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月盈君心-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安很好啊,平平安安才是真,我倒喜欢这名字。”

    萧若水对着孩子不停的说:“小安,小安,景缘,景缘,宝宝你大名叫景缘,小名叫小安,随遇而安,随缘而活,记住了吗?”

    “孩子啃笑回应。”

    一片欢声笑语。

    孟珣轻推开门,房间七零八乱,一大股酒味,他试探着瞧量,见书架外一截衣角,跨过倒在地上的架子才看到躲在角落里醉态酩酊的景明。

    “你醉了。”

    景明瞥见前面多了双鞋子,拿着酒壶醉醺醺站起,眯眼近看:“你是子皿兄,我的诗友,来陪我喝酒。”

    孟珣正视他:“我不是你的诗友,我真名叫孟珣。”

    景明拿着酒壶,东斜西歪踉跄几步,“那不重要,喝酒才最重要。”

    说完他又晃到孟珣面前,醉笑着把酒壶递到他面前:“喝酒。”

    “我原以为景解元是个冠盖满京华的不羁才子,国之瑾瑜,今日一见不过是个终日浑噩的酒鬼懦夫。”

    景明后退几步,眯眼一笑:“没错,你说的那都是我,不过我还要强调一点我不是瑾瑜,是粪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人人避而远之。”

    “你为什么会被撤职。”

    景明跌跌撞撞走到他面前,近前说话:“你陪我喝酒,我就告诉你。”

    孟珣直视他一眼,二话不说,夺了他手里的酒壶就开始灌酒,喝完啪的一声丢在地上。

    景明咧嘴大笑:“孟兄好酒量。”

    “这下你可以说了吧。”

    景明退坐到角落里,望着他醉意昏朦:“我不想说了。”

    孟珣不慌不忙念出那句词:“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

    景明愣了一瞬即逝,“孟兄,在下现今没有闲情逸致同你吟诗作对,要喝酒就留下。不喝酒就离开。”

    说完他不知又从哪里找来一壶酒咕咕下肚。

    “景兄真的放的下心中理想。”

    景明打了一个酒嗝儿,依旧醉意醺然:“我说你这人怎么这么烦,那儿那么多废话。”

    “景兄如果喜欢这样,又何必会写下那首鹤冲天。”

    “这阙词是柳七失意之作,景兄又何必自欺欺人。”

    景明衣带不整,放浪形骸:“我写这阙词出去卖,有错吗,孟公子莫不是想的太多了,难道忘了柳七这阙词的真正意思,平生畅,忍把功名,换了浅斟低唱。”

    “忘了真意的是你,逃避就能换来平生畅吗,问问你自己的心可有一刻真正放下信念。”

    景明手中的酒壶哐当一声碎落,清酒流到那卷展开的词阙上,他的眼里多有无奈,“寒窗十余载,一朝高中,身居高堂,我所憧憬的上可解君王忧患,下可为百姓造福,变成了朝堂之上明争暗斗,君臣离心,鱼肉百姓,仅仅提出税赋过重,就被驱逐罢免,我留在这种地方又有什么用。”

    “那是因为你能力不够,只要心中信念还在,不言弃,总有一天你会看见你期待的天下,发现你创造的辉煌。”

    孟珣从袖中取出麒麟佩玉,放到桌上,缓缓道:“如果你想通了,拿着这佩玉去落日楼,平王殿下正需要这个人。”

    “为什么是平王殿下。”

    孟珣微微而笑:“因为你的理想就是他的目标。”

第88章 争辩() 
那日过后,景明思来想去,果然拿了麟佩去落日楼找平王。

    明堂之上,平王力荐景明,填缺河西知府一职,遭到庭中大半臣僚反对,犹以张相,户部尚书崔衡之反声最甚。

    当初景明撤职就因为顶撞了张相,南王的态度也多偏向张相,张阀势大,恃宠而骄,南王受其制,也不太敢得罪张相。

    然这日,听平王的口气,似乎是志在必得,从未有过的执着,于群臣争论不休,南王看在眼里,平时不惹人注目的平王为何在这件事上如此计较,他有些不明,而临王静观其变,眼里有看不见的暗潮惊拍,他有意识到平王终于按耐不住,有所行动的了,他太了解这样的动机,因为他比平王早了好些年,他们之间真正的决斗现在才拉开序幕。

