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雍王-第3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不说莫登庸军队训练,在混战之中,前阵转后阵,这样高难度的动作,能不能完成。单单说莫登庸士气几乎降到了低谷,面对前后夹击,还没有打,士气先崩溃了。

    “大王,快走。”亲卫簇拥着莫登庸,骑上战马,避开李良钦的向后面跑去。

    随着莫登庸的离开,断后的莫军,瞬间崩溃了。

    俞大猷见前面的敌人瞬间崩溃,顿时大喜过望,他虽然有些累,感觉他麾下的士卒力量也用的七七八八了。

    但是这个时候不是珍惜体力的时候。

    大胜就在眼前。

    俞大猷说道:“兄弟们,我们日日苦练,就为今天,只有今日大胜,田宅土地,应有尽有,跟着我杀。”

    朱厚煌依然保留军功授田的制度,虽然很多地方的天地不过是荒地,但是却阻挡不了士卒们对田地的热爱。

    中国从骨子里就是农耕民族。一提起土地就有十二分的兴奋。

    俞大猷身边的士卒,都热血冲头,精神大震,恨不得将今后几十年的力气都透支出来。他们赶着败兵衔尾追杀。如同赶羊一样,越是追赶,这莫军败卒逃的也就越快,不过片刻之间,俞大猷与李良钦就会师了。

    俞大猷径直说道:“师傅,跟着杀。”

    两股雍军合流,李良钦与俞大猷冲杀在最前方,李良钦说道:“殿下在后面率领大军赶来,要不然等等吧。”

    李良钦看得出来,真正能战的也就刚刚赶过来的士卒。而俞大猷这边全部脸色潮红,一动就浑身大汗冒出,好像是洗澡一样。

    李良钦看得出来,连俞大猷在一起,他们的体力都到了极限了。

    莫军有数万之多,而雍军生力军只有两三千人,如此悬殊太大,而且朱厚煌就在后面,何不等一等。

    但是俞大猷却知道片刻都等不得。

    他一摸出了莫军的实力。士气衰落的无以加复。已经到了草木皆兵的时候,此刻冲过去,不需要打,吓都可以将对方给吓怕下来。

    但是他也试出来。莫登庸不算是庸将,万一给他一点喘息之机,他将军队再次组织起来,刚刚莫登庸收拢溃兵的手段,让俞大猷感觉惊艳无比,所以他宁可高看莫登庸一眼,绝对不给莫登庸半点机会。

    俞大猷也不多解释,直接对李良钦说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师傅在战场上听我的就行。”

    李良钦知道他这个弟子,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天分。

    如今论武功,李良钦自信能胜过弟子一头,毕竟他年纪尚轻,身体还没有完全长成。但是在兵法之上,他根本不是俞大猷的对手。

    毕竟他只是一个武夫,而俞大猷却是一个将军。

    所以,他决定要听俞大猷。

    两人根本没有整合军队,趁机追杀过去。

    莫军早已跑散,漫天遍野,哪里都是。而俞大猷咬紧牙关,对跑到两边的人不闻不顾,唯独对当道而逃。穷追不舍,看上去好像有不共戴天之仇一般。

    很快,两人就追上莫军大队人马。

    不过,有人比雍军更早过来,就是刚刚逃跑的莫登庸。

    莫登庸正在指挥军队列阵。

    但是俞大猷一行人追得太快了,虽然只有三千多人,对着正从行军队形转化为对战阵型的莫军就是一阵猛冲。

    莫登庸什么也没有来得及做,只能任大军崩溃。

    其实莫登庸对军队管控如此无力,固然有宁平瘟疫的原因,但是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莫登庸一度在升龙大败,逃回海阳,这样一败,让莫登庸丢失了太多的军队,这些军队为郑怀兴所得。当莫登庸打败郑怀兴之后,再次将这些军队收到麾下。

    这些军队在郑怀兴麾下的时候,被反复清洗过,莫氏骨干全部被打压了。而莫登庸再次崛起,不得不将海阳军中的亲信派往各军。这样一来,虽然都为莫氏军队,内部其实也不和,而且矛盾非小。

    如果让时间消磨,过上一年两年,莫氏也就将这些军队给消化了。但是他恰恰没有这个时间,如果他打仗得胜还好,但是他这一败,将这些矛盾全部暴漏出来。

    才有如此的脆败。以至于无法挽回。

    整个莫军就好像是雪崩一样。被数千人硬生生的冲散。

    莫登庸也不是每想办法,他每次想纠集兵力对抗追兵的时候,还没有做好,就被俞大猷与李良钦杀了过来。硬生生打散,一时间莫登庸也息了这个心思,只等逃到南定去,在做计较。

    这一战俞大猷与李良钦大显神威,不知道杀了多人,总之一身甲胄就好像是在血水之中清洗过一样。

    不过渐渐的俞大猷与李良钦也杀不下去了。

    毕竟即便高手,也是人不是神。

    李良钦感觉自己浑身上下好像灌了铅一样,硬邦邦的如同铁块,一样,一抬手一投足,都艰难无比。

    俞大猷喘这粗气说道:“师傅,收兵吧。”

