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云的抗日-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狼牙,陈布雷其实是由衷的赞叹,不过,当发现郭彪忽然变了个人似的,他虽然不清楚原委也知道不对。于是收了口,两个人就默默的走出战俘营,上车返回学兵军司令部。

    对于释放日本战俘一事,老蒋也有自知之明,知道如果光靠南京政府的大义,绝对说服不了欧阳云。而此时的老蒋,一门心思依旧放在安内上,故此在陈布雷来任丘前一天,经过深思远虑的老蒋遂给了他最后的底线。

    陈布雷从战俘营出来之后,基本情况算是都摸透了。此时,他也知道要想空口套白狼是不可能了,无奈之下只得抛出最后的底线。

    无疑,天津大捷的发生,不仅改变了华北的布局,也牵动了中国和日本这两个敌对国家的大局走向。日本那边就不说了,“二二六事件”提前爆发。而中国国内,一场针对华北政治和军师博弈的游戏也开始了,而这一次参加角力的却绝不仅仅是两方,而所牵涉的厉害也远远超过了华北一地——

    那么,老蒋最后的底线究竟是什么呢?

第一章黎明前的黑暗(五)() 
“军座,陈布雷说了,如果我们肯释放那些日本战俘,南京会给我们一个集团军的编制——”电话里,欧阳云听见张镇稍微带点跳动的语音,脏心也不禁“嘣”的剧烈的一跳——

    集团军啊,那是什么概念?这诱惑未免也太大了些,那自己岂不是要升为司令了?

    张镇初从陈布雷口中得知这个消息,吃惊的程度尤甚。他的表现还算好的,他手下的那些列席的参谋,其表情可就丰富多彩的多了。倒也难怪他们,就是学兵军目前的晋升速度,那已经是前无古人了,况且,这可不是光挂牌子的空头军,那是有着偌大养军地盘的。现在,这成军才不过两月余的时间,下面的编制都还没有补满呢,竟然还能升上一级。如果这样的话不是出自陈布雷之口,如果陈布雷和老蒋的关系不是路人皆知,估计年轻的学兵军参谋们会认为对面坐着的是个大骗子。

    半晌没听见欧阳云回答,张镇还以为他动心了,道:“陈布雷随身带有军事委员会的公文,应该不是假的。”

    “老张,你怎么看?”欧阳云点起一支烟,吸了一口之后,心情慢慢的平复下来。

    张镇其实已经有了想法,不过听欧阳云发问,他还是再斟酌了一会,这才说道:“我觉得可行。这批战俘实在太多了,虽然我们的处理对策很正确,但是难保什么时候会出现纰漏。军座,不瞒你说,我总觉得放这些小鬼子在任丘,而且还要分派进工厂,就好像在身边放了颗炸弹似的,天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炸。冀察的地盘不算小,养上一个集团军也是可以的,我觉得我们在接受这个条件的时候可以顺便加上一条,那就是河北全境的控制权。张家口那边,看来是必须交出去了,这样有利于安定团结。只是,既然132师已经划归59军,那么他们在河北的地盘是不是应该交给我们?军座,你觉得呢?”

    稍微沉吟了会,欧阳云说:“老张,看来你对答应这个条件很感兴趣哪?”

    张镇笑了笑道:“那是,谁不想兵多将广。这个世道我算是看出来了,谁手上有枪谁就是老大,呵呵,既然能名正言顺的扩军,何乐而不为呢?”

    欧阳云苦笑,他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可是,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吗?他说:“但你想过一个问题没有?南京就是同意我们扩军,我们的军费却从哪里来呢?南京方面不会拨钱的吧?”

    这个问题张镇根本就没考虑过,因为在他看来,任丘实在是太富有了。他说:“我们不是很有钱吗?”

    “很有钱吗?”欧阳云哑然失笑,心想看来也该制定个财务公开政策了,不然的话,下面的家伙还不定以为我们多有钱呢,“老张,你不是当家人不知道油盐贵,姜总现在可是一个劲的向我抱怨。别的不说,这万把个小鬼子战俘就花了我们两个月的总收,如果不是这段时间药厂有研制出了新的产品,以此从外国代理商上取得了不菲的订金,我们可能已经破产了。”

    欧阳云这话并不是危言耸听。学兵军和国内其它军队的建设都不一样,如阎锡山他们,是完全靠着地方财政,就是这样,其下面的军队为了过上好日子也是无所不用其极。而对于两广军队来说,由于其地方经济还算不错,加上陈济棠和李宗仁、白崇禧又很关注民生经济的发展,因此养着手上的军队倒不成问题,其中富庶如广东的,陈济棠以一个地方军阀的身份,更是用钞票堆起了空军。学兵军走得路线和上述的又是不同,其中最显著的一点是,任丘政府的税收低的厉害,对于一些关键产业甚至还有补贴,比如说农业。当然,任丘的工业水平也不是两广能够比的,其中的盘尼西林、柴油发动机,现在不仅仅能够满足内需,甚至还能出口。而电视机、广播那些高端产业,以及高端技术的输出,也为任丘带来了滚滚财源。但就是这样,平时还看不出来,一旦打仗,这任丘的财政就吃不消了。为此,姜树人可没少找欧阳云抱怨。

    张镇第一次知道这些,很是吃惊。由于陈布雷还在等待消息,他就长话短说道:“既然是这样,那我只能回绝了。”

    “恩。老张,只要我们经济实力上去了,自然而然的,我们的军队建设就会上去,到时即使没有编制,我们也有的是办法扩军,你不要感到失望。”

    “不会的!我对我们学兵军有信心。”

