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十年代为军嫂-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馨转过身子来正好看到对面的男同学,身穿一身崭新的仿制的绿军装,看上去很精神。五官也很出色,是时下流行的浓眉大眼类型的俊男,个子也高挑有型,怪不得林可欣说班里有女生偷偷喜欢郑东林。

    宁馨有卓玉航,肯定不会接受郑东林,现在自然也不会接受他的好意,免得让他接收到错误信息,误会她对他有意思,那就麻烦了,她可不想跟男同学扯不清。

    这个年代对男女之间的关系比较防备,稍微有点动静就会隐去传言。

    宁馨可不想闹出不好听的名声,利落地拒绝郑东林,“谢谢你,我自己能拿得动行李。”

    这段时间宁馨的内力不是白练的,她练出内力后,确实增加里力气,拿个行李不是大问题。还没等林可欣和郑东林回过神来,宁馨就把自己的被褥举起来直接塞到行李架上,动作干净麻利,丝毫不拖泥带水,一点没有看出很勉强的意思。

    林可欣看到宁馨举起行李,本来还想帮忙的,没想到宁馨动作太快,她刚伸过手就把宁馨行李举起来塞进去了。

    林可欣赶紧回头看了郑东林一样,发现郑东林可能是因为宁馨拒绝他,落了他的面子,脸色有点紧绷,但是没有生气,一言不发地做到过道对面的座位上去了。之后,郑东林的目光时不时往这边撒看,像是在关注宁馨,让林可欣看见了老是转过脸来背着偷偷笑他。

    林可欣偷偷瞄了那边一眼,捅了捅宁馨,让她坐到里面的座位上。

    林可欣悄悄冲宁馨翘了翘大拇指,用口形说:“真有你的,厉害!”

    因为林可欣的表情太夸张,一下子把宁馨给逗笑了。宁馨没搭理怪模怪样的同桌,反而是把医书拿出来,准备看医书。

    林可欣马上说:“宁馨,你可真沉得住气,这时候还有心思看书呢。”

    宁馨淡淡地反问:“咱们得明天才到站,不看书能干嘛?”

    这时,只听有人站出来说:“同学们注意了,请你们先静一静,咱们这次去农村下乡,一是改造农村落后的思想,二是帮助农村早日实现机械化生产,咱们要以积极热情的情绪”

    热烈的掌声响起来,很快就有人迎合那人,唱起激励大家的战斗歌曲,唱了一首又一首,直到唱累了才停下来。

    宁馨本来就不是十分热情的性子,不会主动跟同学攀谈,上辈子跟她要好的女同学没几个,所以这时候也少有女同学跟她说话。而且他们一个班为单位在一个车厢,大部分都熟识。宁馨周围大部分是他们的同班同学,基本都是同桌跟同桌挨着坐,男生女生分开坐,没有一对男女混坐的。

    主要是时下对男女关系敏感,同学中没人赶挑战这个敏感的界限。

    午饭时,火车上的乘务员非常热情,给他们这些下乡的知识青年送来热水,宁馨又往爸爸留下的军用水壶里添了些热水,正好等会吃饭喝。

    宁馨和宁杰、宁雪是坐同一辆火车下乡,可是他们不在同一节车厢内。宁馨没有办法去找他们,只能跟林可欣等同学一起吃饭。

    宁馨的饭是何奶奶跟舒怀敏准备的,两人用鏊子烙了些发面饼,里面撒上盐、研碎的花椒面和香葱,这种烧饼用油少,不用就着菜就能干吃,吃起来非常香。

    此外,舒怀敏还给宁馨煮了十个鸡蛋,让她在路上吃。就是宁馨嫌鸡蛋黄噎人,不太想吃。再说她刚重生回来,真不稀罕鸡蛋。要不是她妈非得给她装上,她都不想带白煮鸡蛋,宁馨一向不喜欢吃鸡蛋黄。

    林可欣也把她带的饭拿出来,是大白馒头和咸鸭蛋。她一边往外拿饭一边念叨:“平时我在家可吃不上咸鸭蛋,都得留个我爸吃,我爸爱吃这口。我妈看我下乡,才给我捞了三个,让我省着点吃。”

