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峰笑道:“好办,我们对他们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对当地的土着人鼓励,只生一个好。生一个富有,生两个,第二胎要交一定的罚金才能生;要是超生第三个的,我们就拆掉房子,剥夺土地,强行打胎!”
“这!”陈嘉庚愣住了,“这计划生育政策,也太没人权了吧?”
“这种政策如果是用在我们自己人民身上是很没人权的,但是要用到土着人身上,以后还要用到印度人身上,用到黑非洲去,那是为地球减轻负担。”
接下来,陈嘉庚又汇报了经济上的成果:现在的南洋,葡萄牙和荷兰人都失去了控制权,只剩下菲律宾在美国人手里,马来半岛在英国人手里。南洋最大的障碍,就剩下英国和美国了。在中国人控制下的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上,兴建了大批的种植园,开发了大量的石油。而向澳大利亚租借的澳大利亚西部,开发出铜、白银和黄金等矿产。
钱有了之后,海外的公司要做的事情就是大规模造船。
萨镇冰说道:“其实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五瞍航空母舰了,在港内停着两艘,正在建造的有两艘,还有一艘正在海试,在外面。”
“不错!”李峰点点头,“不过在造的两艘,还得多长时间才能完工?我们这个建造速度还是太慢了!美国一年可以造十多艘航空母舰!我们的海军最后的假想敌是美国!我们目前的建造速度,太慢了!”
萨镇冰回答道:“有一艘已经下水的,再有三个月就能海试;一艘在船坞内建造的,三个月后下水,然后我们再铺设龙骨,再新建一艘。一艘航空母舰的建造周期是一年半时间,因为我们能造这种超级航空母舰的船坞只有一个,所以一年半只能两艘。”
李峰说道:“这种超级船坞建造困难,我们还是多造一些轻型航空母舰来临时替代,加强我们的海军航空兵力量。”
萨镇冰回答道:“轻型航空母舰我们也在建造,已经有六艘了!在北面的船厂里面,有四艘在同时开建造。”
广州级轻型航空母舰,排水量16200吨级,但是轻型航空母舰也采取了斜角飞行甲板,使用弹射器起降飞机。一艘轻型航空母舰,可以搭载50架飞机。虽然远远比不上可以搭载200多架飞机的超级航空母舰,但轻型航空母舰的建造周期短,可以大量生产,从数量上来弥补单舰运载飞机量的不足。
李峰是不打算建造战列舰这种已经过时的军舰的,因此在他的海军里面,没有战列舰,航空母舰下来,就是重巡洋舰和轻巡洋舰,再下来是驱逐舰。
重巡洋舰有六艘,这种重巡洋舰的排水量15000吨级,有四座三联装203毫米主炮,还有各种口径的副炮和高射炮。
轻巡洋舰有两个级别,一共十六艘,一种是8500吨级的轻巡洋舰,还有一种是5600吨级的轻巡洋舰。
驱逐舰有两个级别,一种是2700吨级的驱逐舰,还有一种是2200吨级的驱逐舰。
潜艇,都是最先进的xx3级潜艇,已经建造了150艘潜艇了。
除了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和潜艇这些主力作战舰船之外,李峰的海军还有一种小型护卫舰,排水量800吨级,主要用来反潜和提供一定的防空。另外,保护港口安全的还有各种炮艇、鱼雷艇等小船。
扫雷舰、扫雷艇、登陆舰、登陆艇、补给舰、快速运输舰等舰船,也在大量的建造。
这些非主力的舰艇也是海军不可缺少的组成力量,特别是扫雷舰艇和补给舰,在发动登陆战或者通过一些高威胁海域的时候,扫雷舰艇是必不可少的。
李峰告诉这里所有的高级军官说:“现在苏联的局势已经快成定局了!我们下一步要做的,是发动一场大规模登陆战!甚至有可能,我们要动用一种新式武器!登陆战,需要我们控制住海峡,我的计划是,先攻打朝鲜半岛,然后直接渡海作战!”
李峰不打算从台湾开始往北蛙跳,因为菲律宾在美国人手里,这是个麻烦事情,要从台湾往北推进,需要有菲律宾这个推进的基地。
对日本,要把他们打怕,打到投降为止,然后再把他们当成一条狗,放出去咬美国。
而李峰的另外一个计划是,直接用新式武器摧毁日本一两座城市,让他们直接投降,这样可以减少己方海军的损失。
第七十二章 美德暗斗()
德军突破了莫斯科城外的外围防线,向莫斯科发起攻击。但是这个时候,一个坏消息也传了过来:美国人也突破了雅罗斯拉夫尔的苏军防线,正在由北向南,向莫斯科推进!沿途中,虽然苏军还在节节抵抗,但是失去了城市防御的苏军,在拥有制空权的美军打击下,根本就抵挡不住美国人的进攻。
“马上就要和美国佬在莫斯科会面了!假如有机会的话,我倒是想捅一下美国人的屁股!早就看那些美国佬不顺眼了。”希姆莱说道。对美国人大量收留譬如说犹太人之类的列等人,希姆莱是很看不惯的。
巴顿其实也在摩拳擦掌:“俄国佬快完蛋了!俄国佬完蛋之后,我们要和德国佬来一场,那才是真正的战争!”
