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龙夺嫡-第3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打算这么快就挥枪上马,一边继续挑逗着曹燕春的身体,一边邪笑着道:“曹家也算是大族了,人口不少了罢,哦,对了,你可有个弟弟叫曹雪芹的?”

    曹燕春早就春意盎然了,此时不但是脸颊红透了,从耳根到脖子再到小腹一路地红了下去,在胤祚的怀里扭来扭去,口中呢喃地道:“没,没有啊,啊,啊,啊。”

    “没有?啊,看样子是朕搞混了。”胤祚突地醒悟过来,此时的曹雪芹还没出生呢,问这个问题显然是白痴的行为,自嘲地笑了一下,轻轻地在曹燕春的耳尖上咬了一下,又往曹燕春的耳朵里送了一口气,顿时将曹燕春最后的神智都摧毁了,但见曹燕春猛地一个颤抖,樱桃小嘴一张,发出一声轻呼,整个人如同蛇一般扭了起来,小嘴儿一张,气喘得紧,露出了上下两排编贝,小舌尖露了出来,尖尖的,红得煞是动人。

    胤祚本就是不是啥正人君子,更不是柳下惠之类的人物,此时见怀中美人春情已动,潮水早已泛滥成灾,乐得哈哈大笑起来,毫不客气地将脸凑了上去,一口叼住两片樱唇,轻轻一吸,将曹燕春的小香舌吸住,舌尖轻轻一顶,慢慢地吮吸了起来,只激得曹燕春身子抖个不停,一双**不住地撞击着胤祚的胸膛。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花谢空折枝。胤祚的情绪也被调动了起来,不管不顾地将曹燕春放倒,横枪立马便驰骋了起来。胤祚早已是个中老手,啥子一捻二挑三轻柔,四吸五吮总相宜,愣是将曹燕春折腾得气喘如牛,娇呼连连,可怜曹燕春不过是初经人事,哪经得起胤祚的征伐,到了底儿已是求饶不已。

    自打康熙老爷子病危以来,胤祚已经是憋了近一个月了,精力无处发泄,值此良辰美景,怎能不好生尽兴一番,一场大战正酣之际,突地外头响起了一声大煞风景的尖叫声:“时辰到了。”

    话音一落,两敬事房的小太监走了进来,低着头侍立在一边,恭敬地道:“圣上,三呼已毕,时辰已到。”

    我操!胤祚正冲刺间,猛然被搅了好事,心头顿时火起,再加一把力,猛地一抖,勉强完了事,也不穿衣服,光着身子便跳下床来,手臂一抡,左右开弓,顿时将那两个小太监扇成了两个猪头。

    “圣上饶命,圣上饶命。奴才等是按祖宗规矩办事的啊,圣上饶命啊。”那两敬事房的小太监眼见胤祚暴怒,吓得直叫饶命。

    这两小太监说得没错,这等规矩确实是祖宗家法,按清制,皇帝宠幸妃子,有时间的限制,大体上是为了防止皇帝沉迷女色而制定的,具体时间是一柱长香的时辰,到了时辰,由敬事房太监在门口提醒一次,然后每隔一刻钟再提醒一次,三次之后,敬事房太监可以强行进入皇帝的寝宫,将妃子送走。这是规矩没有错,但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是如此规矩的,敬事房就从来不敢在康熙老爷子办好事的时候出来打搅,就连问一声:“留还是不留?”都不敢,这也是康熙老爷子子息众多的原因之一。这条规矩胤祚自然是知道的,可他也知道康熙老爷子从来就没遵守过此等规矩,原本以为此等规矩早就废除了,也没去交待一声,可没想到轮到自个儿时,这起子小太监竟敢不把自个儿当回事儿,竟然拿出此等陋规来用了,也怪胤祚自个儿非要调调情,废了不少的时间,而狂乱之中又没心去听外头的动静,这才出现此等狼狈的局面。

    胤祚自认不是君子,可威严还是要的,哪能容忍有人敢冒犯他的尊严,说实话,在心狠手辣上,胤祚比之康熙老爷子更胜了一筹,也没康熙老爷子那么好面子讲规矩,原本就对那些祖宗规矩不感冒的胤祚,一听这两个狗才竟敢搬出祖宗规矩来威胁自个儿,顿时火气就上来,断喝一声道:“来人!”

