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军策:嫡女权谋-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她眸光幽深,苍白的唇角微微动了动,半晌,才从容一笑:“这战王府,想来又要热闹起来了。”

    苏老太太是战王爷嫡亲的娘,她一生统共育有三子,嫡长子是战王爷苏彻、嫡次子是西城知县苏庭,嫡幼子则是十足的纨绔,身无半点官职,名唤苏生。苏老太太最是疼宠的,大约就是这个纨绔的苏生,而对于战王爷却一向不那么看重。

    不过,战王爷算是西城苏家最光耀门楣的一个了,他少年时独自进了锦都,在军营里摸爬滚打了三年,后又参加科举,考取了武状元,并与当时还是皇子的昭帝结交甚笃。先帝逝世,战王爷一路追随昭帝夺储登基,在而立之前,便做了异姓王爷,御赐战王。

    只是,那时候的苏家,已是家道中落,原本西城地方县令的苏父也早已亡故,苏老太太便带着次子苏庭和幼子苏生,一大家子的到了锦都寻战王爷。这寻亲一事,倒是不像话本子里头那般曲折凄惨,苏老太太还没入锦都,便被战王爷派去的人去迎接了,于是她风风光光的入住战王府,一时间在锦都倒也是个人物。

    青烟闻言,皱眉半晌,沉吟道:“我记得先前打听到的消息,说是苏老太太和王妃不和。”

    这件事,还得从很早以前说起,彼时战王爷与还是镇南将军府嫡出小姐的战王妃还未成亲,却已生死相许,在素来民风开放的大景朝,倒也不是多么出格。本以为苏老太太会成全他们有情之人,只是,谁都没想到的是苏老太太跳出来第一个反对,并且硬是逼着战王爷娶她娘家的侄女,还扬言他若是敢忤逆她的意思,她便自去回西城,从此母子关系不再。

    自古来,孝道永远是纲常伦理之大,故而有家中母亲反对的亲事,皆是以悲惨的结局告终,但实际上到了战王爷这里,却全然不一样了。苏老太太威逼也好,强迫也罢,战王爷就是不从。想来他少年时候便独自出来闯荡,也不是什么好捏的柿子。于是,他不再征得苏老太太的同意,只是上禀昭帝,求其赐婚。昭帝自是欣然应下,一道圣旨下来,苏老太太心中虽恨得牙痒痒,却是再没办法。

    只是,就在看客们以为苏老太太准备消停的时候,另一件事情便又闹了出来。原来苏老太太还是不死心,一心要战王爷娶娘家侄女,如今虽无法娶了,但好在还可以纳妾,故而书信一封,便将那侄女接进了锦都。

    可到底战王妃也不是吃素的,她本就对这个婆婆颇有不满,当下更是气的心意难平。想她堂堂将军府嫡出小姐,怎么就入不了她苏老太太的眼,比不得她娘家小门小户的侄女?况且,当时她和战王爷成亲也不过半月,正是新婚燕尔的时候,苏老太太此举莫不是欺人太甚?仗着自己是战王爷的母亲,便为所欲为,要不是早些时候镇南将军府惹先帝忌惮,自请下放蜀郡御守,她早早便回了娘家,也不必在这里受气。

    于是战王妃气的狠了,一等到苏老太太的侄女到锦都便派人将其安置在了东街的房产,不让她住进战王府。只是,苏老太太得知此事,自是不肯,婆媳两个,互不相让,明里暗里对峙了许久。后来不知发生了什么,战王爷与苏老太太似乎闹翻了,她一怒之下便又带着一大家子回了西城,母子俩足足有十余年不曾联系。

    “也不知道苏老太太这次回来,会不会给主子使绊子。”青茗冷哼一声,想起前段时间在府中打听到的消息,不由道:“听说这老太太前几年回来的时候,便多次给王妃脸色看,而且时不时还讥讽几句,只道主子流落在外,许是早早便死了。”

