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彻便把霍去病派遣到了卫青麾下,让他专门训练一支骑兵。
    这骑兵每个人都配备这燕刀军用弩,甚至还有一个燧发枪大队。
    虽然燧发枪的技术算是成熟了,但是量产还是个问题。
    毕竟各种机床还没有建造出来,靠着人力想大量制造燧发枪,难上加难。
    霍去病在长安城待的心烦气躁。每日看着窦文窦武忙前忙后的修路,看着李陵司马迁也有自己的事儿做。
    甚至桑弘扬也挑起了一摊子事儿,心里就不是滋味儿。
    若不是燕铭在关键时刻让刘彻派遣他出来训练军队。恐怕他就会沦为长安城的最大纨绔。
第542章 修路序曲() 
?    霍去病,绝对是为军事而生的。
    这一点,燕铭坚信。看到他身侧的骑兵,一水儿的青壮年,腰间挎着燕刀,背后背着军用弩。更有意思的是在他们的战马边上,都挂着一排排的长枪。
    这样看来,我们的霍少还是喜欢最原始的杀戮。
    燕铭相信,无论这个世界被他改造成什么样子,霍去病终将走上历史的舞台。
    在霍去病的陪同下,燕铭进入了云中城。
    骄傲的霍少,在老师面前锋芒尽去。
    云中城的老人都认得燕铭。虽然几年没见,可当年的燕侯是在这城中用脚步丈量过每一寸土地的。
    自发的,云中城的人们汇聚在了一起,夹道欢迎。
    更有人遥遥的喊着燕侯的称呼。
    霍去病隐约听到过燕铭在云中城的一些事迹,却不知道他如此的受欢迎。
    看到自己的老师名望如此,年轻的霍少脸上觉得倍儿有面子。
    云中的街道也是经过修葺的,不过大抵还是燕铭在这里打下的基础。
    简略的和霍去病聊了聊,燕铭才知道,卫青已经不在这里驻守。
    现在的云中城,最高军政长官,就是霍去病。
    卫青则向北拓展,在北方的赵信城基础上,建造了一座新城。
    据说新城还是老徐派去的人建造的。一切都仿照燕铭设计云中城和茂陵邑的样子。
    当然,新城不叫赵信城,名字是定北城。
    燕铭叨咕着定北二字,心中感慨。
    大汉朝从建国开始,就受到了匈奴的骚扰。持续六七十年。
    历经高祖,文景两位皇帝,到了汉武帝时期,才算是攒下一点儿家底儿,可以和匈奴人叫板。
    若不是自己到来,改变了许多东西,恐怕这场战争还会持续很多年,拖垮大汉朝。
    “老师,不如我们明日启程,去看看我舅舅?”霍去病说道。
    “你是一城主政官员,轻易离开,怎么行?”燕铭笑道。
    霍去病飞扬道:“男儿励志少年时,岂能因为俗物耽搁了飞扬的胸襟?恨我生的晚,匈奴灭的早!”
    燕铭一愣,还真是飞扬少年,这样的人迟早是要上战场的。
    “好好做准备吧。大汉还有更强大的敌人。”燕铭拍了拍霍去病的肩头说道。
    “更强大的敌人?”霍去病摇了摇头接着说道:“漠北的匈奴都被打跑了。西域那边的几个小国家,听说匈奴灭了之后,都依附于我大汉。东边,老师前几天刚刚灭了朝鲜,攻击扶桑。还有什么拿的上台面的敌人呢?”
    燕铭正色说道:“这个世界,大的很。我们只不过是在其中一块儿大陆上。西域再往西很远,如今有一个罗马帝国。他们的皇帝,也想要往东探测。我已经遇到他们前来的使者了。”
    “罗马?”霍去病眼神亮了起来。
    “对,那是一群没长毛的泰迪军团。”燕铭说道。
    “没长毛儿的泰迪?”这个词汇,霍去病是不懂的。
    燕铭笑了笑说道:“总之,他们和我们,就完全是两种人。说的话也彼此不通。生性野蛮,你做好和他们战争的准备吧。”
    霍去病立刻来了精神,非让燕铭详细的说说罗马的事儿。
    对于古罗马,燕铭知道的也不多,甚至有什么有名的皇帝,他都不知道。
    只好捡着自己知道的说。
    霍去病显然意犹未尽。
    在云中城小住两日,燕铭才起身离开。
    霍去病百般不愿老师离开,却也没有办法。
    毕竟此时已经不是在学堂之中。
    胡德庸算是霍去病的师兄,走之前,两个人抱了一下。
    “师弟当扫平天下,卫我大汉。”胡德庸说道。
    “师兄开山修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霍去病倒是喜欢胡德庸洒脱捣蛋的性格。
    “等我会一会罗马,就和你去修路。”霍去病想起了窦文窦武,两个人不是也在修路。
    胡德庸在他结实的肩膀上捶打了一下说道:“将来你打到哪里,我就把路修到哪里。”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看着两个年轻人的约定,燕铭很是欣慰。
    虽然年龄相差不是太大,可这两个人毕竟是自己的弟子。
    有徒弟如此,倒也满足。
    从云中城离开,就是漫长的考察之路。
    云中往北,山岭渐渐多了起来。
    想在山岭之中修建铁路,要么开山,要么找到一条通路。
    燕铭和胡德庸的身影几乎在每一座山包面前,都会停留。
    当他们再次回到新北城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已经敲定。
    在两个人手中和心中,都存留了一张详细的,长安到新北城的地图。
    那个地图上,包括每一个山包,每一个沟壑。
    接下来,就是铺设路基,开山。
    这都是需要人力来完成的。
    好在,燕铭和胡德庸再山岭之中规划寻找。尽量让铁路再山谷之中通过。
    实际上需要开山的地方,并不多。
    胡德庸的干劲很足。他就要去开山。
    修路,只有把山都开了,然后才是其他的东西。
    燕铭倒是没让他着急动工,而是和墨铮等人,把修路的事儿,作为一个课题,让科学院的人研究。
    墨家的科学是实践科学,绝对不是停留在书面上的。
    说道开山,就已经有人开始研究开山的工具。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新北城,进入了紧锣密鼓的筹划之中。
    当这一切筹划好了的时候,燕铭会给刘彻递交一份奏章。
    想要靠新北城的人手完成修路的大事儿,简直就是不可能的。
    必须要刘彻调动中原的力量,规划好路线,然后从两头开始开山铺路。
    因为铁路的重要性,刘彻已经让窦文从马路的铺设上下来,只让窦武一人负责铺设马路。
    而窦文则按照燕铭和胡德庸提出的设想,研究起了铁路。
    一切都进展的很顺利。
    倒是燕铭这个不专门研究的人,悠闲了下来。
    新北城的学堂成了他最长去的地方。
    给孩子们上上课,告诉他们一些新的知识,燕铭很有乐趣。
    苦的是韩嫣。
    他带兵进攻扶桑,一切都很顺利。
    只是登陆之后,受到了扶桑人的拼死抵抗。
    经常有不要命的扶桑人,自杀式进攻。
    在扶桑岛国的陆战,非常艰难。
    (感谢“北伐苍穹”慷慨打赏。谢谢!)
