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之雄霸天下-第3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斗一开始,右安门一带集结了五万义和团的精锐主攻。其他的十五万士兵,在永定门,和左安门负责佯攻。

    在步兵发起冲锋后,布置在右安门一带的火炮也随即全部开炮发射。

    炮弹似铁锤一般朝城墙砸了过去,城墙上的八旗军火炮手也在同一时刻用火炮还击。

    双方的精度都很差,不是在城墙前落下,就是打过了头,落到了城内。

    清军还击的火炮也都是擦着义和团的头顶而过,落在地上砸出巨大的凹壕,溅起一阵阵的尘土。

    枪炮声轰鸣,因为北京城墙太过坚固,义和团的主力进攻了右安门几次,都被城墙上的八旗军打退。

    王隐林在前线亲自指挥战斗,气的咬牙切齿的大骂一声,让兵勇们把火炮集中对准城门发射。

    经过一轮的射击,一百颗二十斤重的铁球有数发命中城门,把城门砸的粉碎。

    王隐林随即挥下冲击的令旗,顿时有上万人嘶吼着发起了冲击。

    洋枪兵排成枪阵,不断的对城墙一排排的射击,竭力压制城墙上八旗士兵的火力。子弹如豆子一般打在城墙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到处乱溅。

    手持冷兵器的兵勇抬着木板就搭在了护城河上,从四面八方向城门靠拢而去。

    八旗军已经做好了防御了准备,早就在城门里设置了环形防御阵地。

    将近上千名八旗士兵手持先进洋枪,趴伏在沙袋堆积的掩体后面,不断的对冲进城门的义和团密集射击。

    义和团冲进去了数十次,全部被环形包围圈的子弹硬生生的打退。

    日落之后,义和团仍旧被堵在北京城的外面。各大头领全部被召集了起来议事,商讨如何攻城的策略。

    众人商议了十几个办法,最后还是决定用挖设地道,填满炸药的办法,再多炸开几道突破口出来,这样八旗军的环形防御圈也失去了作用。

    第二天,天一亮。义和团便再次吹响了进攻的号角。因为昨日已经打好了基础,所以在洋枪兵把城墙上的火力完全压制后,负责挖设地道的工兵便跨过了护城河,在城墙的外面挖起地道来。

    八旗军也发现了这个情况,连忙用石头和火油往下倒去。顿时哀嚎声一片,不断的有义和团的兵勇被火油点着,被石头砸死。

    但是因为城墙前的洋枪兵的密集射击,城墙上但凡是露头的八旗军统统被子弹打成了筛子。

    八旗军虽然装配着最先进的洋枪,但是面对义和团压制性的射击,没有一个人敢拼命阻击。只是偶尔有零星的枪声还击,但是根本形成不了战斗力。

    战斗进行一个时辰之后,将近又数十名工兵得手,在地道下面埋设了上千斤的火药。

    “轰隆!”

    随着一声巨响在京城外升起,整个北京城都跟着震动了一下。城墙顺势倒塌了一片,足足有一百多米之长。

    “呜、呜、呜!”

    义和团的士兵随即发起总攻,将近五万多人的洋枪兵,和五万多人的普通兵勇全部朝城内冲了进去。

    城墙上防守的清军死伤上千,坚持了一日已经到达了极限。眼看着义和团全部攻击了进来,也没有勇气做丝毫的抵抗,全部弃械而逃。

    他们没有看到希望,皇上已经不再紫禁城,也没有人再前来勤王。就算坚守上一个月,面对如此多的义和团兵勇,最后也照样城破而亡。反而现在放弃抵抗,混在百姓里也许还能留下一条性命。

