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宫中有人逃跑的消息,她便立即派人将其带回,并当着所有人的面直接将其处斩,这招杀鸡儆猴的办法倒也镇住了不少人,尤其是那些居心叵测的小人
由于迟迟不见皇帝回来,无奈之下,老太后只好接受了东方益等人的建议,亲临朝堂指挥城外军队作战,当时城外只剩下章怀的这支部队,老太后见他们个个勇猛无敌,便命人打开国库犒赏他们,却无一人愿拿半文钱,老太后随便找了名将士,问其为何不愿领赏,那士兵告诉她,朝廷并不富有,这些钱当应拿来招募更多的军士,老太后为此感动的流下眼泪——听到章怀德的陈述后,绍岩不禁羞愧不已,心想自己身为一国之君,却让一个女人来挑起一个国家,这哪像是一个皇帝做的事?
不过郭太后的处事风范着实令他敬佩,一个女流之辈子却能够让军队有条不紊的运行着,将士们的士气如此高涨,显然都是她这位老太后在后面发挥了作用,包括这次营救皇帝也是郭太后所授予的,自从绍岩御驾亲征后,她这个做母亲的一直都放心不下,多番派人去打听绍岩的近况,得知绍岩乔装成普通百姓进城时,她当即命章怀德做好迎接准备,因此也就出现了以上那一幕
不得不说,郭太后确实是位女中豪杰,有手段、有智慧、有胆识,单凭这三点,她绝不逊色于唐朝的武则天,亦或是清王朝的孝庄太后,绍岩感慨的想道
在谈到下一步作战方案的话题上,章怀德明确指出,眼下西楚大军兵临城下,单凭南门的数千名官兵怕是难以持续太久,唯今之计只能以皇帝的名义向各个州县发出手谕,着他们以勒王之名迅速向京城靠拢,如果事情进展顺利,那么将会为京城带来三十多万兵众
东林国遭逢两国的洗劫,虽说已是处处千疮百孔,可那些被敌国统治下的百姓们依然怀念以往的太平日子,还有那些解下盔甲的将士们,他们早就对楚、梁两国士兵的恶行表示不满,若不是情况所逼,他们宁愿战死也不会脱下盔甲,只要是收到皇帝的亲笔手谕,他们自然会义不容辞的赶来支援,可是章怀德似乎又有些拿不定主意
绍岩也觉得调兵之事非同小可,况且昔日的那些武将多半是郭威的旧部,在这关键时刻,他们不去投降他国已是万幸了,想要让他们前来救驾,只怕他们不会卖这个人情,否则他们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解除武装,这种行为无异于隔岸观火
思前想后,绍岩当机立断,决定采纳章怀德的建议,向各大州县发出指令,至于那些郭威的旧部,他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者皆是客,不来者也不会追究他们的责任,毕竟眼下正值非常时期,万事还得用非常手段去对待
这天夜里,章怀德从军中挑出十名精明勇士,各自带着皇帝的手谕溜出城去,此时的城外到处驻扎着楚国的军队,绍岩担心他们出不去,章怀德拍着胸脯告诉他,这十名勇士皆是军中一等一的好手,无论是武艺还是智慧,都是首屈一指,而且善于伪装自己,绍岩听他这么一说,心里倒也踏实了许多
为了给绍岩等人接风洗尘,章怀德特地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却遭到了绍岩的严厉训斥,想着外面那些浑身是伤的将士们,绍岩如何能做下来享受美食,于是他命令厨子将桌上所有菜拌在饭里面,混成菜泡饭,然后送到城楼上,分发给每一位士兵
城中百姓大都已经转移,虽然在临走时留下不少的粮食,可将士们守城近一个月,粮食已经所剩无几,加之楚军已将附近的村庄全部烧毁,彻底断了他们的后路,章怀德为长远打算,每天定量让厨子煮些粥,将士们只能靠着这些稀水维持,如今看到这么美味的菜泡饭,他们自然是欣喜若狂,捧起饭碗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甚至连最后一粒米都不剩下
