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戚姬一脸颤抖地跌倒在地,这到底是什么人?居然这么厉害。如果那个鞭子打在她身上,她真的是什么都不敢想。
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都不知道,如果没有刘轨,刘邦经历诸多磨难之后,会打败西楚霸王项羽,登基为皇,统治天下。
如果没有刘邦,刘轨征战天下的旅途,则会更加顺利。对于刘轨来说,刘邦就是一个拖后腿的。除此之外,什么用也没有。
这两个人站在一起,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除非两不相干,否则必定会相互压制。
除却各种各样的外部因素之外,就单论能力来说,刘轨比刘邦要厉害得多。
刘邦打天下,靠的是手下的贤臣良将。如果没有他们,他什么也不是。毕竟,他就是一个混混出身,很多东西都不懂。
刘轨和刘邦完全不同,她从小就是接受的精英教育。而且,无论什么方面,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样的一个人,岂不是要比刘邦厉害得多。
单论心性而言,刘邦更是不如刘轨。刘轨心胸宽大,胸有成竹,容得下功臣良将。换作是刘邦,他能够做到吗?事实证明,他完全做不到。
短短的一个时辰之内,家宴中所发生的一切就被流传了出去。整个军营上下,几十万的精兵良将全都知晓了。
可是,联想到刘轨那堪比西楚霸王项羽的实力,正如刘轨在家宴中所说,谁都不会为此多说些什么。
不是所有人都像刘邦那般,不知道刘轨的重要性。军营里面的士兵们谁不知道,如果没有这一位女公子,他们早就被西楚霸王项羽打败,现在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其他的势力听说了刘邦父女失和之后,现在更加犹豫了。他们现在哪能不知道,这天下的主人只会在西楚霸王项羽以及武安侯刘邦之间产生。那么,他们又应该在谁的身上押宝呢?
西楚霸王项羽残暴,武安侯刘邦连自己的女儿都容不下。总觉得这两个人,都不怎么靠谱呀!
是的,其他的反秦势力没有人认为是刘轨不孝,只会认为是刘邦容不下自己的女儿。事实上,就连刘邦手下的某些将领们也是这么想的。
因为,正如刘轨所说,如果刘轨想要杀刘邦,那绝对是十分简单的事情。甚至,连一点风声也不露的就可以处留掉刘邦。
可是,现在这种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就足以说明刘轨根本就没有那种想法。否则的话,刘邦现在还能安安稳稳的坐在那儿吗?
一向莽撞的樊哙终于明白,为什么刘邦会说他不懂了,原来刘邦是在忌惮自己的女儿。或许,在刘邦的眼里,那根本就不是他的女儿,而是一个竞争者。
看看,刘轨才来到这里一天的时间都不到,就被搞臭了名声。如果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十三岁少女,一个不孝的帽子压下去,她还能活吗?
想到这里,樊哙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对于刘邦,他终于有了一丝隔阂。连自己的女儿都容不下,刘邦又能容得下他吗?
连一向粗鲁莽撞的樊哙都如此想,其他人就更不必说了。虽然他们表面上没有说什么,但是心里更偏向了刘轨。连这样一个不着调的父亲都容得下,肯定也容得下他们这些功臣良将。有刘轨在,绝对不会担心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作者有话要说:“顾白鸾”;灌溉营养液+52017…06…2812:53:58
“西湖边程程”;灌溉营养液+12017…06…2802:28:13
谢谢两位小仙女的营养液,/
时间不早了,大家晚安。
第184章()
防火防盗防师姐;谢绝转载。
犹豫了一会儿,刘启微微抬起头来;悄悄的看了看自己的姑姑。
女皇陛下现在正盘膝坐在窗边,和煦的阳光从窗外透露进来;仿佛是给她披上了一层金装。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以刘启的角度看去。他的这位姑姑就像是庙宇中的女神,庄严肃穆;不怒自威。就这么单单的站在其他人的面前;就给人一种顶礼膜拜的感觉。
不愧是掌管整个天下的女人,其威严和气度,无法让人比拟。
磨磨蹭蹭了半天;刘启都不知道如何回答。最后,他破罐子破摔;一脸淡定地回答道:“回姑姑的话,当年侄儿还小的时候就来到了咸阳城。或许是小孩子不记事的缘故,侄儿对于自己的父母,兄弟和姐妹并不熟悉。每年他们来到咸阳城的时候;侄儿也不过是和他们说说话,至于再多的就没用了。”
因为刘启并不怕女皇陛下发怒,所以他才敢破罐子破摔的说真话。毕竟无论怎么样,他也是女皇陛下的亲侄儿。女皇陛下就算是生气;最多也只是惩罚他,而不是让他丢命。
“也就是说,你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并不怎么想念。”女皇陛下一脸淡然的说道;就像是没有看到少年郎惊慌失措的表情一样。
“请姑姑恕罪,”刘启跪扶在木榻上,诚惶诚恐的说道。
女皇陛下将俊美的少年郎扶了起来,不以为意的说道:“有一句话说得好,感情这个东西是培养出来的。你和你的父母兄弟姐妹相处的不深,没有多少感情也是应该的。你说这些真话,朕又怎么会怪你呢?”
