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漫画家之梦-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竟然还闹出了“轰动事件”。男孩违规参赛被免,少女支持同伴放弃领奖……论哪条都是值得往下追的新闻。

    【九岁半男孩荣获全国大奖】是一个标题。

    【黎某某帮孙子违规参赛】也是一个标题。

    新兴报刊的总编会选择哪个简直不言而喻,追着第二个标题还可以做“全国集体违规报名”的新闻。不过做这种新闻很可能会遭到上面的压,被国家划入警戒的黑名单可不是什么好事。如果只是追踪单个人的新闻,那就没这个担忧了,何况新闻里的孩子和老师都只是没权没势的小市民。

    “妈,这次你们先自己逛,我和莫墨馨回去一趟。”梨木犹豫了下便在停车场跟母亲等人辞别。

    本来新闻这种东西只要放上两天就成了旧闻,奈何连着几条新闻最后都写有“继续调查”、“持续跟踪”等字样,着实令人感到困扰。

    昨天陪家人去天安门参加降旗仪式。原定今天陪家人在长城看日出,明天去首都参加升旗仪式,后天去……但梨木此时不得不离开了首都,来到机场准备回南华市,一边给黎奶奶打电话问情况,一边思考该怎样消除影响。

    李秀丽和梨淑她们难得出来旅游一次,如果只旅游一天又觉得实在对不起机票费,倒是听话的留在了北京,只是心中不免担心着梨木。若非他把莫墨馨带在身边,李秀丽和卢荟怕是也要跟着他回南华去。

    李秀丽、梨淑、卢荟三个成人,带着卢薇、和黑塔山大胜男两个未成年人,心事重重的开始攀登长城。北京是我国的东方城市,想要在长城看日出就必须等起得比南华还早,在长城看日出其实是件很辛苦的事。

    这天早晨,黎启花也是五点钟就醒了。老人在五六点中起床很正常,人越是衰老睡眠时间就越长,像黎启花这样将近六十岁的老人,一天只用睡五六个小时就能变得精神饱满。

    然而昨天晚上她呆到两三点都没睡着,合计才睡了三小时就起了床,即使再躺回床上也没有睡意。

    颁奖那天的中午直至晚上她都在家里等梨木的电话,不过始终都等不到消息,等来的却是几通讯问电话。有组委会的,也有媒体的,她这才知道在早上在北京北大讲堂发生了事故。当天晚上丈夫急冲冲的拿着《南国晚报》给她看后,整件事就更清晰了。

    参赛规则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组委会迫于社会压力免了梨木的冠军,他们此举可非议。但不管怎么说,黎启花认为梨木是因为自己才参加了奥数,而且还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与家长争辩亦是为了自己。因此这么好的干孙子却遭人非议是她不能容忍的。

    怎奈她和她丈夫只是普通人……有所思,却不能有所作为。

    黎启花拿起杯子喝了口水,润利润有些干渴的喉咙,奈的躺会去闭上了眼。可大脑早已被纷扰的思绪扰得完全清醒

    想到昨天晚上打电话给梨木,宾馆却说参赛队已经退房了,不知梨木现在身在何处,是否跟家人玩得开心,是不是在心里埋怨……

    就在清晨这辗转难眠的时段,床头柜上的座机电话突然响起。'

    (梨木!)黎启花瞬间从床上坐起身。

    “黎奶奶,不好意思这早跟你打电话,昨天玩得太高兴了……”

    从手机另一边传来的果然是梨木的声音。

    ……不过。

    (骗人的)黎启花很清楚。

    梨木根本不是那种玩得高兴就忘记打电话的人。他肯定知道在电话一边有人在等电话,只是这次最终评定的结果令他难以打回这个电话。

    “太高兴了,哈哈,今天还准备登长城看日出,您知道比赛结果了没?”他试探着问道。

    “嗯。”

    “……是吗,知道了啊,对不起黎老师,这次我没考到名次。”

    “不碍事,不碍事,你已经得过冠军了,你为我获得了奖项。也就是说那个……”

    正当话说到一半时,黎启花似乎听见话筒被手捂住时的声响,还时隐时现的听到什么“次航班”、什么“登机口”、什么“起飞”的背景声。

    (什么看日出啊!首都机场在东边,居庸关在西北边,中间隔了整整一个北京市…)黎启花是去过北京的,一听便知梨木在说谎。

    “…也就是说那个,不用担心我,我这里没事的,六十岁的人了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你好好在长城散散心再回来啊。”

    “哈哈,我也想玩够了再回来,不过学校里的壁画还差一点就完成了,惦记不下它啊。”梨木见位置暴露,打了个哈哈糊弄到……于是便以学校的墙绘为借口准备回学校。

    “我真的没问题,所以你用不着担心……你等一下,我换个电话……”

    未免打扰到在一旁睡觉的老头,黎启花随手拉开毛巾被,光着脚就这样疾步走出客厅。她拿走到阳台边的基座拿起了电话,房间里的电话没有挂,这里的电话也接通着。

    “喂,奶奶?怎么了?”