对于巴顿这样纯粹的军人来说,只有战争,才是他活着的意义,一切政治手段,他都觉得不好使,只有武力手段,才是最重要的手段,要打大,要大打,只有击败最强大的对手,自己才是最强大的,战争是没有第二名的。
“必须强攻莫斯科!在美国人突破莫斯科北面的外围防线之前,我们就必须拿下莫斯科!要不然,我们打得半死,美国人来了却刚好捡了便宜!”希特勒向前方进攻的德军各部下达了死命令。
事实上确实如此,德国人如果不能尽快拿下莫斯科的话,那么等德军和苏军打得差不多的时候,美国人到了,那时候美国人就能不费吹灰之力,白捡了一个大便宜!而德军如果能够在美国人到来之前拿下莫斯科,那么就能把美国人堵在莫斯科城外,不让美国人进入莫斯科城内!这样的话,对美国就很不利。
因为莫斯科是苏联的铁路公路枢纽所在,从莫斯科出发,四通八达,可以抵达苏联的任何一个地方。只要美国人进不来莫斯科,那么美国人就注定只能在俄罗斯北面活动,他们根本就无法插手进入盛产石油,盛产粮食,盛产钢铁的俄罗斯南部。
莫斯科城内,已经变成了一座巨大的要塞,斯大林动用了几十万市民修筑城防,仅仅是反坦克堑壕就挖了几十万米,几乎环绕整个莫斯科。大批工人被组织成工人纠察队,可以保卫工厂,可以投入战斗;大批少年、老人和妇女,都被组织起来,拿起了枪。
如果不是一批高级干部在苦劝斯大林,斯大林会连七八岁的小孩子都给武装起来,让他们拿起武器来杀人。经过赫鲁晓夫等人的劝告,斯大林才不得不让儿童、少女和孕妇先行撤离莫斯科,撤往西伯利亚。
留在莫斯科城里的,除了大量的青壮年之外,还有很多十四五岁的少年,五六十岁的老头老太,三四十岁的青壮女子,都拿起了武器。
也有不少十七八岁的女孩留了下来,拿起了武器,准备抵挡德国人的入侵。
1943年8月20日,德军开始了对莫斯科城的强攻。
之前,已经连续对莫斯科进行了十多天的炮击和轰炸了,火力装备都已经完成。德军在凌晨2点的时候,开始发起地面攻击。
就在这个时候,希特勒又得到一个坏消息:美国人已经连续突破了莫斯科北面三条防线,美军只要四天,就能抵达莫斯科城外!
希特勒面临着两难选择:第一是在四天内拿下莫斯科,争取到最大利益;第二是等待美国人到来,联合美军一起攻城。
执行第一条,德军有很大的风险,因为如果严令强攻,却在四天内无法拿下莫斯科的话,那么德军和苏军都损失惨重,美国人一来,就刚好占了便宜;执行第二条的话,美国人必然会提出很过分很苛刻的条件,对于德国来说也不是好事。
最终,希特勒还是下令:“强攻!必须在四天内拿下莫斯科!另外,我们派遣俄罗斯解放军,化装成苏军,袭击美国人的后勤补给线!”
虽然在名义上,德国和美国是盟友,但其实却在暗中争斗。就好像真实历史上的二战中,美苏两军是盟友,可是在进入德国境内之后,美国人却不止一次的派出特工人员,混入到苏军控制区内给苏联人制造麻烦,而且巴顿也做好了对苏作战的准备。如果不是巴顿因为“意外车祸”死了,苏美真会大打出手。
这时候,美国人也心知肚明,德国是接下来的敌人!
巴顿下令,美军加快推进速度,必须在两天之内抵达莫斯科城外!
对于巴顿的这个命令,不管是艾森豪威尔还是罗斯福,都十分支持,因为如果不能同德国人分享莫斯科的话,美国人就无法插手进入俄罗斯南部,也无法继续把手伸向拥有大量石油资源的中亚地区。莫斯科,是一个关键点!美国人必须同德国人分享一杯羹!
潜伏在美军中的德国特工向希姆莱发来了密电,看到电文,希姆莱大吃一惊:“美国人如果在两天内抵达,那对我们是一件麻烦事!我们必须阻止美国人!”
在情急之下,希特勒不仅是下令,让俄罗斯解放军袭击美军的后勤补给线,而且下令,让俄罗斯解放军直接换上苏军的衣服,在正面上阻拦美军进攻!
可是德国人还没动手,德军自己的后勤补给线就遭到了一支打着苏军旗号的美军仆从国军队袭击!
化装成苏联军队的美军空降兵和特种部队,迂回到了德军的后面。大批被美国人缴获的苏式坦克,向德军的后勤补给线发动猛攻。
这些坦克,都是属于美国人组建的:民主俄罗斯合众国。有不少被俘的苏军,还有一些美国控制区内的苏联人,加入了民主俄罗斯合众国。
天色黑了下来,一座火车站,一列列火车从西面驶来,大批的武器弹药,粮食物资被人从车上搬下来,在车站里面堆积如山,随后德国人的卡车就过来,把物资运走。
突然有人大喊一声:“敌袭!”
黑暗中,不计其数的坦克咆哮着冲了出来,坦克炮吐出一团团火球,德国人的一辆辆卡车起火爆炸,咆哮的坦克冲入车站内,把德国后勤士兵碾成肉饼,用炮轰击仓库,把整个车站都点燃成一片火海。
随后,得手的装甲部队在黑暗中撤离,消失得无影无踪!
与此同时,一条铁路线遭到了一支莫名其妙出现的装甲部队袭击,铁路被破坏,运输物资的火车被摧毁。
得知后勤补给线遭到“苏军装甲部队”袭击的消息,希姆莱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俄国人的装甲部队根本就不可能从我们和美国人的防区通过,怎么会出现在我们后面?唯一的解释就是,美国人冒充俄国人袭击了我们!”
莫斯科城北面五十公里处,美军刚刚突破了苏军一道外围防线,歼灭了驻扎在那里的苏军部队,可是在入夜之后,一支打着苏军旗号的装甲部队却在晚上突然杀出,对美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嗖嗖嗖”喀秋莎火箭炮发出了刺耳的呼啸声,无数火龙划破了夜空,火箭弹下冰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