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之铁血风云-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患父龌睾希回嗜巳呃0堋�

    这可是八座城所有的突厥人军力都集中于此,打算一举打开雁门关,打开前进的通道。

    现在,被两下夹攻全线溃败,高冲一点没客气,一口气就把突厥人赶出百里之外,连带着八座城池全部收复。

    这一战一直打到第二天中午,突厥人死伤无数,隋军的收获更是极具大,仅战马一项就达十余万匹,牛羊更是无数。没办法,突厥人在八座城池中储存了大量战马,前线作战不能带着战马一起上吧,只能放在后方,这些战马全部成了高冲的战利品,其余的收获更是数不尽数。

    高冲没有一丝一毫的空闲,直接来到最前线的城池——风凉关,这是雁门关所属十一城中除去雁门关最大的一座城池,他才属于最前线,过了这座城,就是东突厥的地盘,这座城才是第一线。

    高冲下令军需营立即星夜布防,为了加快布防的速度,抽调一万兵马加入军需营,高冲的命令:必须在六个时辰之内,将弩机投石机布防到位,数量要是之前的一倍,各种防御武器同时就位,准备与达头可汗决一死战。

    高冲怎么忽然又回来了?应该说高冲一直就没有走远,高冲总觉得其中有诈,所以走之前就安排好,看着是走了,其实高冲并没有走远,而是在百里之外藏起来,岳飞燃起的那把大火就是信号。

    高冲给岳飞的任务很简单:尽一切力量,拖住突厥人,给一战定乾坤做好最后的努力。

    岳飞完成的很出色,高冲也在最后关头出现,来早了,突厥人尚有余力,剿灭战就成了消耗战,来晚了,雁门失守。

    “少爷。”变成血莲花的飞刀娘子傻傻的看着高冲,高冲微微一笑,大步上前,一把就将飞刀娘子抱在怀中。

    “表现不错,看来能当个百人将。”

    本来飞刀娘子心情激动,又被高冲这一抱,心里柔情万分荡漾,听高冲这句话不由得杏眼圆睁:“没良心的坏蛋少爷,人家小命都差点没了,你才给个百人将?不要不要!少欺负人。”

    高冲哈哈一笑:“那就校尉吧,你可比本少爷厉害多了,想当年少爷入伍才是个什长,你却连百人将都不看在眼里,够厉害。”

    武松道:“少爷,这位姑娘武功够高、杀敌够勇猛,就放到我麾下吧。”

    高冲撇着武松道:“想挖本少爷的墙角?小心发配你去当马夫。”武松就嘿嘿笑,高冲心说:莫不成武二郎这个鲁男子也动了春心?飞刀娘子的魅力不小啊,可惜,本少爷已经把这多绝世名花摘到自己床上,武都头你就不要想了。

    飞刀娘子不乐意的撅着小嘴,但是却没有在反驳,飞刀娘子明白什么叫适可而止,一场仗换个校尉干干也不错了,总比这没良心的家伙给自己说一通大道理,丢给自己一个问题就完毕强多了。

    高冲挥手:“三娘,还不把你的人领走,否则一会儿大家都来抢人啦。”

    扈三娘笑嘻嘻的上前拉住飞刀娘子的玉手,“少爷,晓月姐当校尉有点屈才,怎么滴也得给个偏将吧?”

    飞刀娘子深有同感的点头,一下子就感觉自己跟扈三娘的距离好近。

    高冲咧咧嘴,“三娘,你这是想看我笑话是不?明知道九品以上武将都要上报兵部进御批才能生效,你还来挤兑我?本少爷走也,唉,为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坏蛋少爷!”一句话犯了众怒,众女素手齐指,高国柱抱头鼠窜,引得众女齐声娇笑,清脆娇甜的笑声,在雁门关前回荡,给大战后的血染战场增添几分靓丽风景。

第374章:不待见高柱国的武侯大将军() 
“滴答,宿主共收取功德值50000点,现再宿主共有功德值449483点。”