绍岩见他们吃得津津有味,不知为何,心里非但没有一丝喜悦,反倒感到一阵酸痛,哎,战争害死人哪,他感叹的摇摇头
章怀德意识到自己所犯下的错,脸上顿时有些挂不住,便与厨子一起给将士们盛饭,将士们得知是皇帝的‘恩赐’后,一个个倍受感动,齐声高呼皇帝万岁
下了城楼,绍岩在章怀德的陪同下回到了客厅,然而,他并没有进房休息,而是单独走出营房,借着朦胧的月色,他沿着街道缓缓地向皇宫走去,大约半个小时左右,他远远看见了那座富丽堂皇的宫殿,本想直接走进去,可是没走几步便又停了下来,考虑到此时天色已晚,郭太后肯定已经睡下,他只好百无聊赖的转过身,就在这时,只听‘呀’的一声,宫门被打开了,片刻后,里面闪出两个身影,后面还跟着七八个提着灯笼的下人
绍岩不想去惊扰他们,赶紧找了个角落躲了起来,在灯笼的照耀下,只见郭太后和小顺子领着几个宫女迎面走了过来,多日不见,郭太后比之前消瘦了许多,肤色有点腊黄,眼角边上泛着层层的黑眼圈,多半是睡眠不足的缘故,绍岩激动不已,忍不住想冲过去见她,却听那郭太后对着小顺子说道:“小顺子,皇上一切可安好?”
“回禀太后娘娘,奴才听下人们说,皇上一行人白天遭遇一伙楚军围困,皇上龙体无恙,他身边的常一笑中了一箭,好在是皮外伤,并无大碍”小顺子恭敬的道
“这就好,皇上没事,哀家也就放心了”郭太后的脸上闪过一丝落寞之色,淡然道:“如今的东林国随时面临着国破家亡的危机,皇上才是满朝文武和天子万民的唯一希望,他可不能有事”
小顺子点点头,接着道:“太后娘娘,您不提还好,您一提到那些文武大臣,奴才就来气,奴才真不明白,先帝对他们不薄,皇上对他们更是恩宠有加,可他们倒好,一听说楚军打进来了,一个个跑得比谁都快”
郭太后沉默良久才道:“这才怪不得他们,这年头有几个不珍惜自己生命的,每个人都有选择生存的权利”
“奴才可不这么认为”小顺子嘴巴一撅,不以为然的道:“就拿东方大人、邓大人来说,他们两个一个是右丞相,一个是刑部尚书,他们却没有像那帮大人一样”
郭太后微微一笑:“你说的没错,他们两个的确是我东林国的顶梁之柱,还是咱们的皇上有远见啊,知道将政事交于他们二人,说实话,哀家对他们两个也很放心,只是咱们现在内外交困,只怕皇上亲自坐阵也难以力挽狂澜了”
“太后娘娘,您的意思是——,东林国真的没救了?”小顺子停顿片刻,忍不住还是问了下去
郭太后叹了一口气道:“东林国大势已去,除非有神兵相助,不然以我们目前的力量根本不是两个强国的对手,而我们眼下所能做的,便是尽量和敌人拖延时间,以便让皇上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娘娘说的在理,恕奴才斗胆,娘娘今晚莫不是想把这个想法告诉皇上?”
郭太后嗯了一声,便在没有说话,进而领着小顺子等人继续向前走去,殊不知,就在这时,宫墙的另一侧突然窜出一个黑影,直接拦在前面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众**吃一惊,小顺子慌忙大喊:“来人,有刺客,快来救驾”
“别在喊了,是我”
话音刚落,绍岩面带微笑的走了过来,郭太后愣了一下,小顺子顿时又惊又喜:“娘娘您看,是皇上”
“奴才见皇上,万岁——”
“嘘——,这么晚了别吵到街坊邻居休息,都起来”绍岩心平气和的道,小顺子及所有下人这才毕恭毕敬的直起身子
“皇儿,你为何会在这里?”郭太后见到绍岩的一瞬间,眼眶微湿,她轻轻迈过头去擦拭泪水,回过头诧异的道:“哀家正准备去找你,你却自己过来了,身边还不带一个侍卫,要是路上有个闪失,你让哀家如何去面对陈家的列祖列宗?”