    早已等候在门外的李德全和敬事房总管邢年慌忙领着一拨小太监赶了进来,一见到胤祚慌忙跪下磕头不已,口中叫道:“圣上息怒,圣上息怒!”

    “放肆!”胤祚手指着邢年骂道:“混帐东西,尔等竟敢如此放肆,嘿,看起来是朕平日太少管教尔等了,嘿,一个个都登鼻子上脸了。李德全,传朕旨意,这两个狗才拖出去重打五十板子,邢年免去敬事房执事太监之职,重打三十板子,发到辛者库去。滚!”

    一干子太监眼见胤祚发怒,哪敢辩解,各自跪倒在地磕头不已,李德全顿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可一瞅见胤祚那张黑脸,吓得一哆嗦,慌忙应了声是,挥手让一干子小太监将邢年等人拖将出去,自个儿躬身而退。

    奶奶的,一群混帐,在老爷子面前都是虫,轮到老子头上就敢放肆,不给他们一点教训,还真反了!胤祚余怒未息地上了床,一低头,突见曹燕春正自发着抖,愣了一下,便明白自个儿吓着了美人儿,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躺将下来,抚摸着曹燕春光滑的背脊,笑着道:“小春儿不怕,是朕不好,吓着你了罢?”

    “圣上,臣妾不敢,臣妾不该诱惑圣上,臣妾”曹燕春进宫时就背过宫规,对那条三呼即出的规矩是知道的。

    “不关卿事,那起子狗才是要给朕个下马威、立规矩了,哼,朕是万民之主,容不得小人在朕面前作祟。”胤祚挥了下手道:“不谈那个了,嘿,爱妃刚才说什么,诱惑朕,呵呵,那就再诱惑一次又何妨?”边说边贼笑兮兮地上下其手,可怜曹燕春刚尝过销魂的滋味,如何能经得起这般挑逗,顿时经不住再次呢喃了起来,一时间室内再次春光无限,好事再谐

    ——

    兄弟们,今日虽没到150张月票,可咱还是四更了,求兄弟们帮忙顶一下成不?,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370章 上兵伐谋(上)() 
第一更到,长章呼唤月票支持!

    ——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个讲究孝道的民族,应该说这是个很好的传统,自打汉武帝遵儒以来,朝廷选拔官吏就有了举孝廉之说。所谓的举孝廉,指的是由各地官员推荐孝顺而又廉洁的生员到中央参加官员的选拔,这一传统从汉时起就一直保留了下来,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把孝道挂在嘴边,到了清立国之后,孝道更是被拔高到一个可怕的地步,有清一代就是标榜以孝治天下,凡事都得遵循祖宗家法行事,即便皇帝想要有所改变也得变着法子往祖制上靠,而且还不能差得太远,即便是对上一任皇帝的明显错误进行纠正也不能立刻进行,得三年以后再说,这叫啥来着?哦,三年不改父道谓之孝。

    孝顺?这很好,胤祚也很是赞同,即便是禽兽也懂得孝顺自己的父母,更何况是万灵之长的人呢?不孝顺自己的父母的人压根儿就谈不上是个人,连猪狗都不如,为人父母的谁不希望自个儿的子女能孝顺呢?可要是把孝道拿来当成治国之道,那就有些胡扯淡的,在胤祚看来治国跟孝顺完全是两码事儿,压根儿就是不搭边的两件事儿,孝顺是要的,可真要是孝到了那些子所谓的卧冰求鱼之类的二十四孝之地步,这孝子基本上也就跟傻子没啥区别,又如何能指望一个傻子能当个好官。

    说实话,胤祚如今听到孝道,尤其是啥子祖宗定制之类的玩意儿立马就头疼三分,可偏生有清一代的祖宗定制还多得很,也琐碎得够呛,不说立个妃子,就连上个床、造个爱之类的都有祖宗家法在管着,就更别提朝廷的治理了,那里头的祖宗家法若是登记成册,足足可以装上一大车的了。规矩是要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一点胤祚自然也是明白的,可要是规矩太多了,而且还都是些明显有问题的规矩,那可就要不得了。

