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三没薛五那么乐观,“我们薛家如今算什么,在别人眼里不过是破落户罢了。也就只有老太太还有父亲才会一直以为我们薛家是几十年前的薛家。如今谁都看不上我们,苏家又怎么可能同我们薛家结亲。不用想了,那根本就不可能。能嫁给一个小门小户,不愁吃喝,不用整日里做活就算不错了。”
“三姐姐,你怎么能这么说。”薛五比薛三乐观了许多,“我们薛家虽然垮了,到底也是上百年的世家大族,而且老太太同苏老太太是姐妹,这个亲事为什么就做不得。”
“我们薛家同苏家结亲,苏家能从我们薛家得到什么好处?除了一个儿媳妇外,他们什么都得不到,不仅如此而且还要倒贴一大笔银钱,还要应付咱们薛家三天两头的上门打秋风。换做是你,你会答应同这样的人家结亲吗?”学三不客气的说道。
薛五白了一张脸,“三姐姐,你真的是这么想的吗?我们薛家真的就这么不堪吗?”
薛三自嘲一笑,“我们薛家在别人眼里本就是这么不堪。就说京城这里,富贵人家那么多,谁看得上我们。连本家亲戚都视我们如洪水猛兽,别的人又怎么可能对我们有好脸色。就算在老家,我们被人奚落的还算少吗?薛家如今连祖宅都卖了,哪里还找得到薛家。”
薛五一脸绝望的看着薛三,接着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薛三冷漠的看着大哭的薛五,哭吧,哭吧,早点认清现实,也好早点做好准备。她同薛五还算是好的,像是家中的庶出姐妹兄弟,全都被留在了老家,连个去处都没有。被留下的人最终会是什么样的一个命运,光是想想都让人害怕。
想到一大家子狼狈的来到京城,薛三就只能苦笑。
其实薛家来京城除了薛老爷犯了事外,还有别的内情。薛老爷子一死,薛老爷就做了薛家的族长。他这个族长自然是不称职的,也没有威信。薛家里面有富贵的人家,早就脱离了家族,另立门户。没有脱离的,也想着怎么将薛老爷赶下族长的位置。
也就在这个时候,薛老爷犯事了,需要大笔的银钱疏通关系。薛老太太就这么一个嫡子,自然是倾尽所有。最后瞒着族人将祖宅还有长房名下的田地都买了。薛老爷没事了,但是薛家族人却闹了起来。薛老爷的族长位置被人撸了,紧接着就被薛氏一族所有人给孤立起来,如此一来,薛家人无法在老家立足,不得不卖掉所有产业,举家搬到京城来。
这件事情瞒不了薛家本家人。薛大学士这样身份的人,薛家换了族长的消息自然会第一时间通知。也因此,薛家人刚到京城,就碰了一鼻子灰。薛大学士想着薛家老太太同苏家是亲戚,担心苏家被薛家人坑了,又忙着将这些事情说给苏成珣听。故此苏成珣一听薛家来访,赶紧回到苏家。好在苏云希够聪明,将事情办好了。故此苏成珣是连面都没露,让苏老太太高兴一下再说。
薛五哭了一场,擦掉眼泪,问薛三,“三姐姐,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第122章 亲自嘱咐()
“先且看着,若是有适合的人家,我们两姐妹一定要抓住机会。不过这话不能同任何说,就是娘那里也不行。你也知道娘耳根子软,老太太一发火,娘是什么都瞒不住。”
薛五点头,“我知道了。三姐姐,苏家真的不行吗?”