见她满脸带着责备之意,绍岩知道这是出于一个母亲对儿子的关怀,便爽朗一笑道:“母后放心,儿臣既能混进城来,自然不用理会其它,您看儿臣现在不是好好的吗?呵呵”
第一百九十六章 母子重逢(2)()
最快更新极品皇帝最新章节!
郭太后微微皱眉道:“你这孩子,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跟母后开玩笑”
绍岩不好意思的摸摸后脑勺,虽说郭太后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但她对自己的那般慈爱绝对是发自内心的,甚至更胜于自己的生生父母,或许是因为从小就是孤儿的缘故,每当他站在郭太后面前时总觉得特别亲切,好想好想趴在她的身上撒娇一番
小顺子见他们母子重逢,不禁打心底为他们高兴,只是这外面秋风瑟瑟,而且还带着一丝淡淡的寒意,他不得不考虑到二位主子的身体,尤其是绍岩,这么凉的天居然还穿着一件单薄的外衣,便在边上插话道:“皇上,太后娘娘,外面天凉,有什么话还是回宫再说”
郭太后很赏识他的体贴,点点头道:“小顺子说的对,皇儿,你出宫这么长时间,也该进去看看了,来,随母后一同进去”边说边伸手去搀绍岩的手
说句掏心窝的话,在宫门打开之前,绍岩确实很想‘回家’走一走,可一想到南门那些战在一线的士兵,他的心里感到非常愧疚,一个国家,一座江山全都压在了这几千人的身上,那是多么重的担子,而自己作为一国之主,哪还能心安理得的坐在龙椅上?他越想越难受,便下意识的把手缩了回来,摇摇头道:“不了,母后,儿臣还是住在南门好了,那里有我东林国最可爱的战士,儿臣不能丢下他们不管”
“最可爱的战士?”郭太后掩着双唇,咯咯笑了起来,“傻孩子,南门那边有章怀德看着,你就不用担心了,何况你又没丢下他们,要知道他们是我们东林国的卫士,保卫国土是他们应尽的责任,咱们并不亏欠他们什么”
绍岩摇头道:“母后此言差矣,听章将军说,他们在粮草不济的情况下在南门坚守了将近一个月,这已经很难得了,朕去看过他们,很多士兵食不裹腹,每日每夜守在城楼上,为防止敌军袭击,他们甚至直接将床搬上城楼,每天衣不解体,刀不离身的守在那里,却是毫无半点怨言,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之下,他们用顽强的意志拖住外面数十万的大军”
顿了顿,叹了口气道:“朕为有这样的将士感到骄傲,往大了说,他们食君之禄,为君排忧解难也是应该的,可是朕再回头看看那些朝臣们,哪一个不是每月拿着几百担的俸禄,他们到底做了些什么?一个个眼里只有自己,关键之刻逃得比谁都快,朕——”说到气头上,绍岩不想往下说,有道是家丑不可外扬,这些大臣多半是先帝留给自己的,他也没必要去揭先帝的短
听到他这番‘滔滔不绝’后,郭太后的脸色一下子黯淡下来,绍岩刚刚登基时,曾一度想清理朝中那些庸臣,可是都被她给阻止下来,当时主要是考虑到新皇初立,脚跟还未站稳,若是大动干戈,势必会引来一场不必要的纷争
如今想想,当初要是顺着绍岩的意思的话,或许也不会有今天这个局面,想到这里便宽慰的道:“皇儿,人各有志,古人有云,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夫妻尚且如此,何况是那些臣子们呢,你还是看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