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得到消息的他,现在突然觉得,此番出兵攻打汉中,有些鸡肋。
他应该发大兵,不惜一切代价,去灭了刘备的!
灭了这个高举着汉室旗帜,灭了这个让天下人心,觉得汉室刘氏依然有希望的大耳贼!
只要天下没有了汉室刘氏的旗帜,马超、张鲁和孙权等人就算称王称孤,又能如何呢?
不能安稳内部,就算攻夺再大的疆域,又有什么用呢?
但是呢,事已至此,汉中的战事也不得不鸡肋下去。
开弓无回头箭。既然都耗费无数粮秣辎重和将士的命了,此刻无功而返,会让曹魏的威望更加低落。
许昌与河间的叛『乱』,危在人心,而并非是战事。只要他将汉中夺下来,夹带着大胜之威回到邺城,就能压制住一切反对的声音!
那些心存汉室的人士,也得噤若寒蝉!
在某些时候,刀子比仁义更管用。而且人心这种东西,是需要时间去抹平的。曹魏的威望慢慢成长成为参天大树了,自然有的是人来乘凉!
对吧?
不得不说,曹老大心中的思虑很对,深谙人『性』的逆来顺受。
不过呢,让他无法将汉中之战打下去的事情,来了。
荆州南阳郡,宛城的守将候音和卫开,也反了。他们并不是高举汉室旗帜而反曹,而是因为不堪徭役之苦,和屯田民们一起叛『乱』。
曹老大此番攻打汉中的军粮,绝大部分都是从荆州、豫州和兖州运来的。都是经过南阳,走武关道进入关中。
战争打了大半年了,南阳郡的屯田民、百姓也被征发运粮了大半年。
这种徭役,是没有酬劳的。
大半年的时间,黔首百姓们不仅耽误了自己的农桑,家中还被官吏们往死里催着赋税,日子是真的难再续。
所以呢,怨气积累到了临界点,一下子就爆发。
虽然坐镇荆州的夏侯尚,在给曹老大的军报中说,他已经率兵控制了叛『乱』,已经围住了宛城,一个月内必然能攻破,诛之!
但是呢,军粮的运送,已经被耽搁了。
行军打仗,计毒无过断粮。
曹老大征战了一生,当然知道军中无粮会导致什么后果。远的不说,当年官渡之战,能击败袁绍的主要原因,就是烧了乌巢的粮食!
唉。。。。
退兵吧。趁着军中的粮食,还能撑过大军的归途。
魏王对望着定军山,心里在默默念叨着,脸上却意难平。
是啊,他心意难平。
马超大军转向来武都,已经被曹彰等人得堵住了。据说之前狡狐麾下的那位老将黄忠,又立下了斩将之功。
据说是倚仗兵卒们善于山地战,绕过崎岖的木门道,突袭了马超麾下部将姜冏的军营,临阵斩杀。
而夏侯霸与郭淮也是良将,哪怕是夏侯渊不在,也能死死遏住了马岱从白水关的攻势。
就连夏侯渊军中的瘟疫都控制住了。虽然死了许多兵卒,士气大丧无法再战,只能回去关中休整。
但是万幸,夏侯渊挺过来了!
他还活着!
嗯,就是有一点不好,他似乎因为染疫,引发了身体的其他问题。比如风湿症更加严重了,走路竟然要拄杖才能成行。
唉,毕竟他也即将满六旬了。
不管怎么说,这个年纪,活着,那就是好的。
曹洪这边,战事也很顺利。他凭借着己方的兵甲之锐和人数优势,围攻了两个月的定军山,已经摇摇欲坠了。
再来一两个月,必然能攻破之。
汉中之地,必然能得之!将陇右与蜀中隔开,给马家军敲响的丧钟,未来可期!
可惜了,军粮无法再坚持一个月。。。。
在各部战事都顺利的情况被迫退兵,这种结局,怎么能让曹老大满意呢!
若是督荆州之人,是子初而非伯仁,宛城叛『乱』还会发生吗?
亦或者,即使叛『乱』了,那只狡狐也应该有办法,不耽误军粮运送吧?
唉。。。。
魏王曹『操』心中默默念叨着。
终究,还转身前往阳平关,不再看定军山一眼。
第三九四章、此竖子不堪大用()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冬十二月。
汉中之战,在曹军军粮难续之下,落下帷幕。
他将曹军都撤出了武都郡,只留夏侯霸驻军在大散关处,还让阴平氐王强端带着族人,前往关中陈仓繁衍生息了。
阴平氐王强端,不得不迁。因为曹老大这是为了他好。
武都郡,是陇右与蜀中的通道,只要有一个曹军兵卒在,马家军和张鲁军就不可能停止这场战争。
而他既然已经明确站队到曹军那边了,不走的话,马家军肯定要去攻打的。
阴平郡,位于武都郡的西边。他被攻打的时候,曹军隔着个武都郡,就算想去救援,赶到的时候都是焦土一片了。
张郃则是变成了街亭的督军,因为曹真回长安驻扎了。
他是接替夏侯渊,暂代关中都督之职。夏侯渊因为身体不适,便被曹老大半是命令、半是劝说,带回去了邺城休养一段时间。
曹彰部更是直接被调往去了河东驻扎。
也就是说,曹老大给马超和张鲁,一个很明显的信号:在未来数年之内,曹军兵锋的方向,将变成刘备,而不是再兵出关中。
的确,曹老大与刘备的矛盾激化了。
在曹军的治下,连续发生了两起心向刘备的叛『乱』。为了曹魏长治久安的考虑,曹老大首要减除的势力,就是汉室苗裔。
而且呢,曹老大释放的善意,还表现在行动中。
他上表朝廷,给马超封了个镇西将军;张鲁为大汉的右将军。
好嘛,战争之前,还上表说他们是叛贼呢!战争结束了,就变成了同殿为臣的大汉栋梁了。。。
马超和张鲁,还挺开心的,直接上表谢天子刘协之恩,还破天荒的让使者带了些土特产,献给刘协和三公九卿们。
因为他们不想,也再难坚持和曹军再打一次了。
不只是军粮。
对于马家军而言,凉州、陇右和蜀中,因为这场大战,财物粮秣都变得一空二白。粮仓之中,老鼠进去了,都得伤心得掉下眼泪离去。
更惨的是,军中战死的、伤残的,将整体实力下降了一半。
再来一次汉中之战,马家军还真的不堪重负!