第73章 72敲打陶圣心() 
战王爷为了战王妃同母亲兄弟闹翻的事情,一度为百姓们津津乐道的,但战王夫妇不仅屡次为大景立下汗马功劳,守卫边疆安全,而且很是得昭帝的看重,对于这些流言蜚语,他们倒是无所畏惧,故而这一来二去,人言也就渐渐散了,转而又艳羡起战王妃嫁了个绝世的好男人。

    近几年苏老太太似乎转了性子,竟是主动与战王府走动了起来,她基本上每年的十月到次年二月,都会到锦都,入住战王府一段时间。

    如今,又该是她进锦都的时候了。她们都知道,这一次,想来苏老太太又要整出一些幺蛾子了。毕竟,她那最为宠爱的幺子苏生,前一阵子可是四处奔波,为谋一官半职。

    苏子衿闻言,只淡淡一笑,不以为意道:“若是她能够给我使绊子,我倒是会高看她两眼。”

    苏家的这个老太太若是真的聪明,大抵当年与战王爷之间就不会闹得人尽皆知、不可开交了

    一晃又是一日,这天一大早,陶圣心便梳妆打扮,忐忑不安的进了皇宫。

    前日陶皇后下了令,让她今日入宫,说是多日不见,有些挂念。可实际上,陶圣心却知晓,陶皇后主要是为了那次司卫纵马差点伤了苏子衿这件事情,找她算账来了。

    陶圣心很是清楚,她的这个皇后姑母不仅人美,而且心狠。这世界上,她真正疼惜的,不过就司卫表哥一个人罢了。就连同为她的孩子的司天娇表姐,姑母也弃之如敝履。

    她记得很是清楚,八岁的时候,自己曾经哄骗司卫表哥帮她去向永安侯府的小郡主讨要一株玉琉璃,那时候,长宁王夫妇还在府中,她一心知晓长宁王妃颇爱奇花异草,便想要借此与长宁王府攀上关系,从而接近司言。后来,司卫表哥确实帮她要来了玉琉璃,却因此被姑母识破了她的手段,并且借着四皇子的手,假意不小心将她推入湖中,险些淹死。至此以后,她便很少再怂恿表哥做什么事情了。

    但是从那以后,陶圣心便明白了,对于她这个侄女,姑母更是从来只会利用罢了,要是她不具备任何价值,想来姑母早就在几年前让她去见阎王了。毕竟,要是姑母想要出手,父亲和爷爷必然不会有任何怀疑。这样的女子,稳居六宫之首,怎么会看不出她的小手段呢?

    可若是那日司卫冲撞上去,将苏子衿伤个卧病不起亦或者更甚,陶圣心也就认栽了。现下比起让苏子衿消失,没有什么是她所不能容忍的了。

    陶圣心一路便到了容华宫,在宫人的接见下,她很快便见到了陶皇后。

    彼时,陶皇后正端坐在贵妃椅上,她手中拿着园艺的大剪刀,眼前的桌子上摆放着几盆开的娇艳欲滴的牡丹,贵气而温婉的花卉,犹如美人一般,亭亭玉立。

    陶圣心只看一眼那牡丹,便极快的收回了视线,而后规规矩矩的行了个礼,低头柔声道:“圣心见过姑母。”

    只是,陶圣心的话音落地,陶皇后却恍若未闻一般,眸光依旧落在那几盆牡丹花上,似乎在思索着如何下手修剪。

    陶皇后不说起身,陶圣心自然不敢动弹,她低低垂下眸子,美丽的脸容一瞬间一抹尴尬的情绪划过,可她却不再说话,只保持着行礼的动作,柔顺乖巧之余,多了几分楚楚可怜。

    过了好一会儿,桂嬷嬷才出言提醒,道:“娘娘,大小姐来了。”

    “圣心?”陶皇后故作惊讶的放下手中的剪子,而后看向陶圣心,语气略微有些责备:“你这丫头,怎的来了也不同姑母吱一声?快快平身吧,这般多礼可是见外了。”

    说着,她起身虚扶了一把陶圣心,眉眼皆是慈爱。

    陶圣心心下明白,但却依旧一脸柔顺,道:“姑母恕罪,是圣心瞧见姑母正摆弄花卉,一时间也瞧出了神,这才忘记出声了。”

    “罢了,罢了。”陶皇后摆了摆手,制止了陶圣心的请罪,而后她一脸的温柔,笑道:“圣心也觉得这牡丹好看吗?”

