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宪终于服气了:“外人看起来老实巴交的安石匠,居然是一个扮猪吃老虎的厉害角色。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佩服佩服!无涯子下死手对付罗谦的卷山营,难道就是要霸占矿山么?”
杨春终于肯定的点点头:“说来也是怪事,安重开采出来的铁矿,炼铁的时候烟囱内壁上凝结出许多硫磺,这玩意儿是道士最需要的东西。还有,神霄派为了扩大自己在民间的影响,平时需要给周边百姓一些甜头,偶尔还需要修桥铺路,当然需要大量的金钱。安重的卷山寨炼铁可以卖钱,还能得到硫磺,而且不用买煤,一举三得的便宜,谁不喜欢?”
“废话!”李宪笑道:“不光道士喜欢硫磺,老子也喜欢。晴天霹雳、掌心雷、地狱之怒,这些东西都需要硫磺。只恨数量太少,绝对不会嫌多。”
杨春一摆手:“兄弟,这些事情暂时不说了。我发现一个好机会,所以才连夜赶来见你。”
李宪精神大振:“什么机会?”
杨春对李宪耳语道:“无涯子把高手都带到伏牛山龙潭峡,崆峒山道场里面只留下一百多三代弟子。既然他们苦心孤诣要对付罗谦的卷山营,我们为何不来一个釜底抽薪,首先把他们的老巢打个底朝天?”
李宪没有直接表态:“王文卿的车队走到什么地方了,未来的行程如何?”
杨春神情严肃起来:“我们的机会就在这里,王文卿明天可以赶到许昌,两天后赶到襄城,最快也需要五天才能回到崆峒山道场。”
李宪还是没有表态:“你做出突袭崆峒山道场的依据,仅仅是因为无涯子把高手都带走了么?”
杨春一脸诡笑:“当然不是!你的老朋友来了,绿林大会肯定要出问题,无涯子很可能栽一个大跟头!”
李宪大吃一惊:“谁来了?”
杨春呵呵大笑:“你那个十全十美的老朋友,居然要收编罗谦的卷山营,还要给罗谦一个伏牛山分舵主的名分,后来听说是你的部队才罢休。既然明教大举南下,我看无涯子要吃大亏,因为明教的鼎州分教主钟相也来了。”
明教光明右使刘不全、光明左使方七佛,他俩在河东秘密组建白莲教,未来必将给完颜宗翰制造极大的麻烦。河北分教主杨江失败之后,明教鼎州分教主钟相开始蠢蠢欲动。
按照历史记载,靖康之耻发生的时候,杨幺带领一支人马北上勤王,结果被昏君赵佶勒令立即返回。
在国破家亡的时候,朝廷防民胜于防川,对明教还是不信任,也看不出缓解矛盾的态度,从而埋下祸根。腐朽的大宋亡国实在是天意,人力根本无法挽回。
明教集中河东、江南的势力来到河南,神霄派自作聪明,结果惹祸上身,这的确是一个好消息。
李宪点点头:“方腊、杨江先后失败,神霄宫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明教和神霄宫势不两立。明教河东分教、江南分教同时到场,肯定是来者不善,此刻的确是偷袭崆峒山道场的好时机。你看需要多少人?”
杨春摇摇头:“对付江湖势力,人多是没用的。他们一个个腿脚灵便,对地形极为熟悉,一旦受惊逃散,神仙都追不到。我看韦冬宁带领的落霞观女弟子,就足够应付偷袭行动。不过,如果要把崆峒山道场的东西搬走,可能需要一支人马接应。”
李宪摇摇头:“偷袭一个大门派的总坛,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神霄派虽然是一个暴发户,但是他们经营了这么长时间,崆峒山里面究竟有什么特殊防御措施,目前还没有头绪。如果现在就安排一支人马接应,搞得不好就会打草惊蛇。”
杨春顿时就急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我没说放弃这个机会。”李宪冷声说道:“我从来不是被动挨打的性格,神霄派居然想图谋老子的基业,不给他们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那对不起老天爷。但是你要记住,心急手不急。”
杨春毕竟不过是一个江湖人,对于战略战术是个门外汉:“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李宪微微一笑:“你现在回去集中你手下的兄弟们,对崆峒山周边进行秘密摸底,但绝对不能暴露自己的意图。我明天一大早带人离开曹家庄,并且继续南下叶县,让有心人误以为我是准备赶到伏牛山。但是我会在鲁山县突然掉头向西,然后折转身向北直扑空峒山。到那时,才是真正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0656、盘道岭,陈团斗猛汉()
鲁山县位于伏牛山东麓,原来叫鲁县,大唐贞观年间改为鲁山县。
鲁山县是一个簸箕地形,地势西高东低,西、南、北三面环山,东南方向开口。
李宪按照和杨春商量的计划,带领原班人马向南赶到叶县。当天夜里兵分两路,开始了针对神霄派崆峒山总舵的行动。
这一次的对手不是军队,而是江湖人士,所以李宪带过来的人好多派不上用场。
比如说慕容宫、张恭礼、路元奎,勉强熟悉马战步战,没有系统练过武。还有,他们都是在河北平原地区长大的,对于山地作战近乎陌生。
为此,李宪只留下落霞观弟子三十五人,还有孟威、陈团带出来的二十四人。命令慕容宫、张恭礼、路元奎带领剩下的五十一人,保护战马和所有长兵器原路返回曹家庄,然后听从杨再兴指挥,准备策应崆峒山的战斗。
孟威、陈团从小就在山里长大,五六岁开始就跟随大人进山打猎,简直就是两只小猴子。
陈团带领十二个少年打头阵,孟威带领十二个少年殿后清除痕迹。他们都使用组合长矛的后半截,也就是一米六长的镔铁棍。
李宪、韦冬宁、武元春、杨琼四个人,带领吴小琴她们三十五个女兵作为中军,也是这次迂回作战的主要力量。三十五个女兵都是统一装备,每个人一把夏国钢剑、一张铁胎弓、一壶狼牙箭。
李宪的铁胎弓已经送给杨再兴,他的贴身兵器就是陈老幺亲自打造的新兵器——双节棍。
陈老幺打造的双截棍和后世的不一样,一般人用不了。
首先是材料不同,使用的是合金锻造。这是陈老幺仔细推敲了未济重剑之后,联合冶炼总管姜琦琢磨出来的。
其次是长度不同,按照李宪的要求每节长一米二,连接铁链长度五十厘米,双截棍总长两米九。
第三是重量不同,李宪的这副双截棍,每一节九斤重,再加上两斤铁链,合计重量二十斤。
第四是造型不同,两截棍的后面是防滑握把,前面是缩小版的四棱枪头,双面开刃,极为锋利。
第五是用途不同,铁链是活扣,可以挂上,也可以不挂。不挂铁链,就类似两只大号判官笔。
这种古怪兵器,是李宪给自己量身定做的。韦冬宁这样的武林高手都干瞪眼,只有李宪一个人能用。
武元春有些不可思议:“你当初就是用这种古怪兵器,杀了神霄六玄之一的林长捷?”
