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数十里,成为邯郸之战胜负的转折点,也留下了名传千古的壮烈一幕。
李同很年青,只二十余岁的年纪,身材高大健硕,面相英武儒雅,头须整净,身穿青色长衫儒服,头戴儒冠。他对赵政这个小弟子可是十分满意。赵政聪慧,可闻一知十,什么样的礼仪、规矩都只需说做一遍即可。赵政沉稳,从无自得骄傲之态,面色恭敬,言语文雅,行为举止一丝不苟,远非普通幼儿可比。正所谓恭近于礼,远耻辱也,他小小年纪却己掌握了礼的精髓,殊为难得。
师徒二人授课己毕,正要收拾桌案,相互见礼道别,却见赵姫手提食盒,扣门而入。
赵姫近前,将食盒放上桌案,微行一礼,笑言道:“李师辛苦。”“李同见过夫人。夫子常言,能得一英才而育之,平生之快事。政儿早慧,闻一知十,吾担心才薄,不必多久,便无可教之了。”
赵姫闻言大喜,对坐于席上,将糕点拿出,摆放在李同案上,斟满两杯水酒,递与李同一杯,自己端起一杯说道:“若非李师教导有方,政儿哪得能开蒙智。玉,敬先生一杯,谢李师对政儿尽心爱护。”
李同接过酒杯,双手捧樽,一饮而尽。赵政微笑着走上前,先与母亲行了见礼,便坐到一旁为两人添酒。
赵姫看到他乖巧模样,心中欢喜不己。她轻声言笑着说道:“政儿自出生便有别于其他孩童,他从不哭闹,也不苟言笑,天生一幅小大人模样。七个多月即能走路、开言,习字学话,过耳目不忘。抓周之时,一手握剑,一手捧卷,其父惊叹后继有人,所以才敢延请诸师,令他三岁进学。我还直担心过早进学,政儿愚顿,令诸位师傅不喜耐烦呢。”
李同哈哈一笑,举杯回敬赵姫。“政儿确实聪慧,更难得性子稳重,来日必能名动诸候,功立家国。早闻夫人才艳无双,誉为邯郸美人。想来政儿聪慧,必继有夫人血脉之功。但不知政儿生父何人,能得夫人垂青,能得政儿之福报。”
赵姫闻言,掩口一笑,又看了看一旁服侍地政儿,轻声回到。“先生应知,吾因生母恶了君父,被赶出平阳君府。为求生计,辗转于歌舞欢场。上天垂怜,能遇政儿之父,方才生活无忧。但吾与夫君之关系,牵扯甚多,不足亦不便为外人所知,这才未婚生子,更令君父厌弃。还请李师见谅,恕赵玉有所隐瞒。”
李同不在意地摇了摇头,将杯中水酒一饮而尽。“夫人言重了。倒是李同问得鲁莽了,还请夫人见谅。”
赵姫也将水酒饮下,连称不敢。为免尴尬,李同稍座片刻,便起身行礼,告辞而去了。
李同走后,赵姫将赵政叫到身前,拿出糕点给他吃。古时的糕点,不过是将米粉用蜂蜜和成面,做成各种形状蒸熟,再点上些花汁颜色而矣。上一世的秦自强可是个好嘴的,信奉孔子所云,食,色,人之大欲存焉。吃遍苏杭细点,他对这古时的糕点提不起半点兴趣。这几块糕点,用料十足,甜腻不说,个头可不小。他眼珠一转,从中拿起两块最大的,递给赵姫。
“有酒食,先生撰。阿母,您也吃”。
“呵呵。”赵姫搂过赵政笑言道:“你欺阿母无知嘛?后面可是还有一句,曾是以为孝乎?”