薛三摇头,“或许苏家在别人眼里只是一般的人家,但是相比较我们薛家,苏家就是实实在在的高门大户。不要妄想了,没希望的。”
薛五咬牙,真不甘心啊。苏家同薛家是亲戚,她还记得小时候去苏家做过客,那时候老爷子还在,那时候她也是高高在上的世家姑娘,处处都有人奉承。可是才几年的时间,薛家已经败落到租赁房子居住,还是别人出钱帮忙租的。而且老太太和父亲一个劲的想着怎么占便宜打秋风,从来不想想这样做会不会丢脸,会不会让薛家被人嘲笑。
苏家那样好,那样的富贵,只可惜不属于她,也不属于三姐姐。那个苏云希,是那样的高傲,那样的狂妄,那样的目下无尘,可是没人敢当着面说她不对。就因为她是苏家人,是苏家三房的嫡女,手中还捏着大把的银子。
可是那么大的一个家族,怎么会让一个姑娘家掌握那么多的银钱,还让一个姑娘家打理内院。想想,真是让人羡慕。若是她是苏云希,那该多好。即便不是苏云希,仅仅只是苏云希的妹妹,她也愿意。她巴不得做苏云希的妹妹,这样她就有一个有钱又有本事的姐姐。有这样的姐姐,那该是多幸福的事情。转眼,薛五就开始羡慕起苏云宛,一个庶出的姑娘,却有那样的福气,真是让人嫉妒死了。
薛三提醒薛五,“别再想了,想那些也没用。先做针线活吧,改明儿老太太问起,若是我们没能按时完成,老太太该罚我们了。”
针线活,又是针线活。她们是大家姑娘,如今却成了针线娘子一般的人。内院姑娘竟然还要做针线活来贴补家用,果然薛家是落魄了,而她之前还妄想着嫁到高门大户中去,真是愚蠢透顶。只是真的很不甘心。若是有一点点的可能,薛五都想牢牢的抓住。想想苏家的富贵,想想以后自己不用每天做针线活,不用每天为一点小钱斤斤计较,不用被婆子们嫌弃打赏的银钱太少,光是这些就足够支撑薛五攀附高枝的决心。
苏成珣去找苏老太太,将薛家的事情说个明白。
苏老太太听了后,安生叹气的,“老姐姐也真不容易,亏得你们几兄弟没学到薛家人的做派,不然咱们苏家这点家底也经不起死命的折腾。”
“娘,以后我们苏家同薛家远着点,免得被薛家影响了。”苏成珣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苏老太太皱眉,“真要做到这样吗?最多少来往,哪里能就此不来往。毕竟都是亲戚,薛家初来乍到,我们苏家若是就此远着薛家,岂不是要被人说成势力眼,嫌贫爱富。”
苏成珣一点都不在乎,“娘多虑了,别说没人替苏家出头,即便真有人这么议论的话,也会先冲着薛大学士家去。薛大学士同薛家可是本家,虽然已经出了五服,但是比起我们苏家来,还是亲近了许多。娘,薛家再是亲戚,面子再重要,儿子以为都没有苏家的安定稳定来的重要。儿子希望我们苏家的内院是平静的,不要因为一些外人闹出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娘可以帮儿子这个忙吗?”
苏老太太只觉气闷,“行了,行了,你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老身若是再不答应你,岂不是成了不懂道理的老糊涂。既然你说要远着薛家,那我就远着她们吧。”
“多谢娘,有娘这句话,儿子就可以放心的在外面当差。”苏成珣笑道。
苏老太太听苏成珣这么说,也笑了起来,不管怎么说儿子的前程才是最重要的。苏老太太又想起另外一件事情,“成珣,你大哥的差事可是有了眉目?”
