觉到他的焦虑和不安。不过没人说他,不是因为他是贝勒爷身份,而是他们感同身受。都在等着那批死士突袭明军能成功!

    或者是阿济格问得次数有点多了,他的一名亲卫便对他说道“主子,天时地利人和,我们都有,今夜这一仗,我们肯定能赢!七百大清死士,怎么都能换来一批船吧,搞不好还能拼掉不少明军。主子就放心好了,要不了天亮,后面跟进的探马就会传来消息的。”

    所谓天时,就是黑夜不理明军的火器;地利,明军不是本地人;人和,明军夺走那么多粮食,激起众怒了。对此,阿济格也明白,便点了点头,稍微安静了一点。

    他却不知道,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