    “你就知足吧,你妈对你算是不错了,这不还给你准备了馒头吗,人家还有吃窝头的呢,连馒头都捞不着,你这么说不是诚心让人冒酸水吗?”宁馨悄悄跟林可欣说。

    “可不是,咱俩在家算是不太受委屈,能吃到这些就算不错了。幸亏我妈没给我装几个窝头吃,那玩意凉了干巴巴地拉嗓子,还是白面馒头好吃。”

    吃都堵不上林可欣的嘴,宁馨往那推了推自己的烧饼,“我妈给我烙的,你吃一个尝尝?”

    舒怀敏知道女儿饭量不大,在给女儿烙饼时,烙的一个个如拳头大小,看上去小巧玲珑,面饼表面烙成一圈圈金黄色的纹路,看上去就特别诱人。

    现在国家各种物资紧张,一般人是轻易不会吃别人的东西的,除非是非常要好的关系。

    林可欣自觉跟宁馨是同桌,属于非常要好的关系,她把自己的咸鸭蛋分给宁馨一个,“你就着咸鸭蛋吃,要不光吃烧饼噎人。”

    宁馨知道自己不要林可欣的鸭蛋,她肯定不好意思吃烧饼,于是就接下了。两人互换着吃东西,林可欣觉得烧饼吃起来特别香,比她的咸鸭蛋更好吃,可能别人家的东西更好吃。

    其他同学也有跟要好的同学换东西吃的。也有的同学因为家庭条件不好,闷头吃自己带的窝头。不是所有城里人都比乡下人过得好,有的家里拖累多,赚钱的少,一家子就指望一个人赚钱养家,日子能想象得到过成啥样。

    即便是这样,乡下人还是觉得有个铁饭碗好,比在土里刨食强。

    就这样,宁馨他们晚饭凑合着吃了一顿,晚上趴在桌子上或倚在靠背上凑合着睡觉。幸亏他们乘坐的是运送知青的专用车,不用怕行李被偷,可以放心大胆地睡觉。

    没想到后半夜,这节车厢尽头传出骚动。听说有个女生肚子疼得厉害,有人赶紧去找乘务员了。

    他们乘坐的这趟列车是知青专列,跟其他乘客分开坐的,也不知其他车厢有没有会看病的医生?同学们都为肚子疼得厉害的女同学担心。

    宁馨前世本就是医生,遇到这种情况当然是想先查看那个女同学引起腹痛的病因。腹痛有很多种,也许是肠胃不适引起的炎症,也许是痛经,也许是阑尾炎

    不管是哪种情况,那个女生现在肯定不好受。若是稍微有点腹痛的话,一般忍忍就过去了,谁愿意大张旗鼓瞎折腾。

    不管作为医生,还是作为同学,宁馨都决定要去看看那个女同学的状况,看她能不能帮上忙。

    正好这时林可欣说:“要不咱们也过去看看。”

    宁馨点点头,两人一起向那边凑过去。附近睡眠浅的同学都已经被闹醒了。

    这时同学也把乘务员叫来,乘务员听说有女同学生病,赶紧把熄灭的灯全打开,万一遇到紧急情况也不会耽误事。

    宁馨踮起脚尖看到那个女同学,她趴在桌子上用两只手按压肚子,看来是在试图减缓疼痛。宁馨没有给女同学把脉,也不知道她是啥情况,但她听乘务员在问女同学话,宁馨看情况不紧急,打算先听听女同学有什么症状。

    “这位同学,你肚子很痛吗?要不我带你到餐厅那边坐一会儿。”

    女同学摇摇头,继续捂着肚子,并没有答应。

    还是她旁边的女生告诉乘务员:“她刚刚一直喊肚子疼得厉害,很难受。”

    这个女生一看同桌肚子痛的厉害,声音不免提高了些,一下子让周围没睡着的同学听见了,然后就闹腾起来了。之后好几个同学问那个肚子疼的女生怎么回事,而她就是死命捂着肚子,却不说怎么回事。