赵姬郑重地看着赵政说道:“孔孟等齐鲁儒生,讲究修心养性,以礼掌控自身,以德外饰平和,以韧如流水来应对阻碍。用你父亲的话来评论,就是老奸巨滑。现在许多儒生能言擅辩,文过而饰非,鼠首两端。你学李师,当学其自控内心之坚韧,以礼待士之儒雅。万不可断章取义,巧言偏执。”
“诺。”赵政闻言不由肃然起敬。赵姫虽这般教育阿政,却欢喜地与他你一口,我一口地吃起糕点来。
“嗯对了,白师有事,半年未曾来了。阿母为你又找了一位老师,明日来教你读史。”
赵政闻言,不由哀叹。两辈子也逃不开读书学习的苦命啊。
见赵政发愣不喜,赵姫有些误会。她拉过赵政与他商量。“我知你喜欢听白师读史。可他不是事务繁忙,难以脱身前来嘛。阿母为你选的这位老师可不简单呢!他叫姜缭,传习于鬼谷子,知兵政,明史实,本在魏国隐居。因你外祖母和她的母亲有旧,我与他自幼相识。阿母多次求请,又夸你聪慧远胜常人,他方答应来赵国看看。他还说,如你不合他意,转身即走,决不停留呢!政儿可要给阿母争些脸面。”
赵政听闻,心中一喜。是华夏历史上最神秘的鬼谷传人吗?庞涓、孙膑,苏秦、张仪,鬼谷传人可是一个赛一个的厉害啊。鬼谷在哪里?鬼谷子是谁?历史记载,鬼谷神卦,灵异非凡,这是真的吗?为何自苏秦张仪之后,鬼谷门人如蒸发一般消失于世间?
在上一世,人们只知秦自强是科技泰斗,却少有人知他最喜欢的确是国学。在爷爷的逼迫下,他自幼传习家学论语别注,诸子百家也多有涉猎。他智商本来并不超常,但后来却迅猛增长。用爷爷的话来讲,这叫开蒙智。历史上的神童多是如此,自学话开始,请名师讲解百家,讲读历史,但能熟记理解,便成早慧,有异常人。有的记忆超群,过耳目不忘;有的深谙事理,智计百出;有的才艺出众,诗画脱凡。
后来,秦自强接触到西方哲学和心理学,发现它们与诸子百家相比,就象是中学数学和高等数学的差别一样。诸子百家的学问,用西方逻辑学和心理学来解读,反而更能让人容易理解。于是他开始用现代心理学、统计逻辑学的知识来分析爷爷所说的开蒙智,竟然让他找到了打开智商的钥匙。与他的研究成果相比,西方宫殿记忆法等快速提高大脑记忆力的方法,简直就是儿戏和玩笑。他的方法用最简单的话来理解,就是先提情商,也就是先明逻辑事理。而提高幼儿情商,令其先明事理,最好的办法,就是读史书学百家。绕了一个圏子,还就是爷爷教他的开蒙智那一套最有效。而在秦自强开蒙智的过程中,他对鬼谷子那段历史最感兴趣,想到的问题最多,留下的迷团也最多。
想到这些,赵政俞发兴奋。“阿母放心,吾必能让他留在邯郸,成为阿政的史师。”
赵姫骄傲地说道:“那是自然。他上哪里去寻政儿般聪慧的弟子?不过,我们也难请到他这样的名师。如果你能留下他来,阿母会重重奖励政儿。你先想好,到时与阿母要些什么吧。”
八、学得文武修身艺,方得获勋入士族()
夜幕即将降临,赵政吃过正餐,如往常一样,在木简上练习一会秦文篆书,便开始雕刻些木偶玩偶。他没有学过雕刻,但在无聊的古代,这是四岁的他,现在所能找到的,唯一能提起兴趣,安下心神,打发时间的事情了。
儒者修心养性并非读书学礼那般简单。知止定静安虑得,儒门修身七证,每一证都要依凭具体事物,遵循既定步骤。正所谓学有所好,儒者每人自小都会找个爱好,来静心定性。
虽然不懂雕刻技法,但一法通,万法通,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儒家讲求自修自证,以己为师,用西方心理学的话来翻译,兴趣是人类最好的导师。短短几天,他己总结出适合自己的一套雕刻刀法,又让春晴帮忙制作了自己设计的一套刻刀。当然,他骗春睛说这是以前教他刻字的白师留下的刻刀样式。想来她也不会因此点小事去向白师求证。不过他有些担心的是,将来史书上是否会提前将木匠皇帝的帽子扣在他的头上。
他的雕刻还十分粗陋,只能看出一个人型。他想雕的是阿房,他怕时间一长,忘记阿房温柔可爱的样子。人就是这样,对于已经死去或离开,自己却无比思念的人,总想遗忘以免痛苦,却又时时记起;总想记起,让思念之人以鲜活的模样存在自己的脑海里,却又偏偏忘记,最后只剩下一个名字。睹物思人,因为没有了相关物品,人们难以找回尘封的记忆。
春晴将赵政手中的木偶和刻刀收起,将已经睡着的他,抱入塌上,轻轻盖好毡毯,放下纱帷,退了出去。
春晴回到对面赵姬房中。赵姬放下手中缝补的衣物,轻声问道:“阿政已睡下了嘛?”