第543章 东征扶桑() 
?    韩嫣很痛苦。
    登陆之后,进展很快。但扶桑人反攻也很快。
    这些悍不畏死的扶桑人不惜生命的袭击,让汉军很疲惫。
    当这种报告传到大汉朝朝廷之中的时候,刘彻也有些头头疼。
    毕竟那里人生地不熟,遇到这样的事儿,也只能一点一点的蚕食,进攻。
    朝堂之中,诸位大臣讨论的结果就是没有结果。
    甚至有的人认为跨海远攻这样一个弹丸之地,没有任何意义。
    如今汉朝之内,修路,经济改革,义务教育,一切都是用钱用人的。
    再向外扩张,用军队,这笔开销已经是很大的了。
    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也是情理之中。
    刘彻是很有野心的皇帝。
    最初,他以为大汉就是天地的中央,四周都是附属的小国家而已。
    可燕铭和他说过,地球是圆的之后,刘彻的心思就活了。
    他想看看这地球到底有多大,想看看那些头朝下活着的人到底有多强大。
    作为一个君王,最大的目标就是扩张,无限的扩张。
    领土领海领空,这都是扩张的范围。
    如今,大汉的海军迈出了第一步,就遇到了扶桑的阻拦。
    刘彻想要大臣们给一个合理的进攻方案。
    但是显然,这些大臣们没有做好这样的准备。
    不想战争的理由是各种各样的。
    但这些都不是刘彻想要的。所以他很不满意。
    其实,大臣们说的没错,不一定非要扩张。战争就是死人的游戏,最终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对于扶桑的那群人,燕铭也认为现在是可以争取的。
    因为他们的文化还没有成型。他们的语言,大多数还是大汉的语言。
    这样的人,说是汉族的后裔,一点儿不为过。
    当然,岛上那些土著居民,是需要同化的。
    战争,从来都不是最好的解决问题手段。
    最厉害的,是文化入侵。
    一旦一个民族和国家对你的文化产生了认同感,并且去积极的学习,那就很快会被同化。
    不过,想要文化同化,最初的手段,却必然是战争。
    打仗这事儿,刘彻信任的人不多。
    卫青此时正在定北城之中,不断的清剿匈奴残余,安定大汉的大北方。
    霍去病有勇猛劲儿,就是年龄还小。远渡重洋不靠谱。
    刘彻思来想去,还是把主意打到了燕铭的身上。
    只有燕铭,现在新北城之中,最为悠闲。
    修路造桥的事儿,有胡德庸、窦文在做。
    “给燕铭传诏书,让他从新北城起程,代替韩嫣为主帅,进攻扶桑。”刘彻说道。
    这样的诏书到了新北城,燕铭苦笑一下,只好遵命。
    墨铮和大老陈这一段时间,把研究面包车的事儿放下来。一直在研究火车的建造细节。
    毕竟那边已经开始修建铁路,火车也应该开始研究了。
    燕铭倒也没有藏私,把自己接触到的机床原理都整理成图纸,给了墨铮和大老陈。
    只要机床出来,机械加工的事儿就简单了。
    但前提是有电。
    有的时候,燕铭真的会感觉一阵一阵,焦头烂额。
    这个时代,发展点儿什么,都会受到制约。
    靠着嫩水,水力发电的资源已经有了。
    缺的就是精细的加工机床,制造出零件。
    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没有难道新北城的人。
    大老陈以惊人的毅力,带着那些工匠们,竟然开始用手工打造各种零件儿。
    这让燕铭想起了后世的法拉利跑车,很多零件儿都是设计师工程师手工打造的。
    新北城这边的事儿,燕铭注定是没法多管了。
    因为刘彻的诏书到了。
    这一次,刘彻让燕铭把留下的船只都带上。包括运输船,暂时归属燕铭调遣。
    韩嫣那边的事儿,燕铭也听说了。
    如今奏疏之外,还有一封皇帝给燕铭的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