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谢老太太为孙女着想。此事孙女之前也有想过,也在母亲跟前提起过,只是母亲连连反对。说是没有哪个大户人家里是让让姨娘打理内务的,实在是不成体统。若是传言出去,外人都要说咱们苏家没半点规矩,竟然糊涂到让一个姨娘来管家。以后连孙女们的婚事怕是都要受到影响。孙女一听,也就不敢再提此事。”苏云希低着头,小心的说道。
苏老太太气的半死,偏偏发作不得。发作起来,岂不是承认自己糊涂透顶,做出这样没规矩的事情。心里头也就越发的厌烦魏氏。这个儿媳妇争强好胜了一辈子,能干了一辈子,到了如今,却是命不久矣,这也是报应。想到这里,苏老太太好受了一点。不过见苏云希还在跟前,苏老太太很是不耐烦的挥手,“行了,你回去好生照顾你娘亲,不可怠慢了。至于三房的内务,如今想来也没多少事情,你尽量让下面的人去处置就行。”
“多谢老太太提醒,孙女谨记。老太太累了,孙女就先告退。老太太若有差遣,孙女下次定会第一时间赶来。”
“希望你能说到做到。”苏老太太暗自冷哼一声。
第3章 京城来信()
张嬷嬷拿着一封书信走进来,“老太太,三老爷那里来信了。”
“哦,快拿来我看看。”苏老太太从张嬷嬷手中接过信件,撕开封口,展开书信看了起来。看完后,苏老太太的脸色就有点不好了。
张嬷嬷担心的问道:“老太太,可是三老爷在信里说了些什么?”
苏老太太暗自叹息一声,将信递给张嬷嬷,“你也看看吧。”张嬷嬷自小跟在苏老太太身边,说起来也算是苏老太太的绝对心腹。年轻的时候也跟着苏老太太学着认了几个字,故此看信还是没问题的。
张嬷嬷很快将信件看完,有些发愣。三老爷苏成珣在信件里说的很明白,无论魏氏出现什么情况,在入秋之后都要将三房,尤其是苏云希送到京城去。只因为皇子们都大了,明年,或许后年宫里就要开始为皇子们选妃。三老爷苏成珣是个有政治野心的人,他这是打算拿苏云希去赌一把。
苏老太太暗自叹气,“这可怎么行。万一魏氏有个好歹,四丫头自然要守孝。守孝的人怎么能去选秀。”
张嬷嬷张了张嘴,这才说道:“老太太,此事并非不能变通。父在母亡,做子女的可只守一年的孝。当然若是三太太能够熬过这个夏天那就好了。”
苏老太太暗自摇头,“怕是熬不过去了。前两天,你也听大夫说了,魏氏的身体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除非有大罗金仙,否则绝对好不起来。”苏老太太揉揉眉心,心里头很是烦闷,对于儿子拿孙女博前程的事情,她没什么好说的。只是她看不上苏云希,苏云希的确长得不错,被魏氏养大,气度心性也堪称表率。但是苏老太太私心觉着还是大丫头和二丫头好,就是六丫头也比苏云希贴心。
只是她这话不好出口,总不能写信同儿子说你女儿不好,不如选兄弟的女儿去选秀吧。苏老太太又将信件看了一遍,心头滑过许多想法。张嬷嬷是苏老太太的心腹,苏老太太那点心思,她自然清楚的很,于是适时的说道:“老太太,四姑娘毕竟还是个姑娘家,七少爷也年少不懂事。这贸然上京,没个长辈在旁边带着,着实让人不放心。老太太身子骨也康健的很,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带着四姑娘和七少爷上京城。”