苏成珣点头,“正是,儿子正准备同大哥商量一下,再拿个主意。”
“这件事情可马虎不得,一定要抓紧。那是你大哥,你们是亲兄弟。兄弟两人都在官场上,以后彼此之间也好有个照应。”
“儿子明白。娘放心吧。”
苏成珣这边安抚了苏老太太,苏云希则是找到了大太太元氏。
大太太元氏已经从苏云玲那里得知了详细的情况,正在幸灾乐祸,想着三房以后有了麻烦,就听下人通报说是苏云希来了。
大太太元氏略微一想,也明白了苏云希过来的原因。
苏云希进了大房,大太太元氏极其亲热的拉着苏云希的手,“四丫头你可是稀客,平日里请你都未必能请来,今儿怎么有空来看望大伯母。”
“大伯母这话,云希惶恐。大伯母一直忙着大房的生计,侄女怎敢随意来打搅。至于今儿过来,想来大伯母之前也得了消息,侄女正是为了薛家的事情过来。”苏云希坐在下首,开门见山的说道。
大太太元氏的确有些意外,不过还是笑道:“哎呀,这事情大伯母的确是听说了。那薛家不管好不好,也不管薛家人的做派,好歹都是亲戚,总要维持一下亲戚的情面。只是辛苦了云希你,以后大伯母时常不在家里,薛家的事情就辛苦云希你来处置。”
苏云希喝了一口茶,笑道:“大伯母这里的茶是极好的,看来以后有机会侄女该多来几趟。对了,刚才听大伯母说到薛家,我正想同大变身说一声,我已经吩咐了门房,以后薛家人若是上门,门房的人直接将薛家人打出去就行。”
大太太元氏唬了一跳,“云希,这样做不太好吧,毕竟是亲戚。”
苏云希根本没理会大太太元氏的劝解,而是继续说道:“对了,我还想同大伯母说一声。若是薛家找上大房这边,也请大伯母做主将薛家赶出去。若是因为大房的原因将人招惹来了,那侄女可是不负责灭火的。届时薛家是想打秋风也好,是想做别的事情也好,也都请大伯母亲自解决。”
第123章 说服元氏()
大太太元氏眉眼直跳,这个苏云希,说话竟然这么不客气,实在是太气人了。不过这点事情比起薛家这个大麻烦来,又算不得什么。大太太元氏面沉如水,说道:“云希这话,莫非是将薛家当做了洪水猛兽,我虽然没亲眼见到,不过想想也该知道薛家不至于像云希你说的那样吧。”
苏云希笑了起来,“看来大伯母是没见过破落户的威力。我就直接同大伯母说吧,今日薛家来往,薛老太太当着老太太的面,隐晦的提起要为她的孙儿聘我为妻。这还不止,我替老太太送客,在二门的时候,薛老太太再次直白的提起这件事情,不过被我挡了回去。”
大太太元氏终于绷不住变了脸色,“她们当苏家是什么地方?竟然敢消想我们苏家的姑娘,真是不知所谓。”元氏心里头想着,这薛家不是有病吧,都成破落户了,竟然还敢想着同苏家结亲,也不知道撒泡尿照照自己究竟是什么德行。
“的确是不知所谓。”苏云希放下茶杯,脸上挂着笑,同元氏说道:“想必我今日的一番言行已经打消了薛家的痴心妄想。不过大伯母可别忘了,薛家还有两位姑娘。所谓嫁女嫁高,用姑娘来攀高枝岂不是正合适。而我们苏家适婚的男子,除了二房的哥哥们外,就是大房的几位哥哥。大房的几位哥哥人才性情都是一等一的好,如今又在乔先生的教导下,每个人都有着极大的长进。说不定今年下场一试,就能考一个举人回来。最重要的是几位哥哥都没有定亲,可以说谁要是嫁给了几位哥哥当中一位,也是一门极好的婚事。大伯母,你说侄女说的对吗?”
大太太元氏当即拍着桌子就叫了起来,“薛家竟然敢消想我的儿子,竟然想将他们家的姑娘塞给我们,岂有此理。”不过瞬间大太太元氏就反应了过来,“云希丫头,你不会是故意这么说,好让大伯母帮你挡着薛家人吧。”
“大伯母这话可就误会了侄女的用心。大伯母是没见到薛家那难看的吃相,我想大伯母若是亲眼见了,定会相信侄女说的话。大伯母这会也可以问问大姐姐还有三姐姐。她们都是亲身经历过的,我想她们的话更有说服力。大伯母听了后,想必也不会再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