    “那就好,就这样了,我还要去学兵研发所。”

    “恩,我知道怎么回应陈布雷了。”

    任丘一行,陈布雷最后无功而返。而就在他返回南京不久,重新补全建制的日本华北屯驻军先是出兵丰台,紧接着,关东军下属的第7师团、第11师团陈兵热河和察哈尔边境地区,不停的进行着所谓的演习,摆出了一副气势汹汹的进攻态势。至此,稍有军事眼光的人便能够看出,中日之间的一场大战已经迫在眉睫。

    面对日本人的挑衅,已经升格为59军军长的张自忠和29军军长宋哲元在接受了南京军事委员会的训诫后,选择了退让。于是,在国内一片哗然声中,日军兵不血刃的占领了丰台。而学兵军则开始在宛平城内紧张备战。于此同时,就释放日本战俘一事上,国内也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声音。其中,一些政治家(南京方面为主)呼吁学兵军尽快释放战俘,以平息日本政府的怒火,避免日军以此为借口侵犯华北;而民间的声音则是那些战俘非但不能放,而且应该因罪量刑,该杀的杀,该关的关就在国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任丘一隅的时候,福建的东山县,一场小规模的军事冲突正在进行着——

第一章黎明前的黑暗(六)() 
停更了几天,奉上500子当作谢意!!谢谢大大们的持续支持,你们的支持就是老毒坚持下去的动力!!

    民国时期的福建,社会结构相当的复杂,名义上属于国民党中央的控制,但是在靠近广东边界的地区,实际控制权却在粤系手中。

    而除了名义上的官方控制者,福建还存在着一个相当隐蔽和复杂的控制体系——秘密社团,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也可称之为帮派。

    民国乃至抗日时期福建帮会的林立有其历史原因,上溯至清康熙年间,最早出现的的是成立在福建莆田的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秘密帮“天地会”(此有史可查)。及至太平天国时期,以天地会为母体,福建各地形成了许多支派,其中较负盛名的有“闽南小刀会”,亦称“双刀会”。辛亥革命前后,福建革命党人也纷纷聚义结社,以推翻满清封建的统治,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连江光复会”,“福州公益社”等。而民国乃至抗日时期福建存在的秘密社团,正是由此一脉相承下来,并一定程度的继承了上述几大帮会的性质。以抗日时期赫赫有名的大刀会为例,它起源于清末,其实是白莲教余党,原名“大道会”,后渐渐流传为大刀会。又如三点会,其实就是闽南小刀会起义失败后,其会徒出走东南亚地区后所创建的,并且回流福建,得以在同安、南安、晋江一带发展。

    和刘哲良领衔的东山县自治政府发生冲突的正是大刀会的东山分堂。

    学兵军在东山县的发展,开始还是相当顺利的,一方面,刘哲良等人刚开始行事比较低调,只是一心忙于码头和工业基地的建设;另一方面,此时粤系和学兵军正处于蜜月期,在陈济棠的嘱咐下,东山县原来的那些官员们不敢刁难刘哲良一行。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矛盾却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说起来,陈济棠在其中还要承担主要责任,因为虽然他和欧阳云达成协议,要将东山县交给学兵军,但是却没有给东山县原来的县府官员安排出路。而欧阳云给刘哲良的指示是,先稳住原东山县政府的官员,再徐徐图之——这也是刘哲良等人开始比较低调的主要原因。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学兵军和粤系达成的协议很快被东山县的县长黄有余知晓了。此人是个官场老油条,虽然刘哲良此时什么举动也没有,但他还是从平静中嗅出了危险的味道。刚开始的时候他也不敢轻举妄动,坐等着刘哲良上门,还妄想凭借着自己在东山经营多年的人脉继续赖在县长这个宝座上。可惜的是,狐瞳早就将他的根底摸得一清二楚,故此,在刘哲良拟定的新一届东山县政府人员名单里,根本就没有他的位置。故此,黄有余足足等了两个多月,却始终没能迎来刘哲良这个贵客,此时,他又听说学兵军的人正源源不断的从河北过来,不由慌神了。

    老狐狸官场经验丰富,虽然不把天高皇帝远的学兵军放在眼里,却知道粤系是不能得罪的,也不知道他使了什么手段,从粤系高层那里得到了暗示以后,他开始主动出击了。而他动用的力量,正是大刀会的东山分堂。

    如果说天地会成立的初衷是为了反清复明,连江光复会是为了反封建反清,此时,类似大刀会之类的组织,已经没有什么信仰教条了。其人员的组成也复杂了许多,参加者不再是那些对社会现实不满的,而是掺杂进了许多为图私利不择手段的。就拿黄有余来说,他就入了大刀会,而他加入的目的,则是为了利用大刀会帮自己做一些明面上不好解决的事情,比如说这一次针对学兵军东山特遣组的行动。

    刘哲良到东山之后,开始是一心忙着招商建港、建设工业基地、设防,而等特遣组大部队到达之后,他不再管理这些琐事,而开始带着几个警卫满东山县的转悠,开始为学兵军东山县自治政府的成立积累第一手的人文资料了。

    说起来也是欧阳云的疏忽,他在广东的时候,没有直接将交接手续办了。而等他回到任丘,再通过电报、信件请求陈济棠帮忙,却已经是鞭长莫及了。

    客观的讲,陈济棠在这件事上其实也有为难之处,因为东山县虽然实质上是粤系控制区域,但是官员特别是主要官员的任命权却在南京手中。而这黄有余正是南京正式任命下来的,只不过此人极识时务,故才有了如今的局面。这也是粤系官员在带领学兵军特遣组进驻东山县临海地区筹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