    刚拿起电话便传来一串急促的询问声。与之相伴的,还有从阳台外吹来的一阵暖洋洋的晨风。

    “傻孩子,不用担心奶奶,他们要是爱查就给他们查吧,奶奶行的正坐得直哪怕他们呀。你不是叫上家里人去旅游了吗?那就好好玩几天,这个假期完你就生初中了,到时候课程紧……”

    真是的,奶奶姜还是老的辣啊,都被她看穿了。

    不过梨木这次回来可不止是安慰她的,他回来要动一下舆论导向,转移媒体和群众的视线。所谓“报道报导”,只有真正的新闻人才配用得起“报道”二字,其余媒体全是一种对群体意识的引导行为,即“报导”。

    若是任由事件继续发酵,来登门的媒体必是络绎不绝,亲朋好友也会跑来问这次是怎么回事。多费口舌不说,还犹如二十四小时般被人监控,让人烦不胜烦。

    “奶奶,我回来真的有事要做,我的人生还没到享受的时候……”

    “你这孩子,孩子就是要享受生活啊,你没到享受的时候什么时候才享受?以后想享受都没时间了,听我的,好好在北京玩个痛快再回来。”

    “好了好了,不说这个,我有分寸……”

    交谈良久之后,梨木挂断了电话,长长地呼了口气。

第一零三章 新闻轰炸(中)() 
缓了一会儿,他又拨打了另一个电话号码。

    “摩西摩西,您好请问您需要什么特殊服务吗?”

    噢,打错风俗店的电话了……才怪,这就是上国出版社的电话,绝对没有错。正因为听到那阴阳怪调的“特殊服务”梨木才能如此确定。

    “我是梨木。”他自报家门。

    “除了‘出张’,我们这里可以进行各种服务哦,有丝袜、足哔~、口哔~、乳哔~可以带杜蕾斯就是不能出张哦。”'

    出张又做“出张”,在日语里与“中出”意思相同。上国出版社的社长陆玲玲,在发现陌生电话是“老熟人”打来的之后,就开始变本加厉的跟他调侃到。

    “社长,你大姨妈来了吗?”

    “咦,你怎么知道……”

    “我在公共场所,这种科普知识不适合跟你说。认真点,这次我有正经事,这次不想跟你绕溜溜。”梨木在飞机场电话亭。尽管没人会在旁边故意窃听,但他也不想和那位社长谈轻佻的话题,否则那只懒货肯定会没完没了的扯下去。

    “生育大计不是正经事什么是正经事啊。”

    “比如说我这里有三部新漫画。”

    上国出版社一共有四名成员,陆玲玲是社长兼总编,社员有伊利莎贝尔、王冰语和凉子三人。事实上一个杂志社用不到多少人,一本月刊也就两百多页左右,连载漫画每篇约40页,整个月刊只需要六个作者即可。

    也就是说1位编辑其实只需负责管理1~2个作者。上国出版社虽有职位划分,实际上却更像个小团体,总编辑陆玲玲也有需要负责的作者。不过这个作者可以以一当二,并且不需要督促,正是每月都提前交稿的梨木同学。

    或许加上周刊、双周刊、半月刊之类的会忙一些吧,不过上国出版社创刊一年来只发行了

    现在舆论导向正在往【黎某某老师营私舞弊】倾斜,梨木想把舆论的重心拉到自己身上,这样就不会影响到到黎老师的声誉了。再者新闻焦点本来就应该回到新闻中心人物的身上才对。从一个人扯到另一个人,又扯到社会和道德问题上,纯粹是“非新闻人”为了吸引读者而制造的嚼头。为了改变话新闻题走向,梨木这次打算借用《秦时明月》这部漫画将新闻关注的重点转回到自己身上。

    《秦时明月》由作家温世仁老师所创,然而尚未完本却积劳成疾,最终病故。如今梨木早3年帮他给创作了,顺手再交由他来小说化,会不会让情深意重的作家免除一死呢?《秦时明月》可谓是他的催命符,如今梨木欲代尔画之。

    “喂喂,《秦时明月》值这个数吗?”陆玲玲为岌岌可危的月刊收入做考虑。

    “绝对比《q版三国》优秀。实在不行就把另外两部漫画的钱扣到它那去,《来自新世界》和《蓝星之加尔刚蒂亚》我会另开笔名,反正内部的钱怎么分配是只有你知我知的秘密。”他打算把《新世界》和《加尔刚蒂亚》的钱分配给《秦时明月》。

    “那你得把它的内容告诉我才好宣传啊。”

    “我的目的不是要宣传新作。”梨木此时正处于没有落脚地的旅游中,一旦被回到南华落脚,必定也会被记着弄得烦不胜烦。既然肯定会由此遭遇,现在还不如直接把火力全部吸引到自己身上,为新作打广告只能说是乘势而为。

    “第二件事,就是继续对外公布《q版三国》的作者在毕业前于学校里画了一幅百米长《赤壁之战》的消息。”

    以巨型墙绘三国的《赤壁之战》作为《q3》的句号,既能吸引媒体目光,又能为《秦时明月》的发表造势,用它来作句号实在再适合不过了。

    “没问题,这个容易,不过你那百米长的画真拿得出手吗?要是被媒体批斗反而不好哦。”

    画得好是造势,画不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一个圆圆脸,两个亮闪闪的大眼睛,涂上颜色,《q3》里的刘关张三个蠢货像毛毛虫一样在墙上爬……这就是陆玲玲脑中此刻对梨木墙绘的印象。

    “这个我有信心。”梨木信誓旦旦。

    倒不是说他画工优秀,已经到能比肩世界顶级画家的地步。只是系统给出的这三幅画实在是经典简直可以说是世界顶尖艺术作品。作为一名漫画和素描作者,他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力多少还有这么一点。就算梨木经常偷工减料的完成任务,但系统这一年的培养也不是全部白费的。

    ……将三幅墙绘展露在世人面前,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三幅画的存在,促使他们来参观游览。

    如此一来说不定还能帮我完成任务呢。

    梨木的算盘打得越来越响亮。

    “‘这名作者同时还完成了两幅几乎同样大小的《拾穗者》和《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也要加在宣传之列。然后,我希望你能邀请艺术家来南华参观,不管是大名气的还是小名气的,只要能邀请过来就邀请过来。机票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