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呃。连跑去江陵的溃兵数量都清楚,他们发现自己的担忧真是多此一举。

    似乎是知道这些人在想什么。吕哲用着鼓励的语气:“你们真的很好!这么做并不是多此一举,这对我,对你们都很重要。”

    他们不知道重要在哪,一个个面面相觑露出苦笑。

    “非常重要!”吕哲收敛笑容:“不管其余人有没有发现那个破绽,他们没有来而你们来了!至少让我知道你们是可以用的人才,是将被我大用,注定会连连立下大功的人!”

    很有煽动性的话啊,哪怕冷静如梅鋗、苏烈、共尉这三个早先到来知道吕哲想法的人,他们也禁不住心里一阵激动。

    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有智慧有感情,那么人与人之间必然会有交情上区别,被主将亲自表达将会着重栽培,只要是一个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他们看着南郡目前的主将,那目光有着说不出来的热切。

    吕哲满意地看向脸上露出激动表情的十一人:“三天之内,军队将会真正的整编上来。”

    六国那些人不知道这代表着什么,没有太多的惊讶,毕竟之前吕哲又不是没整编过。

    秦军的军官们却是脸色一变,笼统的整编和真正意义上的整编是两回事,真的造册编制之后再盖上吕哲现在的印章,那可是会上报到咸阳中枢的。

    当文书被递送到咸阳,哪怕咸阳的国尉署不认可吕哲的编制,那些造册的军官包括士兵都不会被剔除秦军的官职和身份,国尉署只会刁难和责斥吕哲,严重的话吕哲会被革职乃至于丢进监牢,造册的军官和士兵却是没有损失。当然,军官可能会弃之不用,士兵却是不会。也就是说,六国出身的这些人就有了以后成为自由人的资格,不再会是用来填坑的移民。

    窃窃私语声先从秦军的军官们那边响起,帐篷这种环境下六国的军官自然也就听到了。

    共尉等人听明白是怎么回事之后,他们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这些六国出身的军官先是震惊随后心头一阵苦涩,像是在喝茶那样苦涩后泛起了甘甜,一个又一个走到主位的正前走道,他们缓缓地双膝跪地,可能不是那么整齐却是出自肺腑:“多谢主将再造之恩,我等在此发誓。必将追随吕氏哲至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称呼全称吕氏哲,那是一个很正式的誓言。

    梅鋗一愣。然后露出笑容。

    这是在收买人心啊,而且是“再造之恩”的那种恩惠,以现在的道德观,发誓之后那些人注定是将满身的百十斤肉彻底卖给吕哲了。

    徐志与苏烈一阵眼神对视相续发出苦笑,他们觉得主将实在是太胆大包天了,竟然没有经过中枢的允许干那样的事,难道不怕自己前途尽毁吗?

    “各位请起。”吕哲心里还是很满意的。这样至少是有一批忠诚的部下了。他看向秦军的军官们,拿出怀中的一个木椟:“这个是中车府令的回执(信),”再掏出一块白绢。“这是蓝田将军的信件,”又掏出一个木椟,“这是内史令……哦,是北疆统领蒙恬蒙将军的信件”

    如果注意看。这三个所谓的“信”其实根本就是假的。其中一个木椟上面什么都没写,另外一个木椟根本就是刚才吕哲记录军官性格的那一块,白绢则根本就是即将送给江陵燕彼的命令。

    吕哲将拿出来的东西全部重新收好,他昂起头颅:“蓝田将军、北征将军、中车府令……”头昂得更高了一些,只差明说咱也是上面有人的,“知道这代表什么吗?”

    众人十分勤快地点头。

    “所以……”吕哲的表情变得异常严肃:“你们之中的不少人已经注定升官进爵,”他说的是已经快马递送咸阳的战功簿,“认为这样就够了么!?”。他缓缓地摇头,语气变得有些。怎么说呢,是诱惑还是蛊惑?他将语气放慢,“不够!本将注定是会封侯拜将的人,而你们,难道不想成为军侯,难道不想爬上校尉,难道不想萌阴后辈!?”

    连续好几个问句问得再冷静的人都会变得激动。

    秦军的军官是在想:“主将竟是跟两位将军私交甚密,陛下近臣也有交情,这样还怕功劳不被肯定吗?”

    六国的那些人却是在想:“能够获得出身(自由)已经不错,没想到跟着军主还可能做官?这简直是上天护佑自己啊!”

    吕哲心里在嘀咕:“按照这个趋势,南方糜烂已经是注定的。在这种情势下,中枢需要有人能在南方坚持至少四个月,根本不会驳回那些合理的要求。”

    唔!?出了意外吕哲也不怕,要是中枢事后算账也没关系,始皇帝没几年好活了,蠢蠢欲动的六国旧贵族在始皇帝死后绝对会起兵,他只要能撑上几年发展起来,到时候咸阳还能拿自己怎么样!

    当然,那是吕哲所能预料到最恶劣的情况,情况可能不会那么糟糕,毕竟徐氏、蒙氏和他都有交情,哪怕不帮助也不会落井下石。最重要的是赵高这个中车府令,他相信赵高出了那么大的力来安排自己,不会在没有达到目的之前就放弃掉。

    然而,真的是那样嘛?似乎徐氏只是利用,蒙氏只是想得到筑城之法,这两个氏族与吕哲只是利益上的交往没有多大的私交。

    好像也不对啊,蒙氏会怎么样是真的无法确定,但是吕哲起码与徐阳结拜,徐岩再怎么都要考虑这层关系才是?

    吕哲心里面有一个很独特的想法,后面咸阳所采取的态度将会决定他日后的选择。

    是的,就是那个决定未来的选择题!