    南王眼观下面王公贵臣之间喧闹不休,有黯然不动着,有帮平王说话的,剩下大都附和张相,他厉喝一声:“你们这是要造反了不成,都把朕当傻子吗。”

    天威一怒,刚才还高谈阔论的臣子,瞬间惶恐的大气不敢出,低头杵在原地,谁也不敢逞强。

    南王沉定平王道:“平王你为何一定要力荐景明去往河西赴职。”

    平王护着玉笏,语气十分诚挚:“此人有经世之才,且为人不卑不亢,若调派他去担任河西知府,儿臣可向父王担保,他日定还河西一片清平。”

    张相反诘:“平王若是趁口舌之能,列下臣工焉有不会,当初他只任职翰林一个小小修撰,便口出狂言,说我南朝赋税过重,于百姓不利,此人不过是一介莽夫,实在不堪重任。”

    平王辩道:“本王的看法恰恰和张相相反,他景解元一个小修撰,尚能找出我朝律法弊端,公开提出,从这点上就可证明他不是趋炎附势之辈。”他说完讽视众臣复又望回到张相脸上,二人可谓针锋相对。

    他又紧接着说:“我朝税律是初年修订完善,当时正值频繁战乱过后,百废待兴之时,此律适用,如今已是百年之后,我国国力强盛,政通人和,海晏河清,天下承平,赋税不减反增,长此以往,各地政府有空可钻,漏洞百出,最后到底是谁落到的实处最大,”他俯身一跪:“父王此举不善,恐会激起民怨。”

    平王这一席话,说的某些官员心都闷着头知肚明。

    张相不服:“平王殿下过于夸大其词,这南都百姓风貌如何,我且不评,你也看得到这年年涌来的别国百姓,和势力仅此我朝的淮国调遣来的使者,哪个不说我国锦绣盛世。”

    “那张相可要到河西一带走走张张见识了,国都不富堪为国。”

    张相有些气恼,正欲再说,南王说话了:“平王和张相的话都言之有理,你两争来争去也没意思。”

    他又指着平王,拉长声调道:“你刚才说让张相去河西走走,此话何意。”

    平王郑重其辞:“启禀父王,据儿臣所知,河西官僚存在贪腐现象,边村一带甚有民因赋税过重饿死,保不齐那彭晦就是因贪腐而死的。”说话间他有意无意的瞟了临王一眼。

    南王愠怒问户部尚书:“崔衡之,平王说的可是实情。”

    一向临危不惧的崔尚书听到南王如此问,头上竟起了一层蒙汗,诚惶诚恐跪俯道:“微臣失察,请王上恕罪。”

    南王一拍龙案,“你也知道你失察,来人拖下去流放蜀地。”

