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云总,战列舰确实落后了,我们这么多人聚集起来总不能只设计一款战列舰,而且要说服海军买单,当然要下点心思。”
“哦,怎么回事,你们又想怎么坑他们?”
所有人低头笑而不语,连负责人也有些不好意思了,支支吾吾道:“只是加了几项新技术进去,没多少,也就是几百亿而已。”
云辉一阵无语,只是加了几项新技术,只是几百亿而已,这只是一艘战舰,甚至还不是一艘战舰,只是一个武器平台,根本没增加任何武器设备的所谓武器平台,要几百亿,坑人不是这么坑的啊。
几项新技术而已,而已,新技术在军事装备中是一个及其恐怖的名词,新技术代表不成熟,新技术代表不稳定,更要承担成本未知,最终价格位置,效果位置的风险。
这种风险没人希望承担,因为无数事实证明任何增加新技术的装备最后成本都远远高于预期几倍甚至十几倍猛禽从预计一亿美元,随着研发预计成本迅速攀高,等到军方采购的时候已经买不起了,最终只能采购二百架关闭生产线。
这还只是公开的,一些更离谱的根本没敢公开,军事虽然是高精尖技术的集中地,但那也需要成熟技术,至少成本确定,价格确定,性能确定,不用承担任何风险。
然而所谓的新技术就是一个陷阱,在无数先例面前已经没人敢触碰这个美丽的陷阱了。
可是现在负责人却告诉云辉,只是几项新技术而已,这肯定不是实话,这是一堆陷阱啊,只是不知道该怎么说服军方接受这个陷阱。
(本章完)
第245章 地球号建设()
既然不知道如何说服对方接受这些,那就不需要去考虑了,基地有无数脸皮更厚的人会想无数办法说服军方接受的,毕竟这其中有无数的前沿技术,这些技术不是钱就可以买来的,而华夏做不缺的就是钱,只需要钱就可以买来先进的技术,完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云辉接触过太多先进技术,眼前的这些技术自然看不上眼,随便从主脑复制点都比眼下的技术强无数被,然而这些确实是当今最前沿的技术,而且还是军事技术,这些都不是钱可以买来的。只是换个角度看事情的问题,结果截然不同,只是云辉脸皮不够厚,还无法做好这些,其实在军方看来,这一艘战列舰越贵越好,甚至价格贵到再离谱他们都能接受,因为云辉不可能拿一艘铁壳船去忽悠他们,贵肯定有贵的理由,这些理由只能是一些先进技术。
如果别人拿出先进技术百分之百是陷阱,但是云辉拿出来的技术绝对货真价实,甚至物超所值,毕竟云辉贱卖手中的技术不是一次两次了,然而他们也不会知道,云辉虽然厚道,但是身边太多人脸皮足够厚的人,云辉的厚道他们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这艘战舰的配套技术研发进入什么阶段了?”
“饿,动力系统勉强能用推进系统还在研发之中,不过螺旋桨推进勉强可以,武器系统正在研发中……”
“等等,我需要知道你们什么技术已经完善。”
“我们有成熟的多层装甲,这是我们本来就有的研究计划,被加入到这个项目中,作为超大规模铸造技术的一部分,现在我们可以做到将数种合金通过铸造,融为一体,这种装甲的性能绝对是划时代的,20毫米厚的装甲任何性能绝对超过以往320毫米的装甲。我们通过整体铸造技术,将数层合金融为一体,云总你看,这一块钢板仅有10毫米的厚度,但是确是由上百层的各种合金组构成的。”
听到复合装甲,云辉顿时来了兴趣,没了刚才的尴尬,仅仅这一项即使就足够军方支付的研究经费了,当然云辉肯定不会给其完整的技术,这种将合金整合的技术看起来很简单,只是将不同合金贴合在一起,但是背后的技术绝对不简单,需要将钢板表面融为一体,还不能破坏内部结构,最困难的是钢板之间不能有任何的物质交换。
解决这些问题仅仅只是解决了制造问题而已,单纯的不同合金堆在一起,根本无法相互协同发挥出更强的性能,不同合金的组合方式,厚度,还有更复杂的形态问题,这些问题更加复杂,而且这是完全陌生的领域,任何数据都没有任何参考意义,只能通过无数实验找出最佳的配置,获得想要的复合装甲。
云辉看着手中的钢板,一阵唏嘘,没想到这样的技术竟然被悄无声息解决了。
“这种复合装甲性能怎么样?”
“云总,我们只解决了制造问题,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因素都将对性能产生严重影响,说实话,具体性能在制造出来之前我们也无法确认。”
“你们没有解决物质置换问题吗?”