    要是秦国能信任吕哲并委以重任,他将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经营南方,在日后秦国面临灭国危机的时候站出来力挽狂澜。

    这不是狂妄,而是吕哲真的有信心训练起一支能战的精兵,同时也有信心在岭南开发出一块粮食出产地。而且呢,岭南这边的铜矿和铁矿数量不少,他是不懂治金,但是可以招揽人才,发展起来还是相当有底蕴的。

    治金发展起来了,各式各样的武器还会缺少吗?

    吕哲还有华夏两千战争史上的各个兵种在脑海中。他是没那个能耐训练出所有的兵种,可是秦国已经有的重步兵难么,三国时期东吴的提盾朴刀兵难么,唐朝时期的跳荡兵难么,明朝时期的投斧重战兵难么,更多的更多,最次且最没有含金量很容易训练出来的长矛兵也算上。

    一支有足够粮草且兵种齐全的军队,只要让吕哲有机会来发展,登上秦末的这个巨大舞台的军队绝对会是一支劲旅。

    相反,若是秦国不信任吕哲,他绝对会将这场战事一拖再拖,不排除有推波助澜的可能性,让南方的这场动乱持续个几年,乃至于蔓延到中原,最后……秦国怎么样关他屁事,他要南方要定了!(未完待续。。)

    p:真诚感谢“魔西116”“蜀北校尉”两位书友的热情打赏。

    手机: 电脑:

第一百四十三:一触即发()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一百四十三:一触即发

    感谢“蓝色郁金香”宝贵的月票!同时谢谢“孩子般洗脚丫”“蜀北校尉”热情的打赏。茇阺畱尚

    ………………………………………………………………………………

    整编军队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一支军队的构成很多人只看见需要应付厮杀的战兵,其实并不是那样简单。

    一支超过一千人的部队,里面的战兵比例大概是一对五的定数。也就是说一名辅兵要照顾五名战兵的日常生活,包括在后勤上还有战时的物资携带。

    远程兵种上面,弓箭兵的辅兵要求更是达到更高,每两名弓箭手就要有一名辅兵来辅助,会这样是因为箭矢的挑选、准备、运用程序比较多。如果是一支弩兵部队,每一名弩兵更是需要一个专门的辅兵来照顾,概因弩箭的质量比弓箭的要求更高,同时弩机也需要辅兵去拉开弓弦固定住。

    辅兵的日常工作要比战兵多得多,他们除了照顾战兵的生活之外,军队的驻营和开拔都都需要他们去折腾营寨,平时的粮食运送等等也需要他们去做。

    与之对比的战兵,他们平时只是一再的训练并不干杂活,既是所谓的“养兵千日”。

    吕哲手里有一份统计数据,夷陵在十八到三十岁之间的青壮,没有伤病或残废的人数只有可怜的六千四百二十七人。这个数据已经把正统的秦军算上去。

    六千多人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作为战兵,还要考虑到心理素质方面。

    一点都没有开玩笑。并不是每一个身体合格的人都能成为战兵,身体强壮但是没有相应的胆量,有再好的装备都不敢杀敌。与废物有什么区别,这样的人能作为战兵吗?

    所有军队都有后勤部队,一方面是必需有人担任运输工,另一方面在历史上的兵书上并没有提起过。注意,是任何一部兵书都没有提起!

    身体合格心理素质却不过关要怎么办?对的,就是把这些人安排进后勤部队,让他们习惯并适应军队的生活,用繁多的任务去麻木他们的心态。然后心理素质慢慢的变强。当然这只是在战兵充足的条件下。紧急时刻军队的指挥官会将这种人单独编制起来,通常的做法是派上去消耗敌军的体力——就是把他们驱赶去给敌军砍杀。

    对于吕哲来说,不管是怎么样的人,只要是身体过关就必需利用起来。他将手里的青壮年全部规划编制。组建起六十四个百人队。提拔任用了六十四个百将。苏烈、梅鋗、季布、陈宣、义兼、雕定、共尉、娩杓、赵显、昆川、武梁……这十二个人也提携成为军侯。他们之中的六个人指派为六个千人队战兵的军侯,分别是苏烈、梅鋗、季布、陈宣、共尉、娩杓,余下的人被指派去辅兵性质的部队担任军侯。

    除了提携有限的军侯之外。吕哲在原来的百将中又以比武的方式挑选出填补建制的五百主。哦,那些百将也是在军功的基础上比武挑选出来的。其实屯长、什长、伍长也是这么挑选出来的。

    军队的中基层军官不需要有机灵的脑子,需要的是拥有能够压住士兵的武力,然后无条件执行上司的命令。

    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由吕哲来浪费,他们这些军官忙活了两天,士兵们却是能够得到很好的休息。在第三天,士兵们被集合起来,他们开始归入新的建制,辅兵也开始了整肃。

    正统秦军数量恢复到两个军侯满编的建制,缺少的名额是从本校的辅兵中挑选,他们是一千的长矛兵和一千的戈矛兵,担任军侯的分别是季布和陈宣。

    苏烈成为军侯之后也统领了一千人,手底下是两百二十个重步兵、八百名滕盾短矛兵。显然是超编了二十人,不过这是吕哲的安排。

    从众多人里挑选之后,梅鋗手下的弓箭手数量增加到八百人,他这一个千人队中还有两百名滕盾短矛兵。八百名弓箭手的武装有些不统一,经过数战之后质量有保证的弓只剩下不到四百张,余下都是凑起来的,箭矢也只有八万多枝,大概打两仗箭矢就要被消耗光了。

    剩下的两千多人也被整编成为戈矛兵,率领他们的分别是共尉和娩杓。

    特别要说的是那支新组成六百人左右的骑兵部队,他们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