    崔衡之吓出一身汗,脑袋一空,全无人色,被侍卫架着拖了两步才开始惊呼求饶。

    天子一怒,众臣都多多少少受到了惊吓,没人敢为他求情,当次危急时刻临王突然为他说好话。

    众臣包括南王看他的眼色充满奇异,一个卑微侍女所生,不显山不漏水的庶皇子竟会为崔尚书求情。

    最后结果,崔衡之虽保住了官位,却被罚俸一年,着他查清此事。

    龙椅上的南王,对这个不重视的儿子多了一丝看法。

    景明最终获得了河西知府一职,今日朝上局势似乎有了重大变故。

    南王心思,今日两个儿子似乎都别有用意,他隐有不安。

    张相心思,王上今天居然没采纳我的话,他对我起了防范之心。

    平王心思,二哥要公开对付我。

    临王心思,小心崛起的小五。

    景明心思,为了理想,带着老婆儿子小心翼翼去赴任。

    得救的崔衡之心思,保护好我与临王的地下交易,这是我的救命稻草。

    孟凛秋解除了孟珣的禁足令,表面上父子谐和,实际上各自为政,云锦月一事,她不出幺蛾子,继续相安无事。

    这日临王赶赴宫里同南王议事,正巧碰到他和淮国第一美人当今琴妃娘娘在一起(寻欢作乐)。

    那美人不愧是淮国人,一双剪水秋瞳,两弯柳叶画眉,构成三春夭夭桃花眼,自是低颦浅笑勾的人心潮飞往芙蓉帐,颠龙倒凤午夜魂销梦醉,春色无边里看眼前秀色可餐。

    连平王这许定力极佳的人,都忍不住觑了几眼紫罗云绡里那朦胧若隐的妖娆纤腰,低头面色微红:“父王有事,儿臣改日再来。”

    说完拔足欲离,却被南王喊了回来。

    平王低头直愣愣的在这那里,正要开口。

    南王却命内室呈上一方锦盒,打开盒子是一个黑白玉壶,带着宠溺的声音道:“爱妃你可还看得上眼这玉壶。”

    琴歌纤纤兰指拿起小玉壶,媚眼溢笑:“一片冰心在玉壶,王上对臣妾的恩宠,又岂会视而不见。”

    那唇角扬开的秀媚微笑,勾的南王心头火一撩一撩的,笑容满面道:“这深宫之中只有爱妃深知朕心,朕的真心不赋予你,又能给谁呢?”

    琴歌也是个玲珑心思,听到这话赶紧惶恐下拜,娇声软语:“王上是天下的王上,臣妾岂敢独占,王上给臣妾的这番恩宠,已惹得姐妹不满,以后王上还是别来臣妾这里留宿了。”

    她说完秀眉浅颦,一副我见犹怜的样子。

    南王赶紧宠她入怀,爱妃多心了,谁敢对爱妃存有芥蒂,朕第一个不放过她。

    “君似乔木,妾本丝萝,妾身在这深宫之中茕茕孑立,能依偎的也只有王上,但从不敢独占王上,宫中姐妹对我多有微辞。”说完她轻推开南王:“王上以后还是别来了。”

    临王担忧,这女人颇有心思,他插话道:“父王,前段时间去河西任职的景明,近日来报,河西各州府确存在贪腐现象,他每次给布政使汇报要求上书都无故被拦下,无奈才派人修书予我。”

    “依你之意当如何。”

    “儿臣以为这些人都应革职严办。”

    “既然知道这些,就下去操办吧。”

    平王躬身正欲退下。

    琴歌突然道:“王上这玉是什么玉?”

第89章 线索() 
内侍作答:“娘娘,是上好的青花玉。”

    琴歌专注的观察着上面的墨晕,又移到南王眼前,疑惑道:“王上,臣妾曾在淮国有幸见识过一尊青花玉兽,那墨韵是呈云雾状分布的,相当具有冲击力,而这玉壶更像是稍逊一点的烟青玉。”

    南王肃视内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太监哆哆嗦嗦跪下:“奴才只负责传递,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

    琴歌看这情况,很有心思转圜了刚才的话:“王上这也是臣妾的猜测而已,青花也分很多种类,或许这玉是其他种类。”

    平王随口问那太监:“你可知,宫中金玉诸物都由谁供给。”

    小太监埋头怯声道:“好像是宫外崔家。。”

    平王想了一下,“父王,宫中财货向来管制不严,儿臣觉得理应盘查整顿。”

    空气陷入沉寂,南王紧视平王的表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须臾才沉吟道:“宫中商运管理松懈,实该防患,此事就交由你和少府寺协查,务必给朕一个答复。”

    平王抬眼看向南王,目泛光泽,他知道南王将此事交给他意味着什么,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