    义和团从右安门突破后,迅速攀上了城墙,向其他的城门冲击而去。

    第二天天亮前,已经相继拿下了北京城南城墙上的右安门、永定门、左安门三座城门。

    义和团以此为基础,迅速对外城的其他城门发起进攻。面对清军先进洋枪的火力,仍旧靠着人多势众,对清军形成全面性的火力压制。

    天黑之前,义和团再次攻下了东面的广渠门、东便门,西面的西便门、广安门。

    外城的七座城门完全控制在义和团的手中,城墙下的义和团士兵也在城内展开搜捕,凡是身穿八旗兵服的兵勇全部格杀一空。

    因为义和团“打土豪分田地”的习惯,兵勇们一进城便对城内的富商大宅搜刮起了银子。更有甚者,见到富人家的丫鬟小姐,结伴发泄起了兽欲,在城内胡作非为了起来。

    王隐林对这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手上的嫡系只是五万的洋枪兵,号称二十万兵马,其实有大半都是江湖上的帮派、土匪合并而来。他现在还不想打击军队的士气,本来大家到了京城就是为了银子和女人,而且在王隐林的眼里,这些富商的银子和女人也多半不干净,抢了他们也是活该。

457。第457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 
义和团在城内疯狂抢掠三天,王隐林和其他两位长老终于下发了安民告示,并且传令全军不得再骚扰百姓。

    各路人马已经在外城集合完毕,准备对内城的九座城门发起进攻。先占领内城的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以此为突破口,再占领其他的城门。

    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被外城包裹在里面,是内外两城的分界线。进了这三门,也大多是满人的聚居区。由步军统领衙门驻防,指挥官也就是鼎鼎大名的九门提督。

    内城的九门有两万多八旗军和绿营兵防守,基本上和外城的防御情况一样,每座城门大概有三千多兵勇驻防。

    义和团的吃大户政策很受京城低层百姓的喜欢,他们也跟着在暴乱中分得了不少的好处。当义和团要进攻内城时,京城之内立马就有上千人响应。又帮着抬梯子,又帮着带路。全都想在拿下内城后,也能趁乱捞点好处。

    同时,义和团也发起了心理攻势。对内城的汉族八旗军喊话,只要他们愿意投降,不再跟着满族人为非作歹,城破之后便可以饶他们一命。

    这一招果然起作用,开战前汉族八旗军便有一半撂挑子不干了。

    义和团同样采用挖掘地道的方式,在城墙下面埋设火药,很快就炸塌了中部的正阳门。

    城墙上驻防的八旗军弃城而逃,城下的义和团顺势攀上了正阳门,从中间突破,分两面夹击,很快就拿下了宣武门和崇文门。

    内城门户洞开,义和团士兵很快就全部突进。在其他城门驻防的八旗军也很快弃城而逃,九门提督在府里畏罪自杀。

    内城不同于外城的贫困,大部分都是高官显贵的宅院。义和团的士兵如同狼入羊圈,激动的眼花缭乱,立马就开始搜刮起来女人和银子。

    战斗过后,大街上硝烟四起,一片萧条。所有的京城百姓都有些不可思议的迷茫,一点都不敢相信,大清朝就这么完了。

    在例行抢掠三日后,义和团完成了对紫禁城的包围,准备发起对皇位的最后一步冲击。

    热河避暑山庄

    京城的战况很快就传到了慈禧的手里,奕和荣禄战战兢兢的在大殿中跪着,大气都不敢喘上一下。

    “你们都瞧瞧,之前你们是怎么向本宫保证的。京城留守三四万的八旗军,却被区区的义和团打的弃城而逃。朝廷每年花费重金养着你们,都喂到狗肚子里了吗!你们二人跟我信誓旦旦的保证,会引起华兴军和义和团的争斗。可是现在呢!华兴军在大沽口没有前进一步。你们告诉本宫,朝廷做出这么大的牺牲,放弃京城,究竟是为了什么!”