中年男人摇摇头,“云总,既然要融合肯定会有物质置换,要不然根本不可能融合到一起,我们想到几个解决办法,计算参与物质置换的成分,我们使用缺少了这些成分的合金进行融合,得到的就是两种合金的完美融合合金,但是适合这些条件的合金太少,能组合起来发挥更好性能的组合更少,另一个方法是寻找一种不破坏合金性能并且会发生大量置换的材料,减少主要成分的置换量,这样就能达到对合金性能最少的破坏,只是第一种办法局限性太大,而且工作量太过庞大,第二种方法只能缓解,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云辉知道这些问题很难解决,甚至琪亚文明都没解决,只能使用编织技术将不同的合金编织到一起,这种技术虽然完美解决了这些问题,但是这种技术太难了,将及其细小的合金丝编织在一起,编织出的铁板使用显微镜都无法发现其中的任何缝隙,甚至可以直接编织出一艘战舰,这其中编织的纹理还将提升材料性能。
就像织毛衣一样用合金丝编织一艘战舰,这其中的技术难度云辉无法想象,但他知道现在的人类连这种极细的合金丝都制造不出来。
琪亚文明可不会炫耀他们的技术水平采用如此复杂的方式解决问题,肯定是尝试了无数方法最终无法解决才研究这种技术的。
这种技术的难度云辉有心里准备,只是交给军方的战列舰肯定没有这种技术了,彻底没了狮子大张口的底气。
“云总,要不我们拿螺丝固定在一起的就好了。”
年轻人立即意识到说错话了,这样的固定方式强度无法保证,关键是制造太复杂了,比常规建造方式更加复杂,但这也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想比其他方式更加容易解决。
只是这样一来他们研究的超大型铸造全成了无用功。
任何技术在实验室就被淘汰很正常,甚至很多都比更落后的技术淘汰了,因为那些技术容易实现,而继续研究下午成功遥遥无期。
“云总,我也觉得可以,大型铸造技术虽然神奇,可以大幅度减少建设周期,让大型舰船真的如同下饺子一般制造,但是没意义啊,整个世界也需要不了那么多船,生产少了连模具和设备成本都收不回来。”
其他研究人员一阵黯然,虽然不想承认这确实是现实,这种技术研究成功可以直接将一艘大型舰船铸造出来,甚至可以让战舰成本跟等重量钢铁一个价格,但是市场根本不需要。
尽管不愿意接受,他们还是将想法说出来了,哪怕他们知道这样说了项目就会被结束,但是他们不想云辉将大量经费投入到无意义的研究中。
可是那只是他们觉得不需要,能真正解决大量快速建造的技术有很多,但只有这一种是云辉真正需要的。地球号设计的与地球同等体积,质量甚至超过地球,这种设计如果不是云辉拿出了勉强的可行方案可能所有人都认为云辉疯了。
云辉拿出来的方案只是分级制造,建造完成需要整个文明努力几千年,但是初级的地球号也具备及其优秀的性能。
(本章完)
第246章 还是得脸皮厚()
分级制造其实只是说服别人加入这个计划的理由而已,谁也等不了几千年,即使是为了给文明留下一张底牌,也不可能等的了几千年,整个文明也不可能持之以恒的去建设几千年。
而且既然都能建造星际战舰,那说明整个文明已经进入星际时代,科技进入快速爆发时期,前期建造的可能几年后就淘汰了,甚至出现一项新技术,瞬间被淘汰。
而且前一级的建造是基础,在此基础上继续建造,基础都已经淘汰了,还怎么继续建造,这些是现在技术水平下的人根本想不明白的,他们根本无法想象到了那时技术爆发到底多么猛烈。
即使整个文明的技术不进步,云辉对小宇宙中的技术解析,也将快速推进技术的爆发,这种情况下建设超大型战舰是极度不理智的。
但是残酷的宇宙是不需要理智的,需要的只有疯狂,比其他文明更加疯狂。
任何文明都会将自己的战舰越建越大,直至发展出文明旗舰,一艘战舰承载着文明的一切,承载着一切的战舰的建造自然不可能考虑什没任何其他因素,需要考虑队伍只有快速性能只有建造速度。
但是为了满足这些,技术必须快速发展,可是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就意味着旧的技术被快速淘汰,不可能如同地球时期为了建造成本而封存先进技术。
可是文明旗舰太庞大了,庞大到一个文明没有实力建造另一艘,所以文明旗舰设计中就是可以持续升级的。
这些在其他进入宇宙的文明都需要慢慢摸索出来,但是云辉不需要,云辉完全可以直接设计最终极的文明旗舰。
在云辉的计划中,地球号第一期将在地球上建设,利用海底丰富的矿产资源,建设完成一艘数百万吨的战舰,以及完整的工业体系,然后进入月球轨道,利用月球资源进行第二级建造,第二期建造完成后,地球号将拥有在太阳系任何地方航行的能力。
并且在月球建设月球基地,作为人类进入宇宙中的跳板。
当然不是云辉具有圣母情怀,只是地球号的二期建设必须需要月球基地,而建造完毕后将完成它的使命,完全没有带走的必要了。
随后月球号将离开太阳系,利用其他星系的资源进行第三级的建造,然后利用第三级为基础,改进第一二级的建造。
在这个过程中,地球号主要任务就是寻找小宇宙。
云辉预计,从小宇宙中跃迁物质需要小号及其庞大的能源是因为距离的原因,而且能量的需求量是指数上升的,也就是如果跃迁很短的距离只需要消耗极少的能量,但是随着距离边缘,能量消耗越来越大,甚至达到一定距离后,再远一点都需要消耗数倍的能量。
不如此计算的话,跃迁技术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即使再近的距离,跃迁出来物质都不如消耗掉的能源价值大。
对于云辉来说这是一个很不好的消息,但也不是一个坏事,至少云辉知道,只要接近小宇宙很短的距离,消耗的能量将大量下降,这种下降也是曾指数下降的。
下降到一定程度意味着云辉可以使用能量跃迁小宇宙中的资源了,包括小宇宙中那数百艘种族旗舰残骸。
那些战舰虽然报废,但是他们的材料却超越人类无数万年,不是因为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