“多谢姑姑体谅,侄儿感激不尽。”刘启重新盘膝而坐,乖巧地依偎在女皇陛下的身边。
“不用如此拘谨,朕是你的亲姑姑,又不会对你怎么样。”女皇陛下笑着说道,轻轻地拍了拍少年的肩膀。
刘启微笑着点头,努力让自己放松。不管这一位和他交情不深的姑姑想要做什么,他都必须配合。因为面前的这个女人,不仅是他的长辈,也是整个大汉的统治者。
和少年郎寒暄了一阵子之后,女皇陛下就提议,今年的秋狩想要刘启一起去。
刘启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连忙兴高采烈地应承了下来。私底下,他却为了这次秋猎做出了大量的准备。丝毫不停歇的练习骑马,射箭,绝不能在大汉朝臣面前丢了皇族的脸面。
很快,就到了秋猎的时候。女皇陛下果然没有食言,带着刚刚成年的刘启,参加了这一次重大的活动。
当刘启骑着马匹站在女皇陛下的身后的时候,就发现很多大臣们都在偷偷的打量他。很快,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自己又不是厉害的人物,怎么值得那么多朝廷的大臣们看他呢?这些朝臣们看的,一定是在他前面不远处的女皇陛下。只不过他和女皇陛下相隔的距离不远,所以才能察觉到朝臣们的看来的目光。
现在的刘启并不知道,那些朝臣们看的并不是女皇陛下,而就是他。而这些朝廷大臣们之所以这么做,那都是有原因的。
这么多年来,女皇陛下从来没有亲近过任何男子。现在陡然亲近了一个人,还是一个俊美的少年郎,能不引人怀疑吗?
别说刘启是女皇陛下的亲侄子这样的废话,女皇陛下父家的亲戚和母家的亲戚多的是。你看这么多年来,她有特别亲近过谁吗?女皇陛下一向是一视同仁,对谁都是那个样。
朝臣们窃窃私语,暗地里嘀咕个不停。他们都在思考,女皇陛下到底是如何看待刘启的。难道说,女皇陛下想要将刘启立为皇后吗?
朝臣们之所以会这么想,那都是因为女皇陛下现在的容貌实在是太具有欺骗性了。也不知道女皇陛下是怎么做到的,如今的她就好像二八少女,时间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任何痕迹。
当女皇陛下和刘启站在一起的时候,根本就不像是年龄相隔二十多岁的姑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一对天造地设的金童玉女。
女皇陛下现在并不知道自己的朝臣们是怎样想的,因为她现在正在看刘启狩猎。
或许是常年呆在咸阳宫中需要以身作则的原因,刘启的骑射非常好。整个宫学中,能够比得上他的人并不多。虽然谈不上百发百中,总有一些漏网之鱼出现。但是以他这个年龄看,已经算是不错了。
被女皇陛下盯着看,刘启无疑是紧张的。不过,他努力的集中精神,将自己的精气神凝聚到自己手中的长弓上。仿佛只有这样,他才会不受影响一般。
等刘启带着大量的猎物回来之后,女皇陛下在众目睽睽之下夸奖了他。然后,点出了一些缺点之后,就手把手的教导刘启。
手把手是什么概念,那完全是身体接触啊!
看到这一幕的大汉朝臣们觉得自己有些眼瞎,心中刚刚萌发的那个想法更加清晰了。看来,这大汉朝的第二任皇后,就要属于这个刘启了。
只不过,女皇陛下和刘启是亲姑侄。这样做,真的好吗?
大汉的文臣武将私下里讨论了一番,决定还是将这种事情揭过,不再提及。
女皇陛下如今都快四十岁了,仍然还是孤身一人。她既然想要一个人陪在身边,他们还是不要反对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就算是这些文臣武将们联合起来想要反对,那又有什么用呢?
女皇陛下不比别人,一旦固执起来,是其他人能够劝服得了的吗?
因此,大汉朝的文臣武将们对于女皇陛下将刘启带在自己身边的行为没有任何反应。不支持,也不反对,完全顺其自然。
就在女皇陛下费尽心思的教导刘启,想要让他以最短的速度成长的时候。原来居住在咸阳宫中的刘启,突然接到了一封家信。那一封家信,来自他父王的封地,出自于他父王的手笔。
说实话,这还是刘启第一次接到所谓的家信。以往的时候,无论有什么话,都是在他的父母进京的时候说。因为那时候他还小,大汉的字都认不全。就算是来了家信,他也不会读啊!
长大了以后,刘启倒是能够读信了。但是,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相处模式,双方也没想着要改。
带着一丝疑惑的接过家信,刘启仔细得打量了一下。确信这真的是父亲寄过来的信,上面又没有什么不该有的东西之后。这才打开信封,仔仔细细的看了起来。
信还没有看完,刘启就强忍着惊恐将身边的宫女宦官挥退。然后,他以最快的速度看完这一封信。也不耽搁,立刻将信纸放在烛火中,将这一封信烧了。
暗骂了一顿自己那个不事生产,整日游手好闲的父亲,刘轨继续自己的活计。那个家伙整天整天的不着家,她早就已经习惯了,所以也不怎么关心。
直到有一天,刘轨听到有人跟她说,她的父亲刘季押送刑徒做徭役去了,她才晓得她的父亲到底去干什么了。
当刘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眉头皱起,心中生出一丝恼怒。她这个父亲到底是怎么回事?离家那么远也不知道说一声。他的消息她还是从别人口中得来的,这算是什么事?
随后,刘轨就去处理自己应当处理的事务,将这件事忘在了脑后。刘季没把他的家人放在心上,刘轨又何尝不是呢?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们绝对是亲父女。
父不慈,女不孝,呵呵!
又过了一段时日,刘轨听到有人来报,她那个父亲搞砸了差事,将所有的刑徒都放走,人也不知道藏到哪里去了。
刘轨一听这话,就觉得大事不妙。她那个父亲这么做,不是犯法吗?这样的行为,自然会连累到她的家人。首当其冲,刘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