春晴坐到塌上,回言道:“近日来,阿政迷上了木雕,睡着了还拿着刻刀呢。”
赵姬轻声一笑。“也难为他了。才四岁的孩子,每日学武习文,都没有了玩闹的时间。是该给他找些玩伴了。”
夏雨在一旁说道:“前日大王下令,富贵之家必须畜养遗孤10人,不如去坊令那里挑选几个。既应了大王之令,又可给公子寻几名玩伴、随从。”
赵姬点了点头。“明日你便去坊中,将此事办了吧。”说着又从怀中取出一枚令牌递与夏雨。“我大兄走前,也在公族教坊专门给政儿选了几个小僮,你也悄悄去给我领来。”
赵姬又对春睛说道:“夫君府上已经解禁。明日早时,你去不韦府中找他家政吕强,让他悄悄去给白师传信。就说为免赵人怀疑和惊扰,以后他们不能再来府中教导政儿。每日早间,我会送政儿到旁边吕氏的客馆,他们在那里与政儿相见。另外,让白进将那名咸阳派来的少年武士带来,以后贴身保护政儿。”
春睛点了点头。赵姬拿起手中衣物继续缝补,又轻声地说道:“明日你再与田叔商议一下,让他安排人去找君父的护卫副统领赵满,就说来接君父走前安排的那名少年护卫。他应知道此事,不必与他多谈。”“诺,请玉姝放心,睛儿知道怎样做。”“好了,你们也收拾一下,早些去睡吧。”
清晨,一辆辆马车在邯郸城中往来奔走,一队一队红翎骑士,呼啸着驰掠过街道,驰出城门。老少男女也早己止住悲伤,开始走出家门,为生活而奔走,为将来而忙碌。连年征战,历经苦难锤炼的赵人,己习惯于生死别离,心硬如铁。时不时,可以看到几名老军,持不同形状颜色的令牌,在城内各坊间游走,每隔一刻,敲一下木铎,分别大声宣读着赵王和各位大夫、将军的各种命令。坊门处,各坊的坊令,依据这些命令,安排坊丁去逐一施行。悲伤中的邯郸城,如一部战争机器开始了高速运转,隐隐透出它的狰狞和杀气。
邯郸城,地广繁华,共有民坊近百,四方分别以虫鱼鸟兽为名。赵姫府上所在属于雀坊,坊门上挂着一块三尺长方的木板,上面刻着雀字篆书和一只大大的山雀。紧临雀坊,左为鹤坊,右为鸠坊,对面是鹰、鹊等坊。临近正午,白进、吕熊和几名武士悄悄走入白鹤坊内一座客馆。他们不敢作秦人装扮,看上去与赵国武士一般无二。所谓客馆,是贵族用来安置门客,招待士人友人的所在。白进等人穿过围廊和层层亭台,来到一处僻静的院落。
门口处,春晴不悦地说道:“你们来晚了,让公子干坐了许久。”吕熊连忙解释。白进等人理也不理,停也不停,直入院内。
院中,赵政一身武士装束,在各种古代练体器具中往来观瞧,心情看来十分愉快。
“公子。”白进几人上前叫住赵政,躬身行礼。
“白师。”赵政还礼。“许久未见白师,政,甚是想念。”白进面无表情地说道:“进,因受君上指派,外出办事,今日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