    三年不改父道?扯!别说三年了,胤祚连三个月都不想等,就算胤祚想等,英、荷两国可不会去等,能预计到不久的将来将会有一场恶战的胤祚实在是耗不起那个时间,可问题是胤祚想变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先不说朝臣们的反对,就说那帮子贼心不死的兄弟们又如何会放过胤祚。变是一定要变的,可必须是隐蔽地变,按节奏地变,对此胤祚倒是有了清醒的认识,张廷玉提出的军机处对于胤祚来说就是个很好的开端,所有的事儿都可以通过军机处来绕过那些烦人的祖宗定制,不过要想设立军机处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毕竟此事实际上也是变法,要想通过此议,着实还得费上一番脑筋的。

    康熙四十七年过去了,大年初一的日子里,胤祚的登基大典在一派喜庆的气氛里拉开了序幕,祭祀列祖列宗、昭告天地,接受群臣朝拜等等都是题中应有之义,倒也无甚说头,忙碌了一整天,总算是将这等事儿忙乎了过去,至此,大清正式改元为远卓,是日即为远卓元年正月初一。

    远卓元年正月初六,胤祚登基之后第一次早朝的时间到,辰时正牌,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到了紫禁城之巅,太监们那尖细的嗓音伴随着静鞭击打地面的噼叭声在宫中一声声响了起来:“上朝!”,群臣们各自按品级列着队,一路小碎步地走上了大殿。卯时便起的胤祚自信地笑了一下,从后殿转了出来,司礼太监李德全高呼一声:“皇上驾到!”,霎那间百官跪地,三呼万岁之声响彻云霄。

    胤祚也没理会下头跪着的那帮子朝臣,径直大步走到龙椅上坐好,也不说平身,只是笑着道:“诸位爱卿,朕自登大宝以来,诸事忙碌,全仗众爱卿鼎力扶持,到今日也算有了些新气象,老话说得好,赏罚分明才能三军用命,朕今儿个也没打算议事,该赏该罚的今日就一并办理了罢。宣!”胤祚这声宣字一出,不单是朝臣们,就连那些爷们心里头都咯噔了一下,大家伙的心顿时都提到了嗓子眼上,一个个虽跪伏在地,可彼此间却不断地在交换着眼神儿。

    司礼太监对胤祚躬了下身子,从身边的一个小太监的手中接过一卷圣旨,展了开来,扯着嗓子宣了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诚亲王允祉恭谨贤良,赏皇庄一个,进上书房办差,着总领康熙辞典之总编;雍郡王允缜果敢勇毅,晋雍亲王,着上书房办差;廉郡王允禩善体朕意,素有贤明,晋廉亲王,着上书房办差;十三阿哥允祥忠勇双全,晋怡亲王,进上书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勇郡王允禵擅自退兵,深失朕望,着革除王爵,念其曾有功于国,朕不忍深罚,赏固山贝子爵,五贝勒允祺纯孝有加,晋恒郡王上书房大臣马齐劳苦功高,晋二等伯;上书房大臣张廷玉勤于王事,任劳任怨,封二等伯钦此!”

    一帮子爷们大多都升了爵位或是得了赏赐,允祉、允缜、允禩、允祥四亲王都成了上书房大臣,可不同的是允祥有个领侍卫内大臣的实名,而其他三人则无,如此一来除了允祥之外,其他三人不过是空壳上书房大臣罢了,只是名声好听,屁用都没有,至于一帮子爷们里就只有老十四一人不但没捞到好处,反倒被连降两爵,算是最倒霉的一个了,朝中重臣们则算是各有所得,一般的官员虽没捞到升官晋爵的赏赐,可也得了赏银,皇恩也算得上浩荡了,李德全刚宣完诏,一帮子朝臣们立时再次三呼万岁,各自磕头谢恩,一帮子爷们虽明白自个儿被明升暗降了,可也没辙,只能跟着朝臣们一道谢恩不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