    牡丹?陶圣心微微一愣,有些不明白皇后的用意,虽然她素来知晓姑母不会直接问责,但忽然问她牡丹又是为何?

    缓了缓心神,陶圣心温温笑道:“圣心觉得,这牡丹华贵而不艳俗,美的温柔矜持,与姑母一般当世无双。”

    不得不说,陶圣心很会夸人,不仅将陶皇后比作华贵的牡丹,而且还说的独一无二,想来任何一个女子都会欣然接受她的赞美。

第74章 73臣对郡主无意(上)() 
然而,对于陶皇后来说,她既然是看着厌恶陶圣心,便怎么着也不会顺眼,尤其是夸她如同牡丹一般的这句话,难道她堂堂一个凤命之人,就是这等子朝生夜死的花儿可以比得?

    眼中闪过一丝不愉,陶皇后掩饰过去,而后意有所指的笑道:“本宫倒觉得圣心才像牡丹,年轻美丽,又温婉可人。”

    说着,陶皇后缓缓转身,重新拿起桌子上摆放的那把剪刀,容色淡淡:“不过呢,本宫觉得这牡丹美则美矣,可若是任由她生长开散,恐怕如同现在一样枝叶乱生。”

    “一旦枝叶乱生了,本宫便要想尽办法去料理处置,左一刀右一刀的修剪。”陶皇后继续微笑道:“可惜本宫不是园丁,没这个耐心去修剪平整,要是这枝叶生的太过恼人了,本宫便只好”

    随着陶皇后的停顿,一声“咔嚓”声响起,只见那原本美丽长在花盆中的牡丹被一刀剪断,花瓣四散开来的落在桌上,看着很是颓败。

    陶圣心眼皮子一跳,恐惧和慌张便顿时蔓延到她的四肢百骸。而后她忍不住抬头看向陶皇后,只见陶皇后眉眼冷厉,看向她的眸光有一瞬间的幽暗:“你看,这样是不是简单多了?”

    “是是。”陶圣心美眸微微瞪大,而后她点了点头,咬着红唇,暗自镇定下来:“姑母放心,圣心以为,这牡丹一定不会再枝叶乱生了。”

    姑母将她比作牡丹,如今又这般作态,无疑便是在警告她,若是她再利用表哥做什么事情,她就会像这朵牡丹一样被一刀剪断,再无生机。

    “希望吧。”陶皇后冷笑一声,转瞬便又温和十足,道:“不然,本宫可有一百种方法让这牡丹零落成泥。”

    说这话的时候,陶皇后眸光有些森冷,语气却是十分温柔,看的陶圣心心下惊骇不已。她绝对是相信,要是她再做出什么事情,恐怕姑母不会再饶了她。

    艰难的扯出一个笑来,陶圣心故作赞同的点了点头,便不再出声。

    与此同时,御书房内。

    昭帝伏案批阅奏折,他停下手中的动作,抬眸看向司言,语气淡淡,却少了往日里的威严,道:“阿言,你皇奶奶半月后即将抵达锦都,届时你去接她吧。”

    大景朝的太后,也就是昭帝的嫡亲母后,司言的皇奶奶,她早几个月去了高龙山至今未归。太后是个极为信佛的人,她每年都会上高龙山参加法会。而这一去,便是数月。许是年轻时候被困在宫墙之内,整日里勾心斗角有些厌烦了,到了晚年的时候,她俨然看透了俗世,不再愿意待在皇宫之中。

    而这一次,原本太后是没有这么早回锦都的,但由于收到昭帝送去的消息,一得知司言归来,她便急急的准备了行程。

    太后有许多孙儿,但唯独最是疼宠的,大约便是司言了。很多人都猜测,这是因为,司言是长宁王的唯一子嗣,间接便导致了太后对于司言的疼惜过甚,而也有的人说,司言出生时曾被高龙山的断空大师预言过命途多舛,是生来的天孤之星,以至于太后才对他倍加怜惜。可到底原因如何,也许只有太后自己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