    现在乘务员问,她还是闭口不说。宁馨一下子就明白这个女同学为啥肚子痛了,肯定是痛经,而且痛的比较厉害。但是当着这么多男同学的面,她肯定说不出口为啥肚子痛。

    乘务员大姐不是个新手,一看也明白眼下的状况。她上前拉起女同学的胳膊说:“跟我去餐厅坐坐,我给你倒杯热水,看谁那里有红糖,最好能喝杯红糖水。”

    这位女同学也许不想继续处在这个尴尬的环境之下,顺势缓缓站起来,要跟乘务员走。宁馨见她脸色苍白,唇色发青,看着浑身无力的样子,非常可怜。刚刚离家就遇到这种情况,估计她心里肯定很难受。

    宁馨不想这个女同学受罪,便说:“以前我跟我姥爷学过中医,我跟着过去帮你揉揉肚子吧。”

    乘务员大姐高兴地答应了,“那你也跟着过来吧。”

    有人能帮忙最好,毕竟谁也不想行进的火车上出事。现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万一遇到事,也没法找地方看病。

    随后,宁馨跟着两人到了餐厅那边,乘务员大姐去给女同学倒热水,宁馨就给女同学按压腹部的穴位揉肚子。刚开始的时候,女同学还喊疼,等宁馨给她按压几分钟之后,她明显赶紧腹痛减轻了许多。

    这时,那个女生才小声出声跟宁馨道谢:“宁馨,谢谢你帮我揉肚子,我觉得没有刚才那么疼了。”

    这个女生竟然知道宁馨的名字,看来是一个班的同学。只是宁馨还没有从久远的记忆中找到这个女生的名字。

    “是吗,我看你这毛病应该一直有吧,你跟我学着点,下次再肚子疼,就按照我教给你的方法揉肚子,情况能稍微缓解一些。不过你这种情况还是找个中医大夫调养一下比较好。”

    不然痛经严重可能会对以后生孩子有影响。不过宁馨看这女生是那种容易害羞的女孩,没敢跟她把情况说得太严重,怕吓到她。再说这个年代的人比较保守,有些未婚女孩甚至认为男女牵手或亲吻就会怀孕,宁馨也不敢乱说话,省得吓到人惹出事端。

    而且宁馨怕女同学不会相信她的医术,也不敢随意给她开方子看病,只能帮她到这里。随后,宁馨又给女生讲了经期怎么保养身体,比如最好不要受凉,能喝些红糖水,晚上用热水泡脚等。

    女生听完,佩服地说:“宁馨,你懂得可真多。”

    宁馨笑了笑,没说什么。她一直陪这个女同学到肚子舒服些,才回到座位上坐下。

    这场小风波很快就过去了,幸运的是其他同学没有在火车上遇到生病问题,不然在行驶的列车上还真不好解决。

第 28 章() 
卓玉航来到家第二天就早早起床;本来他洗漱后想去打水;可他见水缸的水还满着;用不着他打水。

    他们村有几口水井;平时村民吃水得去附近的井上打水。如果洗衣服的话;女人们去水塘边洗;反正衣服上几乎占不到油腥;用洗衣棒捶打捶打,去去灰尘就干净了。

    卓玉航想起后来家里安装的压水井,那玩意也不错;比挑水省劲多了,用水时人力压出来就可以,小孩子都能压得动压水井。

    虽然比不上更加方便的自来水;但是压水井适合他们家用;安上压水井,他不在家时;妹妹和他妈用水时能方便点;改天他去问问;哪里有卖那种压水井设备的;可以买回来安装一个。

    卓玉航没有把自己受伤的事情告诉家里;再说他轻易不回来一趟;想帮他妈多干点活。

    卓玉航吃完饭跟杨秋菊说:“妈,家里有啥活要干嘛,趁我在家里;让我来。”

    “这时候地里能有啥活;天还有点冷,还不到春耕的时候,你好不容易歇两天,先在家缓缓再说吧。”杨秋菊不是不疼自己的孩子,只是在老大老二需要那份工作时确实偏心了,但她对卓玉航和卓玉婷很是疼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