    高冲正在把玩一柄万夫长的弯刀,一只彪悍的苍鹰自天而降,高冲伸出手臂,苍鹰一手双翅,轻轻落在高冲手臂上,高冲没急着去拿鹰腿上的主管,向一名亲兵道:“弄点鲜肉。”

    “是。”

    亲兵很快拿来鲜肉,高冲亲手喂给苍鹰吃,这才解下鹰腿上的竹管,取出里面的情报:达头已经全军回撤,小心,估计不是去打你就是去打苇泽关,我跟着他们呢,会时刻把情报发过去。师傅。

    师傅是谁?当然是天下第一神偷——时迁,这个时候高冲自然要把时迁找来探查情况,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高冲就写了两个字:收到。然后放回竹管中,苍鹰足足食用了十数斤鲜肉这才展翅高飞,几个盘旋就隐入云端不见。

    高冲立即给双王爷发火漆鹰讯,汇报雁门关十一城尽在我手,根据情报达头可汗已经离开幽州,下一个目标:不是雁门关就是苇泽关。

    一天之后双王爷就收到高冲的鹰讯,立即将副帅杨素和另一名副帅贺若弼找来。

    杨素就不多说,这个贺若弼要交代一下,贺若弼复姓贺若,字辅伯,河南洛阳人,隋朝著名将领。以伐陈有功,封上柱国,进爵宋国公,官至右武候大将军。

    贺若弼最大的毛病就是:自命不凡,就连高顈、杨素都不放在眼里,认为两人是酒囊饭袋。

    不过贺若弼还是很有真本事,隋朝开国九老中有他的一个名额,不仅才略过人,武功亦是非常高强,他除了自命不凡之外,还有一个毛病:噬色。别看五十多岁了,依旧每夜无女不欢,就算出征都要随身带着女侍。

    杨素已经跟高冲打过好几回交道,看完高冲传来的鹰讯之后,并没有发表什么见解,贺若弼却一皱眉。

    “一个未满弱冠的少年妄论军国大事,岂可相信?”

    杨素是贺若弼的妹夫,虽然知道自家这个大舅哥的毛病,但是杨素也是老油条一根,怎么会找这个麻烦?双王爷在此,你敢说他宝贝干儿子的坏话,你真是大脑进水了,忘记宇文述怎么挨打了?你以为你比宇文述还脸大?

    双王爷却一点没生气,这就是双王爷的度量,什么是商量?只有意见不统一才会商量,兼听则明,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绝对正确。

    “贺若副帅怎么看?”

    “高冲虽然夺回雁门其余八座城池,但是其中的侥幸占了多数,首先一点:王爷要派人训斥他,给高冲的将令是增援幽州,他却没去幽州,这是抗命,我建议撤销高冲先锋官职务,其次,不能凭他的一纸消息就判定达头已经改变作战方向,他从哪里得到的情报?我们这里都没有消息,他怎么会知道?黄口小儿之言不足信,万一幽州有失,我大隋的东北大门就会向突厥人敞开,突厥铁骑就可以直下洛阳,我大隋危矣,所以,我认为,既定方案不可改变。”贺若弼老神神在在的说。

    杨素忍不住道:“贺若大人,如果突厥人真的去攻打苇泽关呢?苇泽关一失,突厥人对都城的威胁更大。”

    贺若弼笑道:“高冲不可以戴罪立功嘛!先锋官他不是了,还是我朝将军嘛!雁门关有十万大军,分两万给他,要他去增援苇泽关,年轻人嘛,就需要多打磨一下。”

    杨素差点被口水噎到,心说:真不知道你的军功怎么得来的?这样也行?

    双王爷淡淡的说道:“既然这样,就请贺若副帅领兵两万增援苇泽关,以备不时之需吧。”

    这回轮到贺若弼憋气,虽然他是武侯大将军,但在双王爷这里却不够瞧,贺若弼能看不起高顈杨素,但不敢看不起双王爷。

    况且现在军中双王爷这个大帅就有决定权,贺若弼不尊就是抗命,双王爷砍了他的脑袋也属正常。贺若弼就不禁很痛恨高冲,要不是这小子老夫怎么会吃瘪?