    慈禧把军报狠狠的摔在了二人的面前,看着殿中的两人,眼里几乎冒出火来。恭亲王出的这个馊主意,当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没有让华兴军和义和团起争斗,反而害了北京城的数十万满人,让义和团打进去折腾去了。

    “太后恕罪啊!奴才们判断失误,致使朝廷蒙受屈辱。奴才已经和荣禄总督做了商议,今日便调派护****返回京城剿匪。还请太后放心,紫禁城内还留有一万的护国軍,全都是战斗力强悍的老兵。义和团那些乌合之众,就算打进了内城,也一定被困于紫金城外。”

    奕连忙汇报了声,给慈禧宽了宽心。他千算万算没有想到,华兴军竟然能抵住诱惑,仍旧在大沽口按兵不动。

    “恭亲王说的极是,太后放心。护国軍今日已经全部向北京城开拔,急行军三日便能抵达北京。这次义和团进攻北京也不是完全没有益处,他们当初藏在沂蒙山中,我们奈何不了他们。现在他们全部聚集在京城之内,我们便可以关起门来打狗,借机把这股叛匪一举歼灭!”

    荣禄也叩头连忙下了保证,悔不该当初听从恭亲王的撺掇,拿京城做诱饵。

    “好了,好了。你们也别再跟本宫承诺什么了,本宫就再给你们一次机会。若是不能收复京城,把义和团全部歼灭,你二人就提头来见!”

    慈禧娇嗔的大喝一声,说完便在丫鬟的服侍下,带着小皇帝拂袖而去。

    “奴才领旨!”

    奕和荣禄连忙叩头行礼,不断的抹着头上的冷汗,恭送慈禧离开。

    北京城,经过三日的战斗,义和团已经完全控制了内城的九座城门。

    王隐林派人寻找的大明皇帝后裔,也已经在山东找到。明亡时,朱家已经繁衍数十代,子孙开枝散叶,足有一百多万。寻找一个朱姓人家,并不困难。族谱是可以修改的,关键是听话就好。

    这位本来还靠着乞讨为生的幸运儿,名叫朱狗儿。被王隐林找到后,立即按照大明齐王的家谱辈分,改名为朱复明。也多亏齐王的家谱中有个复字,朱复明也有复兴大明的意思。

    “恭迎大明皇帝!”

    义和团的众位头领进驻内城的时候,王隐林特意让人备了十六人抬的大轿,把朱复明从正阳门抬了进去。

    城内的百姓也全部被从家里赶了出来,跪在地上恭迎大明皇帝还京。

    大街上所有的黄龙旗也被扯了下来,换上了大明的日月旗。

    内城的满族人也迎来了浩劫,不光光是义和团见他们不顺眼,就是城内平时受欺负的汉人老百姓也憋了一肚子气。现在义和团拿下了北京城,当初每日里遛鸟训狗的八旗老爷们也成了被血洗的对象。三日内,每天都在杀人,几乎有上万满人被当街砍头。

    百姓们被严令剃掉辫子,和满清鞑子决裂。谁要是敢不听命令,立即就地正法。

    现在街道两边的百姓几乎全部用红布包裹着脑袋,和义和团一样的打扮。

    王隐林、孟来财、蒋万山身着红色的大明官袍紧随其后,接着便是沧州五虎,塞北七雄等天地会的诸多首领,身着大将军铠甲威风凛凛的跟在后面。

    为了炫耀武力,五万的洋枪兵也紧随其后,踩着整齐的步伐从大街上鱼贯而行,绵延数十里之长。

    因为紫禁城还没有拿下来,所以皇上的寝宫暂时设在恭亲王府。

    众将士也都摩拳擦掌,等待着拿下紫禁城,好按功领赏。所有的一切都在杂乱不堪中前进,唯一让京城的汉人百姓欣慰的是。义和团一进城便开仓放粮,大家终于跟着这个又从棺材里跳出的大明朝吃了顿饱饭。

    这个朝廷不管是姓清还是姓明,谁让百姓吃饱饭,百姓就会自然的站到谁的那边。

    “王兄弟,今日咱可真是光宗耀祖,露了一次脸了。咱活这么大岁数,还是第一次这么风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