张鲁军,也差不多。
汉中虽然一直粮秣颇丰,但也架不住,误了农桑和多了庞统带来的一万多大肚汉啊!一个军中厮杀汉子,在战时的吃用,比闲时三个农夫都能吃!
更别说各种军械、衣甲的消耗了。
张鲁在战后,清点库存的时候,也难过得差点犯了心绞病。
嗯,他不知道的是,让他更加难过的还在后面。
曹军退出大散关之后,庞统和马超见了一面。
不光是清点此战的得失,还密谋了一夜。
他们达成了一个共识:想在未来继续抵御曹军,单凭蜀中的出产,是支持不了大战消耗的。如果汉中姓马了,那应该就可以了。
反正此次大战,没有马家军的帮忙,汉中早就易主了不是?再说了,曹军明明是攻打汉中的,结果马家军的兵卒死伤得更多!
这叫什么事!
既然汉中无论是不是姓马,马家军都要出力,还不如让它姓了马呢!
不过呢,当务之急是安抚战后的琐碎,谋夺汉中这个事,得慢慢来。
有了未来的规划后,已经有了些人主风范的马超,当即就以新鲜出炉的镇西将军之权,给麾下封官及抚恤。
虽然他对镇西将军这个职位,不太满意。
他的阿父马腾,之前的官职征西将军,他应该继续才对的。但这个官职早就被夏侯渊担任了,曹老大是不可能给他的。
算了,反正就是称呼而已,能让他做事师出有名了就行。
马超按庞统的建议,不辞繁琐的,亲自去慰问战亡将士的家眷。不光承诺在三年之内可以不用缴纳赋税,还表示他们家中子弟想从军,定能优待什么的。
在时间与野心的催化下,他慢慢向着权谋者转变,而并非是那位“豕突之将”了。
所以呢,老天爷看他顺眼了。觉得他挺努力的挺不错的,就给了他个甜头。
在他亲自去天水郡冀县,看望战死的部将姜冏家眷的时候,姜冏的长子,虚岁十六的姜维,对他的到来很感激。
还信誓旦旦的表示,等他守孝结束后,就去加入马家军。
为了报马超今日探视之恩。
誓必要亲手杀了皓首老贼黄忠,为父报仇!
“伯约状哉!”
马超当场就赞赏他的志向,表示若是姜维从军了,直接从他的父亲姜冏的军职做起。
他对这个长相和气度都挺不错的半大小子,印象挺不错的。特别向自己年轻的时候,俊朗而又勇烈!
“竖子,不堪大用!”
而车驾东去的曹老大,在刚经过长安的时候,就忿怒的大声咆哮。看着堂下,俯首拱手的司马懿。
他不是在骂着司马懿,而是曹植。
话说曹老大在去年的时候,就各种提高曹植的话语权,为了立他为魏国世子辅路。
曹植自己也是知道的。
在执行守备邺城职权的时候,他一开始也昂扬奋发,兢兢业业的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力争做出符合魏国世子的职责与担任来。
然而,人的本『性』,压制久了,一旦爆发就会势不可挡。
他在一次宴饮之后,将曹『操』的法令忘到九霄云外去了。竟然借着酒兴私自坐着魏国王室的车马,擅开王宫大门司马门,在只有帝王举行典礼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纵情驰骋,一直游乐到金门!
所谓礼法之制,不可废也!
曹植此举,无异是挑战了春秋以来传承下来的礼制。若是被不追究问罪,那么黔首百姓和帝王诸侯之间的尊卑区别,又有谁还会遵守呢?
再说了,权势早就跌落谷底的曹丕,心中将狡狐和毒士那句“郑伯克段于鄢”的建议,当成自己成为魏国世子的最后那根稻草呢!
怎么可能放过这样的机会!
他在王昶与蒋琬的建议下,将此事的本末,都写在小布帛上,交给了随征汉中的司马懿。
是的,王昶和蒋琬,狡狐陈恒举荐给曹丕的僚佐。
他们两个,在狡狐给了高柔一封书信后,便开始转变态度,各种为司马懿张势。
比如这次,他们建议曹丕不要将此事直接报告给魏王曹『操』,而是交给司马懿。
理由是这样的:“司马主薄深有谋略,乃当世之良才也!定会在最适合的时候,将此事禀报给魏王。让临淄侯与世子之位,再无缘!”
曹丕对此,深以为然。
毕竟有些事,在别人开心时候说,和不开心的时候说,效果截然不同。
司马懿对这种人情世故,当然也练达。
是故,在魏王曹『操』对汉中之战,心意难平归来的途中,给禀报了上去。
第三九五章、否极泰来伏隐患()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正月,邺城。
新春的第一天,曹丕以最年长儿子的身份,在魏国宗庙中祭祀过后,便面无表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