苏老太太心动,不过还是挥挥手,“此事暂时不急。先看看魏氏那里的情况再说。另外此事不要透露出去。”
“奴婢明白。”张嬷嬷顿了顿,又说道:“只是三老爷不光给老太太这里来了信,三太太那里也有一封信到了。就是不知那信上说些什么。”
苏老太太自信一笑,“放心,成珣不会同魏氏说那些的。魏氏以前就不同意送四丫头去选秀,这会魏氏生着病,成珣更不会同她提起。”
“老太太说的是,倒是奴婢看不明白,一时间糊涂了。”
信件送到静思堂的时候,魏氏并没有醒过来,下人便将信件送到了苏云希的手里。苏云希忍着偷看的欲望,将信件放在了魏氏的枕头边上。坐在床头,望着魏氏,早已不是记忆中那个明**人,行事风格干脆爽利的模样。如今的魏氏,枯瘦干黄,整个人都失去了水分一样,脸颊也深深的凹陷着,伤了的元气真的是怎么补也补不回来。
苏云希拿起魏氏常看的一本书,小声的读起来。
魏氏模糊的听到有人在耳边说话,很艰难的拼命的想要醒过来,眼睛总算睁开了一条缝。不过过了好一会才真正的清醒过来,听到苏云希在读她最喜欢的一本书,魏氏笑出声来。苏云希急忙放下书本,“娘,你醒了。感觉怎么样?女儿这就让人将药端进来。”
魏氏摆手,“不吃药了。到了这个时候,就让娘吃点好吃的,那苦苦的药就没必要了。”
“娘……”苏云希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两人心里头都清楚,时间真的不多了。
苏云希想起信件,急忙擦干眼泪,“娘,女儿这就吩咐人做好吃的。对了,父亲来信了,就在这里。”苏云希将信件放在魏氏的手里。
魏氏疲惫的摆手,“娘没那精力,云希帮娘看看你父亲在信里究竟说了些什么。”
“好,女儿帮娘看看。”
苏云希撕开信封,展开信件看了起来,一字一句的读给魏氏听。声音平稳清澈,即便上面提到将他们接到京城去,苏云希的声音依旧稳定如初,没有丝毫的波动。
魏氏望着苏云希,“云希,你父亲要接你们去京城,你是怎么想的?”
苏云希低着头,心里有些发冷,“父亲这是笃定母亲的病好不了了吗?”
“不要这么说,他是你父亲。”
“他更是娘的丈夫。娘病的这么厉害,除了打发人回来看一眼外,还曾做过什么?娘为了父亲,为了这个家操劳多年,可有得到过什么?娘如今还病着,父亲就迫不及待的要让我们启程去京城,可有想过娘你的感受。可有想过娘的身体能否承受住旅途的辛苦。”苏云希愤怒的说道。
魏氏笑了笑,笑的云淡风轻,仿佛是早已看透了一切。“云希,这样的话不要再说了。嫁给你父亲这么多年,你父亲的为人,娘最清楚不过。他严苛律己,却也野心勃勃,他才华横溢,却也心肠冷硬。以后到了京城,万万不可同你父亲这么说话,明白吗?”
苏云希不甘心的点点头。
魏氏摸摸苏云希的手,“好孩子。”
“娘,父亲的这封信要怎么回复?”
魏氏笑着,“是啊,你父亲已经笃定我是不行了。回复不回复还重要吗?”