    俞大猷也坚持不住了,不仅仅是坚持不住,也有一点后怕。为什么?因为俞大猷身边只有一千多人了,剩下的士卒大多都跑掉队了。

    俞大猷不知道他冲破了多少层军阵,但是少说有数万溃兵就在周围,一旦他们杀一个回马枪,单单凭借俞大猷手中的兵力如何能抵挡的住啊。

    不过,这个时候,朱厚煌也上来了。

    朱厚煌来的比俞大猷与李良钦相信的快。

    大象往返第三次的时候,就已经走的很慢了,与人步行相差不多,毕竟这是大象,不是卡车。连续的狂奔,大象也承受不住。

    朱厚煌带来的士卒并不多,不过一万多一点,这已经是将雍军大营之中,能够战斗的士卒全部都带过来。

    当朱厚煌看见莫军的惨状的时候,他首先是后怕。

    是的后怕。

    朱厚煌一直在犹豫是不是撤军。只是因为不服输的心思,硬顶着不撤。但是他万万忘记了阵前撤军,是多么高难度的行为。

    如果现在撤军的是雍军。莫军给他来这么一手,朱厚煌也不敢肯定,自己会是一个什么摸样。

    一想到这,朱厚煌背后就一阵一阵冷汗直冒。

    不过,有这一万大军,压制,早已失去组织的莫军根本没有什么抵抗的能力,全部老老实实当了俘虏。

    等朱厚煌接应俞大猷一行的时候,天色已经偏西,一整天就要过去了。这一场大胜,几乎决定了安南的归属。朱厚煌绝对肯定,莫登庸再也找不出来十万大军。

第五百六十五章收尾() 
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

    南定城下。

    南定城在宁平城之外,作为供应宁平的大后方。此刻的气氛紧张之极。

    莫登庸脸色铁青的站在安南城下。

    这已经第三天了。

    莫登庸收拢的败兵不足两万。

    而且这两万是货真价实的败兵,全部失去的组织,只有少数几个百户,保持的建制完整。

    有人说战争是一个组织学问题。这些失去组织的军队,完全是游兵散勇,根本没有一点战斗力,想要恢复战斗力,必须重新编组训练才行。

    且不说,战斗力问题。单单是兵员问题,对莫登庸就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安南才多大了。数万兵员一朝丧尽,再征召数万大军。不知道要什么时候了。安南全国才多少人,能再供应多少青壮啊?

    如果说莫登庸面对第一个问题,是军队失去了战斗力,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是兵员枯竭。不过比这两个问题,更严重的问题,就是人心向背。

    这一战,莫登庸之败,且不说北方会如何,清化与升龙之间的城池,都会军心浮动。莫登庸连南定都怀疑,他怀疑,说不定一觉醒来,那些墙头草将他们卖给雍军。

    “南定,不能停留了。”莫登庸心中暗道。

    他立即决定离开南定。

    就在莫登庸慌忙撤退的时候。

    朱厚煌也在面对一个大难题,不是别的,就是瘟疫。

    莫军的瘟疫要比朱厚煌想的要厉害的多。而且又处于让人讨厌的雨季之中,战场还没有大少完,雨又淅淅沥沥的下拉起来。

    从来不干的大地,还有从来没有晴过三日的雨天,给朱厚煌带来很大的麻烦。

    莫军很惨,但是安南百姓会更惨,这一场大战。

    这一场大战,本来局限在对战双方的瘟疫,已经传播到民间了。

    以宁平为中心,即将爆发一场瘟疫。

    朱厚煌虽然知道如今大军追击莫登庸,定然能将莫登庸打的落花流水,但是也只能选择放弃。

    朱厚煌将打扫战场的任务交给了俞大猷。而他却跟薛神医与温医生一并去了宁平城。

    不过,在城门的时候,薛神医挡住了朱厚煌,说道:“殿下千金之躯,还是不要深入险地吧。”

    朱厚煌对自己的身体还是看重,思量之后,说道:“薛神医也要保重身体。”

    朱厚煌派一队士卒送东雍的医疗队进入城中之后。

    俞大猷打扫战场的结果也出来。这一战,刀锋营几乎上废,战死在千人左右。真正出战的也不过四千上下,可以百分二十五的战损。幸好大军一直胜利,一直在追击,士卒对伤亡的敏感度比较低,如过一场防守战,这样的战损,说不定就承受不住了。

    不过,俘虏更让朱厚煌高兴,近四万的俘虏,也有一万斩首,可谓是一次大捷。不过有一件事情,依旧让朱厚煌感到棘手,死了的人必须立即掩埋,不能再为本来就很棘手的瘟疫再增加负担了。

    这还是容易办的事情。

    让朱厚煌最感到棘手的事情,就是俘虏之中有大量的病人。

    这四万俘虏都是青壮,都是有军事素养的青壮,只需稍稍整合一下,就能够成为可用之兵。朱厚煌就为自己添加一支安南兵。

    只是瘟疫蔓延,随时会牵连到雍军本身。

    “这样的事情,只能等薛神医他们出来之后,再做计较吧。”朱厚煌无奈的暗道。

    毕竟隔行如隔山,他虽然能提出重重的隔离的措施,但是真正治疗瘟疫,还是让这些医生来比较好。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情况不对。因为薛神医根本没有选择出来。

    “殿下。薛神医在城头上求见。”

    “什么?”朱厚煌说道:“怎么回事?”

    “小的说不清楚,还请殿下去看看吧。”

    朱厚煌立即去城下看去。却见薛神医在城头上,白发被风轻轻的吹动,薛神医说道:“殿下,老臣拜见。”

    朱厚煌说道:“薛神医,你为什么不出来,外面的还有许多病人等着神医你。”

    薛神医忽然一顿,说道:“臣不能出去。城中情况极其严重,百姓已经开始大批大批的死亡了。进城之人都必须隔离,臣请殿下封锁城门,内外不得相通,所需的物资全部由城上吊运。”

    朱厚煌听城中这么严重,说道:“薛神医既然这么危险,你先出来吧。”

    “医者父母心,臣有不能坐视不理。城外的事情,我的弟子都可以胜任。如果臣有所不测,请封城一年,再开城门。”薛神医缓缓的说道。

    朱厚煌立即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这城中的情况严重的出乎薛神医的预料,也出乎朱厚煌的预料。

    莫登庸不懂医术,身边却没有如薛神医这样高明的医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