李宪呵呵一笑:“元春,我早就和你说过。你的轻功厉害,如果在暗中要偷袭的话,我只能束手就擒。但是到了正面搏斗的时候,我并不怕你。不光是你,就算是入云龙公孙胜、摧心掌黄裳这样的绝顶高手,我也敢正面战斗。”
入夜之后,李宪一声令下,所有人徒步向西急进,也就是军队里面的强行军。要求在天亮之前进入鲁山县西面的大山,然后向北翻山越岭直扑空峒山。
包括落霞观的女兵在内,每个人负重接近三十斤。一千年之后的人类,连一条狗都打不赢,这种负重根本走不了多远就会把体力耗尽。
大家跌跌撞撞走了七八个小时,终于完成了将近百里的强行军,在太阳升起来之前赶到了盘道岭脚下的密林之中,开始第一次休整。
疲劳是一个人的天敌,武林高手也不例外。经过一夜大负荷量的强行军,所有人都疲惫不堪,包括韦冬宁、武元春和杨琼都不例外。
简单吃了一点干粮,所有人都进入梦想。结果还是李宪最先清醒过来,已经到了中午时分。
“大家赶紧起来活动一下,吃点东西马上出发,今天下午必须翻过盘道岭,这样才有充裕的时间调整体力,应付接下来更加严峻的局面。”
除了武元春刚刚进入这个圈子,其他人都是军人,经过严格的训练,所以李宪一声令下,都从地上跳了起来。
武元春揉着双腿:“我还是第一次这么赶路,身体消耗太大。”
韦冬宁撇撇嘴:“这算什么呀?我跟随公子到漠北转战万里,吃不好喝不好,那才真是要命。”
女人之间说话,男人最好别插嘴。陈团就没有插嘴,而是带领十二个少年履行开路的职责,提前到山上寻找通道。
鲁山县境内的山体岩石,非常古怪。在文人骚客笔下,那都是神仙般的美景。比如说名扬天下的尧山,那就美不胜收。可是有一条,凡是景色优美的地方,绝对不适合人类活动。
既然叫盘道岭,那就没什么路好走,几乎都是原始状态。偶尔发现一条砍柴的小路,那也不能叫路。
鲁山县境内的岩石之所以古怪,都是赤红色岩石上长满青苔,滑不溜手这也就罢了。关键是一座接一座的柱状山体,仿佛巨大的竹笋耸立在哪里,四周都是笔直如削。
路难走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大的毛病就是柱状山体太多,而且模样长得差不多。有时候转了半天,结果又回到了原地,简直就像遇到了鬼打墙。
军队的先头部队,肩负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重任。说起来就八个字,真要做起来可就难了。
陈团从小在山里长大,今天居然会碰到这么一种情况,也急了一身臭汗,才明白这个开路先锋不好当。
十三四岁的年纪,正是要成型还没成型的时候,性子肯定非常急躁。
走了两次回头路,陈团的火气就越来越大,凡是已经走过的地方,他都抡起铁棍在山体上敲一棍子,留下一个醒目的记号。
还别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真被陈团找到了一条能够翻越山岭的小路。
其实上也不叫路,应该是打猎人或者是砍柴人弄出来的,都是一些勉强放下半个脚掌的小窝窝。
陈团仰头一看,盘道岭的主峰直插云霄,这条小路几乎是笔直往上爬。
好不容易爬到半山腰,笔直向上的小路,终于有了一个小拐弯的平地,能够勉强站下四五个人。
陈团和他小组的四个女真族少年率先爬上平台,刚准备喘一口气,山上下来一个汉子,而且还挑着一担柴禾。
这下麻烦了!
要想让这个汉子挑着柴禾下山,陈团他们所有人都必须回到山脚,等着汉子下去之后重新爬上来。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到这个位置,现在要下山之后重新爬,陈团绝不甘心,所以他拄着铁棍一动不动。
挑柴的汉子本来在低头看路,眼看就要到小平台了,才发现此地早就挤满了人,根本没有下脚的地方,就更别说更不可能放下一担柴。
那汉子看见陈团等人没有让路的意思,顿时脸色不虞:“空手让重担,难道你不懂?”
陈团原来是陈家庄庄主的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