    高冲远在千里之外,都不认识贺若弼是谁,就先多了一个仇人。

    不管怎么说贺若弼也是自己大舅子,又年纪一大把,真要被双王爷发配去增援苇泽关,这个面子就丢大了,相带着也打了自己的脸不是吗?

    杨素正要说话,大帐外忽然响起一声急促的汇报:“报,启禀大帅,幽州急报。”

    “拿进来。”双王爷喝道。

    斥候将军急匆匆跑进来,单腿跪地奉上一封情报:“禀大帅,幽州急报,太突厥人忽然撤兵,去向不明。”

    贺若弼怒道:“李崇这个总管干什么吃的?几十万突厥人怎么会去向不明?废物!”

    杨素就感觉贺若弼真的老了。人家都是吃一堑长一智,你怎么这么大岁数了还记吃不记打呢?

    贺若弼骄傲自满,自以为功绩在群臣之上,常以宰相自许,将不满的情绪显露出来,开皇十二年遭致罢官。贺若弼不知道找自己的问题,反而怨气愈甚,隋文帝责问他说:我任命高颎、杨素为宰相,你却总是放言,说这两个人只是酒囊饭袋,这是什么意思?

    贺若弼回答说:高颎,我的老朋友了,杨素,我的舅子。我都知道他们的为人,所以才说这些话。

    贺若弼引起公愤过重,大臣们奏请处以死刑。隋文帝犹豫数日,考虑到他的功劳,于是免他一死,除名为民。几年之后,贺若弼才恢复了爵位,但隋文帝忌其为人,所以不再被任以重任。

    这一回对东突厥作战,可算给了贺若弼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哪料到贺若弼还是跟从前一样,这就让杨素很是担心。

    身为大帅的双王爷还没说话,贺若弼这个副帅就训斥开了,这分明有越俎代庖的嫌疑,根本就不把双王爷这个大帅放在眼里,这叫什么?找死!

    双王爷就像没听到贺若弼的说话,伸手将信报拿起来,挥手名斥候将军起身,双王爷展开信报仔细看了一遍,然后交给杨素。

    等杨素看完之后,双王爷道:“副帅有什么见地?”

    杨素皱眉道:“突厥人如果退回大草原,我军真的没处去寻找他们,而且大隋疆域辽阔,他们从哪个方向进攻都有可能,卑职愚钝,请大帅示下。”

    “报!”

    没等双王爷说话,大帐外一声喝传来,斥候将军满头大汗的又冲进来,“启禀大帅,突厥人进攻苇泽关。”

    “击鼓升帐。”双王爷一声沉喝,大步疾走。

    杨素看一眼贺若弼,就发现贺若弼依旧若无其事,就不禁暗暗叹口气,心说:陛下给贺若弼派这个差事,只怕是个错误。

第375章:增援苇泽关() 
一通鼓各将领纷纷到位,三通鼓之后,众将到齐:“参见大帅。”

    双王爷道:“根据最新情报,突厥人离开幽州去向不明,而在苇泽关却发现突厥人的行踪,他们正在猛攻苇泽关,根据判断,突厥人最有可能从苇泽关突进我大隋边疆,所以现在我军的任务发生改变——不在增援幽州,而是北上苇泽关,杨素听令。”

    “末将在。”杨素分战裙出列,来在帅案前躬身施礼。

    双王爷道:“命你率领五万兵马火速赶往苇泽关,务必将突厥人阻在关外。”

    “末将遵令。”

    “众将官。”

    “在!”

    “随本帅兵发苇泽关。”

    “遵令。”

    双王爷一边兵发苇泽关一边给高冲发出火漆鹰讯,命他立即增援苇泽关,绝对不允许突厥人进关。

    早在双王爷发出火漆鹰讯之后,高冲的兵马已经出现在苇泽关,这不是高冲违规带兵越境,而是双王爷早就说过:可随时增援苇泽关。

    有时迁这个高人在做情报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