苏云希的眼泪忍不住落下,“娘,女儿不想去京城。父亲太让人寒心了。”
“傻孩子,怎么可以不去。要去,一定要去。只有去了京城,你们才算是有长辈照看的孩子,只有去了京城,你才有机会定下一门好亲事。莫非你还想留在这里,让老太太糊涂的给你定一门亲事吗?就如之前那杨家一样。”
第4章 魏氏病逝()
苏云希低着头,“女儿还小,婚事可以晚两年再说。”
魏氏摇头苦笑,“真是个傻孩子,姑娘家的青春最是宝贵,怎么经得起如此耽误。等娘过世后,你带着源哥儿只需守一年孝就行,毕竟你父亲还在。”
苏云希意外之极,“娘?”她不明白。
魏氏笑着,有些话的确不用说的太过明白。苏成珣的性子她再清楚不过了。入秋就让云希他们上京,分明就是打算近两年时间内将云希的婚事定下。或许他已经看好了人家,只不过还没最终确定而已。若是守孝三年,届时云希的年龄已经偏大,那时候可就不好再说亲了。
魏氏暗叹一声,怪只怪自己,当初守完老爷子的孝,她该跟着苏成珣一起去京城的。只因身体不宜奔波劳累,便留在了苏州老家。只是这一留,再也没有机会回到京城。若是在京城的话,她就是拼着减寿一年半载,她也要在死之前将云希的婚事定下,将源哥儿的文武师傅找好,将伴读挑选出来,将院子里的姨娘丫头庶子庶女们狠狠的敲打一番,为云希和源哥儿打下最坚实的基础。也不至于到现在,什么都做不了,任何事情对她来说都是有心无力。
魏氏看着苏云希,这是她的女儿,她爱如珠宝的女儿。她的女儿不敢说绝色,却也是青春逼人。家世不敢说多好,却也是官宦家的小姐,自小有名师教导,心性气度无一不好。魏氏可以很骄傲的说一句,苏家这么多姑娘里面,没有一个比得上她的云希。只可惜啊,她这这个做娘的不争气,不能再送孩子一程。
苏云希小声的对魏氏说道:“娘,父亲是打算给我相看婚事吗?”
“云希果然聪慧。”魏氏笑着,由衷的笑着。孩子聪明总比愚笨的好。大户人家容不下愚笨的人。
“父亲到底是怎么想的?娘的身体都这样了,不关心娘的身体,却来关心女儿的将来,女儿心里头难受。”苏云希说不出恨这样的字眼。这个字眼在这个时代在对待父亲的态度上,那绝对是大逆不道。
魏氏幽幽一叹,“云希,你如此聪慧,娘清楚你该明白的。你之所以这么问,只因为你无法接受,对吗?”
苏云希点头,“是的,女儿无法接受。女儿知道,所有人都该面对现实,收起不必要的情感,可是人若是没了情感还能称之为人吗?一味的面对现实就一定好吗?人是有情感的,正因为有情感,才有法理之外无外乎情理这话。可见就是官老爷审案子,也不能一味的靠着法理,还要考虑到世间情理。女儿没什么大志向,只盼着娘亲身体能够好起来,父亲在追逐事业之外,也能对家人对娘亲多些关心。可是父亲的意思,摆明了是笃定娘要不行了,于是赶紧安排后面的事情。这一字一句中,不曾透露出丝毫的关心。女儿读着,只觉心寒。”
“世间能有多少多情男儿。多情者更是无情,无情者未必就真的无情。傻孩子,你还太小,经历的事情还太少,还看不透这个世界。以后不要犯傻了,等娘走后,收拾收拾心情,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一味沉迷于伤心之中。要知道源哥儿可需要你的照顾。”
苏云希擦干眼泪,坚定的点头,“娘放心吧,女儿知道该怎么做。父亲要接女儿去京城,女儿反抗不了。等女儿去了京城后,一定会和父亲好好相处,好好孝顺父亲。也会同父亲说,让父亲给源哥儿请位好先生回来。”
魏氏欣慰一笑,“这样就很好。乖女儿,娘相信你,即便没有娘,你也能做好一切的。”
“嗯!”苏云希郑重的点头。
魏氏沉沉的睡去,只是这一睡就再也没有醒来。
苏云希呆呆的坐在床前,虽然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是人就这么走了,走之前连睁开眼看一看都不曾,苏云希只觉心里头空落落的,好似原本饱满的心,那一刻被人生生的挖去一块。很痛,却不知该如何反应才好。
温妈妈走上前,将苏云希抱在怀里,“姑娘,太太没了,你要节哀。七少爷那里可还需要姑娘。”
苏云希神情木讷,没有反应。温妈妈暗自流泪,“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